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镜秘府论》东卷“二十九种对”及唐诗创作的偶合形式典型体现着《周易》“错综”思维的三种类型。一是《秘府论》中“对”的装饰感体现出《周易》阴阳交错的骈俪美感;二是《秘府论》中“对”的空间感展示着《周易》无往不复的回旋观念;三是《秘府论》中“对”的自然感呈现出《周易》虚实互补的意境构成。诗歌的音韵、句法、结构、形式变迁诸多方面均有《周易》“错综”思维的痕迹,值得进一步发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漳州师院学报》2022,(1):69-76
出土文献简、帛《五行》中出现大量引《诗》现象,这些引《诗》现象体现出《诗经》早期流传过程中的发展情况。一方面,通过对简、帛《五行》的引《诗》目的、形式和类别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可具体了解《诗经》这部经典在早期社会中的功用和地位变化情况;另一方面,简、帛《五行》展现的《诗》学思想具有“道德化”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是子思从孔子《诗》学思想中继承发展而来,同时子思这种以道德为价值取向的《诗》学观念又影响作用于之后的孟子学派,从而展现出从孔子、子思学派、孟子学派、荀子的儒家“道德化”《诗》学思想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3.
对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探讨很多是一种历史的考察,往往忽视欧阳修本人的哲学思想对“诗穷而后工”的命题的影响。本文着眼于欧阳修易学思想来看他的“诗穷而后工”的命题。从他的易学理论中“物极而必反”的思想,以及他在解释《困》卦时提出的“困极而后亨”的观点,来看“诗穷而后工”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4.
音乐与《易》渊源甚深.《乾》卦的阳刚之韵与音乐至高审美境界"大音希声"早有息息相承的关系.一阴一阳之谓道,易道天地和谐.《乐记·乐礼篇》"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乐者,天地之和也!"此与《周易》之基本的宇宙观颇为吻合.将《易》理与中国古代乐论相比较,可以看出音乐的一方面重要来源及音乐的本质.《乾》卦为《周易》之门户,其所蕴含的阳刚之道与音乐审美至境之"大音希声"有异曲同工之妙.深刻认识这一点,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对我们的音乐创作与审美将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漳州师院学报》2022,(4):75-79
《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在学界未成定论,仍有待从人性论、修养论进行更深刻细腻的较论。心、性、情的相关论述,是儒家哲理作为“生命学问”的意义基础,也是朱子建立孔、孟学统的依据。《性自命出》以丰富、细致的概念,撑起了早于孟子学说的儒家性情论架构;但孟子性善论明确的人文抉择与宣示,却是《性自命出》付之阙如的大义。就思想观念发展来说,孟子性善论可说是《性自命出》性情论的进一步发展。但二者在具体工夫修养论的差异,显示了在没有其他有力考证的情况下,不能直接肯定彼此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6.
原始人类知道死亡但想超越之,其途径有四,其核心为死亡—复活观念。死亡—复活观念在古阿拉伯神话中,还产生了凤凰涅槊的形象。中国神话中,也有死而复生的灵禽。《天问》数句便说到了一个鸟在火中复生的神话。王逸、丁晏、闻一多、姜亮夫、黄文焕、黄拱辰、钱澄之、林云铭、蒋骥、刘梦鹏、胡文英、蒋天枢、林庚诸家对“阳离”一词各有所解。而以《山海经&;#183;海外东经》郭注及《周易&;#183;说卦》为据,“阳离”一词的真义却另有所指。  相似文献   

7.
《易经》是人类摆脱浑沌的一个手段和方法,《易》之“太极”同样包含着对远古宇宙图式的一种拟测,这与神话中的浑沌开辟有着精神上的相通,都体现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易经》六十四卦的井然有序其实正来源于原初的浑沌——太极。正是对超越浑沌的渴望,才有了《周易》揭示的宇宙秩序。“太极”的宇宙图式体现了整体思维的模式,与“人类生于蛋”的神话母题一脉相承。《易经》、《易传》、《易纬》在传统意义上的义理与象数语言之外,还有一套神话语言,对《易经》、“太极”进行神圣的描述,从而将其神话化。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序志》篇目:“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①这表明了刘勰的文论研究与《周易》之间的密切联系②。具体落实到《原道》篇,可以看出其中的很多语辞材料也渊源于《易传·系辞》。这一现象实际上为我们正确理解刘勰之道观的理论内涵提供了某些思路。不过,由于《文心》研究者大都局限于从单纯的“文”之起源的角度去阐释“道”的蕴意,致使《原道》篇中更本质的深层价值未能得到重视。如有的论者认为刘勰《原道》篇在根本观念上是承袭汉儒经学之《易》观,有的则指出刘勰家秉的是玄学大师王迅之《易…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就强调指出:“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探讨马克思“教产结合”的思想,对我们深入理解毛泽东、邓小平的教产结合思想和现代教产结合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马克思“教产结合”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任何一种思想的提出,都有其深厚的时代基础,要对其作出科学的解析,也必然离不开对那个时代的认识.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正是近代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工业转变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是:  相似文献   

