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室常见的急症之一,是由于一次饮用过量的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入抑制状态,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呼吸抑制和休克.  相似文献   

2.
该文根据祖国传统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并结合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从边缘科学角度,认为音乐主要是作用于人的大脑皮层,起到调节人的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平衡作用,并从作用机理上进行分析.同时就如何利用音乐的作用来保护人类脑健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由S-254菌株产生的膜血酶抑制剂是一种多组分的肽类化合物,其中R-Thr-Thr-argininal组分的活力最强。在37℃、pH=7.4的Tris缓冲液中,该抑制剂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与抑制刑的浓度关系密切。在抑制剂浓度较小的情况下,抑制剂与酶的结合呈直线关系,随着抑制刑浓度的提高,残留活力曲线则出现漂移。根据Dixon图和Lineweaver-Burk图的研究,该抑制剂对凝血酶的结合与底物呈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2.0×10-7mol/L。  相似文献   

4.
线粒体呼吸链在青蒿素抑制酵母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了研究线粒体呼吸链对青蒿素代谢的影响,利用不同的抑制剂抑制线粒体呼吸链,用薄层层析法检测青蒿素代谢速率。结果表明: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抑制剂(DPI)可以减缓酵母细胞和疟原虫细胞对青蒿素的代谢,而呼吸链复合物Ⅱ、Ⅲ、Ⅳ的抑制剂对青蒿素消耗没有明显影响。NADH脱氢酶在青蒿素代谢中起重要作用,NADH脱氢酶结构上存在巨大差异。这也为解释青蒿素的物种选择性毒性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5.
冰毒的危害     
冰毒是毒品中的一种,与鸦片、海洛因等同居一类.冰毒的化学名称叫甲基苯丙胺,是透明的结晶体,状如冰,极易溶于水,俗称去氧麻黄素.冰毒出现在麻黄素之后,它能强烈兴奋人的精神活动,有抗疲劳作用,能使人体处于亢奋状态.二战期间,冰毒被广泛用于战场,在美国军队中,被当作提神剂和抗疲劳剂使用,使许多人出现药物依赖性.二战之后,美军长驻日本,使日本人也滥用起冰毒来,前后大约有50万受害者.此后,欧美等地也出现滥用冰毒的现象,使不少人出现精神病状态,酿成许多暴力事件.在我国,从40年代开始有人服用冰毒.1952年在重庆出现过抗疲劳片成瘾事件,1962年在山西、内蒙出现过滥用冰毒事件.为消除冰毒的危害,世界各国对冰毒都实施了严格的管理和立法生产,但时至今日它依然还在世界各地泛滥.科学研究证明,服用冰毒对人体十分不利:一是它能强烈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其主要表现是激  相似文献   

6.
刺激家兔小脑顶核对动脉血压和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家兔37只,戊巴比妥钠麻醉,自然呼吸,其中27只采用电刺激小脑项核,10只为顶核内微量注射神经元胞体兴奋剂(L-谷氨酸钠).观察到电刺激小脑顶核能引起动脉血压显著升高,但心电图记录无明显变化;呼吸运动明显加深加快,肺通气量显著增加.而项核内微量注射L-谷氨酸钠.则出现动脉血压降低,心率无明显变化,呼吸也无显著性变化.提示顶核神经元兴奋产全降压作用,而电刺激所致的升压和呼吸反应可能与顶核周围的神经纤维兴奋有关.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突如其来的事件往往会造成人的负重和紧张感。当这些事件来临时,会导致人的肌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出现兴奋、恼怒、失眠、恐惧、悲痛、抑制等症状,随着这种症状又会出现肾上腺素分泌明显增加、心律加快、血压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呼吸短促、胃肠蠕动减慢、代谢率增加等反应,这就是所谓的人体应激反应。其实,应激反应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防卫机能。当肌体受到外界的某种刺激时,会出现肾上腺素增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注意的研究是当今信息加工理论框架的一个中心概念,而抑制是当前选择性注意研究的前沿焦点.作为注意的机制——抑制在注意选择中对分心物是如何起作用的,抑制和干扰是一种什么关系?笔者采用负启动实验范式,利用目标、分心物呈现时间先后来分离分心物的干扰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抑制和干扰间是一种正相关.抑制随干扰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简单而快速的水样毒性监测方法.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酵母菌SC_(0414)呼吸链中脱氢酶的氧化还原作用,以INT作指示剂,使INT还原为红色的INT-甲臢,在细胞内出现红色颗粒.当受到毒物作用时,其氧化还原活性被抑制.根据有无红色颗粒出现可以判断呼吸细胞和非呼吸细胞,并分别记录各自的细胞数,通过直线回归分析,可以推算出EC_(50)(半数作用浓度).这种新方法与瓦勃氏呼吸仪相比较,其优点是更为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0.
张东博  任晋 《甘肃科技》2010,26(19):172-173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老年痴呆的主要类型。对于该病的治疗,一个有希望的策略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使用。为了寻找潜在的、高效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5种中草药的生物碱提取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通过经典的Ellman比色法被评价。结果表明,元胡与黄柏的生物碱提取物显示了显著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余3种中草药的生物碱提取物显示了非常弱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暗示,从中草药的生物碱提取物中筛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是可行的,能够为开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提供有用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贮藏蛋白Patatin具有水解脂肪的能力,且特定位点的突变能够影响Patatin的水解酶活性.Patatin的水解酶活性中心是由Ser77和Asp215组成,首先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Patatin及其突变体的稳定性和构象变化,通过结构比对没有发现构象规律性的变化,然后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发现了两个基团(Patatin及其突变体活性位点Ser77的羟基与底物p-硝基苯基癸酯的酯键)间的距离具有规律性:即H109A和D182A(活性减弱)两个基团之间的距离偏大,而R368A,E140A,H109N(活性增强)两个基团之间的距离偏小,符合之前的生化数据.这说明Ser77的羟基与底物PNPC10的酯键间的距离可能能够影响底物小分子与Patatin蛋白的结合,从而影响Patatin酯酶的活性.同时,根据细胞内溶质磷脂酶A2(cPLA2)反应过程,我们推测了Patatin与底物之间可能的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无定形态A l2O3的结构,讨论了压力对于体系结构的影响。模拟计算了体系的双体相关函数、最近邻配位数、键长值、以及键角分布,并给出了原子水平的瞬时结构图形。计算结果与已报道的实验结果相符,并比以往的模拟更接近实验事实。模拟的结果还得到了键价理论的验证。模拟的无定形态A l2O3结构主要为(A lO4)5-四面体单元,大多数四面体间由一个连接三个四面体的氧原子连接。这与液态A l2O3短程内的结构是一致的。在模拟的范围内,压力对原子的配位数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H值为7.4),应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CD)并结合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胰蛋白酶(Trypsin)的光谱性质、结构及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BP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胰蛋白酶形成基态复合物而猝灭胰蛋白酶的内源荧光,DBP在胰蛋白酶上只有1个结合位点.同步荧光、紫外和CD光谱研究发现,DBP与胰蛋白酶的结合诱导了酶的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含量的减少,而增加了无规卷曲的含量.原子力显微镜图像显示,DBP的存在引起胰蛋白酶的表面形态发生变化,蛋白质发生了聚集.分子模拟结果表明,DBP结合于胰蛋白酶S1疏水空腔附近,与氨基酸His 57,Ser 195和Gly 193形成氢键.酶活测定结果显示,DBP的存在导致胰蛋白酶活性被抑制.  相似文献   

