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CII-3抗HSV-2作用。方法:通过MTT法和CPE法测定美洲大蠊提取物CII-3抗HSV-2活性,计算其TC50、IC50及TI。以雌性小鼠生殖器疱疹为动物模型,在小鼠阴道内注射50μL HSV-2病毒原液,1次/d,连续7 d造模。以ACV为阳性对照,采用灌胃给药治疗10 d。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IL-2的水平变化;称量小鼠免疫器官重量,计算脏器指数。结果:美洲大蠊提取物CII-3有抑制HSV-2致细胞病变的作用,其TC50值为190.55μg/m L,IC50值为28.71μg/m L,TI值为6.64μg/m L;美洲大蠊提取物CII-3能够提高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IL-2的水平,同时能够使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增加。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CII-3有抗HSV-2作用,其抗病毒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的柽柳-碱蓬(Tamarix-Suaeda)群落和柽柳-禾草(Tamarix-Gramineae)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这2种柽柳群落对土壤酶分布规律的影响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柽柳-禾草群落脲酶活性随与根茎的距离增加以及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最大值为0.376;柽柳-碱蓬群落脲酶活性随与根茎的距离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为0.271.柽柳-禾草群落脲酶活性有极其显著的冠下与冠缘聚集特征,最大富集率分别为1.68和1.47;柽柳-碱蓬群落冠下和冠缘均无聚集特征.2)柽柳-禾草和柽柳-碱蓬群落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土层深度增加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值分别为1.352和1.602;它们随与根茎的距离增加所呈现的规律不同,最大值分别为1.200和1.300.这2种柽柳群落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无明显聚集性.3)2种柽柳群落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含水率、有机碳及pH值有显著正相关性,与土壤电导率有显著负相关性.柽柳灌丛群落对酶有一定的聚集性,这有利于群落的正向演替.  相似文献   

3.
对瑶药中蕨类植物药翠云草、半边旗、白毛蛇、海金沙草的提取物的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初步的筛选.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F assay)和细胞病变抑制法(CPE reduction assay),对这4种植物药的水提物、醇提物及醇提物的各萃取部位进行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HSV-1)、柯萨奇B组3型病毒(Cox B3)的活性测定.结果:这4种植物药对HSV-1或Cox B3都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其中翠云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较好的体外抗HSV-1和Cox B3活性,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12.5和6.25μg/mL,选择性指数(SI)分别为8.3和20;半边旗醇提物的石油醚部位具有较好的体外抗HSV-1活性,IC50为6.25 μg/mL,SI为61.通过对翠云草、半边旗、白毛蛇、海金沙草的抗病毒筛选,发现翠云草的乙酸乙酯部位和半边旗的石油醚部位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作用.方法选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作为体外培养靶细胞,建立HSV-1感染,用不同剂量的双黄连口服液处理HSV-1感染细胞,以50%组织细胞感染量(TCDI50),细胞病变效应(CPE)为评测指标;采用MTT法,RT-PCR及流式细胞技术作为检测手段并比较药物处理组与HSV-1感染组细胞间病毒表达的差异.结果浓度为标准剂量10%的口服液可明显抑制HSV-1 gD 基因mRNA的转录,选择性抑制HSV-1 DNA的合成;在标准药物剂量0.1%-10%范围内病毒感染组细胞与实验组细胞间凋亡呈现差异性.结论双黄连口服液对体外感染的HSV-1型病毒存在抑制作用,显示出一定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5.
柽柳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普遍分布的灌木或小乔木,在西北已被广泛作为防获林,薪炭林以及荒山绿化的主要树种,由于种类不易区別,经常给生产和学习带来许多困难,因而进行研究。本文以分类为中心,旁及生态地植物学与经济利用。柽柳属植物在我国西北约有15种以上,文中涉及11种,即长穗柽柳(T.elongata)甘肃柽柳(T.SP.),疏穗柽柳(T.laxa),霍氏柽柳(T.Hohenackeri),桧(艹也)柽柳(T.junaiperina),挺穗柽柳(T.florida),沙生柽柳(T.SP.),刚毛柽柳(T.hispida),细穗柽柳(T.leptostachys),多枝柽柳(T.ramosissima),柽柳(T.Chinensis)。其中多枝柽柳分布最广;沙生柽柳仅见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东北部;甘肃柽柳见于甘肃民勤、金塔两地;桧(艹也)柽柳在我国西北仅见于青海,而华北等地分布极多。柽柳属植物是属于草甸性的植物,多具耐盐性,具有适应干旱大陆性气候以及抗沙埋等特性,因而在沙漠地区形成了各种“柽柳包”(红柳包)。在群落构成上,主要有盐生草甸上的柽柳灌丛;胡杨柽柳荒漠河岸林;荒漠中的疏穗和多枝柽柳群落以及流沙中的沙生柽柳群落。为了加速改变大西北的干旱面貌与合理利用柽柳植被,确实作到防风沙之危害,保农牧之丰产以及交通运输之安全,应对柽柳属植物进行深入研究与引种试验。  相似文献   

6.
