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悦 《科技信息》2010,(12):I0212-I0213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护理濒死病人及对死亡的态度,帮助护生树立科学的生死观。方法:从我院在校护生中采用自编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311名护生对死亡态度认识较科学,但面对死亡,大部分护生感到恐惧害怕。大部分在校护生对护理濒死病人已经有较好的接受意识,但一年级护生比二年级护生对护理濒死病人的态度明显感到害怕和恐惧(p﹤0.05)。81.7%的护生渴望多了解死亡知识,二年级护生对死亡教育的需求比一年级护生高,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校的医学教育,护生大多数已经持有自然接受死亡的意识,但仍对死亡感到恐惧。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死亡态度教育,有利于提高护生护理濒临死亡或死亡患者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生职业风险意识现状,为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问卷调查法对652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开展专项调查。结果部分护生对护理工作中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是了解的,但也有部分不太清楚;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各种职业风险中锐器损伤率达67.8%、药物损伤发生率为20.7%;实习护生希望获得降低职业风险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和应加强职业风险教育。结论卫生类高职校作为培养临床护理人员的摇篮,要为护生提供更为科学、全面、实用的护理职业教育,切实提高护生预防职业风险和自我保护意识,使护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也能保证自身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3.
李薇  蒋燕 《科技信息》2013,(16):470-470,471
目的:将人文关怀教育融入《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探讨有助于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教学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09级护理本科生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在操作学习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教育的方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关怀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对人文关怀实验教学持肯定态度。结论:将关怀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加强护生对人文关怀知识的掌握,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4.
谷鹄 《科技信息》2007,(31):265-265,268
当前卫生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对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问题,护生普遍存在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而学校在护生法制教育上也重视不足,法律课程的设置和教师的知识结构均存在一定问题。卫生学校要从完善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强化护生法律意识和增加医院的见习、实习教育入手,来加强护生法律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学生中开设环境教育课程是必要的,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对提高学 生的环境意识,特别是对树立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态度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大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发现:有相当多的专升本院校学生不明确学习目标和主要任务;部分学生因就读专业和学校不理想而采取不负责任的自我放弃态度;近一半的学生没有明确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相当学生没有刻苦意识,不知如何应对大学的学习,缺乏独立意识;多数学生对学习成绩和课堂纪律持内归因态度;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怀疑态度。因此,应加强升本院校大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深入了解本科护生实习前后护理伦理认知现状,为进一步制定策略,提升本科护生护理伦理认知能力。选取某校2014级本科1~6班279名实习护生,对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用半结构式访谈研究,了解本科护生对护理伦理认知教育的建议。本科护生在实习前后护理伦理基础知识方面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前后护生对临床伦理认知方面认同度有所改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实习前具有一定的护理伦理认知能力,实习后护理伦理认知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三年制大专护理学生实习前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帮助学生减轻实习前心理障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护生进行心理调查,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护生对于实习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出现一些生理反应,担心临床操作技能欠缺;害怕与医护人员、患者接触沟通;担心实习分配等问题。结论通过加强实习前教育、心理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9.
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2015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显示:可能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3.09%,可能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占37.62%,心理比较健康者占49.29%。男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好于女生,理工科学生好于文科生,城市学生好于农村学生。学校可通过建立心理档案,加强心理辅导和咨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我院学生环境意识及环境知识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院大学生通过大学课程对环境知识的掌握层次较浅,学校环境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在我院开设环境教育课很有必要,环境教育应贯穿于学校的学科教育,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院大学生的环境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培养大学生心理韧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社会环境、就业环境、学校环境和人际关系等不同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韧性的因素,探索培养大学生心理韧性的途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职业意识教育、发挥学生个体优势、引入导师制、调动社会支持等途径,逐步培养护生的心理韧性。研究发现心理韧性作为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机制,受社会、学校、就业环境及人际关系等影响,其提升策略应注重发掘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保护性因素,减少危险性因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翁琛婷  黄欢 《科技信息》2012,(9):160-161
目的:调查护生对于实习意向的相关情况,了解学生对于实习的认识程度。方法:自制问卷对随机抽取的346名中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实习相关知识和对自身欠缺的能力有一定的认识。结论:大多数的学生对实习有充分的认识,但是学校还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前教育,为学生选择一所理想的实习医院提供充分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刘丹 《中国西部科技》2011,(30):84-85,81
目的:了解男护生工作现状及其对自身专业的认识和态度,调查男护生选择护理专业的择业观念及其心理,分析研究可能促进国内男护发展的因素;对象:四川省人民医院,2007级29名实习中的本专科男护生;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方法获取数据和资料;结果:72%的男护生不喜欢护理,42%的男护生后悔选择护理,超过一半的人会选择转行。  相似文献   

14.
穆玲 《科技信息》2012,(24):255-256
]目的:了解大、中专护生的护理专业承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应用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本校护理专业五年制大专生135名、三年制中专生28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q-专护生总体承诺为(7492±9.68)分;其中专业价值认同(23.92±3.28)分;专业努力意愿(27.32±3.59)分;专业留驻意愿(23.68±4.03)分;前三项大专护生高于中专护生;专业兴趣和对专业前景的态度是影响专业承诺的主要因素(p〈O.01)。结论:中专护生专业承诺水平偏低,尤其是专业留驻意愿。因此,作为学校在护理教育教学中应当引起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渠道,从而提升护理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院实践在儒家传统文化基础上以开设选修课程的模式来提升高职生文化素养,并率先将《弟子规》开设成为一门贴近高职生就业和生活实际的公共选修课程,结合《弟子规》渗透的"谨""信""悌""仁"的思想,并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文本中所崇尚的典范、理想的传统道德人格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与激励作用,来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面貌,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诚信品格、创新能力、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以合肥学院非生物专业学生开设"生命科学"课程为研究背景,在课程开设前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了解学生对"生命科学"课程的基本态度.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有64.3%的非生物专业的学生都赞同开设"生命科学"课程;出于主动目的积极获取知识的需要而选修"生命科学"课程的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54%;47.6%和39.7%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希望开设"生命科学"课程的学时分别为16学时和24学时;有75.4%的非生物专业的学生赞同开设"生命科学"课程所配套的实验课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应用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ECS)设定心脏骤停实施急救的护生69人进行现场测试.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路径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SCL-90除躯体化外,其它各分子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5或P<0.01).②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显著相关.③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的路径图中,有1条直接路径:自责对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4条间接路径:退避、客观支持、幻想和求助通过自责对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论:应用ECS设定心脏骤停实施急救的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好,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张燕  夏红蕾 《科技信息》2011,(6):180-180
环境伦理教育是21世纪德育面临的新课题,就其社会目标而言,是要达到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可持续性,就其个体目标而言,是要促使人们养成生态意识和生态人格并达到"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目前护生环境伦理教育中存在一些不足,应深化环境意识教育,促使护生环境伦理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学生中开设环境教育课程是必要的,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特别是对树立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态度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应急知识水平、相关应急态度和行为现状,以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采用KAP模式问卷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应急教育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对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掌握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学生学习应急知识主要途径来源于书刊杂志、学校宣传和电视,期望学习途径主要有书刊杂志、课程讲座以及学校宣传;大多数学生对应急教育的态度持有积极性;大部分学生的应急行为不够科学和理智.结论:高职院校应着力加强学生的应急教育,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