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用于评价药物治疗作用的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取60只鹌鹑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高脂+烟酰水杨酸75mg.kg-1.d-1组。用高脂饮食建立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各组鹌鹑血脂、斑块发生率、动脉和心脏的病理改变。结果表明:实验6周后,高脂喂养的两组动物血清TC、TG、LDL-C、HDL-C升高(P<0.01),粥样斑块发生率100%;至实验11周,高脂模型组各项指标进一步升高,病变程度明显加重,出现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给药组TC、TG、LDL-C降低(P<0.05),HDL-C升高(P<0.05),粥样斑块发生率降为77.88%。成功建立了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二甲双胍及其两者联合治疗对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根据所入组别对其进行运动干预、二甲双胍治疗及其联合治疗12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多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疗效的差异.结果:12周后各组患者的BMI,FBG及2hOGTT,HbA1c,INS,TC,TG,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HDL-C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二甲双胍组与运动干预组比较,治疗后FBG,2hOGTT,HbA1c,IN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运动干预组患者BMI,TC,TG,LDL-C的下降程度及HDL-C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运动干预联合二甲双胍组治疗后BMI,FBG,2hOGTT,HbA1c,INS,TC,TG、LDL-C下降程度及HDL-C的升高程度均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及运动干预组(P<0.05).结论:单纯运动干预与二甲双胍治疗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胰岛功能的控制疗效相仿,强化运动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体质及血脂,而二甲双胍联合运动干预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胰岛功能及体质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TC、TG、HDL-C、LDL-C水平,探讨其与体脂量相关性。方法:应用体成分分析仪检测199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体脂量,采用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均相测定法测定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并以102例血管性因素认知正常人群作对照组。逐步回归法统计分析两者的相关关系。结果: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TC、LDL-C水平较高(P<0.05),HDL-C水平较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体脂量均与年龄负相关、与体质量正相关(P<0.05)。Va D组与身高正相关(P<0.05),与TC、LDL-C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DL-C负相关(P<0.05)。结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体脂量与年龄、体质量以及TC、TG、HDL-C、LDL-C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尤其TC、HDL-C、LDL-C水平与病情程度关系较大。  相似文献   

4.
观察气功"八段锦"对T2DM患者实施运动干预的效果,为康复治疗提供实验依据。预设"八段锦"进行运动干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分析不同阶段血清生化指标的水平变化。随机抽取38名T2DM患者,采用常规降糖西药治疗,治疗组增设"八段锦"气功锻炼。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经6个月的干预观察,治疗组FPG、TC、HbAlc、TG、HDL-C及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八段锦"锻炼对T2DM患者有明显干预效果,早期进行干预处理,可避免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和抑制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肥胖代谢亚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探讨血清TNF-α、CRP的变化在不同肥胖代谢亚型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09月-2016年11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01名成年人,获得腰臀比(WHR)、体脂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体重代谢正常(MHNW)组、正常体重代谢异常(MONW)组、代谢正常性肥胖(MHO)组、代谢异常性肥胖(MAO)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方法检测血清TNF-α和CRP的浓度。结果 1.各组Hb A1C、FBG、PBG、TG比较,MONW组、MAO组高于MHNW组和MHO组(Plt;0.001);各组ALT比较,MAO组高于MHNW组和MONW组(Plt;0.05);各组AST比较,MAO组高于MHNW组、MHO组和MONW组(Plt;0.05)。2.各组血清TNF-α、CRP水平比较,MHO组、MONW组、MAO组高于MHNW组(Plt;0.001),MAO组TNF-α、CRP高于MHNW组、MHO组(lt;0.001)。3.血清TNF-α、CRP水平与BMI、WHR、SBP、DBP、Hb A1c、FBG、PBG、TG、ALT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lt;0.001)。BMI、FBG、HDL-C为TNF-α的影响因素(Plt;0.001);BMI、PBG、HDL-C为CRP的影响因素(Plt;0.001)。结论MHO组、MONW组、MAO组人群体内均存在炎症状态,以MAO组最为明显;TNF-α、CRP可能参与了不同肥胖亚型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并探讨不同强度耐力运动对较短周期高脂饮食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干预作用,将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与高脂饲料组(H组)、大强度运动组(Hh组)、中等强度运动组(Hm组)、小强度运动组(Hl组):观察各组大鼠胸主动脉有无AS病变,分析AS发病率与AS斑块面积;检测血清TC、TG、LDL-C、HDL-C及SOD、MDA与ox-LDL指标,结果发现:6周高脂饮食喂养引起大鼠血清TC、LDL-C、MDA及ox-LDL水平显著升高,AS发病率显著升高、发病程度为轻度;与H组相比,Hh组、Hm组及Hl组TC、LDL-C水平显著下降,此外Hl组HDL-C浓度显著升高;Hh组、Hm组、Hl组MDA含量均显著低于H组,但Hl组SOD活性无显著提高;Hl组ox-LDL及AS病变面积百分比显著低于H组。可见6周高脂饮食引起大鼠血脂异常、自由基代谢水平显著升高,从而引起LDL氧化修饰反应增加,诱发轻度AS病变;小强度运动似乎调血脂作用最佳,从而使控制LDL氧化修饰反应的效应放大而加强了抗AS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GXBD)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AS)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饲喂雄性Apo-E-/-小鼠建立AS模型,将AS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S)、辛伐他汀组(XFTT)、GXBD高、低剂量组,选取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ig)给药8周.