柽柳根系构型对干旱的适应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2个不同林龄柽柳(Tamarix spp)根系的构型参数,以了解柽柳对干旱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柽柳的根系拓扑结构受生境和林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表现为四年生柽柳的根系分支模式接近叉状分支,一年生柽柳根系的分支更趋于鱼尾形分支,且远离积水区一年生柽柳根系的拓扑指数较近积水区一年生柽柳大,根系分枝更简单,表明一年生柽柳在受到水分胁迫时会通过降低根系分支来适应干旱.2)不同生境、林龄的柽柳均表现出长的根系连接长度,但远离积水区较近积水区的一年生柽柳根系连接长度有增加趋势,表明干旱可以促使一年生柽柳根系伸长生长.3)较小的总分支率是柽柳根系的分支特点.一年生柽柳和四年生柽柳根系的分支率存在差异,一年生柽柳较小的主根分支和较大的逐级分支率有助于资源的获取速率和促进主根的向下生长.四年生柽柳主根分支较丰富,逐级分支率由主根向低级根逐级减小,一方面可以满足柽柳对资源的需要,同时通过长的连接长度可以避免根系的重叠和根系间资源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证实1997年本实验室从我国猕猴群中分离的B病毒(BV)与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2型(HSV-2)之间的关系,在Vero细胞上对3种病毒的增殖规律及引起的细胞病变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分离BV与HSV-1、HSV-2引起的细胞病变不同,BV主要见细胞融合;病变发展速度不同,BV介于两者之间;对抗BV血清呈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HSV-1最高仅达70%左右.说明目前国内一直沿用的用HSV-1抗原替代BV抗原检测B病毒抗体的方法,确有漏检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苦瓜籽总甙体外抗HSV-Ⅰ和RSV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苦瓜种子中提取苦瓜籽总甙,并测定了此总甙体外抗HSV-Ⅰ和RSV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0.375×10 -3g/mL苦瓜籽总甙药液可抑制HSV-Ⅰ对Vero细胞和RSV对Hep-2细胞的损害.且此浓度对正常Vero细胞和Hep-2细胞均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耐盐能力强的柽柳优良品系,用滨海盐碱土和海盐配置土壤中盐(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4,6,8,10,12,14 g·kg~(-1)的室内盐池,白花柽柳为对照,研究4个柽柳新品系的耐盐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柽柳的存活率(SR)、耐盐指数(STI)、相对生长率(RGR)、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逐渐下降,胞间CO_2浓度(Ci)逐渐增高。柽柳STI和土壤中盐的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逻辑斯蒂方程表示。通过为柽柳的SR,RGR和STI分别赋予0.40,0.35和0.25的权重,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隶属函数值比较柽柳耐盐能力,耐盐能力从高到低顺序是:密枝柽柳6号,密枝柽柳1号,海水1号,密枝柽柳4号。密枝柽柳6号和密枝柽柳1号是耐盐能力较强的柽柳新品系。  相似文献   

10.
在伊金霍洛旗沙漠地区进行治沙造林建设,必须要加强柽柳属植物资源选择。该文从伊金霍洛旗气候特点、柽柳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柽柳的种子育苗、扦插育苗、造林技术及治沙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柽柳属植物是一种抗寒抗旱性强、抗盐碱、耐贫瘠、耐风蚀、抗病虫害的优良树种,具有很高的土壤改良、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等生态防护作用,是伊金霍洛旗沙漠地带的理想候选树种,尤其以叶面积增长迅速,生物量积累较快的刚毛柽柳和长穗柽柳为主。  相似文献   

11.
从DNA水平上鉴定猴B病毒,并区别人单纯疱疹病毒(HSV-1);用PCR技术对猴B病毒和HSV-1进行扩增,并用限制性内切酶技术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对PCR扩增产物和酶切产物进行电泳;电泳结果显示猴B病毒和HSV-1的PCR扩增产物为128 bp,酶切后,B病毒能产生72 bp和56 bp片段,而HSV-1不能产生酶切产物;该方法能较好地鉴定猴B病毒,同时也将有密切抗原关系的HSV-1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2.
