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某油田的柴油硫醚主体是五元及六元单环硫醚的混合物。该石油硫醚氧化所得产物,经分析研究证实为亚砜,能萃取柠檬酸,以氢键和柠檬酸形成萃合物。萃取平衡是个放热反应。△H为-5.213kJ/mol。80%石油亚砜甲苯溶液对柠檬酸水溶液(浓度为67g/L,含NaCl 60g/L)进行四级错流萃取(相比1:1,20℃),萃取率为99%,高于相同条件下磷酸三丁酯的萃取率。以6%NaCl水溶液对柠檬酸浓度为35.4g/L的80%石油亚砜甲苯液进行四级错流反萃(相比1:1,20℃),反萃率为94%。石油亚砜萃取含Ca~(2+)、Mg~2和Fe~(3+)的柠檬酸时能选择性萃取柠檬酸,但Fe~(3+)能同时被萃取。  相似文献   

2.
以磷酸三丁酯(TBP)为络合剂,以正辛醇、环己烷、氯仿、四氯化碳、石油醚为稀释剂。测定了络合萃取剂(TBP)对间苯二酚溶液的相平衡分配系数(D).讨论了TBP的含量、稀释剂、盐和体系pH值对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D)的影响.确定了络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3.
3-氯苯酚(3-Chlorophenol,3-CP)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也是一种毒性较大的环境污染物.本文使用最常用的萃取剂——磷酸三丁酯(TBP)为络合剂,四氯化碳为稀释剂,详细探讨了磷酸三丁酯萃取3-氯苯酚的平衡时间、络合剂种类和浓度、体系的pH、溶质浓度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还比较了四氯化碳、磺化煤油对萃取分配比(D)的影响;同时使用红外光谱定性分析了其络合萃取过程,并建立了萃取模型.实验发现:在常温下,振荡频率为(200±10)rpm,振荡2h,即可达到萃取平衡.与三烷基胺和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相比,TBP是萃取3-氯苯酚最好的萃取剂;且萃取分配比随萃取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体系的pH是影响萃取效率的关键因素,在pH3~4.5范围内其萃取效果最好.四氯化碳作为稀释剂比磺化煤油好.分配比随溶质3-氯苯酚浓度的减小而增大,这也正是络合萃取的优势.红外光谱分析表明,TBP萃取3-氯苯酚是氢键作用机理,体系的pH不影响萃取机制.根据实验结果和萃取机理,建立了萃取模型,其表观络合萃取反应平衡常数为316.8L·mol-1.本研究结果不仅为萃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数据,同时也为3-氯苯酚的提纯及工程处理含酚废水、乃至酸性有机废水的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TBP络合萃取醋酸稀溶液的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醋酸稀溶液为萃取对象,进行萃取特性和机理的研究.讨论了醋酸溶液初始浓度、磷酸三丁酯(TBP)在有机相中的浓度及温度对络合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采用对应溶液法求得了TBP萃取稀醋酸的分配平衡常数为0.05,说明萃取过程是以化学络合萃取为主,而物理萃取可忽略;通过斜率法确定TBP萃取醋酸的萃合比为1,并利用红外光谱法加以证实;同时结合测定有机相中水的含量进一步确定萃合物的结构式.  相似文献   

5.
以邻氯苯酚为萃取溶质,以正辛醇为稀释剂,研究了萃取剂种类及浓度、水相平衡pH、邻氯苯酚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萃取平衡的影响;提出了同时考虑萃取剂络合作用和稀释剂物理萃取作用的分配比的表达式;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萃取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磷酸三丁酯(TBP)主要通过氢键缔合与邻氯苯酚的中性分子发生络合反应而进入有机相,萃取剂浓度和体系的pH是影响络合萃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三烷基胺为萃取剂,正辛醇和煤油的混合物为稀释剂,采用恒界面池法,实验研究了稀醋酸水溶液的萃取动力学特性,考察了醋酸的初始浓度、搅拌速率、两相接触面积、萃取温度、萃取剂浓度等因素对醋酸萃取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初始浓度的醋酸水溶液,萃取剂三烷基胺含量的增加可提高醋酸的萃取效果,在适当的搅拌速率和室温条件下,可以使醋酸的分配系数增大,而相界面的变化则对醋酸的萃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分别用正辛醇、氯仿、四氯化碳、石油醚和环己烷作为稀释剂萃取邻甲苯酚(o-cresol)稀溶液.系统研究了络合萃取剂对邻甲苯酚溶液的相平衡分配比;试验了萃取剂浓度、稀释剂种类、盐效应以及溶液pH值对萃取平衡分配比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测定了负载有机相中萃合物的结构,定性分析了络合萃取过程.  相似文献   

