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采用基因组重排法选育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株.原生质体制备条件:溶壁酶1.0%(质量分数),菌丝菌龄66 h,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30℃,高渗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6.0,再生培养基的渗透压稳定剂为0.6 mol·L~(-1)NaCl;原生质体灭活条件:紫外灭活120 s,微波灭活300 s;原生质体融合条件:PEG 30%(质量分数),Ca~(2+)0.03 mol·L~(-1),30℃融合12 min,原生质体融合率1.95%.以经紫外和微波诱变得到的正突变菌株为亲本进行三轮基因组重排,获得一株遗传稳定、高产洛伐他汀菌株R″-30,洛伐他汀产量较原始菌株SH2-7提高52%。  相似文献   

2.
碱性脂肪酶产生菌--扩展青霉K40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 0 .6%纤维素酶加 0 .6%蜗牛酶的混合酶由扩展青霉 K4 0中获得大量的原生质体 ,并比较了菌龄、二硫苏糖醇 ( DTT)预处理方式、酶解时间、温度、 p H、培养基成分及稳定剂等因素对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的作用 .选出制备原生质体的最适条件 :0 .6%纤维素酶 +0 .6%蜗牛酶 ,在 0 .6mol/L Na Cl+0 .3 %Ca Cl2 ,DTT预处理 0 .5h,菌龄为 1 9~ 2 0 h,p H 5.4 ,2 8℃酶解 3~ 3 .5h,原生质体产量可达 2 .3 6× 1 0 7个/ml,实现再生 ,再生率达 70 %~ 80 % .并对原生质体的释放和再生方式进行跟踪观察  相似文献   

3.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两株单一优良性状差异显著的高山被孢霉菌株F24和G12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再采用双灭活或流式细胞分选法筛选优良性状相结合的高产菌株,对双亲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融合和再生的相关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双灭活和流式细胞分选的具体方法进行了研究.经研究发现,采用培养16 h的高山被孢霉菌丝于混合酶液(蜗牛酶15.0 mg·m L~(-1)、纤维素酶6.0 mg·m L~(-1)、溶菌酶0.5 mg·m L~(-1)和几丁质酶0.2 mg·m L~(-1))中30℃酶解4 h为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并探究得出两种融合子筛选方法的最佳方案,成功筛选出融合子,进一步再生培养验证ARA产量,最终挑选出一株ARA产量达6.32 g·L~(-1)的高产菌株.以前尚未发现此方法在高山被孢霉上的应用,为高山被孢霉育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以β-胡萝卜素生产菌株Blakeslea trispora H1-为研究对象,对其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得知最佳形成与再生条件为:以摇瓶方式培养菌丝体,培养菌龄为56 h,酶解温度为30 ℃,酶质量分数2.0%,混合酶组成为m(蜗牛酶)∶m(纤维素酶)=6∶4,酶解时间为120 min,渗稳剂为0.6 mol/L MgSO4·7H2O.Blakeslea trispora H1-原生质体形成数为7.9×106 个/mL,再生率为3.9%.  相似文献   

5.
γ-亚麻酸菌株少根根霉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 6mg/m L纤维素酶 + 3mg/m L蜗牛酶 + 1 mg/m L溶菌酶作为混合酶酶解 2 8℃培养 2 6h的菌丝。以含 0 .6mol/L NH4Cl磷酸缓冲液 ( p H6.0 ) ,+ 0 .0 2 mol/L Mg SO4· 7H2 O+ 0 .4mmol/L Ca Cl2 作为渗透压稳定剂 ,酶解前以 0 .3% β-巯基乙醇处理 35 min,从少根根霉的菌丝中获得了大量的原生质体。同时对菌丝的培养时间、渗透压稳定剂、酶解系统和酶解温度等因素进行了观察 ,获得了制备原生质体的最适条件。并对该原生质体在高渗培养基上进行了再生实验  相似文献   

