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新型三嵌段共聚物聚(氧化乙烯)甲基醚-b-聚丙烯酸-b-聚[6-(4-甲氧基偶氮苯-4′-氧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光散射和紫外-可见光光谱研究了该共聚物在水中的自组装行为及其pH值和光响应性。研究发现该共聚物可自组装形成囊泡。在pH值小于3.4时,胶束粒径随着pH值的减小而急剧增大;pH值大于3.4时,粒径无明显变化。在偏振光的照射下,聚集体会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拉长。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亲水性,本文通过自由基聚合法,以水/乙醇混合溶液为溶剂,合成了以PVDF为主链,聚丙烯酸(PAA)为侧链的PVDF-g-PAA两亲性共聚物。通过改变丙烯酸(AA)浓度合成了三种不同接枝率的PVDF-g-PAA共聚物,红外(FT-IR)及热重分析(TGA)结果显示接枝率以AA单体浓度10%为最高。以PVDF-g-PAA共聚物为膜材料,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试和过滤实验考察膜的形貌及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接枝率的升高,改性膜的平均孔径及孔隙率随之增大,接触角随之降低,表明其亲水性有很大的改善。在保持较好分离效果的基础上,改性膜的水通量及通量恢复率比原膜分别提高了3.78倍和0.76倍,表明其渗透性能及抗污染性能都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3.
采用阴离子聚合技术合成了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两嵌段共聚物P(St-b-MMA),探讨了环己烷/四氢呋喃混合溶剂对聚合的影响,采用FTIR、^13C NMR等表征产物结构及成分,并以P(St-b-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链段质量分数为0.31)制备了具有纳米孔洞的高分子薄膜。  相似文献   

4.
采用同步法合成了聚氨酯(PU)/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线型共混物、嵌段共聚物和互穿高聚物(IPN)。凭藉力学性能测试、电镜观察和动态力学谱分析,研究了光固化、热固化、化学组成、物理结构等因素对体系力学性能、结构形态和粘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U/PMMA是呈两相结构的部分相容体系,其中线型共混物伸长率最大,IPN强度最高,而嵌段共聚物的力学性能较差。此外,嵌段共聚物和IPN光固化体系形成的相畴结构均一,其抗张强度和伸长率明显高于热固化体系。聚合物的力学性能除了受化学结构影响以外,还与化学组成有关,随体系中PMMA含量和PU中硬链段含量增加,聚合物抗张强度升高,伸长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以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醚砜(PVDF/PMMA/PES)为三元共混体系,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共混超滤膜,以期改善PVDF 膜的亲水性能,提高其抗污染性。结果表明,当PVDF:PMMA:PES 的质量比为85:10:5,80:15:5,75:15:10 及70:20:10 时,共混体系相容性较好,且所制备的膜亲水性较好。当PVDF:PMMA:PES 的质量比为70:20:10 时,水通量为43 L·m-2·h-1、孔隙率为73%,前进角为75.88°,后退角为20.22°。  相似文献   

6.
研究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和纳米二氧化硅制备超疏水表面.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法(RAFT)合成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b-聚(4-乙烯基吡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将嵌段共聚物接枝到纳米二氧化硅上,形成一个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调节pH值来控制杂化材料在水中的聚集行为,构筑了微纳双重结构的粗糙表面.该表面为超疏水表面,对水接触角达151°,滚动角5°.扫描电镜分析表面形貌表明:具有微纳双重结构的类似荷叶表面是形成超疏水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以CaCl2和Na2CO3为原料,研究了在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b-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PNVCL-bPCL)胶束溶液中CaCO3的结晶生长行为,并探讨了共聚物分子量和胶束浓度对CaCO3晶体生长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CaCO3晶型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NVCL-b-PCL共聚物中疏水性PCL链段的分子量和胶束浓度影响CaCO3的结晶过程,随着PCL链段和胶束浓度的增大,形成球霰石型CaCO3.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各种合成聚己内酰胺-聚芳酰胺-聚己内酰胺三嵌段共聚物的方法。采用高温溶液直接缩聚法,合成了具有不同长度的聚己内酰胺链段和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链段的三嵌段共聚物,并对这些三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各种合成聚己内酰胺- 聚芳酰胺- 聚己内酰胺三嵌段共聚物的方法. 采用高温溶液直接缩聚法, 合成了具有不同长度的聚己内酰胺链段和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链段的三嵌段共聚物, 并对这些三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依次以丙烯酸叔丁酯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茂铁甲酯为单体,以2-溴异丁酸乙酯为ATRP试剂合成了嵌段共聚物聚丙烯酸叔丁酯-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茂铁甲酯(PtBA-b-PMAEFc),再通过水解脱除叔丁基得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茂铁甲酯(PAA-b-PMAEFc)。通过氢核磁共振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分子的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通过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仪器研究了分子在水溶液中通过亲疏水作用的自组装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AA-b-PMAEFc的亲疏水链段比例对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组装形态具有重要影响,当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质量比较高时,形成囊泡等球状聚集体;当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质量比较低时,组装体倾向于形成棒状结构。  相似文献   

