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百里香酚兰又称麝香草酚兰,是一重要的酸碱指示剂。Ghoneim等曾发现在pH2—11.5间百里香酚兰产生两个1电子还原波。金纳淑等曾利用百里香酚兰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比简单金属离子的电极反应可逆性好,制定了一个用方波极谱法测定金属离子的方法,提高了分析灵敏度。本文用普通极谱、脉冲极谱、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百里香酚兰的电还原,提出一电还原机理。  相似文献   

2.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8-羟基喹啉配合质子在水/1,2—二氯乙烷界面的转移过程,讨论了水相pH值对其转移行为的影响,探讨了有关转移过程的机理,测定并计算了有关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电解质溶液热力学理论研究的进展,列举了电离理论、离子互吸理论和电导理论等经典理论.对Pitzer理论、活度系数的半经验公式及聚电解质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和液/液界面电解质的转移反应等作了介绍,分析了它们的应用范围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硫代乙酰胺溶液的稳定度和它在氨性缓冲溶液(pH=10)中水解,完全释放出硫离子之后,作者把硫代乙酰胺作为标准溶液代替硫化钠用于比色分析测定微量硫离子,并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亚甲基兰法和钼兰法的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与用硫化钠为标准液的标准曲线作了对比,它们曲线的斜率完全相等。上述两种测定方法(其它方法未验证)的结果表明,硫代乙酰胺可以代替硫化钠作标准液,用于比色分析中测定微量硫离子,在各种化学工业和科研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分散液液微萃取-数码扫描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铜离子.萃取液点样在薄层硅胶板上进行数码扫描成像,成像斑点灰度值与铜离子浓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测定水中铜离子新方法.对影响萃取富集效率和扫描成像效果的因素进行了优化.铜离子浓度在0~10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3).方法具有仪器成本低、方便快速等特点,可满足野外现场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利用连续有序动态微液团混合法制备了纳米WO3粉体,并利用TEM,XRD,TG/DTA等检测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反应溶液、沉淀剂的浓度、焙烧温度等因素对粉体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得到的纳米WO3粉体前驱体钨酸,为粒径20~40nm的片状钨酸小晶粒,经400~600℃焙烧,获得了粒径为30~50nm的WO3纳米粉体。  相似文献   

7.
利用Monte Carlo方法对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吸附层厚度、吸附量和链节密度分布,并用两阶段吸附模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同时,对Gemini表面活性剂和传统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竞争吸附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对比温度的升高,单一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疏水性界面的吸附层厚度减小,吸附量降低,吸附等温线符合两阶段吸附模型。在相同能量参数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界面吸附的能力远比传统表面活性剂在界面吸附的能力强,它可将表面上已吸附的传统表面活性剂解吸下来,从而影响界面性质。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构建气相层-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分子层-含无机盐离子的水相夹层模拟体系,微观揭示烃类气体类型对水基泡沫液膜排液特性与Ostwald熟化作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相比于N2泡沫,烃类气体产生水基泡沫的液膜稳定性降低,且随着碳数增加,表面张力逐渐增大,界面形成能绝对值逐渐减小,泡沫液膜排液能力增强,第一水化层内水分子扩散系数从CH4水基泡沫体系的1.73×10-5cm2/s增大到C3H8水基泡沫体系的2.40×10-5 cm2/s,相应界面水层厚度、水化层内水分子配位数则分别从10.93?和2.11减小到7.72?和1.96;由气体分子界面聚集引起的Ostwald熟化作用是影响泡沫液膜稳定性的关键;同时对于碳数高的烃类气体分子,更易渗透其所形成的泡沫液膜而诱发泡沫衰变与破裂,反映出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界面吸附构型直接影响着Ostwald熟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微滴法研究了钾离子在水/1,2-二氯乙烷界面上的转移反应过程。同时,对不同工作电极、参比电极、有机相和水相体积比、扫描速度、水相支持电解质浓度等因素对钾离子转移峰电流、峰电位产生影响进行了研究。此外,界面双电层的存在导致钾离子转移峰峰电流随扫描圈数的增加而减小;钾离子的转移峰峰电流与扫速的平方根成正比;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氧化还原电对的浓度比增大时钾离子转移峰峰电流增大。  相似文献   

