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尺神经前臂段肌支自身比例定位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给前臂部创伤修复及肌瓣移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解剖剥离测量方法 ,对 2 5具 (共 5 0侧 )成人上肢前臂部标本的尺神经肌支进行自身比例定位研究。结果 :①尺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以 1支型和 2支型出现率最多 ;②尺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集中于上肢的 5上段 ;③尺神经发出的各肌支进入各肌门的区位 ,以中区和外区为主。结论 :确定了尺神经肌支的主要肌支类型、危险区段和危险区位 ;确认尺神经肌支有倾向于以神经干为轴心近距离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前臂外侧皮神经替代桡神经浅支,此类变异罕见。笔者在制做标本时,发现右侧桡神经浅支缺如,该神经所分布的区域被肌皮神经的前臂外侧皮神经所代替。现报道如下:男性,约75岁,身长155cm,双上肢对称等长,左侧臂丛各分支走行正常,右侧肌皮神经的各图1 前臂外侧皮神经替代桡神经浅支示意图肌支走行正常,前臂外侧皮神经由肌皮神经分出后(见图1),在距肱骨外上髁平面的上方1.50cm处穿出深筋膜至皮下,该神经的起始部最宽径为2.91mm,经前臂的后外侧下行,在行程中先后分出三支到达手背桡侧两个半指背面的皮肤。第一支,最宽径2.10mm,在前臂的后外侧距桡…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临床手术时提供桡神经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在44例成人尸体上肢标本上观察臂部桡神经的行经.结果桡神经进入桡神经沟时位于胸大肌腱止端内侧(2.23±0.24)cm,喙突下方(11.21±0.42)cm.结论胸大肌腱止点纵行切开骨膜可避免损伤桡神经上段;沿骨膜向远侧分离可避免损伤桡神经中段;沿肱肌中线分开肱肌至骨膜下可避免损伤桡神经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前臂伸肌腱损伤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的诊治临床经验。方法 对54例前臂伸肌腱损伤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者,利用拇指在中立位是否有伸指功能障碍,提示在前臂伸肌损伤的情况下是否存在桡神经深支的损伤,同时对无望恢复功能的进行功能重建。结果 术中证实诊断正确,术后随访1a,神经、肌腱同时Ⅰ期修复的伸拇、伸指功能恢复佳。结论 拇指在中立位伸指功能障碍,则提示在伸肌损伤的同时存在桡神经损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临床应用阔筋膜张肌带蒂肌皮瓣移植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40例经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就阔筋膜张肌及其血管和神经进行解剖和测量。结果阔筋膜张肌主要营养动脉来自旋股外侧动脉,其神经为臀上神经下支的一个分支。结论阔筋膜张肌是一块可游离移植用的较好供体。  相似文献   

6.
绝缘手套法是配网带电作业的主要作业方式,为获取穿戴绝缘手套的带电作业人员上肢肌肉的疲劳特性及其诱发的肌肉骨骼系统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风险,开展了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的绝缘手套法带电作业人员上肢肌肉疲劳评估研究.针对配网绝缘手套法的典型作业工况,搭建了绝缘手套法带电作业上肢的sEMG试验平台,采集受试者上肢(右手)各目标肌肉在是否穿戴绝缘手套下的sEMG信号;基于时域特征参数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及频域特征参数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DF)对绝缘手套的上肢肌肉疲劳特征进行评估;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构建了带电作业人员上肢肱桡肌疲劳状态识别模型.结果表明:穿戴绝缘手套作业时各目标肌肉更容易进入疲劳状态;穿戴绝缘手套作业时,作业人员上肢部位的肱桡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的疲劳程度依次递减,与仿真计算的分析结果一致;sEMG时域特征参数IEMG、RMS对作业人员上肢肌肉疲劳的表征效果要优于频域特征参数MPF和MDF;带电作业人员上肢肱桡肌疲劳状态识别模型总体平均准确率为86.56%,能有效识别上肢肱桡肌肌肉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高校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在做正、反手高远球技术动作时上肢主要肌肉(三角肌、背阔肌、腹外斜肌、肱二头肌、尺桡肌)的肌力特征。运用美国Delsys公司生产的无线GPS表面肌电测试仪对体育学院羽毛球运动员上肢主要肌肉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高远球技术动作参与运动的上肢肌肉发力最早的是三角肌、腹外斜肌和胸大肌,做功最大的是三角肌、肱二头肌和尺桡肌;反手高远球技术动作参与运动的上肢肌肉发力最早的是三角肌和背阔肌、腹外斜肌,做工最大的是三角肌、背阔肌和肱二头肌。2)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高远球技术动作,三角肌均为主要发力肌,做功最大,发力时间也最早。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肘关节成形术填充物的选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侧经动脉灌注颜料的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臂内外侧筋膜、前臂后筋膜的血管来源、分支分布;血管蒂长度及筋膜瓣的切取面积等.