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检测AL患者血清中VEGF的含量,探讨AL患者血清VEGF含量变化与治疗疗效的关系。使用ELISA法检测42例AL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其中,对25例初治AL患者治疗前后、10例复发AL患者复发前后、7例难治AL患者及AL患者各亚型VEGF水平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对VEGF水平与骨髓涂片有核细胞中原始幼稚细胞数及其它临床化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1)初治AL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109.60±36.8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59.45±20.2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患者完全缓解CR组VEGF水平(78.87±17.66)pg/mL,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AL患者CR组化疗前血清VEGF水平(101.09±32.44)pg/mL,未完全缓解NR组化疗前血清VEGF水平(131.48±40.76)pg/mL,NR组高于CR组,但差异不显著(t=1.96,P〉0.05);2)复发AL患者完全缓解及复发后VEGF水平分别为(98.84±24.47)pg/mL和(133.48±60.96)pg/mL,差异不显著(t=1.82,P〉0.05);3)难治AL组VEGF水平(125.16±54.4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初治组CR期AL患者(P〈0.01);4)VEGF水平与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数正相关(r=0.52,P〈0.01),与患者的年龄、FAB分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均无相关。初治AL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完全缓解后恢复至接近正常,复发时再次升高,难治者VEGF水平比初治者明显增高。外周血VEGF水平与白血病治疗疗效相关,检测VEGF对AL患者判断病情、预测复发、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在实验医学上应用恒河猴作为研究对象者日益增多。因此,对正常恒河猴各项生理数值的测定也显得十分需要。有关猴子的生化测定值已有一些报导。有关恒河猴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CD)的正常值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种定量检测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的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方法 制备活化磁性微球,并标记抗Aβ1-42抗体;制备Aβ1-42抗体-吖啶酯发光试剂,建立一步式定量检测Aβ1-42浓度的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组装成试剂盒,并评估其灵敏度、准确度、重复性、特异性、稳定性等,推测血清Aβ1-42正常参考区间.结果 该方法对血清Aβ1-42检测灵敏度评估的空白限(LoB)为0.03 pg/mL,检测限(LoD)为0.05 pg/mL,功能灵敏度(FS)为0.11 pg/mL,线性范围0.1~5 000 pg/mL,加标回收率为103.78%~106.10%;试剂盒检测的分析内精密度为1.06%~2.70%,分析间精密度为3.61%~5.21%,总不精密度为5.93%~8.60%.在试剂盒特异性方面,与血清中常见蛋白的交叉反应率低于2%;同时,样本中常见的3种干扰物在胆红素、甘油三酯、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低于40 U/L、2 mmol/L、3 g/L时,检测结果基本不受影响.试剂盒在37℃下可稳定保存7 d以上,说明2~8℃下产品有效期不低于12个月.且100...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实验通过在幼年恒河猴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苜草素,对实验前后组间IgG、IgA、IgM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15只人工饲养的健康幼年恒河猴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加入0.1%和0.2%的苜草素。饲喂两个月后检测15只恒河猴血液中IgG、IgA、IgM水平。结果A、B、C三组实验后IgG分别为644.8 mg±72.23 mg/dL7、56.4 mg±55.87 mg/dL、776.4 mg±193.84 mg/dL;IgA分别为12.41 mg±3.31 mg/dL1、7.2 mg±1.77 mg/dL、19.75 mg±0.72 mg/dL;IgM分别为42.66 mg±4.45 mg/dL6、5.58 mg±10.11 mg/dL、71.36 mg±10.62 mg/dL。结论B、C组实验后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同时两组实验后IgG、IgA、IgM水平也明显高于实验前(P<0.05),实验后C组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表明苜草素能有效提高猕猴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猕猴自身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及血清TNF水平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及意义。通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39例内异症患者(Ⅰ-Ⅱ期17例,Ⅲ-Ⅳ期22例)及16例对照组(其他妇科手术,术中可见腹腔积液者)腹腔液及血清中TNF含量。