10.
钨酸盐与苯并三氮唑协同缓蚀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静态挂片法研究了钨酸钠与苯并三氮唑 ( BTA)对碳钢的协同缓蚀作用。实验发现 ,在氯离子浓度为 1 .4× 1 0 -3mol/L的水中 ,钨酸钠与苯并三氮唑对碳钢没有明显的协同缓蚀作用 ;在同样氯离子浓度的水中投加 6.2× 1 0 -5mol/L锌离子后 ,钨酸钠与苯并三氮唑总浓度为 1× 1 0 -3mol/L、Na2 WO4 ∶BTA=8∶ 2 (摩尔比 )时 ,碳钢的腐蚀速率比单独使用 Na2 WO4 或 BTA时有所降低 ,表明两者间有协同作用。利用 BTA溶液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解释了锌离子的作用 ,根据极化曲线测定及碳钢表面膜的分析结果 ,对 Na2 WO4 - BTA-锌离子的协同缓蚀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液晶聚合物     
着重介绍了主链LCP和侧链LCP的研究现状,并对新型结构LCP的开发,原位复合材料、热致性LCP纤维等最新技术进展以及LCP的应用领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液体灌装机结构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内外液体灌装机的几种典型与特殊结构,并分析了各种类型液体灌装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讨论混和液体的巨势泛函Ω对应于密度小涨落δρα(1)的变化,提出了一个由密度关联函数分析系统的相稳定性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发现硬球偶极子和中性硬球混和液体中存在退混和相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氨基酸调味液的特点、生产工艺和国内外现状,并从原料、盐酸水解等方面对氨基酸调味液的生产进行了探讨,尤其对除臭、澄清两大难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FAMILIC-100N微量液相色谱仪兼作紫外分光光度计用,仪器经配置新进样系统和性能调试后,通过对苯酚、蛋白质类物质等的测定,证明其稳定性、线性、重复性等都很好,完全可作一台优良的紫外分光光度计用。  相似文献   

16.
溶液型空气除湿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液体除湿实验系统,在该系统中以氯化钙溶液作为除湿剂,以装有波纹孔板填料的填料塔作为除湿设备。研究了除湿剂的流量、浓度等参数对空气出口湿度的影响,给出了传热与传质系数的准则方程式形式,并利用实验数据拟合出了传热与传质系数公式。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三种STN液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并较详细地介绍了作者合成烷基苯乙酮、烷基苯甲酸和烷基环己基甲酸的实验方法及结论.三种中间体经高纯处理用测定沸点、熔点、质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结构,并用色谱测定了产品纯度  相似文献   

18.
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1,4-丁二醇为原料,在酯交换催化剂Ti(OC4H9-n)4/Sn(n-C4H9)2(C11H23COO)2存在下,采用熔融酯交换反应合成出单体:双(对羟基苯甲酸)丁二醇酯(BBHB)。然后再与对苯二甲酰氯分别在3种不同的溶剂中进行溶液缩聚,合成出3个不同分子量的HTH-4聚合物样品,并用DSC、POM对其液晶性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报告了活菌制剂HL-08菌的液体培养研究。对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作了筛选,并通过正交实验对成分的配比进行了优化,可使茵体浓度达17.7×109个/ml。对HL-08菌的培养条件也作了试验,当装液量为25ml,培养温度为34-35℃,培养基起始pH为6.5-7.0,接种量为8-10×106个/ml时,可获得理想的结果。另外,还对发酵过程进行了测定,确定了摇瓶发酵周期(48小时),也为大规模培养HL-08菌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