 采用PCR方法扩增HSV-1病毒型特异性包膜糖蛋白L(gL)基因片段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获得重组质粒pGEX-5X-1-gL,将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表达菌后经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SDS-PAGE蛋白检测表明,在分子质量56 ku处有HSV-1 GST-gL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通过IPTG浓度筛选和诱导前表达菌扩增培养时间的比较分析对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GST-gL融合蛋白表达量可达到菌体蛋白总量的48.65%.Western blot中利用HSV-1灭活病毒获得的多克隆抗体确证所表达蛋白为HSV-1病毒组分.这一表达系统的建立和优化对进一步探讨HSV-1 gL蛋白功能及其免疫原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翻译起始因子eIF1A基因是蛋白合成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在一些植物中可能参与抗逆调控过程。为了研究刚毛柽柳TheIF1A基因是否参与抗逆过程,将TheIF1A基因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YES2中构建成重组载体,转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获得重组型酵母,分别比较转TheIF1A基因酵母和转空载体对照酵母在山梨醇、H2O2、CdCl2、CuSO4、ZnCl2、KCl、Na2CO3、MgCl2、-20 ℃和53 ℃胁迫处理之后的存活能力。结果显示,TheIF1A基因能有效提高转基因酵母的抗干旱、盐碱、氧化、重金属及极端温度的能力,表明TheIF1A可能参与了柽柳多种抗逆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4.
构建外毒素结构域Ⅰ a基因(EPA103)与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HSV-2-gD)嵌合蛋白表达载体(pET-EgD),得到嵌合表达蛋白.利用外毒素结构域Ⅰ a基因表达蛋白的佐剂效应,以pET-EgD表达嵌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结果显示:嵌合表达蛋白(pET-EgD)免疫小鼠,可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抗HSV-2特异性抗体.嵌合表达蛋白(pET-EgD)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为开发研究Ⅱ型单纯疱疹核酸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柽柳是公认的盐生木本植物之一,松柏柽柳新品种的选育成功为重盐碱地区的城乡绿化、美化带来了希望.本文通过水培试验,在9个盐胁迫梯度下对比分析了松柏柽柳与甘蒙柽柳的耐盐力表现.结果表明:柽柳的发芽和生根能力均随着盐度增加而下降,且不同种和品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与甘蒙柽柳相比,松柏柽柳发芽早、生根晚、发枝数量较多但生根状况不及甘蒙;在Na Cl盐胁迫条件下,松柏与甘蒙柽柳的耐盐极限分别为16 g/L和22 g/L.该研究为松柏柽柳新品种的引种和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多枝柽柳中的查尔酮和黄烷酮为研究对象,从多枝柽柳提取物中提取、分离和鉴定了4个查尔酮(1~4)、3个黄烷酮(5~7)、1个黄烷(8)和1个紫檀烯(9)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柽柳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7.
陈万良 《甘肃科技》2012,28(19):155-157
甘蒙柽柳是永靖县营造水土保持林的先锋树种和优良乡土树种,具有耐寒、耐旱、抗盐碱、抗风沙、抗病虫和生长快、生物量大的优良特性,红柳适应性强,栽植容易,生长迅速,用途很广,群众喜爱,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殖器疱疹合并其它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生殖器部位有疱疹性损害或可能由疱疹病毒引起损害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采集和分析,并作了生殖器疱疹、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念珠茵病等性传播疾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对10例(17.2%)生殖器疱疹患者作了HIV&清抗体检测,未发现HIV感染者.在58例生殖器疱疹病例中,14例(24.1%)合并有其它性传播疾病.有合并性传播疾病的生殖器疱疹均为HSV-2感染所致.结论:生殖器疱疹易合并其它性传播疾病,且可引起其损害形态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从空间布格局、径级结构和静态生命表等方面研究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柽柳种群分布格局及年龄结构.结果表明:1)种群格局随取样尺度由25 m2到400m2增加,聚集强度逐渐增加,其中,在取样规模为25 m2和150 m2尺度上聚集分布强度较大;2)种群年龄结构呈现中树(Ⅲ-Ⅵ级)比例最大(75.61%),大树(Ⅶ-Ⅸ级,18.17%)、老树(Ⅹ级,3.45%)和小树(Ⅱ级,2.08%)比例次之,幼苗幼树(Ⅰ级)比例最小(0.69%)的规律;3)柽柳种群死亡率在径级Ⅵ最高(55.45%),随着径级的增加,死亡率呈现“低一高一低”的“模纺锤形”模式.柽柳种群天然实生苗更新困难,种群呈现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