发现内异症组腹腔液及血清TNF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组Ⅲ、Ⅳ期腹腔液TNF(62.37±13.7pg/mL)和血清TNF(53.64±17.4 pg/mL)均低于Ⅰ、Ⅱ期腹腔液(76.38±13.5 pg/mL)和血清(75.67±12.3 pg/mL)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TNF在内异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其含量变化有利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及血清TNF水平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变化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39例内异症患者(Ⅰ-Ⅱ期17例,Ⅲ-Ⅳ期22例)及16例对照组(其他妇科手术,术中可见腹腔积液者)腹腔液及血清中TNF含量.内异症组腹腔液及血清TNF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内异症组Ⅲ、Ⅳ期腹腔液[TNF(62.37±13.7) pg/mL]和血清[TNF(53.64±17.4) pg/mL]均低于Ⅰ、Ⅱ期腹腔液[(76.38±13.5) pg/mL]和血清[75.67±12.3) pg/mL]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 说明: TNF在内异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其含量变化有利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人工饲养恒河猴血清生理指数的分析阳建春,黄韧广州省实验动物监测所陈乾生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恒河猴(Macacamulatta)是灵长类实验动物中最常见的动物,在人类医学、生物学、行为生态学、人类疾病模型等方面的研究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省,饲养恒河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小型猪不同年龄生殖激素水平。方法利用ELISA酶免疫试剂盒和多功能标记免疫测定系统,对不同年龄的雌雄巴马小型猪血清生殖激素浓度进行测定。结果雄性巴马小型猪血清TESTO、FSH浓度从2月龄到6月龄呈上升趋势,在6月龄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2 ng±8.9 ng/mL和64.6 ng±6.1 ng/mL),6月龄后浓度呈下降趋势;血清LH浓度从2月龄到4月龄呈上升趋势,在4月龄时达到最大值(46.8 ng±12.5 ng/mL),4月龄后呈下降趋势。雌性巴马小型猪从2月龄到4月龄,血清FSH、LH、E2浓度都呈现出显著升高趋势,到4月龄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1.9 ng±54.0 ng/mL,23.2 ng±31.6 ng/mL,79.3 pg±93.0 pg/mL),4月龄后又都呈现较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摸清B病毒(BV)感染现状,从而有效降低BV在恒河猴群中的感染率。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恒河猴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检测样品629份,其中350份呈BV抗体阳性,10份血清呈BV抗体可疑,其余血清为抗体阴性。结论种猴(≥11周岁)BV感染率89%;青年猴(3~10周岁)BV感染率39.2%;幼龄猴(≤2周岁)BV感染率7.6%。随着年龄的增长,恒河猴群中BV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玻片免疫酶法(IE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查了来自广西不同来源恒河猴B病毒的相关抗体。结果表明:广西野生恒河猴受B病毒的感染较为普遍,来自龙虎山及扶绥保护区的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分别是79.7%和75.3%。来自穿洞河及布柳河保护区的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分别是26.1%和28.9%。大新保护区猴阳性率为57.1%。在不同组猴中,小群关养组猴相关抗体阳性率最高,野生猴次之,自繁猴最低。三组间,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极显著(P<0.05),经ELISA检查确定为阴性的猴,用IEA检查出7.5%(15/200)的猴被判定为阳性猴。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观察猕猴的卵巢组织从幼年到老年的变化情况,探索猕猴的卵巢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的机制,为卵巢衰老的研究提供组织学参考。 方法 (1)筛选幼年猕猴 3 只,青年猕猴 3 只,老年猕猴 3 只。 ( 2) 安乐死处理猕猴,取卵巢组织,电子天平称质量并拍照,横向切成 4 份,置于 4%多聚甲醛固定。 (3) HE 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各级卵泡与结构变化;Masson 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纤维化程度;Tunel 染色统计分析卵巢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统计血管个数。 结果 (1)幼年猕猴的卵巢脏器指数与青年猕猴的无显著差异,都高于老年猕猴的卵巢脏器指数。(2)幼年与青年猕猴的卵巢组织中可见原始、初级、次级,成熟卵泡;老年猕猴的卵巢局部只见闭锁卵泡,大部分被脂肪组织填充。 (3)幼年猕猴的卵巢纤维化程度高于青年猕猴,老年猕猴纤维化程度最高。 ( 4) 幼年猕猴卵巢细胞凋亡率与青年猕猴的无显著差异,都显著低于老年猕猴。 (5)幼年猕猴血管个数最多,青年猕猴多于高于老年猕猴。 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猕猴卵巢组织中卵泡数量逐渐减少、髓质被大量脂肪组织填充、间质排列散乱,这一生物学过程与卵巢纤维化程度增强、卵巢细胞凋亡率增加、血管个数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12.
