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研究了三元体系LiNO_3-UO_2(NO_3)_2-H_2O在0°,30°,45°时的溶度及30°与45°时饱和溶液的折光率。2、在0°时的溶度曲线由两支组成,分别与LiNO_3·3H_2O及UO_2(NO_3)_2·6H_2O相当,共饱和溶液的组成为:UO_2(NO_3)_2 17.51%,LiNO_3 23.33%。在30°与45°时的溶度曲线与折光率曲线均由三支组成,分别与LiNO_3、UO_2(NO_3)_2·3H_2O及UO_2(NO_3)_2·6H_2O相当,与LiNO_3、UO_2(NO_3)_2·3H_2O对应的共饱和溶液的组成在30°时为:LiNO_347.69%,UO_2(NO_3):18.98%,在45°时依次为38.62%,32.32%.与UO_2(NO_3)_2 3H_2O和UO_2(NO_3)_2·6H_2O对应的共饱和溶液的组成在30°时约为LiNO_3 30.0%,UO_2(NO_3)_234.0%,在45°时依次为:13.25%与57.10%。3、在所研究的温度下,并未现LiNO_3·(1/2)H_2O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用1,4—二(2′—甲酰基苯基)—1,4-二氧杂丁烷和1,7—二(2′—甲酰基苯基)—1,4,7—三氧杂庚烷,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用 KMnO_4氧化,制得了两种键端为羧酸的开链聚醚配体:2,2′—(1,4—亚乙二氧基)—二苯甲酸(H_2L~1)和2,2′—(1,7—二乙醚二氧基)—二苯甲酸(H_2L~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在甲醇或水介质中,制得了 H_2L~1和 H_2L~2的镧系元素固体配合物,通式分别为 LnL~1(NO_2)·nH_2O 和 Ln_2L(_3~2)·nH_2O(Ln=La—Lu,Pm 除外);在甲醇介质中还制得了它们的 UO(_2~(2+))和 Th~(4+)配合物,UO_2L~1·6H_2O,UO_2L~2·3H_2O,ThL(~1_2)·H_2O 和 ThL(~2_2)·5H_2O。  相似文献   

3.
首次合成出两种未见文献报导的杂多化合物2[N(C_4H_9)_4]_2O·8MoO_3·1/2 V_2O_5·8SiO_2·6H_2O和1.15[N(C_4H_9)_4]_2O·7MoO_3·1/2 V_2O_5·8H_2O,并测定了它们的IR、UV、XRD、TG和DTA。前者对光敏感,放置时由黄变绿,其酸溶液可被乙醚萃取,生成醚合物;其酸不稳定,放置时即分解而出现沉淀,得不到固体酸,其阴离子与四丁基铵阳离子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后者的酸溶液也不稳定,放置时亦分解而出现沉淀;其阴离子与四丁基铵之间的作用与前者不同,它对光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Yb(NO_3)_3·3H_2O·18C6·CH_3CN体系在25℃时的溶解度。结果指出,该体系的溶解度曲线实际上仅有一支与Yb(NO_3)_3·18C6·3H_2O的固相相对应,没有发现其他化学计量的配合物。并从乙腈中制得了固体配合物Yb(NO_3)_3·18C6·3H_2O,对其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化学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等初步考查。  相似文献   

5.
1954年J.Y.Elleaburg等首先应用三(艹卡)胺氯仿溶液萃取分离濃盐酸中的鈮和钽,鈮被萃取,而钽不被萃取,两者达到定量分离。后来H.Funk等用制备法研究了萃取物的组成,他們制得了二种晶体,相应的化学式为[(C_6H_5CH_2)_3NH]_2NbCl_7·1.5OHCl_3和[(C_6H_5CH_2)_3NH]_2NbOCl_5·2CHCl_3。鈮形成氯合阴离子的形式,事先已被J.H.Kanzel-meyer等所提出,在盐酸濃度高于10N时,鈮主要是以NbOCl_4~-或NbOCI_5~=型式存在。  相似文献   

6.
关于1940年以前分离UX_1和其子体的方法在Gmelin全书里已有综述.其后,Jacobi又对氧化钽载带法作了改进.Hauringa提出了以二氧化锰作载体的方法.以上方法所得的Pa~(234)都混有载体.近年来,Bouissiers等用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的苯溶液作了UX_1和UZ的萃取分离.木村等拟定了以硝酸或草酸作淋洗剂的阳离子交换法.这两个方法可以分离出无载体Pa~(234).我们在离子交换研究中注意到,在90%甲醇-10%1-10M硝酸中Pa~(234)不容易被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这点与钍的行为很不同.基于此,本文拟定了一个从母体UX_1中提取其子体UZ或UX_2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La(NO_3)_3·6H_2O与HZSM-5分子筛相混合研磨,并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低于La(NO_3)_3·6H_2O的分解温度393K)下,加热。用X射线晶体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其分散情况。实验证明,La(NO_3)_3能够以单层形式分散在HZSM-5表面上。  相似文献   

