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齿轮挤压成形型腔流曲线曲面造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曲线曲面外型能极大地减小运动物体前进过程中的阻力,是曲面造型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文章基于这种理论把流曲线曲面造型引入到齿轮挤压成形型腔曲面设计中,系统地讨论了齿轮挤压成形型腔流曲线曲面参数方程的构造原理和建立方法,并应用Pro/ENGINEER建立了型腔的几何模型,初步实现了流曲线曲面型腔造型基本理论、数学建模和相关算法。  相似文献   

2.
调距桨锁轴拖带工况最小拖桨阻力和水动力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某典型5叶调距桨锁轴工况拖桨阻力以及相应的水动力矩随螺距和进流速度的变化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这些特性的流体力学机理. 数值计算基于有限体积法,通过数值求解螺旋桨周围三维黏性不可压缩流场RANS方程来模拟螺旋桨在各种工况下的流动特性. 计算结果表明:来流速度相等时该调距桨在最大正车螺距时拖桨阻力最大,其幅值约占同航速下船体阻力的80%,水动力矩也最大;在最大倒车螺距时拖桨阻力最小,其幅值约占同航速下船体阻力的50%,水动力矩比最大正车螺距时显著减小;零螺距时拖桨阻力大小居中,而水动力矩最小,接近为零. 上述结论可为船舶动力装置部分桨工况时联控曲线的设计和锁轴机构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位移井摆线轨道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阻力和摩阻力矩是影响大位移井位移的主要因素 ,选择合适的轨道剖面可以减小摩阻力和摩阻力矩。基于最速降线原理 ,提出了一种大位移井摆线轨道设计的方法。利用此方法计算了井眼长度、起钻摩阻、滑动摩阻、摩阻力矩和井眼曲率 ,并与其他轨道剖面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设计条件下 ,与圆弧、悬链线、准悬链线轨道相比 ,摆线轨道的井眼长度最短 ,摩阻力和摩阻力矩较小。这种摆线轨道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位移井摆线轨道设计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摩阻力和摩阻力矩是影响大位移井位移的主要因素,选择合适的轨道剖面可以减小摩阻力和摩阻力矩。基于最速降线原理,提出了一种大位移井摆线轨道设计的方法。利用此方法计算了井眼长度、起钻摩阻、滑动摩阻、摩阻力矩和井眼曲率,并与其他轨道剖面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设计条件下,与圆弧、悬链线、准悬链线轨道相比,摆线轨道的井眼长度最短,摩阻力和摩阻力矩较小。这种摆线轨道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小两级单螺杆压缩机电机负载转矩的波动,基于单螺杆压缩机力学特性,建立了两级单螺杆压缩机串联螺杆转子的力学模型,研究了串联螺杆转子的气体阻力矩变化特性,计算分析了空气质量流量为40.6 kg/m3的两级串联单螺杆压缩机在不同排气压力下的气体阻力矩波动比,并与任意一级独立运行的单螺杆压缩机的气体阻力矩波动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工质质量流量为固定值的单螺杆压缩机,存在确定的压比,使其气体阻力矩波动比最小;两级串联单螺杆压缩机的气体阻力矩波动比小于其中任意一级独立运行的单螺杆压缩机的气体阻力矩波动比;在两级串联单螺杆压缩机中,一、二级螺杆转子间初始相位差对单螺杆压缩机总气体阻力矩的波动幅值有影响,并存在一个最优初始相位差,使总气体阻力矩波动幅值最小。该研究结果对两级单螺杆压缩机设计以及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流体力学边界层理论,对涡轮流量计涡轮叶片受到的流体粘性阻力矩作了较详尽的理论分析,得到了粘性阻力矩的计算公式。公式表明,在层流流动时,粘性阻力矩与流量的3/2次方成正比;在湍流流动时与流量成13/7次方关系。从而导出了全新的涡轮流量计的数学模型。根据这一数学模型计算的涡轮流量计的特性曲线与实验结果甚为吻合。文中还提出了关于涡轮流量计临界雷诺数Re_(c1)的新概念。认为可以用Re_(c1)的值作为判别涡轮流量计特性曲线优劣的准则数,对仪表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扩大仪表的量程比。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两段,前段就一般的曲纹线汇讨论。首先我们求得线汇中任一曲线单位切线的两种并向量式与,其次决定线汇之曲线在任一点任一方向内的趋量与矩量,及零趋量与零矩量公式。随后我们求得向量的散度展开式与函数的数量式,示明方程与方程的相当性,及C.E.Weatherburn氏用不同方法导出的限点曲面的两个互异公式间之矛盾。但它们在正线汇之情形为一致的。后段推广苏联数学家创立的所谓曲面上的捷比西夫系于空间,构成空间的一种曲纹坐标系,并引用前段之结果求其基本性质,分别求得各坐标线汇的焦点曲面,腰点曲面,限点曲面,正点曲面,端点曲面等方程,并论及各坐标面上的基本性质及其等距曲面与其成为平行面族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犁托曲面的设计计算方法,推导了犁托曲面方程,求出犁面样板曲线三次线性方程及其贝特朗曲线方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和绘图验证。  相似文献   