6.
对荨麻青霉原生质体的高效制备以及再生方法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荨麻青霉较为适合的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组合:菌龄为28 ℃恒温下培养20~22 h,DTT预处理0.5 h,以7 mg/mL的纤维素酶,7 mg/mL蜗牛酶,5 mg/mL溶菌酶为混合酶,0.6 mol/L的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28 ℃恒温酶解3.5 h,PDA高渗双层培养基再生.该组合制备原生质体形成量达到1.59×107~1.89×107/mL,其再生率达到16.24%~19.25%.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γ 亚麻酸,研究了小克银汉霉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条件。方法 利用液体振荡培养法,对酶解系统、渗透压稳定剂、菌丝培养时间、酶解温度等因素对小克银汉霉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等进行了实验。结果 原生质体的产量可达到5.3×106个/mL,原生质体的再生率达到1.85%。结论 ①用2%的蜗牛酶酶解28℃培养24h的菌丝,以0.7mol/L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酶解前以0 3%β 巯基乙醇处理30min,便可制备大量的小克银汉原生质体;②用含0.8mol/LKCl的高渗双层培养基包埋制备的原生质体,可得到较高的原生质体再生率。  相似文献   

8.
稗弯孢菌(Curvularis lunata)原生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菌龄、酶浓度、渗透压稳定剂、缓冲液pH值以及酶解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稗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将培养18h的菌丝,以0.7mol/L K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30℃下,经过2%溶壁酶和4%纤维素酶混合酶液(pH5.8)酶解4h,原生质体在静止条件下最大释放量达到 1.7×10~6/mL,再生率为0.76%。  相似文献   

9.
蒙古口蘑与双孢蘑菇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蒙古口蘑和双孢蘑菇为出发菌株,研究了酶浓度、酶解时间、菌龄和渗透压稳定剂、再生培养基等对蒙古口蘑和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口蘑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是,培养5 d的菌丝体用2.5%(w/w)的溶壁酶酶解4 h,渗透压稳定剂为0.6 mol/L KCl,MB为再生培养基,制备率为7.53×1010个/L,再生率为8.4×10-4;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是,培养5 d的菌丝体用2%(w/w)的溶壁酶酶解3 h,渗透压稳定剂为0.6 mol/L KCl,PQA为再生培养基,制备率为6.96×1010个/L,再生率为7.4×10-4.对两种菌原生质体的释放过程进行形态观察,均为顶端释放.采用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蒙古口蘑和双孢蘑菇原生质体融合进行研究,蒙古口蘑原生质体采用热灭活,65℃处理30 min,灭活率达100%,双孢蘑菇采用紫外灭活,在15 W紫外灯下,距离30 cm,处理20 min,灭活率达100%,两菌株按1∶1混合,以30%PEMG(6 000)为促融剂,融合10 min,融合率为5.6×10-5.经遗传稳定性检验,融合菌株的遗传稳定率为80%,从菌落特征、菌丝形态、菌丝生长量、酯酶、游离全蛋白、乳酸脱氢酶、乙醇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同工酶方面对融合子进行筛选,获得一株具有双亲性状的融合株.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酶系组成和酶解条件的研究,得出了制备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Neotyphodiumsp.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鲜菌丝由10.3%蔗糖溶液预处理,酶系组成为1.5%崩溃酶、1.0%蜗牛酶、1.0%纤维素酶和2.0%溶菌酶,酶解温度32℃,pH 6.8,酶解5 h,原生质体得率达7.3×103个/mg鲜菌丝.另外,液体再生涂布平板法结合钙离子作用可使原生质体再生率达4.72%,为不含钙离子处理组的2.5倍.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卡介苗菌株(BCG)及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菌株(H37Ra)为受体菌,制备上述两种菌株的原生质体,同时通过优化细菌菌龄、酶解浓度、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等影响因素,探索出制备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最优条件。结果显示:摸索出制备BCG和H37Ra菌株的原生质体条件:在对数生长期的两亲本菌株,经0.01 mol/L EDTA,0.01%β-巯基乙醇溶液预处理;酶解浓度为12 mg/mL,酶解温度为37℃,酶解时间为5 h,可制备出活性较高的两种菌株的原生质体。由此可知,成功制备了BCG与H37Ra菌株的原生质体,并能在高渗固体培养基上再生。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该两种菌株原生质体融合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利用蜗牛酶和溶壁酶处理糙皮侧耳幼嫩菌丝,成功地分离出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数量为6.0×10~5~1.07×10~7个/ml;再生频率为1.38%,再生菌株出菇正常,生物学效率多在10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烟草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从烟草叶片分离原生质体的若干影响因素.通过酶解法降解细胞壁释放出原生质体,利用离心和蔗糖漂浮法从粗提取液中纯化出原生质体,并通过血球计数板计数来比较制备的效果.结果表明:酶的种类、质膜稳定剂、渗透压稳定剂、pH及酶解时间是影响原生质体制备的重要因素.纤维素酶含量2%,果胶酶含量1%,2-N-吗啉乙烷磺酸(MES)浓度50mmol/L,Ca2+与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pH6左右,温度28℃,酶解时间4h时原生质体的分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The preparation,regeneration and mutagenesis of the taxol-producing fungus UV40-19 protoplasts werediscussed in the experiment.Totally 42 strains displayed hygromycin resistance.Six strains were found tobe positive mutants when screened on plate containing 90/ig/mL hygromycin.One hereditarily stablestrain UN0.5-6 was obtained,which raised the taxol yield from(376.38 ± 8.41)μg/L to(493.12 ± 11.36)μg/L.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regeneration and mutagenesis of the taxol producingfungus UV4...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菌丝原生质体的释放量和活力,分别考查了培养基碳源、菌龄、酶浓度、酶解时间及再生培养基种类对Aspergillus oryzae和Aspergillus niger 原生质体释放和再生的影响,并研究了两亲本原生质体的非对称灭活参数。结果表明:(1)以MPY液体培养基为菌丝培养基,按105个孢子/ml培养基的接种量接入新鲜孢子悬液,30 ℃/100 rpm分别振荡培养18和21 h,总浓度15 mg/ml的复合酶液(溶壁酶:蜗牛酶:纤维素酶=1:1:1)按1 g湿菌丝球/10 mL酶液的比例,于30 ℃/70 rpm条件下酶解2.5 h,然后以高渗豆汁固体培养基为再生培养基,在上述制备工艺参数下两亲本原生质体的释放量和再生率均可达到107个/ml和30%以上;(2)通过灭活曲线确定A. oryzae HN3042原生质体于15 W紫光灯垂直距离13 cm处照射15 min,A. niger CICC2377原生质体于65 ℃水浴10 min,此灭活剂量可使99%以上双亲原生质体非对称失活。  相似文献   

