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桐叶药材、熊果酸、芝麻素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方法对复方桐叶烧伤油中的桐叶、麻油进行定性鉴别,并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点于硅胶G薄层板,以环已烷—乙醚—乙酸丁酯—冰醋酸(体积比为20∶5∶4∶0.2)为展开剂进行实验.展开结果显示,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各斑点分离度好、斑点清晰,熊果酸Rf=为0.45,芝麻素Rf为0.23,复方桐叶烧伤油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对照品色谱在相应位置上显现出相同颜色的斑点.鉴别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桐叶烧伤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10批次仙鹤草生品及炒炭品饮片的研究,分别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的方法,对10批次仙鹤草饮片进行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灰分和浸出物测定。结果:各产地仙鹤草样品在薄层色谱鉴定中,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在同一位置有相同斑点;暂定生品饮片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3%,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8.5%,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5.0%;暂定炒炭品饮片水分不得过5.0%,总灰分不得过13.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4.5%,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3.0%。结论:建立了仙鹤草生品及炒炭品饮片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贵州苗药"水金凤(厚裂凤仙花)"的薄层鉴别方法,以期解决"水金凤"药材的专属性鉴别。方法:以甲醇-稀盐酸(4∶1)为提取溶剂,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酸∶甲酸(13∶7∶0. 1∶0. 4)为展开剂,1%三氯化铝为显色剂,置于365 nm紫外光下检视。结果: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在相应位置显示相同颜色的清晰斑点,可作为贵州苗药"水金凤"薄层鉴别方法。结论:薄层鉴别法操作方法简便、快捷,检出斑点清晰,可作为"水金凤"药材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参照《中国药典(一部)》(2010版)对薄层色谱鉴别法的规定,以东方草莓药材中的一特征性成分(+)-儿茶素为对照品,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7个产地的10批东方草莓药材进行检测,建立了东方草莓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10批次续断生品、盐炙品、酒炙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及UV分别测定川续断皂苷Ⅵ、总皂苷含量;对10批次续断生品进行了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定,对10批次续断生品、盐炙品、酒炙品进行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川续断皂苷Ⅵ、总皂苷含量测定研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0个不同产地续断生品的薄层色谱鉴定中,供试品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斑点清晰、一致。建议续断生品、盐炙品、酒炙品含水量分别不得超过8.0%、10.0%、9.0%,总灰分分别不得超过12.0%、12.0%、12.0%,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不得超过3.0%、3.0%、3.0%,水溶性浸出物分别不得少于42.0%、45.0%、44.0%,醇溶性浸出物分别不得少于39.0%、50.0%、44.0%,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分别不得少于2.0%、2.0%、1.5%,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不得少于15.0%、13.0%、16.0%。结论:分别建立续断生品、盐炙品、酒炙品饮片量化质控标准评价体系,以便更好的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荠苨的水分、灰分、酸不溶灰分、浸出物以及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为制定荠苨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荠苨进行水分测定、灰分测定、酸不溶灰分测定和浸出物测定以及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测得荠苨中水分不得超过9.6%,灰分不得超过3.18%,浸出物用25%乙醇做溶剂,以热浸法进行测定所得浸出物不得低于52.84%;显微鉴别结果显示,本品粉末灰白色,粘液质性,有乳汁管,有树脂道,无草酸钙簇晶,淀粉粒较少且小、单粒。薄层色谱鉴别结果显示,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同位置上有相同斑点,分离度较好;结论该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建立荠苨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10批次桑白皮生品及蜜炙品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分别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和显微鉴别对桑白皮进行定性鉴别;对10批次桑白皮生品及蜜炙品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进行研究,并分析评价。结果:在薄层色谱鉴定中,10个不同产地桑白皮样品与对照药材斑点均清晰、一致。暂定桑白皮生品水分不得过10.0%,总灰分不得过13.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5%,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1.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9.0%;蜜炙品水分不得过11.0%,总灰分不得过11.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8.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7.0%。结论:建立桑白皮生品及蜜炙品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制远志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制远志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方法 以远志对照药材和甘草对照药材为对照品,采用3种薄层色谱系统对制远志进行定性鉴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远志中远志皂苷和甘草酸含量.结果 氯仿-甲醇-水(25:16:4)展开系统制远志薄层色谱的专属性强;制远志中远志皂苷元含量不低于0.36%,是生品的2倍以上;甘草酸含量不低于0.02%,转移率约为18%.结论 方法 简便,专属性高,能兼顾制远志中远志和甘草的特点,可作为保证制远志饮片质量和临床疗效的控制方法 .  相似文献   

