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随着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趋势愈渐强烈,黑客通过入侵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威胁不再仅仅存在于电影银幕中的虚拟世界。中国急需构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解决方案,为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越、成为汽车行业领跑者扫清阻碍。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最前沿、最具颠覆性的力量之一。作为未来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汽车无人化和网联化可以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及通行效率,极大地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将成为未来数年最重要的先进技术之一。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分别制定了各自的自动驾驶发展战略。中国计划到2020年,初步建立能够支撑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到2025年,系统地形成能够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制定100项以上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功能局限,探讨了对于测试汽车人机界面(HMI),如何搭建一个可用性测试实验环境,探究出汽车HMI在驾驶模拟器上的可用性测试方法.针对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功能,设计并搭建出基于智能驾驶座舱的台架,实现了通用智能汽车驾驶仿真,使汽车HMI设计测试过程明细化,继而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中的LDW(车道偏离预警)功能为例,分析了LDW的应用场景,最后将HMI设计应用到驾驶模拟器上进行可用性测试,以期对未来HMI测试方法产生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推动汽车产品的智能化与网联化,以革命性的变化推动未来人们交通出行的变革.当前,在技术发展和产业探索实践的综合推动下,汽车自动驾驶成为现阶段汽车技术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基于此,重点围绕环境感知、路径规划与轨迹跟踪等汽车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为今后的自动驾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汽车智能化进程及其关键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控制、感知、通信和执行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电动化、自动化及网联化为基础的智能汽车成为汽车行业发展一大趋势,而汽车智能化所带来的技术挑战性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从汽车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进程来看,汽车智能化可分为驾驶辅助、半自动化、高度自动化和完全自动化4个阶段。本文对当前汽车智能化研究中以车企和IT行业所主导的2条技术路线进行介绍,深入分析了汽车智能化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含义,并概括了汽车智能化所面临的多源信息融合感知、智能汽车控制架构协调决策控制、人机交互与拟人共驾等挑战性问题。最后,对中国汽车企业智能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推动汽车产品的智能化与网联化,以革命性的变化推动未来人们交通出行的变革。当前,在技术发展和产业探索实践的综合推动下,汽车自动驾驶成为现阶段汽车技术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基于此,重点围绕环境感知、路径规划与轨迹跟踪等汽车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为今后的自动驾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进一步加快融合发展,汽车已不再是传统的物理空间,而是形成了一个具有信息交互、传播的新移动场景。在这样一个新形成的移动场景中,如何使其功能强大、使用安全,仍需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共同努力探讨。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制修订100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并贯穿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安全标准,满足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汽车是当今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智能网联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部委制定的各项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中获得了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技术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去年10月,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就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座谈。北京理工大学相关团队与广东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了各项合作。为了解合作进展,本刊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引进院士团队的带头人孙逢春院士,同时就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相关话题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汽车产业领域绝大多数的创新都与汽车智能化系统相关,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随着汽车产业发展以及人们对驾驶体验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涉足汽车智能化领域,将尖端的IT技术运用到汽车上,使汽车的操作性更简单,并且大大提高了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未来道路上由人工驾驶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s,HDVs)和智能网联车(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s, ICVs)所组成的异质交通流,对其稳定性与安全性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全速度差模型(Full Velocity Difference, FVD)和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模型(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CACC)分别描述人工驾驶车辆和智能网联车的跟驰特性.然后,通过分析不同智能网联车渗透率下异质交通流的线性稳定性,得出其稳定性条件.最后,采用数值仿真实验进行验证,选取多项安全指标评估了不同渗透率下异质交通流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随着渗透率的增加,交通流的车速离散程度减小,即表示安全性能提高;安全指标降低比例减少,即表示交通安全风险降低.因此,智能网联车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智能网联为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要重点发展的重点产业。目前我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不仅面临着智能化与网联化的困难,还需要克服诸如怎样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怎样去完善产业发展的战略缺失、怎样才能使得产业的标准更加健全、怎样使得产业的政策更加完善以及怎样完善测试场地和评价标准等诸多的困难。根据调查表明,为了能够促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更好地发展,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发展很难做到,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政府、行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其进行共同合作等,让其取得良好的发展前景。除了共同的合作促进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外,还需要顶层设计来推动产业标准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引发全球汽车产业深刻变革。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梳理了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背景条件和战略选择,分析了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主要特征,提出中德双方应从行业管理、关键技术、标准法规、测试示范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联通信、人工智能、电子信息、互联网、智能交通技术与汽车产业加速融合发展,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迅速崛起,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汽车产业变革.车联网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突破口,具有产业规模大、技术集成度高、上下游产业链长、经济产值高等突出特点,是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最前沿领域.从梳理车联网国内外发展现状着手,简要分析了车联网的建设内容及运营模式,提出了促进车联网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伴随车联网技术的发展,道路交通流呈现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与传统人工驾驶车辆混合共存发展态势,研究网联新型混合车流换道驾驶行为的风险特性极其重要。基于安全裕度理论,建立了换道行为风险量化模型,采用故障树分析法,推导换道的时间和空间风险,进行时空融合的风险评定量化,以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安全变道状态,并动态平衡车辆换道行为可能存在的风险。运用SUMO软件对建立的量化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分析,1/TTC与瞬时风险系数均值分别下降约0.1与0.05,同时变化趋势趋于稳定。安全裕度风险量化模型使换道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的同时,交通流的稳定性得到了较大提高,可保障未来网联环境中自主驾驶车辆队列的稳态运行,从而提高交通容量和交通效率。  相似文献   

15.
