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学科人才培养因其自身的优势,正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在分析国内外高校跨学科发展现状、汽车电子及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车辆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江苏理工学院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车辆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的现有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对车辆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设计提出了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具体的教学体系,以适应社会对于汽车电子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2.
功率分流式无级变速器的整车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仿真计算与样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装备新型功率分流式无级变速器(PSCVT)的经济型轿车的燃油经济性.对变速器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将其嵌入到汽车基本性能仿真软件ADVI-SOR的运行环境中,通过二次开发建立了装备该变速器的整车基本性能仿真模型.应用实测的原理样机性能数据,仿真计算了城市循环工况下的整车燃油消耗量,并与原车装备五挡手动变速器时的油耗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动力性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整车燃油消耗率得到了较大的降低.最后,对PSCVT的节能机理、控制策略以及与整车匹配的评价准则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与汽车性能的协调是其装车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之一。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电动助力转向及汽车动力学模型,提出兼顾转向轻便性和汽车侧向行驶稳定性的目标函数。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EPS系统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优解。最后,进行仿真分析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EPS参数全局优化后,转向盘操纵力矩峰值降低32.2%,侧向加速度峰值降低29.1%,最大超调量降低41.5%,汽车转向轻便性和侧向行驶稳定性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孔引出系统的Moak型高频直流源,要引出十几毫安的离子流,必须选取孔道直径较粗长度较短的吸极,提高高频振荡器的输出功率和引出电压,但是,在上述情况下,会导致源的气耗量迅速的增加;使源的散热问题变得突出并降低源的功效;往往也会增加吸极的热负荷,降低源的工作寿命,为克服上述困难,有人曾采用过多孔引出系统。 由于源的气耗量正比于(2X_2)~3/L,输出流强正比于(2X_2)~2/L~2,这里,2X_2和L分别是吸极孔道的直径和长度,所以和单孔引出相比,采用多孔引出具有以下优点:在不增加源的气耗量(即多孔源的气耗量和单孔源等效)的情况下,可获得较大的离子流,相应地降低对振荡器输出功率和引出电压的要求;可以改善离子流密度沿束截面的分布(即由高斯分布改善为准矩形分布),当束流用作轰击核靶时,有利于改善靶子热负荷的均匀性;可以降低束流的体电荷效应,从而改善束流的发射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汽车状态估计过程中观测噪声时变问题,提出一种双重迭代自适应滤波算法—蚁群优化模糊逻辑扩展卡尔曼滤波(FEKF)算法.建立考虑Fiala轮胎模型的汽车二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模糊逻辑对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估计过程中的观测噪声水平进行在线修正,同时引入蚁群优化算法对模糊逻辑中的输入输出隶属度函数进行优化,得到的双重迭代算法对处理强时变观测噪声水平下滤波估计过程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最后通过建立虚拟仿真试验来验证该蚁群优化FEKF新算法的估计精度,结果显示,蚁群优化FEKF算法相比较于FEKF算法估计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强.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高速电弧喷涂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唢涂工艺基础上,以汽车发动机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再制造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汽车悬架不能将振动能量回收利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级变速器速比控制实现悬架阻尼调节且可实现车身振动能量回收的电磁半主动悬架设计方案。在分析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基于动力学分析建立了无级变速器速比与悬架阻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该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设计了无级变速器速比PID控制器,以1/4汽车悬架系统为例,对汽车平顺性以及振动能量回收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无级变速器速比进行控制调节悬架系统阻尼,可以实现良好的汽车平顺性,并可实现车身振动能量的回收。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汽车悬架不能将振动能量回收利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级变速器速比控制实现悬架阻尼调节且可实现车身振动能量回收的电磁半主动悬架设计方案。在分析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基于动力学分析建立了无级变速器速比与悬架阻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该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设计了无级变速器速比PID控制器,以1/4汽车悬架系统为例,对汽车平顺性以及振动能量回收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无级变速器速比进行控制调节悬架系统阻尼,可以实现良好的汽车平顺性,并可实现车身振动能量的回收。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全电调节带式CVT速比调节原理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速比执行电机控制方式、外界负载及夹紧力等因素对速比调节控制的影响,并根据全电调节带式CVT速比调节的要求,以提高速比控制精度为目标,提出了针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具体解决方案,为速比控制策略制定及速比控制方法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架系统对车辆平顺性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预瞄控制在后轮处提前预测路面不平度,用于解决半主动悬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存在的时滞问题。建立了1/2车辆模型和路面输入模型,设计了基于预瞄控制的半主动悬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结构,并进行了白噪声输入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预瞄控制后的车身加速度峰值和标准差比被动系统分别减少了61.61%和44.28%,比模糊控制的悬架系统分别减少了21.23%和21.20%;预瞄控制后的质心加速度峰值和标准差比被动系统分别减少了35.21%和57.81%,比模糊控制的悬架系统分别减少了7.83%和20.10%。后轮处车身加速度和质心垂直加速度均有明显减小,较好改善了悬架系统适应道路的性能,有效缓和了车辆的振动和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Abstract:
Suspension system has important effect on vehicle ride comfort.Wheelbase preview control method could be used to forecast the road surface roughness at the front wheel,and to be used to solve the delay problem in fuzzy neural network controlled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The 1/2 vehicle model and road input model was established,and the fuzzy neural network control structure based on wheelbase preview control theory was designed.The white noise input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ak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body acceleration are separately decreased by 61.61% and 44.28% compared with passive suspension system,and are 21.23% and 21.20% compared with fuzzy controlled suspension system;on the other hand,the peak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vertical acceleration at CG are separately decreased by 35.21% and 57.81% compared with passive suspension system,and are 7.83% and 20.10% compared with fuzzy controlled suspension system.The body vertical acceleration at rear wheel and the vertical acceleration at CG a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o adapt to the suspension performance,which helps to effectively easy the vehicle vibr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vehicle ride comf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