9.
为完善泌感合剂的质量标准,建立了泌感合剂中金钱草、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3种组方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法,并用该方法对泌感合剂中的金钱草、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进行了定性鉴别.实验结果表明,3种组方药材的薄层色谱图中,对照品、对照药材和供试品在相同位置处有相同颜色斑点,分离较好,阴性无干扰.薄层色谱鉴别法简单易行、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泌感合剂中金钱草、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的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槲皮苷、绿原酸为对照品建立小一点红药材的薄层色谱方法。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做民族药材小一点红的质量控制的薄层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丹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丹参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流动相组成、最佳检测波长等操作因素对丹参指纹谱图的影响,并对4处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色谱条件:SinoChrom ODS-BP(250 mm×4.6 mm,5 μm);检测波长为270 nm;流动相为甲醇-0.002 mol/L四丁基溴化铵水溶液(体积比为6:1);流速:1.0 mL/min;柱温为室温.  相似文献   

12.
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在丹参药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薄层色谱(TLC)技术对中药材丹参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以不同等级的中江丹参和不同采收期的丹参、南丹参为分析对象,采用适宜的水溶性及脂溶性成分提取方法和TLC分析条件,可获得其相应的TLC图像及色谱图.通过对不同丹参药材的色谱图像的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各主要指标成分的信息进行提取,初步构建了丹参的TLC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在254nm波长下获取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共7个共有指纹峰,各峰相对比移值(R1)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7%和4.0%.通过对薄层色谱斑点的RI值、斑点颜色和大小的比较。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实现了对不同等级的丹参进行归属,并确立了最佳采收期.本实验建立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可用于丹参药材的质量评价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百合药材的质量标准,评价百合药材质量,本研究测定了不同产地的15批次百合药材的水分、灰分、酸不溶灰分、浸出物的含量,并对不同产地的百合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百合质量差异较大,水分、灰分有一定变化,而酸不溶灰分的变化很大。薄层色谱显示对照药材中的斑点在15批百合中都出现,但有一批百合药材斑点较浅。本研究所建立的标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用于百合药材的质量控制,评价百合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以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的水、无水乙醇和甲醇等3种溶剂的粗提物为材料,以地红蝽为测试对象,研究牛心朴子对刺吸式口器昆虫的毒杀作用.胃毒活性采用改进的药剂浸渍法,触杀活性采用微量点滴法.结果表明:(1)牛心朴子的3种粗提物对地红蝽均有较强的胃毒作用,其中,无水乙醇粗提物的毒杀效果最好,质量浓度为15 g/L时,72 h的校正死亡率达到73.3%;(2)在触杀实验中,甲醇粗提物的效果最好,质量浓度为15 g/L时,72 h的校正死亡率为83.3%,与无水乙醇粗提物触杀效果相差不大;(3)牛心朴子水粗提物的毒杀效果均低于其他2种提取物.  相似文献   

15.
牛蒡子饮片和牛蒡子现代饮片RP-HPLC指纹图谱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比分析牛蒡子饮片及牛蒡子现代饮片指纹图谱,探讨两者之间品质是否存在差异.采用RP-HPLC指纹图谱技术,对牛蒡子饮片及牛蒡子现代饮片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建立共有模式,同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所得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牛蒡子饮片和牛蒡子现代饮片所测定的色谱图中,指纹图谱共有峰均有7个,...  相似文献   

16.
薄层扫描法测定强骨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以氯仿—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在105℃烘约5 min,λS=530 nm,λR=700 nm条件下扫描,以测定强骨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结果表明:样品中黄芪甲苷分离完全,阴性供试品无干扰,黄芪甲苷在1.982~9.91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57,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2.1%,测得3批强骨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平均含量为0.0639 mg/g.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以高效液相色填充谱法测定阿哌沙班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采用0.1%CTAB-pH 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900mL为溶出介质,温度为37℃±0.5℃,转速为75r/min,溶出介质经脱气处理,取样时间为30min.结果显示,6批供试品及对照药品30min的溶出度均在80%以上,均符合规定.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阿哌沙班片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18.
利用锡离子及亚铁离子在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形成沉淀物被除去方式进行样品预处理,以安捷伦ZORBAXEclipseXDB-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20m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甲醇体系(48∶52)为流动相,215nm为波长检测条件,提出了监测电渡液中有效添加剂(α-萘酚聚氧乙烯醚,α-萘酚磺酸聚氧乙烯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此方法样品损失率小于4%,α-萘酚聚氧乙烯醚和α-萘酚磺酸聚氧乙烯醚的平均回收率为966%~989%,分析结果偏差在005g/L之内.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完全满足镀锡工艺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inetex OOD-C18(100 mm×4.6 mm,2.6 μm),梯度洗脱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测定了不同产地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的含量并建立其特征图谱,结果表明,不同产地15批紫花地丁的主要成分秦皮乙素含量差异较大,其中3批含量较低;应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找出6个共有峰,指认3个色谱峰;15个样品相似度都在0.94以上。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稳定、数据可靠,可以作为紫花地丁品质鉴别、质量控制及资源综合利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