8.
羧基桥联的双核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二个新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二个羧基桥联的双核 Cu(Ⅱ)配合物[Cu(Phen)(HCOO)]_2·(NO_3)_2·3H_2O(1),[Cu(Phen)(CH_3COO)]_2·(NO_3)_2·3H_2O(2)和一个一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桥和一个羟基桥的双核 Cu(Ⅱ)配合物[Cu_2(OH)(C_2H_5COO)(Phen)_2]·(NO_3)_2·H_2O(3)以及单核 Cu(Ⅱ)配合物[Cu(Phen)(CF_3COO)]·(NO_3)·H_2O(4)(其中 Phen 为2,9-=甲基-1,10-啡罗啉).通过元素分析,等离子光谱、红外光谱,TG 及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对四个配合物进行了初步表征,测定了它们的氧化还原电位及电导.通过分析讨论,确定了配合物中羧基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三元体系Er(NO_3)_3。—Met—H_2O在25℃时的溶度和饱和溶液的折光率,结果表明该体系可形成两种配合物,即Er(Met)(NO_3)_3·H_2O与E_r(Met).(NO_3)_3·6H_2O。用相平衡方法合成了 1:4型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X 粉末衍射、TG—DTG与DSC对其进行了物化性质表征,并讨论了配合行为。  相似文献   

10.
用RD—1型热导式自动量热计测定了25℃KCl在水中(1mol、KCl:200mol、H_2O)的溶解热ΔHs=17.57±0.41kJ/mol。此值与文献值[4]相一致。用该仪器测定了Pr(NO_3)_3·6H_2O在水中(0.2m~0.05m)的溶解热,推出了溶解热与浓度关系的经验公式,并计算了Pr(NO_3)_3·6H_2O的标准生成热ΔH_f~0=—3078kJ/mol。  相似文献   