11.
难度是艺术体操技术价值的主体,提高难度动作的质量将成为今后艺术体操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艺术体操后搬腿转体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总结归纳了后搬腿转体动作五阶段训练法,以求为艺术体操基层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和比较多西他赛周方案给药联合5-氟尿嘧啶(5-FU)和顺铂(DDP)静脉化疗与多西他赛(DOC)、5-氟尿嘧啶静脉给药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初步疗效和副反应,将90 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入多西他赛、5-氟尿嘧啶和顺铂静脉化疗组或多西他赛、5 氟尿嘧啶静脉化疗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组,静脉化疗组45 例,热灌注化疗组45 例.研究表明,静脉化疗组有效率为44.4%(20/45),热灌注化疗组为66.7%(30/45),其中完全缓解(CR)1 例,有统计学差异(P=0.038);临床受益反应(CBR)评估,静脉化疗组有效率为64.4%(29/45),热灌注化疗组为8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8);两组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等,无统计学差异.多西他赛周方案、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优于单存静脉化疗,两组副反应相似,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飞速发展,使得工业领域的自动控制不再局限于使用单片机,已采用功能强的微机系统实现控制.但是做为微机系统的标准输入设备键盘却因体积大,按键多而不适合简单的现场控制,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利用单片机设计了PC机仿真键盘,这种键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工业现场的输入控制,并与微机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吸附法将三溴苯酚磷酸酯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以微分脉冲伏安法对黄嘌呤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在pH=9的氨性底液中,峰电流较裸电极电流提高一倍.在扫描速率为2 mV/s~12 mV/s时,峰电流与黄嘌呤的浓度间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是5×10-6mol/L~3×10-4mol/L,检出限为1×10-7mol/L.  相似文献   

15.
用脱腥豆乳、牛奶、可可粉为原料 ,以葡萄糖 - δ-内酯为凝固剂 ,进行配比和实验条件研究 ,并用正交方法优选 ,使生产营养牛奶可可豆腐成为可能 .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裂缝进行了较具体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将抛物线算法应用于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分析中;针对传统的抛物线算法在计算棱边散射体时误差较大这一问题,引入了棱边绕射对其进行修正;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棱边散射体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8.
豆科树种凝集素和根瘤菌胞外多糖结合反应与结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3种结瘤豆科树种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马蹄针(Sophora davidii)、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3种不结瘤豆科树种双决明(Cassia bicapsularis)、伞房决明(C.corymbosa)、黄槐决明(C.suffruticosa)的凝集素与13种根瘤菌胞外多糖的结合反应,在合欢、马蹄针和刺槐这3种树种中除合欢的凝集素不能与92-76菌株结合外,其余都能发生结合反应。而不结瘤的双决明、伞房决明和黄槐决明中也存在能与根瘤菌发生反应的凝集素,其中黄槐决明的凝集素可以与这13种根瘤菌株的胞外多糖都能发生凝集反应,但最终不能结瘤。因此豆科树种的凝集素与根瘤菌胞外多糖的结合可能仅是根瘤菌被吸附于豆科树种的根表,是它们之间建立共生体系的一个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
当地面激光扫描仪扫描建筑物时,由于地物的遮挡、或者某些地方不便设站等原因,造成了点云缺失,导致点云数据不完整.本文主要是以安徽师范大学敬文图书馆为例,在利用地面激光扫描测量生成建筑物点云的基础上,借助航拍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图书馆顶部的点云数据,对点云空洞进行修补,即在获取地面激光点云数据和摄影测量点云数据之后,对两种点云数据进行配准、几何建模及纹理映射,最终生成图书馆的三维立体模型,实现建筑物的三维可视化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