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一个有机化学设计实验.该实验以乙二醛、 2,4,6-三甲基苯胺、氯甲基乙基醚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高效制得氮杂环卡宾前体盐1,3-双(2,4,6-三甲基苯基)氯化咪唑.然后利用合成的咪唑盐在碱性条件下原位形成的氮杂环卡宾对醛极性反转的特性,催化苯甲醛的安息香缩合反应,合成2-羟基-1,2-二苯基乙酮.使用IR,~1H NMR,~(13) C NMR等多种方法对催化剂及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新型离子液体载体1-(6-氯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的简便、高产率的合成方法。先以氯取代醇和氮杂环化合物(N-甲基咪唑、吡啶)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一系列带有羟基的功能化离子液体中间体,然后选择其中在室温下呈液态且对于空气和水稳定的1-(6-羟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与氯化亚砜发生分子内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新型离子液体载体1-(6-氯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合成的4种中间体及目标产物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1H 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从胆甾醇、豆甾醇、薯蓣皂素出发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甾体咪唑盐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HRMS以及IR波谱确定.对合成的新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发现3-苄基-1-(2α-胆甾-4-烯-3-酮)咪唑-3-溴盐(10)和3-胡椒苄基-1-(2α-胆甾-4-烯-3-酮)咪唑-3-溴盐(13)具有较好的体外肿瘤生长抑制活性,对乳腺癌细胞株Bcap-37的活性明显优于顺铂.  相似文献   

4.
以咪唑或N-甲基咪唑为原料,采用无溶剂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1-(三甲基硅甲基)-3-烷基咪唑类离子液体,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物的摩尔比等对反应的影响,获得优化反应条件,产率高达86%~97%.实验结果表明无溶剂法具有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化合物结构用1 H NMR、13 C NMR、IR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DCC-DMAP)体系催化下,以二茂铁甲酸和酚类化合物为原料,室温离子液体1,3-二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1,3-dimethylimidazolium dimethylphosphate,[DMIM]Me2PO4)为溶剂,室温反应6 h,高产率地合成了一组二茂铁甲酸酯化合物(86-90%).所使用离子液经简单纯化、干燥后可以重复使用至少5次,对酯化反应的收率无明显的影响.通过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所合成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6.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咪唑鎓盐,研究了该双咪唑鎓盐催化苯甲醛合成苯偶姻的安息香缩合反应,考察了溶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碱的用量及不同底物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咪唑鎓盐3能有效地催化苯偶姻缩合反应,且反应的最佳条件:温度为60℃,催化剂用量为2mmol%,50%NaOH/H2O(4.0equiv.)作碱、THF作溶剂,化学产率最高可达75%.  相似文献   

7.
蒽酮及咪唑盐类化合物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良好的应用,故以蒽酮、3-溴-1-丙醇2种化合物为原料,设计了一条具有简单易行、绿色环保的路线来合成蒽酮咪唑类杂合物.在此基础上合成出25个结构新颖的蒽酮咪唑盐杂合物,丰富了蒽酮咪唑盐化合物库,同时为咪唑盐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N-甲基咪唑与1-溴代己烷为原料采用传统方法合成溴化1-己基-3-甲基咪唑[HMIM]Br中间体,通过实验分析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N-甲基咪唑与1-溴代己烷的摩尔比(原料比)对[HMIM]Br收率的影响.中间体经过离子交换.得到化合物[HMIM]BF4.产物的结构经1H NMR确认.与谱图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9.
以N-癸基咪唑和1,2-二溴乙烷为原料,经季铵化反应合成1,2-双(N-癸基咪唑鎓)乙烷溴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1,2-双(N-癸基咪唑鎓)乙烷溴盐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5±2)℃,原料摩尔比为2.4∶1(N-癸基咪唑∶1,2-二溴乙烷),反应时间10h。利用IR和1H-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0.
通过无水FeCl2与1,3-二(2,6-二异丙基苯基)咪唑氯盐按1:1摩尔比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离子型含咪唑盐的二价铁化合物:[FeCl3(THF)](HIPr)(THF)(1).通过元素分析和X-Ray单晶衍射确认了其结构,并初探了其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合成以烷烃链连接的咪唑基尾式卟啉的一种新方法。首先合成溴烷基咪唑盐酸盐,再以5-(对-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与溴烷基咪唑直接反应合成咪唑基尾式卟啉。避免了合成过程中副产物卟啉二聚体的生成,提高了咪唑基尾式卟啉的产率,还降低了合成过程中产物分离纯化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1,3-Bis(2,6-diisopropylphenyl)imidazolium chloride, [DIPrim]Cl, was used to produce a novel iron(III)-containing imidazolium salt [DIPrim][FeCl 4 ], which included a N,N-diarylimidazolium cation (R = 2,6-diisopropylphenyl), [DIPrim] + , and tetrachloroferrate(III) anion, [FeCl 4 ]. This compound was an effective and easy-to-use catalyst for the cross-coupling of aryl Grignard reagents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alkyl halides bearing -hydrogens. After simply decanting the cross-coupling product in the ether layer, [DIPrim][FeCl 4 ] could be reused in at least four successive runs without significant loss of catalytic activity.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氮杂环卡宾汞金属冠醚的制备,利用多醚链桥连的咪唑盐配体和醋酸汞在无水乙腈中反应,可以在较高的反应浓度下制备汞金属冠醚.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和X-单晶衍射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并探讨了配体和汞卡宾络合物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脂肪酶在离子液体中选择性地催化葡萄糖与11-十二烯酸乙酯的转酯化反应,通过不同脂肪酶在不同离子液体中进行转酯化反应,并用单因素法研究离子液体种类、温度、底物的比例、体系含水量和脂肪酶含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表征。结果表明:脂肪酶Novozym-435在离子液体1-正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中,当反应温度为55℃、酶浓度20mg/mL、葡萄糖/11-十二烯酸乙酯的摩尔比1∶2、体系的水含量为2%时,获得糖酯的产率最高,Novozym-435可以重复使用7次。脂肪酶Novozym-435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选择性转酯化反应的产物为6-O-(11-十二烯酸)葡萄糖单酯。  相似文献   

