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与可浸出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选取4个典型的城市污水厂的污泥为试验样品,研究了污泥中Cu,Zn,Ni,Cr,Pb和Mo的化学形态分布以及可浸出性,并对金属的形态分布与浸出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Zn主要以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形式存在于污泥中,Cu和Pb主要以可氧化态形式存在,Ni,Cr,Mo主要以残渣态赋存.在相同浸出条件下,金属的浸出率不仅与金属和污泥的特性有关,而且金属在污泥中赋存的化学形态对其可浸出性也有重要的影响,其中金属的浸出量与其在污泥中的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含量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地氟病区土壤中氟的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州省地氟病较严重的毕节地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化学提取法对土壤中氟的化学形态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土壤中不同形态氟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中氟的化学形态按量的大小呈如下规律分布:残余态>有机态>水溶态>铁锰结合态>可交换态.土壤中氟各形态之间以及各形态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水溶态氟与总氟及残余态氟呈显著正相关性,有机束缚态氟与铁锰结合态氟呈显著相关性,土壤pH是影响土壤中氟的赋存形态的主要土壤因子.  相似文献   

3.
采用3种常见的萃取剂EDTA,HNO3和CaCl2,在一定的萃取条件下,对永州铅锌矿尾渣土壤进行萃取实验,并采用优化的BCR连续萃取方案对萃取前后的Pb,Zn和Cd进行金属形态分析,研究3种萃取剂对Pb,Zn和Cd的萃取效率及萃取前后的形态变化特征.结果发现,3种萃取剂的萃取效率依次为EDTA>HNO3>CaCl2;EDTA不仅能萃取酸溶解态的金属,还能萃取部分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金属;HNO3和CaCl2则主要对酸溶解态的金属有一定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孙方强 《科技信息》2011,(19):54-54,15
采用连续化学提取法研究了成都市区几种土壤中氟的形态特征,得到成都市区土壤中氟的形态按量的大小呈现如下规律分布:残余态〉〉可交换态〉水溶态〉有机束缚态〉铁锰结合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过渡金属原子d轨道同衬底半导体SP杂化轨道之间存在两种不同耦合系数的化学吸附问题,采用自洽的格林函数方法,计算了吸附原子d电子在强、弱耦合态的占据数,化学吸附能、电荷转移及磁性解磁矩。  相似文献   

6.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对过渡金属原子二聚体V2、Co2,双金属VCo及其二聚体(VCo)2的各种组态及化学键,在HF/Lanl2DZ水平进行了研究,并用MP2作了电子相关能校正。计算结果表明:V2的五种可能电子组态中,3∑g态最稳定,Co2则是5重态更稳定。VCo金属对中,V与Co的前线轨道相似,均为sd^3杂化,可形成1~7重态的电子组态,其中单态、七重态较稳定。比较(VCo)2二聚体的12种异构体的几何构型与化学键,发现直线、折线型结构中有强弱交替的定域键,而菱形结构的(VCo)2则是正常的金属键。  相似文献   

7.
皖北砂姜黑土Cu、Cd、Zn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小麦农田取样,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运用连续提取方法,研究了皖北砂姜黑土中Cu、Cd、Zn的化学形态、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砂姜黑土中,重金属Cu、Cd、Zn含量的平均值高于该土地土壤的背景值.土壤中Cu、Cd、Zn的残留态在总量中所占比例比较高,交换态、有机态、碳酸盐结合态含量明显低于残留态.在三种元素中,Zn的化学形态变化趋势最为一致,表现为残留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态>交换态;统计分析表明:Cu、Cd、Zn在砂姜黑土中的形态分布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等因素相关;该土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讨论了痕量金属形态分析和计算机模型及实验测量两种技术。平衡常数法被用于研究pH对溶液Cr(Ⅵ)形态分析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个程序用以计算Cr(Ⅵ)总分析浓度在10~(-1)M—10~(-9)M,pH范围为1—14时水溶液中铬的各种化学形态。这些数据对环境铬化学形态研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李洪伟 《科技信息》2011,(27):52-52
化学形态分析是一种认识重金属环境行为的有效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使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毒性将不再仅仅是简单地依赖于其总含量,而是与不同形态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相联系。依据化学形态分析的结果,可以了解固体垃圾中不同重金属的存在形式,从而为固体垃圾的处置利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连续化学萃取法对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进行了研究。以崇州市和什邡市的城市垃圾为案例,研究我国城市生活固体垃圾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和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垃圾中镉的化学形态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可交换态为主。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及其在空心菜中的富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Cu、Zn、Pb、Cd在空心菜中的富集作用,并采用BCR提取方法,对盆栽土壤中4种重金属的化学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d主要以水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为主;Pb主要以残渣态为主;Zn主要以残渣态和水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为主;Cu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与土壤中Cu的含量有关.4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表现为Cd>Zn>Cu>Pb.重金属在空心菜中的吸收富集能力与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尤其是水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关系密切.空心菜中重金属富集系数大小表现为Cd>Zn>Cu>Pb.空心菜地下部4种重金属富集系数远远高于地上部.  相似文献   

