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月经性癫痫中,雌激素对大鼠海马内γ-氨基丁酸(γ-amiobutyric acid,GABA)和P38的影响,探讨雌激素促癫痫发作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去卵巢(ovaiectomized,OVX)SD大鼠,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及戊四唑(petylenetetrazole,PTZ)致病,诱发大鼠癫痫发作,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大鼠背侧海马不同脑区GABA和P38的免疫反应产物进行观察。结果:(1)GABA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实验对照组(OVX NS PTZ)与空白对照组(OVX NS NS)相比及实验给药组(OVX E2 PTZ)与实验对照组相比,背侧海马门区内GABA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显性减少。(2)P38免疫反应产物的观察:其免疫反应产物呈特征性点状或颗粒状。在CA1区始层和辐射层、CA3区透明层,空白对照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免疫反应强度无明显变化,实验给药组比实验对照组免疫反应增强。在齿状回分子层,3组的免疫反应强度无明显变化。结论:雌激素使海马门区GABA含量减少,从而降低了GABA对癫痫发作的抑制作用,增强了癫痫发作的敏感性。雌激素可使背侧海马CA1区始层和辐射层、CA3区透明层P38的表达增加(即使该区的突触密度增加),从而增加了海马内兴奋性递质的释放,使海马内的兴奋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红藻氨酸( Kainic Acid,KA) 致癫痫大鼠癫痫发作过程中海马组织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NGF) 不同时间点表达量的变化。方法 腹腔注射 KA 建立大鼠癫痫模型。采用 TaqMan 探针实时定量 PCR (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技术,检测注射 KA 后不同时点大鼠海马组织中 NGF 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与 NGF 表达量与生理盐水对照组( NS) 相比,6 ~ 12 h NGF 表达量明显低于 NS 组( P < 0. 05) 、48 ~ 72 h NGF 表达量开始升高并高于 NS 组,在 24、72 h 时其表达量显著高于 NS 组( P < 0. 05) 。结论 NGF 对致癫大鼠的海马具有修复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匹罗卡品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对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即观察匹罗卡品诱导不同癫痫发作程度对成年大鼠海马DG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存活?分化和变性的影响。应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癫痫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轻度癫痫发作组和重度癫痫发作组(每组6只)。采用免疫组化和Fluoro—JadeB(FJB)染色方法,观察癫痫发作后海马DG神经发生的情况。结果在BrdU注射后1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轻度癫痫组和重度癫痫组大鼠海马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轻度癫痫组的BrdU阳性细胞数与重度癫痫组相比,BrdU阳性细胞数有所下降(P<0.05)。BrdU注射后28d,重度癫痫组大鼠海马存活的BrdU阳性细胞数与正常组和轻度癫痫组相比没有差异;与正常对照组和轻度癫痫组相比,重度癫痫组新生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率明显下降(P<0.05),而轻度癫痫组海马新生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重度癫痫组大鼠海马新生细胞分化为胶质细胞的比率与轻度癫痫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重度癫痫组与正常对照组和轻度癫痫组相比,明显的增加了变性神经元的数量(P<0.05),正常对照组没有变性的神经元。说明...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研究选择性COX-2 抑制剂塞来昔布对癫痫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海马内注射海人藻酸( Kainic Acid,KA,1 μg /μL, 1. 0 μL) 建立大鼠癫痫模型,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注射KA 后的行为学变化;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 Iba-1) 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 的表达情况。结果塞来昔布组的癫痫发作潜伏期明显延长,最大发作级别明显降低( P < 0. 05) ; 与模型组相比,塞来昔布组的海马组织中Iba-1 和GFAP 的表达减少,胶质细胞活化情况明显减轻。结论塞来昔布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减轻其介导的炎症反应,改善癫痫发作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腹腔注射海人酸(KA)的方法制作沙鼠癫痫模型。结果显示,实验中所设的四个剂量组(5 mg/kg,10mg/kg,15 mg/kg,20 mg/kg)均能成功诱发癫痫发作,是良好的颞叶癫痫动物模型。随着KA剂量的增加,沙鼠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发作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但动物的死亡率增加(P<0.01)。提示制作沙鼠癫痫模型时腹腔注射KA的适宜剂量是5 mg/kg。  相似文献   

6.