15.
以丙烯酸乙酯与二硝基甲烷钾盐为反应原料,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4,4-二硝基丁酸乙酯。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变量法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物料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得出该反应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20℃,n丙烯酸乙酯:n二硝基甲烷钾盐为2:1,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质量为二硝基甲烷钾盐质量的30%时,产物偕二硝基丁酸乙酯收率可达到33%。  相似文献   

16.
采用咪唑与二溴烷烃为原料,两步法合成了5种新型咪唑类碱性双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剂,考察了在醛与氰基化合物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咪唑类碱性双核功能化离子液体在Knoevenagel反应中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在其中以双-(3-甲基-1-咪唑)亚丁基双氢氧化物离子液体的催化糠醛与丙二氰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活性最好,其产物的收率高达93.2%,而双-(3-甲基-1-咪唑)亚己基双氢氧化物离子液体对研究中的类醛与氰基化合物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都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低温和碱性条件下,将甘氨酸与碳酸二叔丁酯反应制得N-(叔丁氧羰基)甘氨酸化合物(1).再将化合物1在N,N’-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作用下与三氟乙胺盐酸盐进行酰胺化制得N-[2-氧代-2-[(2,2,2-三氟乙基)氨基]乙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酯(2).然后将化合物2在盐酸作用下脱除保护基Boc,得到2-氨基-N-(2,2,2-三氟乙基)乙酰胺.最后通入氯化氢气体制成2-氨基-N-(2,2,2-三氟乙基)乙酰胺盐酸盐(3).化合物1~3经MS、IR、1 H NMR和13 C NMR等确证结构.文中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N-甲基咪唑与氯代正丁烷亲核取代生成产物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盐([BMIM]Cl),其分子结构经FT-IR、13C-NMR、UV、MS等表征手段得以确认.用单因素分析法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含硫化合物种类、剂油体积比对萃取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剂油比为1∶1,萃取时间为30 min,萃取温度为40℃的温和反应条件下二苯并噻吩(DBT)的单级萃取脱除率为56.2%.多级萃取和萃取-氧化耦合脱硫操作研究表明:在最优单级萃取条件下,DBT经四级连续萃取脱除率可达97.6%;萃取-氧化耦合脱硫体系对3种含硫物质均能实现85%以上的脱除.  相似文献   

19.
研究5-烷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与2-苯并咪唑的Michael加成-消除反应过程中,发现发生的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在催化剂无水乙醇钠的作用下参与的串联反应.探讨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合成了四个化合物(4a-4d).通过UV、IR、 1H NMR、13C NMR、MS、元素分析对4a-4d进行结构表征,提出并通过GC-MS验证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头头结构聚苯乙烯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萘钠引发剂引发苯乙烯合成聚苯乙烯双阴离子,然后通过碘的氧化扩链合成含头头结1聚苯乙烯,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头头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