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毛细管管径为0.38mm的乌式粘度计测定了25℃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丁酮/环己烷混合溶剂中的粘度,发现在高分子溶液流过时间t测定之前和之后纯溶剂在粘度计流过时间t0和t0′并不一致.利用(t/t0-1)/C计算比浓粘度ηsp/C,则溶液被稀释时ηsp/C在低浓度时出现正偏离;利用(t/t0′-1)/C计算比浓粘度ηsp/C,则即便在低浓度区溶液被稀释时ηsp/C和C之间依旧满足线性关系.根据本文提出的实验方法,t0和t0′之间的差异可以被用来定量确定高分子吸附层厚度,结果表明高分子吸附层厚度和高分子在溶液中的构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聚丙烯酸(PAA)和聚丙烯酸钠(NaPAA)的水溶液作为溶剂,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高分子溶剂中的相对粘度ηr,结果表明:对PAA溶液来说,随着CTAB浓度的增加,其ηr经历了迅速下降、保持恒定和迅速上升直到溶液中出现沉淀的过程;对NaPAA溶液来说,随着CTAB浓度的增加,其ηr虽然同样经历了迅速下降、保持恒定和迅速上升的过程,但是NaPAA溶液ηr上升幅度显著减小.当NaPAA中和度达到0.042时,NaPAA溶液ηr上升的幅度完全可以忽略,溶液也不出现沉淀.溶液中高分子链电荷密度的不同是导致PAA和NaPAA与CTAB在溶液中聚集行为不同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为PAA溶液和NaPAA溶液ηr对CTAB浓度依赖性出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测量了聚苯乙烯-聚(2,6-二甲基-1,4苯醚)混合物低至极稀浓度区间的甲苯溶液的粘度,以求更深入地了解链间相互作用对高分子混合物溶液粘度行为的影响。将高分子混合物视为单一溶质,先定量消除粘度测量中器壁效应的干扰,可以得到可靠2的混合物粘数据。混合物中异物高分子间的特殊相互作用的存在,可以用测量得到的特性粘数和总表观缔合常数相互对于高分子理想混合的理论预测的偏离来判定。  相似文献   

4.
海藻酸溶液sol-gel相转移的临界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0.1mol·kg ̄(-1)的海藻酸钠的Cu ̄(2+)添加体系的相对粘度(η_rel)、固有粘度[η]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考查,得到了sol-gel相转移临界点附近的相对粘度的临界指数k=0.96,固有粘度的临界指数k'=0.24.Huggins方程中的粘性常数k'比线性高分子要大,由此证实了该体系的凝胶行为同3D-percolation理论中的Zimm簇型的假设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0.1mol·kg ̄(-1)的海藻酸钠的Cu ̄(2+)添加体系的相对粘度(η_rel)、固有粘度[η]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考查,得到了sol-gel相转移临界点附近的相对粘度的临界指数k=0.96,固有粘度的临界指数k'=0.24.Huggins方程中的粘性常数k'比线性高分子要大,由此证实了该体系的凝胶行为同3D-percolation理论中的Zimm簇型的假设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实验测定了3种高聚物在不同溶剂及混合溶剂中较宽浓度范围内溶液的粘度。对Lyons—Tobolsky方程中的[η],k′M,b分别引进了包含高聚物和溶剂溶解度参数的经验关系式,在较宽浓度范围内对高聚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液粘度数据进行了关联,平均相对误差为6.3%;同时对混合溶剂体系的粘度进行了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11.8%。  相似文献   

7.
生物合成聚γ-谷氨酸(钠盐型)稀溶液的粘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确定特定条件下生物合成聚γ-谷氨酸(γ-PGA)稀溶液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从而在关系适用范围内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特征粘数测量对γ-PGA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快捷而可靠的估算,用毛细管粘度计法对钠盐型γ-PGA稀溶液的粘度特性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发现钠盐型γ-PGA是一种典型的聚电解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显示了比浓粘度独特的浓度依赖性:不服从Huggins方程。中等离子强度的外加小分子强电解质会减小γ-PGA稀溶液的特性粘数[η],并使之呈现出正常的粘度行为,且[η]与溶液中离子强度的-l/2次幂成较好的线性关系。[η]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海藻酸钠溶液的粘度性质与流变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察了海藻酸钠溶液的粘度行为和亚浓溶液的流变特性,得到体系粘度与海藻酸盐浓度的幂次关系,幂指数为2.9;探讨了在不同外加盐浓度条件下体系的特性粘度,Huggins与Kraemer常数的变化情况;亚浓溶液的剪切行为表明,在体系的表观粘度ηa与剪切速率的幂次公式ηa∝b中,b值不仅取决于海藻酸盐的浓度,也是剪切速率的函数  相似文献   

9.
对用稀溶液粘度法确定不同高分子之间混溶性的Δ b判据、α判据和Δ [η]判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发现三者虽然形式上有所不同 ,但是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高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参数 k AB的值对不同高分子之间混溶性的影响。Δ [η]判据实际上反映的是 k AB绝对值的大小对不同高分子之间混溶性的影响 ;而Δ b判据和α判据反映的是 k AB相对值大小对不同高分子之间混溶性的影响。文章用Δ b判据和Δ [η]判据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和聚醋酸乙烯酯 (PVAc)在不同溶剂中的粘性行为进行了研究 ,发现溶剂的选择对溶液中不同高分子之间的混溶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铝酸钠溶液的粘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溶液的温度、氧化铝质量浓度、苛性比αk等因素对铝酸钠溶液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高浓度、高苛性比及过饱和度较高的溶液粘度较大,反之则较小.这主要是因为溶液的温度、浓度和苛性比等因素影响了溶液中Al(OH)4-4与聚合铝酸根离子间的相互转变,从而影响了溶液的粘度;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拟合得到了溶液粘度与温度、浓度及苛性比的定量关系:lnη=-1.554 1.139αk 0.0187 2ρ-0.0503T.  相似文献   