8.
丁二酸稀溶液的络合萃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磷酸三丁酯(TBP)、三烷基胺(7301)为络合剂,分别采用甲苯、异丙基甲酮、正辛醇、煤油作为稀释剂对丁二酸稀溶液进行络合萃取.结果表明混合型络合剂对丁二酸稀溶液进行萃取,可取得满意的分离效果,平衡分配系数D高达15.28;讨论了丁二酸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值以及温度对络合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了负载有机相中萃合物的结构,对三烷基胺络合萃取丁二酸稀溶液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盐湖卤水中萃取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取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200号溶剂汽油为稀释剂,氯化铁(FeCl3.6H2O)为共萃取剂,从青海盐湖含锂卤水中萃取锂,并对TBP质量分数对萃取率的影响,相比对萃取率及分配比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共萃剂FeCl3在萃取过程中作用明显,同时,水相氢离子浓度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适当的酸度既可以保证锂离子进入有机相,减少氢离子与有机溶剂络合的机会,又可以保证铁离子在溶液中不发生水解;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如下:TBP质量分数为60%,萃取相比(O/A)为1.5,n(Fe3 )/n(Li )为1.3,水相氢离子浓度为0.05 mol/L。在此条件下,锂的萃取率可达到80%,锂、镁分离效果较好,萃取液经洗涤、反萃取和深度除镁后,可制备高纯度碳酸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机络合萃取的方法,对木醋液中的醋酸进行了萃取研究,考察了不同体积比组成的萃取剂对醋酸萃取平衡的影响,以及醋酸初始浓度C0与相平衡分配系数KD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V(三辛胺)∶V(正辛醇)=3∶7的萃取剂对较低C0(小于0.2mol/L)的醋酸萃取效果较好,并且对C0=0.1 mol/L的醋酸可得到最大的相平衡分配系数(KD=13.5);V(三辛胺)∶V(正辛醇)∶V(煤油)=3∶5∶2的萃取剂对较高C0(大于0.2mol/L)的醋酸萃取效果较好.同时,用红外光谱分析法表征了络合萃取剂负载醋酸的结构特征和历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TBP从盐酸溶液中萃取分离锡与锌,发现如用煤油作稀释剂,则萃取过程会出现第三相。选用MIBK或癸醇作调相剂来消除第三相。作者解释了当用MIBK作调相剂,盐酸浓度大于7mol/L时,又会出现第三相的原因。萃取的最佳条件为:25%TBP-10%MIBK(或癸醇)-65%煤油;室温;6mol/L HCl;负载有机相中的杂质离子Zn~(2+)用6mol/L HCl洗涤,一次洗涤率达95%左右;负载有机相中的锡用0.24mol/L HCl反萃。实验比较了TBP萃取Sn~(4+)与Sn~(2+)的性能,解释了Sn~(4+)比Sn~(2+)略易萃取的原因。由于Sn~(4+),Zn~(2+)的竞争萃取,D_(Zn~(2+))随初始水相中[Sn~(4+)]的增加而减小,但当[Sn~(2+)]小于18g/L时,D_(Zn~(2+))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N503、TBP和TRPO萃取苯酚的平衡曲线。发现TBP和TRPO萃取平衡线可用Langmuir型方程表示,20℃时的萃取平衡常数分别为157和540。N503萃取苯酚的平衡线呈S形,因此低浓度时萃取脱酚比较困难。含TBP和TRPO的萃淋树脂吸附苯酚的平衡性能与萃取相似,其温度引起的变化和溶剂萃取完全相同,但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略小。讨论并比较了不同萃取剂萃取和萃淋树脂吸附的性能,认为萃淋树脂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由钛铁矿制备高纯度盐酸钛液的工艺过程,研究了萃取纯化过程中TBP浓度、水相酸度、萃取平衡时间及钛液浓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考察了盐酸浸取钛铁矿的条件。结果表明,TBP萃取纯化盐酸钛液十分有效,控制适当条件可得到高纯度钛液。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几种常用的萃取剂从盐酸溶液中革取In3~+的性能分析。发现在较高的盐酸浓度下,N235、TBP萃取In~(3+)的能力均较大,分配比达到最大时所对应的盐酸浓度随萃取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初步探讨了N263-MIBK,N235-MIBK,N235-N263从盐酸溶液中苹取In~(3+)时的协同作用,发现对In~(3+)均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对于N263-MIBK,协萃分配比在N263和MIBK的浓度分别为0.08 mol/L,4.8 mol/L时达到最大,最大值为580。改变盐酸浓度和温度,协萃分配比亦有较大的变化,但协萃比变化不大。在盐酸浓度为4.5mol/L时,协萃分配比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5.
磷酸三丁酯萃取酚类的机理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测得磷酸三丁脂萃取苯酚和间甲酚的平衡等温线,表明TBP具有很高的萃取分配比,探讨了盐析效应,采用双对数斜率法和连续变量法分别测得TBP与苯酚,间甲酚的萃合物的组成比。  相似文献   

16.
用磷酸三丁酯(TBP)和煤油组成溶剂萃取体系有机相,对煤制气洗涤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含酚废水进行了萃取和反萃处理研究.探讨了影响苯酚萃取的因素如废水pH和TBP体积分数,考察了反萃剂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对反萃效果的影响;同时,对萃取和反萃过程中有机相的重复使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废水的pH=3~6时,一级萃取率可达90%以上,CODCr去除率达到80%以上;二级萃取率达到40%左右,苯酚总的萃取率达到95%以上;当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4%~10%时,反萃率可达80%以上;TBP-煤油有机相可在萃取和反萃的过程中多次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以搅拌槽间歇动力学方法研究TBP树脂吸附苯酚的粒内扩散,有限差分法解变边值条件的偏微分方程组.实验所得不同条件下的表观粒内扩散系数与温度和树脂上TBP含量有关.以此法计算的液相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与实验值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