海人酸致大鼠癫痫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海人酸诱发大鼠癫痫模型,结果表明,6、10、14mg/kg三种不同剂量的KA分别给大鼠腹的注射,均能建立较好的癫痫模型,且随着KA剂量的增加,大鼠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发作时间均明显的缩短,但死亡率则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大鼠的实验性癫痫模型,探讨实验性癫痫大鼠补体C3b受体的表达,进一步揭示癫痫的免疫炎症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海仁酸方法建立实验性癫痫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实验性癫痫大鼠补体C3b受体的表达.结果:给大鼠皮下注射海仁酸可成功地建立实验性癫痫大鼠模型,其大脑海马锥状细胞层可见到神经元的变性,并可见补体C3b受体的明显表达.结论:实验性癫痫大鼠大脑海马硬化发生过程中,存在着补体系统参与的免疫反应发生,并引起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4周跑台运动对慢性应激致抑郁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t)含量和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模型组及应激运动组,制作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用八臂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学习记忆等行为学指标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测试大鼠血浆cort含量,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半定量方法对海马CA1区BDNF神经元的数量及面积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慢性应激致抑郁大鼠血浆cort含量增加,八臂迷宫实验中应激大鼠完成八臂迷宫时间显著延长,工作记忆错误次数、参考记忆错误次数及总记忆错误次数均显著增加,海马CA1区BDNF表达减弱.而长期跑台运动可以显著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血浆cort含量降低,海马CA1区BDNF表达增强.结论:跑台运动可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机理可能与长期运动降低抑郁大鼠的血浆cort水平、拮抗HPA轴功能亢进及增强海马CA1区B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Morris水迷宫训练诱导大鼠海马轴突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Morris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分布的变化,探讨海马神经元轴突的可塑性.方法:2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水迷宫训练模型组20只,游水对照组20只.用Neo-Timm染色观察海马苔藓纤维的分布;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微管相关蛋白tau-1的定位;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au-1表达.结果:SD大鼠经6 d学习训练,其逃避潜伏期逐日缩短.与对照组大鼠相比,Neo-Timm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区苔藓纤维延伸至锥体细胞层和起始层,tau-1免疫表达阳性产物除分布在透明层以外,锥体细胞层或起始层内有明显颗粒分布.Western blotting显示tau-1表达量增加.结论:结果表明Morris水迷宫训练可以诱导大鼠海马CA3区轴突的重塑,提示苔藓纤维系统可作为一个研究轴突重塑和认知关系的理想区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变化与老年大鼠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PND模型组、多巴胺转运蛋白敲低AAV·DAT·RNAi组、多巴胺转运蛋白敲低阴性对照AAV·NC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进行丙泊酚全麻下脾切除手术; AAV干预大鼠预先经脑立体定位仪显微靶向注射AAV·DAT·RNAi或AAV·NC至VTA核团;假手术组大鼠输注丙泊酚。采用Morris水迷宫及条件恐惧实验判断大鼠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免疫荧光染色观察VTA区及海马CA1区DAT、α-synuclein(α-syn)、β-Amyloid1-42(Aβ1-42)的蛋白定位及表达情况; 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α-synuclein(α-syn)、β-Amyloid1-42(Aβ1-42)的蛋白含量,比较各组间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与空白组比较,PND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表现出明显的认知功能减退;海马CA1区α-syn、Aβ1-4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PND模型组相比,AAV·DAT·RNAi组大鼠行为学显示认知功能减退改善; AAV·DAT·RNAi组VTA区多巴胺转运蛋白含量明显降低;海马CA1区α-syn、Aβ1-42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VTA区多巴胺转运蛋白参与了老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并且VTA区DAT变化对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可能与调控海马区α-syn、Aβ1-42蛋白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经侧脑室注射内皮素受体(endothelin receptor,ETR)拮抗剂对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急性癫痫发作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内源性内皮素(ET)以及ETR亚型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氯化锂联合匹罗卡品小剂量3次重复腹腔注射建立大鼠急性癫痫发作模型。在腹腔注射匹罗卡品之前,进行立体定位,在大鼠左侧脑室内分别注射1.5μL的生理盐水(NS)(空白对照组9只;模型组30只)、特异性内皮素A受体(ETAR)拮抗剂BQ123(15 nmol,18只)、特异性ETBR拮抗剂BQ788(15 nmol,18只)或ETABR非特异性拮抗剂PD145065(15nmol,18只)。建立模型后,观察大鼠的行为改变,行为学评分采用改良Racine标准。结果:空白对照组大鼠未见痫性发作,模型组大鼠有17只(56.7%)出现惊厥性痫性发作(4/5级痫性发作),其中15只(88.2%)出现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BQ123能显著减少匹罗卡品诱导大鼠惊厥性痫性发作成功率(P0.05)。BQ788组大鼠匹罗卡品诱导SE发生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3个ETR拮抗剂均不影响匹罗卡品诱导大鼠惊厥性痫性发作平均潜伏期(P0.05)。