10.
《庄子》是部奇书,又是一部“天书”,一向号称“难读”。一个好的版本无疑有助于破解这个难题。如何解读才能既不游离于《庄子》本身,阐明其思想内涵,又有助于欣赏庄文之妙处?这是今天的庄子爱好者,尤其是一些文史研究者所关心的。新近巴蜀书社出版了方勇、陆永品所著的《庄子诠评》(以下简称《诠评》),粗读之下,颇感本书在这方面用力颇深,既稳妥可靠,又新意迭出,可以说是近年来“庄学”研究的一大创获。有人说,大半部中国文学史都受到《庄子》的影响,其实,庄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何止文学一个方面。《庄子》自问世起,便以其…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以幽默、性灵、闲适为特色,建构起一套独特的小品文理论话语.他打破"文以载道"的封建桎梏,不为圣人立言,不复替天行道,是对廊庙文学的反动;自觉跳出以启蒙导师自居的精英立场,回归于生活的常人心态,并为小品文的主体设计了凡人庸人形象,完成了民间岗位意识的确立;以平易近人的谈话风格为格调,闲谈人生,探寻中西文化.在林语堂的小品文中,隐含着令人深省的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的书牍文,代表了自先秦以来书牍文发展至成熟的阶段,同时应和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这些书牍文平实肯切,去除了骈体文的种种堆砌雕饰之弊.其书牍文或感怀身世、或议论时事、或讨论学术、或劝谕朋友,皆发自肺腑,充满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在柳宗元这些书牍文中,很难找到曲意逢迎之词,连无谓的寒暄也尽量省去.柳宗元把自己的痛苦、思索和挣扎全都融入笔端,赋予这些书牍文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是一种悲剧人格,它浸透了一种排解不去的骚怨精神,凄恻动人.  相似文献   

13.
刘霞 《漳州师院学报》2006,20(1):138-142
鲁迅作为文学家与其他文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关注创作,还关注创作之后作品的传播,他非常自觉地利用传媒这个工具来推动当时新文化的传播与建设,将文艺事业与传播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作为编辑出版家的鲁迅从事文化传播事业的独特之处,则突出体现在他作为编辑出版人所具有的宏观视野,选题策划追求系统性,对作品进行整合组构,从而一方面不断瓦解不符合时代需要的文化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又不断缔造新的社会文化知识结构,进而优化整个社会文化结构,推动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温庭筠的独特个性与其混迹城市的浪子生活,使他比同时代人更早感受到时代变化的气息,并将其诉诸他的全部文学创作,在晚唐五代具有转型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明代著名的吴中才子唐寅的一生在文人中具有典型性。高中解元后参加弘治己未春闱,不幸卷入科场案,无奈远离科场,不近权责,实际上内心苦闷惆怅、悲哀愤懑。仕途的不幸导致生活的艰难,他以卖文鬻画为生,在诗书文画中寻求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解放。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寓言文兼收并蓄,学习中唐传奇从现实中取材的方式,运用写实手法,注重故事情节的展开和形象的刻划;在创作技巧上明显受到《孟子》的影响,使得作品具有先秦散文的论辩风格;学习《史记)刻划人物注重精确传神的特点,形成了自己寓言文简洁、冷峻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7.
朝鲜战争期间,蒋介石屡屡"请缨"出兵协助美国作战.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响应联合国安理会的号召,接受联合国军司令的"助战邀请",同时也是出于道义责任支持南韩.然而其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为了争取美援,反攻大陆,提高其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8.
王艮的“无为”思想是建立在他的自然思想基础上的。他既强调“无为”,又主张“有为”,对此理解我们要分清他所讲的不同角度。王艮讲无为,主要是讲自然之道乃无害而善。他认为,遵从自然,并不等于“无为”。恰恰相反,他认为良知体用一原,所以作为社会人来说,必须经世济民。但他又认为,经世的基础是修身,王艮将修身与自然结合起来,主张无意无必与诚意功夫的统一,王艮的这些思想才是其“无为”思想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9.
程师孟诗考     
程师孟,诗效白居易而尤简直,与之唱和往来的诗人不下百人.有诗集二十卷,惜已佚,故后世诗名不显.新编《全宋诗》从方志等辑其诗40首,用力甚勤,但《全宋诗》中的程师孟诗存在着疏失,需要对其加以考订、补苴,对其佚诗亦需加以考实.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丰富的文化资源如璀璨的繁星闪耀,儒、道、墨、法、兵等思想学派百家荟萃,孔、孟、孙、墨等历史名人烁古耀今。近年来,在我们深入挖掘廉政文化,提倡为政以德、廉为政本、以义制利、以民为本、尚俭抑奢、选贤任能、以法而治等古代廉政文化思想的同时,不妨来探究一下儒、道廉政文化在众多资源构成中的深厚内涵和对当今廉政文化具有的深远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我国廉政文化建设,构建立体教育空间,开展创新特色廉政教育,扩大廉洁教育范围,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