11.
金属叶绿素衍生物的制备及光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渡金属Cu、Fe、Co、Ni、Zn、Mn的可溶性盐类以及稀土金属La、Ce、Pr、Nd、Sm氧化物在HClO4中溶解后在一定条件下与脱镁叶绿素合成过渡/稀土金属叶绿素。过渡金属叶绿素皂化可形成可溶性过渡金属叶绿酸盐,可溶性过渡金属叶绿酸盐又可与某些金属离子反应形成难溶性的过渡金属叶绿酸盐。通过研究这些金属叶绿素配合物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UV—Vis)并与脱镁叶绿素或脱镁叶绿酸对比,对其谱图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回顾了微乳液在金属、金属卤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碳酸盐、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等纳米微粒制备中的应用,展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氯代硝基苯的高选择性催化氢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本研究组近年来在铂族金属纳米簇催化氯代硝基苯选择性氢化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强调金属离子修饰作用及金属络合物效应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讨论金属单质与水溶液体系中酸和碱作用过程的热力学问题,用酸碱溶剂理论探讨金属的酸碱性质,指出金属单质在与酸和碱的反应过程中总是作为碱;两性金属的酸性是由相应的金属离子或其相应的氢氧化物所决定,确定某金属是否具有两性性质,不能根据它是否溶于酸和碱,而应根据其溶解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对6005A—T6铝合金FSW接头、母材以及MIG焊接头进行了疲劳性能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FSW接头的抗拉强度约是母材抗拉强度的82.5%;MIG焊试样的抗拉强度约是母材抗拉强度的73.4%。当循环周次N〉10^7时,FSW试样的疲劳强度值接近于母材,约为母材疲劳强度值的93%,而MIG焊试样的疲劳强度值仅为母材的67%。FSW接头热影响区的断口疲劳区形貌为准解理和韧窝的组合形貌。准解理型穿晶扩展裂纹与FSW接头热影响区中原母材枝晶结构有关,断口扩展区形貌为韧窝状形貌。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数据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外推, 利用迁移公式, 模拟了若干年后重金属离子 在土壤中的迁移行为和相对浓度分布. 分析了时间、 水的通量密度、 金属离子的吸 附分配系数对金属离子在土壤中迁移及浓度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 迁移主要受水的通量密度和吸附分配系数的影响, 并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空气中悬浮金属微粒子的燃烧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悬浮于空气中的金属微粒子的燃烧特性,基于金属的燃烧热、升温及相变过程的热焓,定义用以预测金属燃烧反应相态的两个比例系数Rmp和Rbp,并对一些常用金属的燃烧相态进行了分析预测.另一方面,利用装有光学扩大装置的高速摄像仪对典型金属的铝粒子和铁粒子悬浮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行进行实验研究,同时用扫描电镜对它们燃烧前后粒子的形态和粒径进行观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熔点及沸点不同的轻、重金属粒子在空气中的燃烧特性绝然不同,由实验验证得到的铁和铝微粒子的燃烧反应相态与理论预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网络互穿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IMPC)是一种以三维多孔金属以及多孔高分子网络为主要成分的材料.不同于传统的金属纤维或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其金属相与高分子相在宏观与微观结构上都各自具有拓扑连续性的网络结构,且相互缠结和贯穿.这使得IMPC中的各相材料在保留自身特性的同时还可相互协同,取长补短,从而使复合材料发挥出更大的性能优势.本文主要概述了IMPC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多孔结构的金属在增强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优势,展望了IMPC在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近年来苯乙烯环氧化合成氧化苯乙烯所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金属配合物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杂原子取代分子筛催化剂,并对各类催化剂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认为负载型金属Schiff碱配合物,尤其是Salen型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具有活性较高、与产物易分离和重复使用性能优良等特点,更符合绿色化工的发展趋势,将成为今后制备氧化苯乙烯催化剂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基于钨极气体保护焊(GTAW)的金属原型技术成型工艺及其实验系统组成,对GTAW成型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了与金属零件成型相关的焊接工艺参数,通过实验与数学建模得到了关键参数(焊接电流、焊接速度、送丝速度)与焊缝几何尺寸的关系,根据快速成型的特点及要求,优化了焊接工艺参数并进行了三维金属零件的堆积实验.结果表明:用该工艺参数制造的金属零件成型较好,表面均匀,能够满足金属原型制造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