结论:内源性ET至少部分参与了匹罗卡品诱导大鼠急性癫痫发作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PolyenePhosphatidyl choline,PPC)联合丙戊酸钠(valproate,VPA)改善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性,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制作大鼠癫痫模型,通过VPA单纯或者联合PPC给药治疗后,水迷宫检测癫痫大鼠的认知行为变化,尼氏染色对鼠脑海马区神经元染色计数。结果显示PPC联合VPA给药组,大鼠的癫痫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在水迷宫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给药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在目标象限内的游程和时间长;联合给药组大鼠脑部海马区尼氏染色阳性细胞数高于其他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PC联合VPA给药对癫痫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褪黑素干预急性癫痫脑损伤对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Bcl-2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影响及其保护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将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建立急性癫痫模型.治疗组用褪黑素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褪黑素干预大鼠癫痫脑损伤后7 d对海马CA3区神经元Bcl-2蛋白、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在模型组损伤7 d后,治疗组大鼠海马神经元CA3区内Bcl-2蛋白阳性神经元数较模型组明显增多,IOD值相比模型组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A3区神经元内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神经元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IOD值相比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Bcl-2、Caspase-3阳性细胞数的表达呈显著性负相关(r=-0.876,P<0.01).MLT能上调 Bcl-2蛋白和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褪黑素可能通过抑制癫痫脑损伤后细胞凋亡机制,对其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杏仁核快速电点燃癫痫中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1(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HCN1)表达变化。方法 成年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癫痫模型2 h组(EP-2 h)、癫痫模型14 d组(EP-14 d)和癫痫模型35 d组(EP-35 d);采用快速电点燃刺激杏仁核方法建立癫痫大鼠模型,观察行为学的变化,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神经元中HCN1的表达情况。结果 HCN1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与S组比较,EP各组海马部位的HCN1阳性表达细胞数均减少,且EP-14 d及EP-35 d组减少最明显(P < 0.05);免疫组化结果为EP各组的HCN1表达较S组下调,且EP-14 d及EP-35 d组下调最明显(P < 0.05)。结论 在杏仁核快速电点燃癫痫中,HCN1下调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探索海马可塑性改变在产前应激(PS)子代大鼠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通过建立大鼠产前束缚应激模型,采用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子代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快速Golgi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顶树突的树突棘密度,Western-blotting检测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PS组雌、雄子代大鼠强迫游泳实验(FST)中的不动时间均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PS组雌性子代大鼠的不动时间较雄性子代更加延长(P0.05)。PS组雌、雄子代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顶树突棘密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S组雌、雄子代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S组雌、雄子代大鼠海马的BDNF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S组雌、雄子代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这些结果说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树突棘密度减少和海马BDNF表达减少参与PS导致的子代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的药物疗效及其药理作用机制,采用新生7日龄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设立假手术组、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组、灯盏花注射液治疗10,20,40 mg/kg剂量组、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采用硫堇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各实验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组织学分级、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并计数各时间点Bcl-2和Bax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目及积分光密度值.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无锥体细胞缺失,未见明显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组、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Bcl-2,Bax蛋白表达均于3 d时达到高峰(与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神经元密度明显降低,组织学分级显著增高,积分光密度值增加.灯盏花治疗组,与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比较,Bcl-2阳性表达进一步增加,积分光密度值增加;而Bax阳性表达则减少,积分光密度值降低;神经元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织学分级明显降低.灯盏花注射液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减轻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元凋亡及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17.