16.
报导了用酶水解制备蚯蚓肽的研究.选择出酶水解制备蚯蚓肽的最佳条件是:胰酶和胃酶互相配合双酶水解,其胰酶的最适加酶量为125:2(原料重:酶重),最适作用时间为46~48h;胃酶的最适加酶量为5000:1(原料重:酶重),最适作用时间为3h.制备的蚯蚓肽经理化性质测定和营养价值的化学评价表明:该种肽可作为添加亮氨酸、异亮氨酸和酪氨酸的食品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虾类资源利用率以及加工副产物的风味,采用酶法水解技术对影响虾类加工副产物酶解程度的各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酶制剂及其用量、固液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pH。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和对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的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最适酶制剂为由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复合而成的复合酶;酶用量分别为中性蛋白酶1 000 U/g,风味蛋白酶1 000 U/g;固液比为1:5,其中固体为20 g;最适合的酶解温度:第一段酶解为55℃,第二段酶解为50℃;酶解时间:第一段酶解为1 h,第二段酶解为3 h;最适pH为7.0。  相似文献   

18.
用1.0%纤维素酶+0.5%蜗牛酶的混合酶液酶解培养26~32小时的维生素B_2产生菌阿氏假囊酵母(Eremotheciumaohbyii)菌丝体,可以得到大量原生质体,最佳酶解时间为1.5小时。原生质体再生率为0.35%~0.67%。阿氏假囊酵母在原生质体再生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突变率,以维生素B_2产量为指标的正突变率为12.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