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诗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在教育观念上给中国古典诗词留有一席之地。在此前提下,扩大诵读工程的影响,充分发挥中国古典诗词在传统道德教育、情感教育、智力教育和审美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童敏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6):116-119
诗歌能否翻译,一直备受争议。大多数诗人、翻译家都认为诗歌的可译性是有限的,这是基于诗歌这一特殊文学形式的自身特征而言。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的瑰宝,丰富的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典型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古典诗词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障碍。对中国古典诗词而言,意象可以说是其灵魂,它是塑造审美意境的关键,是诗人风格的外化表现,同时也是古典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英译过程中古典诗词意象处理是否恰当与古典诗词的英译限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将音乐与其优美意境完美结合便成为一门传统的文化艺术。傅雪漪老师作为昆曲作曲家和表演艺术家,其创作的古典诗词歌曲很多。本着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原则,以傅雪漪先生的古体歌曲《山鬼》为例,通过具体意境的研究分析,阐述傅雪漪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及演唱特征,并通过古典文学、音乐学及演唱实践的角度,使技法、情感、韵味相结合,立体呈现傅雪漪老师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魅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诗词中具有大量超常搭配现象。该研究运用认知的语义框架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对古典诗词语言超常搭配形成的认知理据和其意义建构过程进行试探性分析,发现上述理论对于古典诗词语言超常搭配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拓宽了中国古典诗词语言超常搭配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孟祥德 《科技信息》2008,(36):321-322
意境既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一条基本的经验,又是中国古典诗词审美的一项重要的标准。本文通过对杜牧《清明》的六个译本的比较分析,旨在阐明在诗词翻译中重构意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王海平  王飞  王荣  何彤慧 《科技信息》2009,(28):I0112-I0113
中国古典诗词中有不少描写自然景观和风土事物的千古名句,在今天看来已经成为对存留下来景物的一种良好的宣传。本文探讨诗词旅游的概念,并结合实例论述中国古典诗词和现代旅游业的关系,根据地方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中国古诗词.对地方发展诗词旅游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唯一 《衡阳师专学报》2008,(4):F0003-F0003
中国的学术文化历来有着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张岳伦同志的《中国古典诗词内涵美研究》便是她对这一传统的继承。中国古典诗词的内涵美丰富多彩。尤其是那些经过干百年历史风雨冲洗和陶冶过的优秀篇章,以其丰厚的思想美、艺术美曾吸引过教育过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子。这原本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一种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国禅的发展入手,探讨"禅"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诗人的影响,研究"禅"对古典诗词的影响,从而解析古典诗词中的"禅理"、"禅意"、"禅趣"。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讨古典诗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认为在高职语文的诗词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为了强调美学在诗词教学中的应有地位,让学生在诗词学习中有意识地感受美,鉴赏美,进而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要素,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意象"生成的基础是人的审美体验。而"花意象"在古典诗词中俯拾皆是。"花"美丽的表象经过诗人词客主观的情感关照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内涵,纷纷借"花"抒发情志,寄寓对生命的深切体悟。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花"的描写,体现了中国人心灵深处人与自然交感互融的宇宙观和自然观,这种自然观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审美化的人生态度。本文拟从古典诗词中的"花意象"探查中国传统美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1.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它已成为文化传统因子的一部分,融入了中国人的思维中。原型是一种典型或重复出现的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经常出现的意象,运用原型批评对其进行分析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看古诗英译中意境的传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诗歌翻译的关键就在于其艺术意境的传达。本文结合许渊冲先生翻译的《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通过情感、韵律以及形象来传达意境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诗歌的意境与禅趣赏析入手,可以发现实验组诗《天生丽质》在通过现代汉语与现代形式向古典诗境的有机转换与完美呈现中,体现出诗人沈奇以"古典理想之现代重构"进行诗歌文本实验的初衷,表现了他探寻文化记忆里诗美和诗境,以及在沟通古典传统与现代汉语和现代意识诗性联系的多种尝试。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数字的模糊功能,分析了模糊数字在创造中国古典诗歌意美、音美和形美方面的语用功能,提出了古诗中数词英译的六种基本方法:完全照数直译法、变换数字改译法、略去数字意译法、增添数字意译法、词类转换法、数字转换法。  相似文献   

15.
结合Fauconni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的主要观点,从认知层面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整合与之相关的心理空间,结合相关背景知识,让读者领悟到作者的目的;结合案例分析可发现,一方面概念整合理论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诗词,另一方面该理论为人们研究诗人赋诗作词过程中的认知活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意象是构成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诗人寄托感情的载体,更是我国深厚的文化传统的体现。要正确翻译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就必须深入到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去。  相似文献   

17.
“山”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有的审美意象,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曹操诗歌中“山”意象的内涵包括王者之气的象征、壮志豪情的表现和生命意识的抒发,这些描写体现了他超拔伟岸的英雄气质以及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命意识的慨叹。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主流哲学在天人关系中强调的是天与人的和谐。中国古典诗歌中,“无我之境”的山水田园诗与“有我之境”的抒情诗,以感性的美的形式,将这一思想形象地体现出来,从中窥探“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古典诗歌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意象在中英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中国古典诗歌与英美诗歌中的意象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意象的营造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点,然而受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中英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导致两者在意象的创造、运用及表现方式等方面的不同。通过意象的比较研究,有助于读者更好的鉴赏诗歌,不断提高审美水准。  相似文献   

20.
陈敬容既深受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熏陶和“五四”新诗精神的洗礼,又深受西方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影响,使她在诗歌创作中善于将中国古代诗歌讲求意境统一与音节和谐的传统诗美,同西方象征派诗歌注重象征、暗示、意象迭加的艺术手法和哲理思辩自然地结合起来,其思想内容紧扣除旧布新的时代脉搏,成为“九叶诗派”主体倾向的真正代表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