11.
皂荚瓜尔胶的提取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皂荚种子中瓜尔胶的提取、含量、结构及其在不同浓度、pH值、剪切力作用下黏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种子中,内胚乳的含量为410.2 mg/g,内胚乳中瓜尔胶的含量为475.8 mg/g;用红外光谱设备测得其结构符合半乳甘露聚糖结构通式;瓜尔胶溶液的比浓黏度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瓜尔胶为非牛顿流体,其比浓黏度随剪切力的增大而显著减小;瓜尔胶溶液的特性黏度受pH值的影响甚微,在中性条件下其特性黏度最大。  相似文献   

12.
考虑n维有界凸域Ω中的半线性椭圆方程Δu+f(u)=0,如果f(u)满足一定的条件,利用构造粘性包络的方法,证明了arcsin(u-1)及u~(1/2)为Ω中凹函数.前者刚好满足kawohl用凹极大值原理所得出的椭圆方程的解的凸性和它的非线性项之间的关系,后者则能说明u(x)的水平集凸.  相似文献   

13.
关于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并比较了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特性粘数及其旋转粘度 ,表明二者之间在质量浓度为(0 0 0 0 6~ 0 0 0 1 0g 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此规律可用于将实测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旋转粘度转化为其分子量予以表征 ,从而为快速检测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提供了方法 ,同时本实验还考察了聚合物浓度和剪切速率对旋转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上海复旦天欣科教仪器有限公司FD-VM-II型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的改进,使沉降法测定甘油粘滞系数的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信.在原有实验基础上,制作一个小球投放器,使小球无水平速度,小球下落比较容易打上激光束,减小了实验操作难度.另外增加温度测量装置,充分利用了激光光电计时器,更容易判断出小球收尾速度是否匀速.  相似文献   

15.
液态金属粘滞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滞性是液态金属的重要物性之一,研究液态金属粘滞性不仅对揭示粘滞性的物理机制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材料制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这一研究领域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列举了测量液态金属粘度的实验方法,讨论了影响粘度测量准确性的几个因素,阐述了粘度与液态金属结构及其它几种物性的关系,并介绍了计算机模拟技术中的蒙特卡罗(MonteCarlo)方法和分子动力学(MolecularDynamics)方法在研究液态金属粘滞性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NaCl、KCl、Na2SO4、K2SO4、Na2CO3、Na3PO4在PEG水溶液中的相对粘度,利用Jones-Dole方程求出了粘度B系数,结果表明B系数具有良好的加和性,以KCl为参考电解质计算了单个离子B系数,发现SO^2-4,CO^2-3,PO^3-4的B系数随着PFG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温度系数dB/dT大于零,表明SO^2-4,CO^2-3,PO^3-4对PEG水溶液结构呈破坏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丙烯酸十八酯(SA)、苯乙烯(S)、顺丁烯二酸酐(MAH)、丙烯酰胺衍生物(AA)作为聚合反应的单体,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一种油溶性四元聚合物SSAM。本文在实验中探讨温度、时间和反应物的配比等因素对降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降粘剂加入量为700μg.g-1时,在50℃使春晖稠油的表观粘度下降70%以上,净降粘率到达了40%,有良好的降粘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具有体积粘性的推广的Chaplygin气体( VGCG)作为一种暗物质和暗能量统一的暗流体模型进行了研究.不同于以往的模型,我们重新定义了有效压强pef=p-√3ζ0ρ,引入了新的模型参量-粘滞系数ζ0,并在1,2,3σ的范围上限制了粘滞系数的取值ζ0=0.000708+0.00151+0.00275+0.00425-0.00155-0.00311-0.00503.研究结果表明:VGCG模型的粘滞效应很小,并且在观测数据点上与ΛCDM模型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乌氏粘度计法对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聚乙二醇20000(polyethylene glycol 20000,PEG 20000)稀溶液的黏度进行测定。在30 ℃条件下,分别用纯水、不同价态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水溶液作为溶剂,测定了不同浓度的PEG 20000稀溶液的流出时间,考察不同溶剂对PEG 20000的比浓黏度(ηsp/ρ)和特性黏度([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价态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对PEG 20000的[η]的影响如下:PO43->SO42->HCO3-> Cl-,Al3+>Mg2+>K+>Na+。随着加入的NaCl浓度的增加,PEG 20000的[η]降低,当NaCl浓度为0.05 mol/L时,PEG 20000的ηsp/ρ-ρ和ln ηr/ρ-ρ拟合直线的延长线在y轴上几乎相交于一点,线性关系良好。可见,低浓度离子可以改善PEG在稀溶液中的黏度曲线上弯。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半稀溶液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壳聚糖乙酸半稀溶液的性质,结果表明,壳聚糖乙酸半稀溶液的零粘度η0随乙酸含量的增加,壳聚糖含量的减少,温度的升高,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流动活化能ΔEq和结构粘度指数Δη随壳聚糖含量的增加、乙酸含量的减少而增大,在溶液中添加NaCl将使溶液粘粘大,添加脲将使溶液粘度减小,溶液的稳定性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NaCl和脲对溶液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