11.
用分配法考察了单烷基磷酸酯 P538(H_2A)从盐酸或硫酸介质中对 Na~+的萃取,结果表明两体系的萃取平衡均为Na~(+)+4(H_2A)_(j(0))={NaHA·(4j-1)H_(2)A}_((0))+H~+其中 j 为 H_2A 的聚合度。由实验得到表现萃取平衡常数为10~(-1)·~(24)(盐酸介质)和10~(-1)·~(48)(硫酸介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进的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La(ClO_4)_3·3H_2o—18c6—C_2H_5OH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解度,测定了各饱和液相的检光率,结果表明有了三种化学计量的配合物(4La(ClO_4)_3·3(18C6)·12H_2O·9C_2H_5OH;La(ClO_4)_3·18C6·3H_2O·2C_2H_sOH和La(ClO_4)_3·2(18C6)·3H_2O·C_2H_5OH)生成。分离制备了两种配合物,经化学分析测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a(ClO_4)_3·18C6·3H_2O与La(ClO_4)_3·2(18C6)·3H_2O;用IR,TG,DTG及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镧系硝酸盐高水合物晶体结构迄今未进行系统分析,可能是因为它们易吸潮而难于进行测定。本文报道了题目化合物的制备和结构。[Dy(H_2O)_4(NO_3)_3]·2H_2O的单晶用RASA-ⅡS(RIGAKU)全自动四圆单晶衍射仪收集衍射数据进行结构分析,最终偏离因子R=0.142.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 P,晶胞参数α=0.6703(4)nm,b=0.9048(5)nm,C=1.1535(8)nm,α=70.60(5)°,β=89.08(6)°,γ=69.23(5)°,z=2.结构分析证实:晶胞中有两个[Dy(H_2O)_4(NO_3)_3]·2H_2O分子,镝与3个NO_3~-及4个H_2O中的氧原子形成10配位的畸变20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用改进的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Dy(NO_3)_3·3H_2O—B15C5一C_2H_5OH三元体系在18℃时的溶解度,测定了该体系在18℃各饱和溶液的折光率。结果表明,该体系中只有一种化学计量为Dy(NO_3)8·B15C5·3H_2O·2.5C_2H_5OH的配合物生成,配合物与冠醚B15C5的共饱和点组成为:Dy(NO_3)_3·3H_2O 19.04%;B15C5 28.42%;C_2H_5OH 52.54%.考查了相平衡过程中水的行为。经分离、洗涤及浓硫酸干燥恒重后,配合物的组成变为:Dy(NO_3)_3·B15C5·3H_2O·0.65C_2H_5OH.通过化学分析、紫外与红外光谱分析、DTG,TG及DSC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测定了配合物的脱溶剂、热分解过程的热效应。在常量情况下,考查了配合物的热失重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无水乙腈溶剂中,我们以Sc~(3+)和Y~(3+)离子作为模板试剂,用2,6一二乙酰吡啶和邻苯二胺作为起始物质,缩合得到了新的含氮大环络合物Sc(NO_3)_3·L·2H_2O和Y(NO_3)_3·L·2H_2O(L=18元六氮大环,C_30H_26N_6),并对络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及紫外光谱分析,差热热重分析,并对络合物的摩尔电导及溶解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6.
测得17、25、33、41、49℃下甲基膦酸二仲辛酯(P-350)萃取希土元素(La、Ce、Pr、Nd、Sm、Eu、Gd)的分配系数,从其结果计算了萃取过程的焓及其相对吉氏函数和熵变,并进行讨论。研究了La(NO_3)_3—Ce(NO_3)_3—HNO_3—H_2O—P-350和Ce(NO_3)_3—Pr(NO_3)_3—H_2O—P-350萃取体系在不同希土料液浓度及两个希土元素不同克分子比条件下的平衡,测定其分离因数。指出P-350对希土的萃取分离效能主要是依靠盐析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磷酸三丁酯(TBP)萃取UO_2(NO_3)_2的热力学平衡进行了研究。根据电解质的静电互吸理论和盐效应理论,提出了一种有盐析剂存在时计算水相中被萃取物质活度系数的方法。同时提出了在UO_2~(2 )—NO_3~-水溶液体系中铀酰离子可以通过硝酸根而聚合生成UO_2[(NO_3)_2UO_2]_(m=1)~(2 )多核络合物,并通过萃取平衡研究,测得了UO_2~(2 )—NO_3~-单核络合物的络合常数和多核络合物的聚合常数以及萃取反应的平衡常数等。运用这些结果能够较好的解释和计算分配曲线。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La(ClO_4)_3·3H_2O-18C6-CH_3CN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解度,测定了各饱和液相的折光率。结果表明,该体系在25℃时形成了两种化学计量的配合物,其组成分别为:La(ClO_4)_3·18C6·3H_2O·2CH_3CN和La(ClO_4)_3·2(18C6)·3H_2O·2CH_3CN。考察了相平衡过程中水的行为,结果表明,无论在液相还是在湿固相中,H_2O与La(ClO_4)_3的摩尔比总是3:1。制得了组成为:La(ClO_4)_3·18C6·3H_2O,La(ClO_4)_3·2(18C6)·3H_2O等的配合物。用IR,DIG,TG及电导等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19.
將差热分析法与热失重法配合,分别測定了草酸镨与草酸钕的热分解現象。 pr_2(C_2O_4)_3·10H_2O■Pr_2(C_2O_4)_3·2H_2O■Pr_2(C_2O_4)_3·1/2H_2O■Pr_2(C_2O_4)_3■Pr_2O_3·CO_2■Pr_6O_11。 Nd_2(C_2O_4)_3·10H_2O■Nd_2(C_2O_4)_3·4H_2O■Nd_2(C_2O_4)_3·H_2O■Nd_2(C_2O_4)_3■Nd_2O_3·CO_2■Nd_2O_3。草酸镨与草酸钕的混合物,热分解曲綫仍具有分別代表镨与钕草酸盐的分解峯。但在镨钕混合物的草酸盐差热曲綫上,却不再有分別代表镨与钕的草酸盐分解峯。从而說明镨钕混合物的草酸盐,不同于镨钕草酸盐的混合物,而前者是属于复杂的多核络合物。因此,草酸盐热分解法不能适用于镨钕的分离。  相似文献   

20.
稀土磺基水杨酸络合物与抑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合成了3价(钅兰)、铈、镨、钕的磺基水杨酸络合物和4价铈的磺基水杨酸络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可见紫外光谱和热分析得知,Ce(Ⅲ)L·nH_2O 络合物,是一种含磺基水杨酸根、硝酸根的三结晶水的络合物,其组成是:Ce(Ⅲ)(C_7H_5O_6S)_2·NO_3·3H_2O,在60℃下脱水,312℃开始分解。Ce(Ⅳ)L’·nH_2O 络合物是一种含磺基水杨酸根、硝酸根和铵离子的六结晶水的络合物,其组成可能是:NH_4[Ce(Ⅳ)_2(C_7H_3O_6S)_2(C_7H_4O_6S)·NO_3]·6H_2O在62℃下脱水,在301℃开始分解。用平皿洞穴法研究了 La、Ce、Pr、Nd 等(钅兰)系元素的3价络合物对真菌的抑茵效应,它们的抑菌圈宽度超过22~35mm,均属于强的抑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