智能网联汽车正成为新一代典型信息物理系统,面临着传统功能安全与现实网络安全甚至严峻信息安全等二重乃至三重交织问题复合叠加影响,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内生安全问题—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的软硬件代码设计缺陷、漏洞/后门等问题。在分析智能网联汽车内生安全问题和现有网络安全防御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完全交集”原理和基于动态异构冗余架构的智能网联汽车内生安全理论和方法,通过将网络攻击带来的不确定性失效与软硬件随机性失效归一化为可用概率表达的广义鲁棒控制问题,使安全性指标达到可量化设计和可验证度量的程度,为一体化解决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和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交织叠加难题提供了新路径,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及车联网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安全底座。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一体化安全技术在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与被动安全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基于ITS(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的智能化驾驶辅助系统和预碰撞安全技术。该技术能够使主、被动安全高效发挥作用,目前已经成为汽车安全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也是今后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23日,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举行了科研成果发布暨首批平台项目启动仪式,转移转化汽车产业相关的52项成果。项目涵盖汽车整车开发技术、汽车智能化技术、汽车轻量化技术等,都经过3年以上的研发,目前已与几十家企业进行对接,将应用到汽车产业。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由吉林大学与李沧区政府联合建立,该研究院启动了A0级电动车开发、电驱动汽车底盘开发、电动车轻量化材料开发与制备、智能辅助驾驶车开发4个平台项目,并与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东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近年来汽车保有量和持有驾照人数的数据及对相关政策的梳理发现,我国汽车市场主要受制于高昂的使用成本和严格的进入门槛.本文分析了智能驾驶技术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和汽车销售模式的影响,发现智能驾驶技术的出现能够有效缓解这两个因素的限制,从而与传统汽车形成互补效应,释放了我国汽车市场的消费潜力;智能驾驶技术促进了分时租赁或共享汽车这一新商业模式的发展,由于这样的商业模式效率更高,单次使用成本更低,因此智能驾驶的普及将会对传统以销售为主的汽车市场产生替代效应,转变为以租赁、共享等模式为主的新市场.  相似文献   

19.
汽车共享在中国取得巨大发展,新能源汽车出行发展迅速,主要汽车企业均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公司。汽车共享出行与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关联高,汽车共享出行商业模式,各有优劣,但网约车更有发展前景。汽车共享出行人才需求多样化,与智能交通专业关联度高,智能交通专业应顺应市场形势,调整专业教学内容,培养具备复合型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了解中国智能驾驶汽车的落地时机,文中以广州为例,采用实地发放问卷方式对消费者进行智能驾驶汽车接受度调查。文中首先对2010份有效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其次,统计分析了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认知度、期待程度等9方面的数据;最后,对智能驾驶的期待程度等性能参数和受访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多重响应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持乐观态度,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技术安全的顾虑和担忧;期待程度与性别(1男2女)等呈显著负相关; 90%的受访者愿意购买智能驾驶汽车,并愿意支付一定的额外费用,这表明未来智能驾驶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潜力不容小觑。研究结果将为政府出台智能驾驶汽车扶持政策及法律法规、企业调整智能驾驶技术研发方向及汽车定价等提供客观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