末次给药24h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主动脉VCAM-1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TC、TG、LDL-C、HDL-C、及血清CRP、IL-6、TNF-α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主动脉VCAM-1、ICAM-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小鼠主动脉出现明显粥样硬化斑块;GXBD各组和辛伐他汀组小鼠血脂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主动脉组织VCAM-1、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主动脉组织粥样硬化病变明显减轻.结论:GXBD对Apo-E-/-小鼠AS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其调节血脂代谢、抑制炎症因子及主动脉组织VCAM-1、ICAM-1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五味子复合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32只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高剂量五味子复合提取物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诱导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低、高剂量五味子复合提取物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100、200 mg/kg五味子复合提取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共给药8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肝脏TC、TG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学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PPARα、LXRα、CYP7A1、SREBP2和HMGCR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脏指数、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中TC、TG水平明显增加(P<0.01或P<0.05),肝脏组织中产生脂质沉积,PPARα、LXRα、CYP7A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SREBP2、HMGC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五味子复合提取物组大鼠的体质量、肝指数、血清中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中TC、TG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肝脏脂质沉积减轻,PPARα、LXRα、CYP7A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或P<0.05),SREBP2、HMGCR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低剂量五味子复合提取物组比较,高剂量五味子复合提取物组血清中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中TC水平明显降低(P<0.05),PPARα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SREBP2、HMGCR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五味子复合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PPARα/LXRα/CYP7A1和SREBP2/HMGCR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比较P407( 泊洛沙姆) 和脂肪乳剂的小鼠高血脂模型的特点。方法采用灌胃法给予小鼠脂肪乳剂,腹腔注射法给予小鼠P407,之后测血清中的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和低密度脂蛋白( LDL-C) 。结果脂肪乳剂造模后小鼠TC、LDL-C 显著升高,TG 显著降低,HDL-C 的变化没有显著性。P407-1d 组的小鼠TC、TG、LDL-C 显著升高,HDL-C 显著下降,符合临床典型高血脂的特征。结论用P407 建立小鼠高血脂模型更快速,更接近临床高血脂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SP或/联合中等强度耐力运动抗高脂饮食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普通饮食对照组(C组)与高脂饮食对照组(H组)、高脂饮食安慰剂组(Hp组)、高脂饮食GSP组(Hg组)、高脂饮食运动组(Hm组)、高脂饮食运动联合GSP组(Hmg组).除C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饮食喂养15周、同时进行GSP或/联合中等强度耐力运动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有无AS病变并计算AS斑块面积百分比,比较血清TC、TG、LDL-C、HDL-C及SOD、MDA与ox-LDL指标变化.结果:高脂饮食大鼠血清TC、TG、LDL-C浓度升高及HDL-C浓度下降,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升高;同时血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及ox-LDL浓度升高,苏丹Ⅳ染色及HE染色下的主动脉表现出AS样形态学病变.但比起H组,Hg组、Hm组、Hmg组上述异常变化程度明显得到连锁样缓解.结论:GSP及中等强度耐力运动均可改善高脂饮食大鼠血脂代谢异常,提高血SOD活性、增强清除活性氧的能力,最终通过控制ox-LDL的生成发挥抗AS形成作用;且二者恰当结合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中低强度运动对血脂的影响.方法:检索近5年国内关于中低强度运动对血脂影响的文献,经过严格的筛选共纳入9篇文章进行Meta分析,其中实验组205人,对照组191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低强度的运动干预能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水平,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中低强度运动能明显改善血脂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观察耐力运动和(或)高脂膳食两种因素作用下,雄性大鼠的血清TC、TG、HDL-C、LDL-C及胰岛素水平,探讨运动与肥胖相关的脂类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水平的关系.研究方法:健康刚断乳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饮食对照组(C组)、正常饮食运动组 (E组)、高脂膳食组(D组)、运动 高脂膳食组(ErD组);C、E组普通饲料喂养,D、ErD组高脂饲料喂养,E、ErD组进行游泳训练;8周后,检测血清TC、TG、HDL-C、LDL-C及胰岛素水平;各组间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大鼠体重:8周试验结束后D组>ErD组>C组>E组,D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2.血脂代谢:D组大鼠TC、TG、LDL-C均高于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ErD组大鼠TC、TG、HDL-C均高于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LDL-C水平:D组>ErD组>C,三组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3.血清胰岛素D组>ErD组>C组>E组,D组与三组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1.游泳耐力训练对防止雄性高脂膳食大鼠出现肥胖具有一定作用;2.游泳耐力训练对改善雄性高脂膳食大鼠的脂代谢紊乱具有积极作用;3.游泳耐力训练可减少雄性高脂膳食大鼠的胰岛素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3.
