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介绍了自制的利用微机和4400信号处理装置 成的视觉发事件相关脑电位的实验装置,它具有实验模式和作业信息调整方便,数据采集精度高的特点,并且克服了4400信号处理系统依靠2输入信号本身触发且仅能进行单点采集的缺点,在视觉,诱发事件脑电位的实验研究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聚丙烯装置的聚合釜密封系统存在的密封效果差,填料更换频繁、安装维护不方便等问题,通过结构重新设计、理论分析计算,完成了聚合釜密封系统的改型设计。通过生产验证,对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防止污染、方便维修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SIMOREGK6RA24在高炉探尺系统中的运用,该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组态方便,调试简单,故障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吐哈油田丘东采油厂红台集气站单井RTU、设备控制单元PLC和集气站DCS所组成的安全可靠、功能强大、经济实用的新一代SCADA控制系统,实现对整个装置的生产过程的监控和保护、自动控制以及对单井采集数据远传监控,具有规模灵活可变、使用简单、维护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电子调速器配机模拟试验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柴油机电子调速器配机模拟试验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系统的设计。采用数字计算机仿真技术,研制了一柴油机电子调速器配机模拟试验装置。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较逼真地模拟电子调速器与柴油机配机的工作情况,并能方便地测取电子调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6.
新型真空蒸发冷却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几种真空蒸发装置进行了比较,推出了一种新型真空蒸发冷却装置,通过实例证明该真空蒸发冷却装置具有节能降耗、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和嵌入式linux系统的水厂加矾控制装置设计方案。该方案以S3C2410处理器为硬件平台,引入了嵌入式操作系统,并利用图像处理的办法识别矾花浓度。文中描述了加矾控制装置的硬件的设计,以及软件处理的主要流程。该装置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数字显示,电力三相变压器联接组测试装置,该装置具有自动测试,直观,准确,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范小宁 《科技资讯》2012,(1):79-79,81
针对步进式加热炉炉门升降装置的设备故障,通过分析原因,利用简便可行的方式,实际解决了炉门升降装置轴向窜动的问题,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通信电缆监测装置要求一种故障自动显示系统。采用ActiveX Automation技术,通过Visual Basic控制AutoCAD,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完成故障点自动搜索、标注和显示的解决方案。文中说明了设计的基本原理,图形的处理方法,故障的搜索过程和信息的自动插入,同时给出了部分控制程序。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案运行可靠,准确,应用简单,方便,并且适用于其他类似的信息自动显示系统。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汽车悬架不能将振动能量回收利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级变速器速比控制实现悬架阻尼调节且可实现车身振动能量回收的电磁半主动悬架设计方案。在分析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基于动力学分析建立了无级变速器速比与悬架阻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该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设计了无级变速器速比PID控制器,以1/4汽车悬架系统为例,对汽车平顺性以及振动能量回收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无级变速器速比进行控制调节悬架系统阻尼,可以实现良好的汽车平顺性,并可实现车身振动能量的回收。  相似文献   

12.
燃烧控制系统最佳风/煤比曲线在线自学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性能、能自动在线调整风/煤比的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它由基于知识的开关控制、送风摄动信号自寻最优控制和最小二乘递推算法组成.在锅炉正常运行以及负荷、煤种等因素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都能有效地自动调整风/煤比,使炉膛内燃烧处于最佳状态.在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学习得出适应于该炉各运行工况的最佳风/煤比曲线.依据这条曲线设定风/煤比,可简化燃烧调整过程.同时保证锅炉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喷射泵工作在最优工况 ,提高喷射泵采油系统的效率 ,给出一种根据地面测试数据推断喷射泵井工况并同时计算油井产能的方法 .地面测试参数包括动力液和混合液的压力、流量、温度等 .采用多相垂直管流的计算方法由地面测试数据得到井下动力液泵入口处和混合液泵出口处的流量、压力和温度 .用喷射泵在非等密度体系中的特性方程计算得到喷射泵工作的压力比 ,由压力比计算得到泵吸入口处的压力 .这样 ,就可以计算出诊断喷射泵井工况所需要的压力比 ,流量比和泵效等工况参数 ,泵吸入口压力还可用来计算油井的产能曲线 .用这种方法对喷射泵系统进行工况诊断仅需在地面测试数据 ,避免了测试井下数据的困难 ,测试过程不需停泵 .文中论述了喷射泵井生产系统主要故障形式和诊断方法 ,并给出了两口油井的诊断实例  相似文献   