14.
氢键诱导液晶化合物的变温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变温红外光谱研究了存在于4-[4-(2-氯-3-甲基丁酰氧基)-苯乙烯基]吡啶(MBSB)和对庚氧基苯甲酸(7BA)间的分子间氢键的稳定性及该氢键复合物的酯羰基基因与温度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MBSB与7BA间的分子间氢键在液晶的清亮点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合成1-苯基-3-甲基-4-对硝基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NBP)缩L-苯丙氨酸甲酯、PMNBP缩L-缬氨酸甲酯、PMNBP缩L-亮氨酸甲酯、PMNBP缩L-色氨酸甲酯席夫碱等4种配体以及相应的过渡金属(Cu2+、Co2+、Ni2+、Zn2+、Mn2+)配合物,并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核磁及红外光谱表征;利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了PMNBP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4种配体均以酮式结构存在;(2)配体分别以亚胺N原子、吡唑啉酮的羰基O原子、酯羰基O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ML2型中性配合物;(3)配合物的抑菌能力强于配体,5种金属中,锌的配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利用Phyre网络服务器,构建嗜热酯酶EstTs1的三维结构,并通过分子动力学优化构型,得到了可靠的构型.分子对接研究表明,p-硝基苯基丁酸酯是EstTs1的最适底物,其大小正适合EstTs1的活性口袋.Thr111是底物与酶结合的重要残基,与底物形成了氢键; Ser85是重要的催化残基.  相似文献   

17.
利用Gaussian 09程序对团簇Mo2S4进行全参数的优化计算,根据前线轨道理论对计算所得的10种稳定构型进行催化析氢反应活性的研究,由前线轨道图及团簇Mo2S4与水分子的前线轨道能级差探究团簇Mo2S4在催化水解析氢中的反应活性,进而确定团簇Mo2S4催化析氢活性最好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团簇Mo2S4单重态构型的稳定性优于三重态构型,三重态构型催化水解析氢的能力相较于单重态构型更占优势;构型5(3)在吸附氢原子与解吸氢原子的反应中都有较好的反应活性,构型4(1)的反应活性最弱。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拟除虫菊酯中间体——N-苯甲酰咪唑啉酮的合成,它可通过苯甲酸酰基化后再与咪唑啉酮进行取代反应制得,通过实验选择了最佳合成条件并对产物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Piperidine absorbs CO2 and H2O in air to form a molecular complex: piperidium-l-piperidinecarboxylate-H2O.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to be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with a=0.648 6(8) nm, b=0.809 200) nm, c= 1.357 1(16) nm, a=96.96706)°, β =102.506(15)°,γ=104.202 05)°, Z=2. The complex is stabilized via five hydrogen bonds between the three components, N-O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and O-O interaction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l-piperidinecarboxylate and H2O. Due to electron transference of carbamate ion, the oxygen atom in water molecule is strongly negatively charged and the O-H bond is considerab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free molecule of wa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molecular complex is a reversible process and will decompose upon heating.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and stabilization is further investigated herein.  相似文献   

20.
分子对接是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优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了一种通过计算原子对间距离来评价结合自由能的知识打分函数,其构造方法与平均力势能函数相似.同时采用基于信息熵的多种群自适应遗传算法,形成一种新型的分子对接程序KGAsDock.给出与著名的分子对接程序DOCK6.1的对接结果比较,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不降低计算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对接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