为证明慢性应激性抑郁的发生与应激引起的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分泌增加,导致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hrophic Factor,BDNF)表达抑制有关.实验用大鼠通过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通过海马微量注射皮质酮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米司非酮,然后测量体重,观测行为学表现,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海马内GCs和BNDF含量.结果显示:CUMS明显诱发大鼠抑郁样行为,海马组织中皮质酮明显升高,BDNF水平明显下降.海马微量注射米司非酮,使CUMS诱发的大鼠抑郁样行为明显改善,且BDNF水平明显升高.正常大鼠海马微量注射皮质酮后,表现出与CUMS组相似的抑郁样行为,且海马组织中BDNF明显下降.以上结果表明,慢性应激引起大鼠海马皮质酮明显升高,使海马BDNF表达明显减少,导致抑郁发生.糖皮质激素Ⅱ型受体(Glucocorticoids Receptor,GR)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脉冲磁场对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大鼠束缚应激模型及脉冲磁场环境,观察应激大鼠在脉冲磁场环境中海马神经千细胞数及增殖变化.实验设对照、应激、磁场、应激磁场4个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和计算各组海马巢蛋白(Nestin)和溴化脱氧核糖尿嘧啶(BrdU)的阳性细胞数.研究结果显示,Nestin在各组海马CA1和CA2区表达,BrdU在海马齿状回表达.实验各组Nestin和BrdU的阳性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应激磁场组增加更显著,而磁场组和应激磁场组则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应激能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千细胞内源性增殖,脉冲磁场能显著提高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千细胞的增殖反应,提示在应激脑损伤的基础上,脉冲磁场作为外源性物理因素能刺激神经千细胞增殖,并可能修复受损神经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在尾部静脉注射5-羟色胺酸(5-HTP)后引起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放电的变化.方法给予对照组大鼠及抑郁模型组大鼠尾部静脉注射5-HTP后,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两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放电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收录及结果分析.结果模型组的兴奋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的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增加大鼠脑内5-HT的含量有助于加强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5-羟色胺酸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铅对出生后7~21 d大鼠海马的损伤以及应用维生素C后的影响,探讨了维生紊C的保护作用.将健康1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铅染毒组,维生素C给药组及生理盐水组.铅染毒组、维生素C给药组每组各18只,生理盐水组每组6只,共42只.铅染毒组生后6 d起每天7.5 mL·kg~(-1)腹腔注射浓度0.05%的醋酸铅,维生素C给药组出生后6 d起每天按相同剂量醋酸铅注射的同时5 mL·kg~(1)(125 g·L~(-1))维生素C灌胃;生理盐水组生后6日起每天腹腔注射7.5 mL·kg~(-1)灭菌生理盐水.各组于出生后第2、3、4周取材.测量血铅,分别进行Bel-2、Ba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Fluoro-Jade B荧光染色,并作平均光密度分析.通过对各个时间段每组血铅测定,可得维生素C给药组血铅含量为(2.395±0.974)μmol·L~(-1)低于铅染毒组(3.164±1.481)μmol·L~(-1).Bel-2铅染毒组海马区阳性细胞表达少于给药组(P<0.01),而Bax多于给药组(P<0.01),Flouro-Jade B铅染毒组海马区阳性细胞率明显多于给药组(P<0.01).此结果提示维生素C可降低染铅幼年大鼠的血铅浓度,并具有一定抗海马细胞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