9.
首先提出了一种由设计曲线和伴随曲线的构造可展曲面的算法,并讨论了其依赖于设计曲线和匹配函数的几何性质及相应条件,在其基础上,研究了设计曲线和伴随曲线分别为n 1次,m n 1次Bezier曲线的可展曲面构造方法,解决了任意次可展Bezier曲面的设计问题,最后以可展(3,4)次Bezier曲面为构造实例,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煤矿井下履带车辆转向阻力矩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摩擦理论,根据履带与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和托链轮以及履带运动的不均匀性等造成的阻力,推导了履带行走时的内摩擦阻力矩;然后根据路面对履带的运行阻力、不稳定运行时的惯性阻力、转向阻力等,推导了履带转向时的外摩擦阻力矩;得出了一套适用于井下履带车辆转向阻力矩的计算公式。为煤矿井下履带车辆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首先提出了一种由设计曲线和伴随曲线构造可展曲面的算法 ,并讨论了其依赖于设计曲线和匹配函数的几何性质及相应条件 ,在其基础上 ,研究了设计曲线和伴随曲线分别为 n +1次 ,m +n+1次 Bezier曲线的可展曲面构造方法 ,解决了任意次可展 Bezier曲面的设计问题 ,最后以可展(3 ,4)次 Bezier曲面为构造实例 ,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二元边界层理论的动量积分关系式导出了作用于涡轮流量计叶片上粘性摩擦阻力矩T_(fb)的理论模型。并给出应用二元叶栅理论所获得的涡轮流量计驱动力矩T_d的表达式。计算表明作用于叶片上的粘性摩擦阻力矩的大小具有与驱动力矩相同的数量级。文章还应用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给出了涡轮流量计的轮壳阻力矩T_(fh)、阻力矩T_(ft)、轴承阻力矩T_(fj)和轮壳端面阻力矩T_(fe)的计算公式。计算表明,叶顶其中轮壳阻力矩比其他阻力矩(除粘性摩擦阻力矩之外)均大一个数量级以上。文章又通过涡轮流量计的平衡方程式计算出涡轮流量计的仪表常数。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甚为吻合。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弹簧疲劳试验机工作阻力和阻力矩、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分析与计算,给出了试验机机构的优化配置方案.实验证明:通过合理地配置4个压盘的工作顺序,可显著地减小往复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减轻试验机的强烈振动和噪音,提高机构的运动精度和工作平稳住.同时本文也给出了工作阻力和阻力矩的计算公式及计算实例.为合理配置电动机功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更准确地测定不同形式的转向架的回转阻力矩,提出了一种实现转向架与车体间回转阻力矩测试的新型试验台.在阐述了回转阻力矩测定原理基础上,构建了曲线行驶时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的回转角度数学模型及转向架回转角度时间历程函数,并利用空间运动学实现了作动器位移控制指令的解算.利用该试验台对某型车进行了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回转阻力矩系数的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相差很小,验证了文中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试验台试验结果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数字化测量环境中自由曲面测量点的分布问题,首先提出了2点要求:曲率自适应性和分段点之间保持间距.据此提出一类曲率自适应度可控的布点策略,称之为等矩法布点策略.这种策略是指任意相邻3个分段点组成的曲线段中,其左右两曲线段对中间分段点的质量矩大小相等.等矩法的矩次越高,曲率自适应度越小.最后通过2个算例,分析了等矩法的曲率自适应度与测量方法误差之间的关系.以正弦函数为算例,通过计算得出:当采用等4.5次矩布点时,测量方法误差取到最小;另以样条曲线为算例,计算得出满足最小测量方法误差的布点策略为均布.  相似文献   

16.
韩绿霞  宋怀俊 《科技资讯》2007,(10):114-115
本文介绍了Solidworks软件在计算活塞式压缩机飞轮矩方面的应用,以及曲面造型方法在三维设计上的灵活运用,最后详细介绍了实现Solidworks软件与有限元分析ANSYS软件无缝连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一般铰接车折腰转向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后轮转向方式的六轮摆臂铰接车。根据其结构特点,建立了铰接车转向力学模型,对其转向阻力矩和转向驱动力矩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决定铰接车转向阻力矩大小的因素。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建立了铰接车仿真模型,通过对转向阻力矩理论值与仿真值的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内曲线油马达最主要的另件是决定柱塞滚轮组运动状态的导轨曲面。通常对导轨曲面的设计费时、费力、误差大。本文用数字计算机对柱塞滚轮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进行了设计计算,并模拟绘出了相应的导轨曲线。此方法迅速、准确,有实用价值。内曲线油马达工作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柱塞滚轮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而运动学和动力学又与导轨曲面形状有直接的关系。为了设计一种合理的导轨曲线,用通常人工计算的方法是很难获得最佳值。而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可以进行寻优设计绘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生成一(4,5)次可展B啨zier曲面,并构造出G1合成可展曲面。方法 按照G.Au mann构造可展B啨zier曲面的方法,在两个平行平面(即设计平面)上分别选取4次和5次B啨zier曲线作为设计曲线生成一可展曲面。结果 得到了两条设计曲线的控制多边形应满足的几何位置关系,并详细讨论了此可展曲面上平行于设计平面的截曲线对于设计曲线的保凸性、保形性及奇异性(尖点)的条件;在两个设计平面上分别指定了型值点列后,可构造出G1合成可展B啨zier曲面,它的两条边界曲线插值指定的型值点列。结论 通过边界曲线的设计和适当选取匹配系数,可设计出所需形状的可展曲面,满足诸如凸性、弯曲、角点线或尖点线等要求。  相似文献   

20.
曲线后坐技术是用于保持轻型火炮射击稳定状态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研究在采用曲线后坐技术的同时,后坐阻力规律对火炮射击稳定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曲线后坐火炮设计的好坏。该文分析了曲线后坐火炮射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后坐阻力规律的变化对火炮射击稳定性的影响和基于火炮动力学分析的优化后坐阻力规律,作为实例,分析了某曲线后坐模拟实验炮的射击稳定性情况,并给出优化的后坐阻力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