将15月龄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高脂饮食组(HFD)和高脂饮食运动组(HFD+CE)。实验结束处死后取材,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PBG)、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肝脏TG、游离脂肪酸(FFA)及肝糖原(LG)浓度,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HFD组大鼠HDL-C、LG显著降低(P<0.01,P<0.05),PBG无显著性变化(P>0.05),TG、FINS、HOMA-IR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TC、LDL-C、L-TG、L-FFA升高极显著(P<0.01);与HFD组相比,HFD+CE组大鼠HDL-C升高极显著(P<0.01),TC、PBG无显著变化(P>0.05),LG、L-TG、FINS、HOMA-IR均显著下降(P<0.05),LDL-C、L-FFA降低极显著(P<0.01)。结论:长期有氧运动对高脂诱导的肥胖大鼠具有明显降脂作用,并能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肝脏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蒙药五味清浊散与辛伐他汀合用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对80例高脂血症患者临床观察,其中治疗组40例(蒙药五味清浊散3g,日三次+辛伐他汀片30mg,日一次),对照组40例(辛伐他汀30mg,日一次),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1);对照组TC、TG、LDL-C亦明显降低(P<0.01),HDL-L升高(P<0.05);两组TC、TG、LDL-C降低幅度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该两种合用药治疗降脂作用显著.为蒙西药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将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非诺贝特)、黄芪和丹参配伍提取物低、中、高剂量治疗组。4周后测定大鼠TC、TG、HDL-C、LDL-C、Apo AⅠ和Apo B等指标。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血清中TC、TG、LDL-C及Apo B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HDL-C及Apo AⅠ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说明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G、TC和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调节脂质代谢,并减少高脂血症大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机率。  相似文献   

16.
有氧运动对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适合老年高脂血症人群的运动处方制定方法.方法:将62名50~70岁高血脂症患者分为运动组(42名)和对照组(20名).运动组以30%~45%F.C.为运动强度,健步走40~60min/次,4~5次/周.测试处方实施前、实施8周和12周血清TC,TG,HDL-C,LDL-C,ApoA1和ApoB.结果:与处方实施前相比,运动组血清TC,TG,LDL-C和ApoB明显降低(P0.05),HDL-C,ApoA1和ApoA1/ApoB明显升高(P0.05),而且这些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坚持规律性运动是影响运动改善血脂代谢的重要因素,对于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按30%~45%F.C.的强度进行有氧运动可有效地改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木瓜果浆的制作方法,并研究木瓜果浆对高血脂模型小鼠血脂的影响.通过KM小鼠随机分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用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3周后测定小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重、血清TC、TG、HDL-C、LDL-C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木瓜果浆治疗组小鼠血清TC、TG、LDL-C含量均降低(P0.05或P0.0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体重均减轻(P0.05或P0.01).结果表明,皱皮木瓜果浆有较好的降血脂和减肥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盐酸吡格列酮片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9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单独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同时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与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20个月后观察患者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等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各组组内比较,对照组TC及LDL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C,LDL,TG及FPG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组间比较HDL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PG,TG,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比较,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与盐酸吡格列酮片能进一步降低TG,IMT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显著升高HDL.  相似文献   

19.
对肥胖男大学生进行为期30 d综合干预(运动、饮食、心理辅导等)减肥,对比干预前后肥胖男大学生体重、身体脂肪量、BMI指数,体脂率,腰围,臀围等身体形态指标和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空腹血脂4项(TC、TG、HDL-C、LDL-C)等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经过30 d的综合干预减肥,肥胖男大学生的体重、身体脂肪量、BMI指数,体脂率,腰围,臀围、腰臀比等身体形态指标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胰岛素(FIN)等血液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30 d的综合干预减肥能够改善肥胖男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改善已存在的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倾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体重指数(BMI)代谢综合征(MS)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ASCVD)的情况,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5年4月就诊我院的2027例MS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n=382)、超重组(n=1018)、肥胖组(n=627),分析3组间性别、年龄、脉压、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差异性,对比三组冠心病(ACD)、脑卒中(CVA)和大血管动脉硬化(AS)的患病情况,对MS患者并发ASCVD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组间ACD、CVA、AS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重、肥胖MS组高血压、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LDL-C血症、低HDL-C血症比例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MS患者并发ASCVD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BMI、脉压、TG、LDL-C,其中年龄是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性别、BMI、脉压、TG、LDL-C通过交互作用影响ASCVD的发生。正常体重组MS患者罹患ASCVD的风险与超重、肥胖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BMI的MS患者发生ASCVD的风险无显著性差异;BMI正常的MS患者与BMI异常的MS患者具有同样的ASCVD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