软骨藻酸(Domoic Acid, DA)是记忆缺失性贝毒(Amnesic Shellfish Poisoning,ASP)的主要成分,能在鱼类、贝类富集,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作用对人产生毒性作用. DA是小分子半抗原,运用活泼酯法将DA与载体蛋白钥孔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提高偶联效率,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聚丙烯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鉴定,成功制备偶联比为44 : 1的完全免疫抗原DA-KLH和偶联比为16 : 1的包被抗原DA-BSA; 用DA-KLH免疫小鼠后获得高达210 000 units/mL效价的抗血清,并通过不断优化间接竞争ELISA(ic-ELISA)检测DA的条件,确定各项最佳工作质量浓度及条件,最后成功绘制100 ng/mL~10 μg/mL范围内的DA检测标准曲线.通过优化ic-ELISA检测方法成功实现了快速定量检测DA,这对水产品藻毒素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建立赤潮毒素监督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猕猴在生理机能和生化代谢等方面都与人类相似,在医学和生物学实验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对血液生化参数的研究不仅是灵长类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亦是实验研究的重要资料,本文对26只太行猕猴血清中六种酶活力进行了测定。雄性18只,雌性8只,年龄均在4岁以上,体重4.5—9公斤。测定结果,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γ-L-谷氨酰转肽酶等四种酶活力数值和南方猕猴数值相接近,均在人类正常值范围;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肌酸激酶数值则高于南方猕猴和人类,这可能与动物的食性及生活状态不同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常规酶联免疫法的基础上,将磺胺类母核与牛血清白蛋白合成免疫抗原后免疫小鼠制得磺胺类单克隆抗体,并进一步优化抗体工作浓度、反应时间等实验参数,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精确的磺胺类残留一步式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佳检测范围为1.0~81.0 ng/mL,检测IC50达3.047 ng/mL,对猪肉的最低检测限为0.74 ng/g,可检出国际规定的SAs残留标准底限值以下的残留量.与常规ELISA方法相比,检测限和灵敏度基本一致,但反应时间缩短了60 min.证明采用一步式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磺胺类残留可以大幅度缩减检测时间,符合快速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非结构蛋白NS1-ELISA检测禽流感野毒感染抗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了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S1基因,ORF长度为678 bp。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NS1,将其转化BL21(DE3),用终浓度1 mmol/I的IPTG诱导表达5 h,经15%的SDS-PAGE分析表明,诱导表达出了分子量大约为28 KD的 NS1融合蛋白,且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NS1融合蛋白经His trap Hp Kit柱子纯化或用尿素变性复性,获得纯度较高的NS1蛋白,并以此为抗原,建立了检测抗NS1蛋白抗体的ELISA(NS1-ELISA)方法。最佳包被浓度为2.5μg/ml,血清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200, 酶标二抗的最佳工作稀释度为1:5 000。重组NS1蛋白只与AIV感染的血清反应,而不与ND、IB、IBD、EDS76的阳性血清反应。分别检测H9N2、H5N2和H5N1亚型灭活疫苗和H9N2纯化病毒免疫的血清,各5份,其平均OD490值分别为0.225、0.210、0.205和0.184.均为阴性;而对H9N2和H5N2亚型活毒感染10-15 d的血清进行检测,各5份,其平均OD490值分别为0.610和0.619,均为阳性。因此,NS1蛋白能特异地区分野毒感染和灭活疫苗免疫鸡群,可作为一种鉴别诊断标记,但不能区分亚型.具有A型特异性。NS1-ELISA 方法的初步应用,不仅为生产提供了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鉴别诊断方法,为进一步组装成试剂盒奠定了基础,也为禽流感的早期诊断、适时监控和净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MUC1粘蛋白是一种高糖化、高分子量的糖蛋白,其在乳腺癌细胞中高度异常表达,其特异性高于组织多肽抗原,敏感性高于癌胚抗原,因此MUC1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建立高灵敏的MUC1蛋白定量检测方法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建立了基于核酸适配体-滚环扩增(RCA)和氧化石墨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GO-FRET)技术的MUC1黏蛋白定量检测技术,实现了MUC1粘蛋白准确、灵敏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定量检测线性范围为50~1 000 pg/mL,检测限为28.05 pg/mL,定量限为45.57 pg/mL,在人血样品中的回收率为96%~104%.  相似文献   

17.
随机选择8例哮喘患者雾化吸入人重组IL-5,分别吸入前、吸入后2 h、24 h和48 h进行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和分类,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及总IgE水平.结果,吸入IL-5后嗜酸性粒细胞(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绝对细胞数以及ECP水平均随时间而明显升高,至24 h达最高值,48 h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IL-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血清总IgE水平无明显影响.表明,吸入IL-5不仅可以促使循环中EOS数明显增多,且还能招致其活化从而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小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MHV)血清抗体ELISA检测方法,用于本地区MHV的日常监测,以便对SPF小鼠感染状况及时作出判断。方法 选取3种MHV毒株MHV1、MHV-JHM和MHV-A59,通过L929细胞扩增培养获得纯化浓缩抗原并筛选适合包被抗原类型;免疫BALB/C小鼠,获得高效价免疫阳性血清;优化ELISA反应体系建立规范化的ELISA试剂盒并用于临床小鼠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 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MHV包被抗原类型为MHV1,建立了病毒扩增及浓缩纯化方法,制备的MHV抗血清达到同批次大量高滴度的水平,可作为标准化质控血清。包被抗原、待检血清和酶结合物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4. 0μg/m L (10 -7. 73 /0. 1 m L TCID50)、1∶40和1∶4 000稀释;批次内和批次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5. 13%和5. 57%;检测灵敏度为1∶4 000稀释;与小鼠仙台病毒(SV)、小鼠肺炎病毒(PVM)、呼肠孤病毒III型(Reo3)、小鼠细小病毒(MVM)和鼠痘病毒(Ect)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稳定性试验相对偏差小于10%。对165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血清相符率97. 37%(37/38),阴性血清相符率92. 19%(118/127)。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MHV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结果可重复性,可以用于本地区MHV日常病原学监测,以便对小鼠感染状况作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