结果:观测了以尺、桡侧返动脉为蒂的臂内外侧筋膜瓣和以骨间后动脉为蒂的前臂后筋膜瓣,这些筋膜的血管蒂长,血供丰富,可取面积大,质地坚韧致密.结论:臂内外侧筋膜瓣和前臂后筋膜瓣可作为肘关节成形术的填充物,讨论了临床应用解剖学要点.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取30具经福尔马林液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计60只上肢,加上新鲜手标本10只,共计70只上肢标本进行解剖.重点研究了第2掌背动脉,第1掌背动脉,掌背皮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研究成果:(1)阐明了国入第二掌背动脉出现率100%,起始部外径平均129mm;血管长度平均7.08mm,呈典型的干状血管;(2)第一掌背动脉60%在掌指关节水平呈网状分布,起始部口径仅为外gsmm,提出术中必须带较阔的篇膜组织2(3)报道了国人掌背皮神经分布情况,各分支支幅,证实了皮神经伴行血管数量,口径与皮神经支幅成正比关系,长宽比例达48:1.为手部皮瓣…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保守疗法及几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共102例,结果:优:40例(41.7%);良25例(25.5%);差31例(32.8%),结论:50岁以上的头下型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50岁以下者采用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加股方肌肌蒂骨瓣移植术为好;对经颈型骨折,60岁以上者多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0岁以下者用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但对GardenⅢ~Ⅳ型以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加股方肌肌蒂骨瓣移植术为好;而基底型骨折采用保守疗法即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根据临床的需要和肌瓣、肌皮瓣移植手术的开展,有关肌肉血管应用解剖学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用到临床之前必须有充足的动物实验作依据,但实验动物肌肉内的血管构筑情况目前仍是个空白.本文就是针对这一实际,对三十例经铅丹油造影剂灌注的家兔,进行大体解剖,并进行软X线造影,观察动脉血管在背阔肌、后斜方肌、股薄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分支类型,分布范围,同时测量动脉主干直径,从而确定家兔八块表层肌肉内动脉血管(营养血管)构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桡神经主干和分支切断术对家鸽和斑鸠飞翔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切断桡神经主干和切断桡神经分支(前翼膜背侧神经和前臂背侧皮神经总干)后,鸟类的精神状态和体型外貌均正常;桡神经主干切断术可限制鸟类飞翔,单侧桡神经切断术的限飞效果优于双侧.故认为在臂中部切断桡神经主干用于限制飞翔的手术是行之有效的,且单侧优于双侧;桡神经分支切断术可降低飞翔能力,但不能完全限制飞翔.桡神经主干切断术,手术简单、便于操作、效果良好,对于野生鸟类(特别是动物园内观赏的野生鸟类)的饲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COREX熔化气化炉炉顶布料设备由煤-溜槽和DRI-挡板两种布料器组成,其中DRI-挡板属于新型布料器,布料规律尚不明晰.通过离散单元法(DEM)建立了DRI-挡板布料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分析了DRI-挡板的操作参数对布料过程带来的影响.其中包括考察了挡板角度对布料落点位置的影响,获得了布料档位与挡板角度的对应关系.还考察了料堆的形成过程和单一物质多粒度混合布料形成的料堆内部偏析情况,获得了不同档位半径物料的粒度偏析信息.同时也考察了矿石和焦炭混合布料过程,获得了矿焦的径向分布规律.研究结果为COREX现场合理调节布料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FGF对自体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和神经元相关性的影响。方法切断大白鼠右侧坐骨神经10mm,在原位作神经外膜缝合,实验组注射bFGF100u/d,共10d,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d,术后12周取材。光镜观察,并计数再生神经纤维和神经元的绝对值,得出恢复率以及用统计学方法得出它们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均可见再生神经纤维通过吻合口,并向远端延伸。两组神经再生率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或者脊神经节细胞存活率的相关系数均非常接近1,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组间相关系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周围神经再生率与相应的脊髓前角运动细胞或者脊神经节细胞存活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固有的,不会随bFGF的使用而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WO技术)经前方微创入路治疗肱骨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2年3月我科室运用MIPO技术治疗17例粉碎肱骨骨折(AO分型:B型10例C型7例),所有病例均采取闭合牵引复位,经肱骨前方肌肉隧道置入LCP板,C臂机透视力线满意后固定,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7例患者术后随访18-24月,平均21月,骨折4-6月均一期愈合,平均5个月愈合。1例术后出现桡神经麻痹症状,术后10周完全恢复,1例患者因合并肱骨近端骨折,钢板位置较高,发生肩峰撞击综合症,物理治疗后好转。