14.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速比跟踪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速比跟踪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等差式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速比特性,建立了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变速系统模型,并通过频率特性分析对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模型进行了简化.设计了速比跟踪控制算法,在实验台上完成了变速器的速比跟踪控制实验以及速比跟踪系统对发动机转速的调节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在跟踪阶跃速比时,不存在稳态跟踪误差,而在跟踪斜坡速比时,存在稳态跟踪误差;通过跟踪变速器的目标速比可以实现对发动机工作转速的调节,使其工作在最佳工作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船舶的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的振动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指出:对于其在同一工况下设备质量比对电气设备的振动有直接的影响;质量比越大则设备的振动越强烈;场地类型对振动位移有影响,在实际运用中尽力避免IV场地的布置;不同阻尼比下的频谱曲线能够反映真实的冲击振动,阻尼比小的其频谱峰值较大,在设计过程中要增加设备的阻尼比;设备质量比不同将会形成不同的电力系统和配电柜的频谱,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尽力避免二者频谱的重叠.最后,对振动使得电气系统短路进行仿真分析,指出要提高船舶电力系统的抗振能力,减轻振动对电力系统的振动,保护船舶电力设备,需要在设计和使用中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基于Aspen Plus平台,对气体热载体工艺中不能利用的小颗粒油页岩与半焦混合气化发电过程进行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能量平衡和平衡计算,考察了空气当量比、汽固比和气化剂对气化性能和系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空气作为气化剂时,设置空气当量比为0.302,汽固比为0.006 7,可以达到最佳的气化效果,所生成的合成气低位热值为6.12 MJ/Nm~3,冷气化效率为66.13%,此时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效率达到39.02%,效率也达到42.64%;另外,当使用氧气作为气化剂时,虽然冷气化效率有所提高,但系统总率会有一定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夏热冬冷地区岩溶地质条件下地热能应用能效,通过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GA-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夏季系统负荷率低于30%运行工况下地源热泵系统的系统能效比和机组能效比,分析了预测值的预测误差评价指标,验证了GA-BP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并应用此模型研究了地源热泵短期能效测试与中长期能效测评的关系。结果表明,GA-BP模型预测的COPsys及COP与计算值的相对误差为±5%,各项预测误差评价指标均比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模型更小,可见GA-BP模型可用于预测岩溶地质条件下地源热泵系统能效。基于此模型,短期能效测试的最佳时期为一天中14时~16时或7、8月累计13天,且满足机组负荷率达到60%~70%,COPsys及COP预测值可以作为中长期能效比评估,其产生的相对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溶液除湿系统具有高效、温湿度独立控制、相较于常规空调冷凝除湿灵活与节能等优点,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能够发挥极大的优势。提高溶液除湿系统的循环性能是解决极端热湿气候区高湿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为研究溶液除湿系统如何在极端热湿气候区通过优化循环结构来提高系统性能,以永暑礁为例,分析绝热型叉流除湿器与再生器的运行参数及联合循环方式,研究除湿自循环+级间循环模式的溶液除湿(SD-SIC)系统最佳回流比。通过对除湿器与再生器模型进行数值计算表明:定风量SD-SIC系统最佳回流比为0.8,在该回流比下系统平衡时的除湿/再生量、除湿效率、溶液总能耗密度分别:4.69 g/s、60.53%、72.85 kW·kg/s,分别是SD-IC系统的2.2倍、1.2倍和0.6倍;调节除湿回流比可作为定风量工况SD-SIC系优化空气-流量匹配的方法:在定风量工况下,除湿回流比可以将除SD-SIC系统往最佳流量配比下的SD-IC系统优化,且比SD-IC系统更加节能。可见SD-SIC系统拥有良好的节能潜力,可为极端热湿气候区溶液除湿系统运行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PBT/EVA共混改性体系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有意义的成果,但系统研究全组份比的变化对PBT/EVA共混体系物机性能影响的工作一直较缺乏,本文旨在考察PBT/EVA的全范围共混配比的物机性能,并考察该共混体系的最佳配比。实验发现,以PBT/EVA-85/15的配比为最佳,该体系具有抗冲韧性好,PBT性能保持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萃取精馏分离甲醇和碳酸二甲酯二元共沸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三塔萃取精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邻二甲苯为萃取剂,两塔分离甲醇和碳酸二甲酯共沸物的萃取精馏新流程.考察了进料配比、回流比等操作参数对萃取精馏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共沸和非共沸两种进料方式,考察了三塔体系和两塔体系在操作条件和分离性能上的差异.利用ASPEN软件对两种流程进行了优化分析和模拟放大研究.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两种分离流程均可实现甲醇与碳酸二甲酯的有效分离.两塔体系省去了一个塔,降低了设备费用,简化了操作,能量的消耗略有增加.考虑到低品位的能量容易取得以及萃取剂可以回收利用等因素,两塔体系具有较高的工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