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色谱条件的选择1.1载气流速。载气的种类主要影响检测器的灵敏度,不同的检测器选用不同的载气,有助于提高检测灵敏度,改善分离效果。本实验使用氮气作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载气,有利于提高灵敏度。通过毛细管柱的载气流量要根据毛细管柱的柱长、柱径膜厚以及被分析物的组成等综合因素设定。高流速虽然可以提高分析效率,但有时可能会因被测物与固定相之间交换不充分而降低柱效。因此,在实际分析中,流速的设定应在满足分离的  相似文献   

2.
冷喷涂NiCoCrAlY涂层的微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冷喷涂技术制备了NiCoCrAlY合金涂层,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涂层表面以及横截面的微观结构、喷涂粒子之间的结合变形情况进行了观察和成分分析,运用显微硬度计对制备的NiCoCrAlY合金涂层内部的显微硬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只有使用氦气作为载气时才能运用冷喷涂技术制备出NiCoCrAlY合金涂层,使用空气和氮气作为载气时无法制备;在不同粉体成分下,NiCoCrAlY合金粉体的沉积特性不同,所制备的涂层微观性能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运用冷喷涂技术制备了NiCoCrAIY合金涂层.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涂层表面以及横截面的微观结构、喷涂粒子之间的结合变形情况进行了观察和成分分析.运用显微硬度计对制备的NiCOCrAIY合金涂层内部的显微硬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只有使用氦气作为载气时才能运用冷喷涂技术制备出NiCoCrAIY合金涂层.使用空气和氯气作为载气时无法制备;在不同粉体成分下.NiCoCrAIY合金粉体的沉积特性不同.所制备的涂层微观性能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Chromosorb—101固定相作为柱填料,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溶液中甘油。操作过程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实验选择了最佳汽化温度、柱温和载气流速。  相似文献   

5.
将空气作为载气,研究了水-空气物系及不同浓度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溶液在不同的真空度和载气流速条件下其平均传热膜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平均传热膜系数随着载气流速的增加而增大,载气流速较小时,平均传热膜系数增加较大;当载气流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变化趋缓;同时平均传热膜系数随着真空度及CMC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将载气强化传热的关联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其偏差介于-31.581%~ 23.077%之间,平均误差为13.17%.  相似文献   

6.
以邻苯二甲酸二壬酯 ( DN P)为固定液 ,氮气作为载气 ,研究了在不同的柱温 ,不同的载气流速下 ,分析丁烷混合气的柱效情况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发射光谱ICPQ100为不同载气流量下,同时测量多种元素光亮值的测定实验仪器。在载气流量变化的条件下,测量PFA(C-FLOW)雾化器和玻璃雾化器的BEC(背景等效浓度值),优化它们的最佳载气流量值,选择最佳点,并对两种雾化器的最佳流量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FA(C-FLOW)雾化器和玻璃雾化器最佳载气流量值具有良好的互换性。实验中每组数据均使用平行10次分析,并分别计算出平均值(X)、最大与最小数据差值(r)、标准偏差值(S)、斜率(K)、检测下限(D.L)、相对标准偏差(RSD),对Ca、Zn、Ag、Mn、Cr、Se进行二种雾化器分析与测量,绘制出数据报表和工作曲线。通过对两种雾化器的工作曲线斜率、敏感度、稳定性及检出限的对比研究表明,PFA(C-FLOW)雾化器200μL/m in进样量下的雾化效率、稳定性和多种常用元素的检出限可与2.4 mL/m in进样量下的玻璃雾化器相媲美。  相似文献   

8.
瓦斯爆炸是威胁煤矿安全开采的重大灾害之一.实验室进行管道模拟瓦斯爆炸实验是研究瓦斯爆炸特性的有效方法.针对瓦斯爆炸实验进行之前实验气体载气过程中出现的载气时间不明确,载气量模糊等问题,使用压差流量计算方法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Visual Basic进行计算机编程实现迭代计算.通过计算发现载气过程相当短暂,并且载气过程中管道内的压力增加与载气时间呈二次方关系.  相似文献   

9.
垂直管内载气强化二元混合物沸腾传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垂直管内二元混合的流动沸腾传热过程中,引入空气作为载气,改变其传热机理从而强化其传热性能。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乙醇水溶液,在不同操作压力,液体流速和载气流速条件下,其平均传热膜系数和壁面过热度的变化规律。分析讨论了载气引入强化沸腾传热各因素的影响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计算。结果表明,关联式能较好的反映各因素的影响,其偏差在-23%-+20%之间,平均偏差为8.314。  相似文献   