按Neer评分,肩关节活动优9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4.1%)。结论运用MIPO技术经前方入路治疗肱骨粉碎骨供破坏少,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无需暴露桡神经,这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鸨心脏冠状动脉的铸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血管铸型方法对大鸨心脏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大鸨心脏左、右冠状动脉均开口于同侧主动脉窦内.左冠状动脉先分出前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1/3部,主干分为旋支和前降支.旋支先分出左心房支,分布于左心房,主干分支分布于左心室的左缘壁和隔壁及右心室隔壁的部分区域;前降支有两支,前支由左冠状动脉主干根部分出,依次分出后室间隔支和动脉圆锥支,主干延续至心尖,其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壁面和右心室隔面.后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后2/3部,动脉圆锥支分布动脉圆锥及肺动脉干;前降支后支分出左缘支后,主干沿锥旁室间沟下行,沿途发出4,5支平行型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左缘支沿心左缘走行,分布于左心室侧壁.右冠状动脉分为浅支和深支.浅支分出窦房结支和右心房支,主干延续为右室后支,窦房结支分布于窦房结和升主动脉,右心房支分布于右心房,右室后支分出右缘支沿心右缘走行,分布于右心室侧壁,右室后支主干分布于右心室的隔壁;深支分出主动脉支分布于升主动脉,主干延续为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及心右缘壁.出后室间隔支,主干延续为右室前支,右室前支向前向下延伸,分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和右心室下缘壁.  相似文献   

17.
COREX熔化气化炉炉顶采用1个煤-万向节溜槽布料器和8个DRI-挡板布料器两种布料方式来完成布料过程,通过物理实验和离散单元法(DEM)数学模型模拟两种方法分析了挡板角度对DRI-挡板布料器的布料规律的影响.物理实验结果表明,挡板角度较小时形成较为集中的料流轨迹,挡板角度较大时形成具有一定分散度的料流轨迹.数学模型模拟获得的料流轨迹和料面形状与物理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且利用数学模型还可进一步获得料堆内部结构和径向空隙度分布详细信息,该信息可为COREX现场合理调节煤气流分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颏下岛状皮瓣在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术中的效果。方法:根据缺损的部位设计皮瓣修复术式。结果:6例皮瓣完全存活,有1例局部坏死,重建效果显著。结论: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术易于掌握,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这一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The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locus has been localized to the short arm of the human X chromosome (Xp21) by detection of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and by genetic linkage studies. A library highly enriched for human DNA from Xp21 was constructed using DNA isolated from a male patient who had a visible deletion and three X-linked disorders (DMD, retinitis pigmentosa and 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Seven cloned DNA probes from this library and the probe 754 (refs 5, 8) are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o screen for deletions in the DNA isolated from 57 unrelated males with DMD. Five of these DMD males are shown to exhibit deletions for one of the cloned DNA segments and at least 38 kb of surrounding DNA. In addition, two subclones from the same region detect four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which exhibit no obligate recombination with DMD in 34 meiotic events. These new DNA segments will complement the existing Xp21 probes for use in carrier detection and prenatal diagnosis of DMD. Elucidation of the end points of the five deletions will help delineate the extent of the DMD locus and ultimately lead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pecific sequences involved in DM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