10.
在端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过程中,易电离元素引起的非光谱干扰,常常导致分析结果产生偏差.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钠基体对分析谱线产生的干扰和用钇作为内标元素来补偿钠基体的干扰.在高功率和低载气流速条件下,选择合适的离子线且其总能量大于10 eV时,内标Y 437.494 nm可以很好的补偿不同钠浓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探索黑翅土白蚁表皮碳氢化合物的固相微萃取条件。应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从样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头选择、载气选择和萃取方式选择6个因素,应用峰总面积、峰个数及保留时间为指标,评价固相微萃取条件优化的效果。80头工蚁放入15 m L样品瓶,用100μm PDMS萃取头在60℃下顶空萃取90 min为黑翅土白蚁表皮碳氢化合物检测的最佳萃取条件。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用氮气或氦气作为载气进行表皮碳氢化合物分析,峰形和出峰顺序上无差异,但氮气作为载气时出峰时间稍延后。获得的固相微萃取工作条件优化不仅可用于黑翅土白蚁表皮碳氢化合物的萃取分析,也可作为相关研究参考。氮气或氦气作为载气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萃取效果与单位容积样品量之间不呈简单的线性关系,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多相粉体的快速、精确混合是自适应功能梯度材料(A-FGM)零件的成形基础.为提高载气驱动下的粉体混合均匀性,建立了气固两相流数值分析模型,采用雷诺时均法进行数值模拟,设计了一种载气驱动的快速混粉设备,通过ANSYS-FLUENT分析了不同混粉参数和混粉器构型对混粉腔体内流场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元素分析和图像处理实验测量了粉末混合的均匀度.实验结果表明:载气驱动下的合金粉体混合机制以对流混合为主,提高粉粒的平均流速和位移能有效增加粉粒群的流动性,提高粉体混合均匀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找到焦炉煤气组分气相色谱法分析最优的分析条件,使用自装柱,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分析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分析条件为:载气流速:43ML/min;柱箱温度:室温;检测器桥电流:120mA;检测器温度:100℃。通过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柱箱温度是影响分析的主要条件,而载气的流速、检测器温度和检测器桥电流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全硫作为评价原油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原油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给生产装置中对装置的工艺指标起到指导作用。本文介绍采用OS-1原油硫测定仪来测定原油中的全硫,在试验过程中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特别对仪器的载气和流量的选择以及对电解池使用应注意事项作了具体分析。该仪器灵敏度高,测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稳定性好,适用于生产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15.
气相色谱虚拟实验室软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相色谱分离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以Visual Basic 6.0为基础设计平台,结合Access数据库和Flash软件设计色谱虚拟实验室软件.软件选择Gauss数学模型做为色谱峰型的数学模型,主要模拟芳族化合物气相色谱实验的操作过程以及不同柱温、载气流速等实验条件下色谱流出曲线.真实实验与模拟实验进行对比,并且模拟值和真实值之间的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6.
本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微孔流化床技术,保证了喷粉工艺的稳定;另外,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该厂的实际情况,大胆采用未除湿的压缩空气作为喷粉载气,不仅大大地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在我国北方气候条件下,也保证了喷粉工艺要求,是我国在高炉铁水喷粉处理中使用压缩空气载气最早和最好的。另外,当时炼铁和铸造行业不少人对喷粉增硅生铁的性能和生铁质量持怀疑态度,针对这种担心,我们开展了对喷粉增硅生铁性能研究,结果发现在成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于空气和汽车尾气中氧化亚氮的测定主要依靠使用电子检测仪器气相色谱法来进行含量的测定。本文选择了最佳的试验条件,将电子捕获检测器作为试验检测器,使用GDX-502作为填充柱,将进样口的温度控制在50℃,使用高纯氮作为载气,将流速控制在15mL/min,在这种最佳试验条件下,采用GC-ECD气相色谱法来对空气和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氧化亚氮进行测定,发现这种试验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以将误差降低,相对误差控制在0.24%,相对标准偏差控制在0.36%(n=6),可以很好地对氧化亚氮进测定。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按需有机气相喷印沉积成膜技术,以惰性气体为载气,携带高温有机蒸汽经由图形化喷嘴喷射,在基板上冷却沉积成形.以AlQ3为有机原料,使用单孔硅喷嘴研究了喷嘴直径、蒸发腔温度、基板温度、载气驱动压力、基板与喷嘴间距、电磁阀开启时间和基板扫描速度等控制参数对喷印图形尺寸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单孔喷嘴图形阵列沉积和阵列喷嘴的直接并行沉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按需有机气相喷印沉积成膜系统可实现有机材料的精密图形化沉积.  相似文献   

19.
载气蒸发传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热敏性物料和易在加热壁面析出结晶物料的蒸发浓缩问题,开发了一种新的蒸发法──载气蒸发法。该法的特点是向加热管中引入一种惰性气体作为载气,使受热溶液在加热管内形成两相流载气蒸发。这种蒸发过程既强化了传热,又使蒸发在气液相界面上进行,在加热壁面上不易产生汽化中心,减少了壁面附近液体的过热度。此外,还使蒸发在略低于液溶正常沸点下进行,降低了物料所需的受热温度,因此,可以避兔或少物料变质或结疤。作者将该法称之为载气蒸发法。这种方法目前在国外文献上尚未见报道。本文报告了载气蒸发过程的传热规律,并讨论了载气蒸…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粒柱”新技术,测定了水蒸汽在粒状调湿剂中的有效扩散系数。以不同粒度、不同种类载气、不同吹扫气速进行测定,结果一致。表明:水蒸汽在粒状调湿剂中的扩散为粒子内扩散控制。以本法测定和对比了不同调湿剂中水蒸汽的有效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