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钙调素对肿瘤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钙调素拮抗剂三氟拉嗪(TFP)研究了钙调素对HeLa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TFP处理的细胞被阻抑在G_1/S,使S期群体及DNA合成下降,G_2期群体增加.有丝分裂(M)前期细胞减少,中期细胞增加.结果表明钙调素对G_1至S期.G_2至M期和M中期至M后期具有调节作用,钙调素通过细胞周期中上述3个位点对肿瘤细胞增殖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2.
应用离心淘洗技术同步分离体外培养小鼠红白血病细胞,得到同步化的G_1期,S期和G_2M期细胞。经药物处理后进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发现钙拮抗刺异博定对各时相细胞集落形成率影响很小。而抗癌药物平阳霉素对各时相细胞都有较强毒性,特别是对G_2M期细胞,杀伤作用特别强。  相似文献   

3.
探讨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同步化方法及粘附分子integrinβ1在不同周期肝癌细胞上的表达。采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秋水仙碱顺序阻断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双阻断后释放培养的方法分别获得G1期和S期的肝癌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周期分析;采用抗体阻断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上integrinβ1的表达。结果发现未同步化肝癌细胞integrinβ1表达的荧光强度为95.70;G1期和S期细胞的同步率分别为74.09%和98.29%,integrinβ1表达的荧光强度相应为76.90和94.09。得知药物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秋水仙碱能较好地将肝癌细胞同步于G1期和S期;粘附分子integrinβ1在SMMC-7721肝癌细胞上高表达,但表达水平呈现周期差异。  相似文献   

4.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前认为SDF-1是通过其唯一受体CXCR4来起作用.近年来发现SDF-1还有另一作用受体——CXCR7,SDF-1/CXCR7在部分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在宫颈癌HeLa细胞中的作用目前尚未明确.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HeLa细胞中CXCR4和CXCR7的表达,阻断CXCR4或CXCR7后,通过MTT法评价细胞增殖能力,细胞粘附实验评价细胞粘附能力,Transwell实验评价细胞侵袭能力.结果表明,CXCR4和CXCR7在HeLa细胞中表达.阻断CXCR4或CXCR7后,SDF-1诱导的HeLa细胞增殖、侵袭和与内皮细胞的粘附能力均被阻断.结果提示CXCR7在SDF-1诱导HeLa细胞增殖、侵袭和与内皮细胞的粘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将有望成为治疗宫颈癌转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taxol对V79—8系细胞微核化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多种方法探讨了 v_(79-8)系细胞在 taxol 作用下微核化的时期和机理.早熟染色体凝集(PCC)法发现此种 G_1 及 G_2 期缺陷的细胞株,在一定的生长条件下有相当数量的 G_1 和 G_2 细胞存在.taxol 作用后,首先是有丝分裂指数(I_m)的增加,然后随 I_m 的下降细胞微核化增加.秋水仙酰胺阻断的 M 期细胞,在释放的同时加入 taxol,细胞微核化速率增加迅速.微管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显示,在 taxol 作用下,微管集合成不规则的束.微核化细胞可以继续合成 DNA.每个微核中含有可被抗着丝点抗体(ACA)血清荧光染色的着丝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形成发生蛋白(BMP)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及调节作用.方法使用含BMP-7基因的PTracer-CMV载体感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s),并设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免疫组化法检测BMP-7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湿化学法检测碱性磷酸酶合成情况.结果培养48 h后,BMP-7转染组h MSCs增殖速度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染组与空载体组h MSCs增殖速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P-7转染组各时间点G_0/G_1期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S期、G_2/M期的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未转染组与空载体组G_0/G_1期、S期、G_2/M期细胞比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P-7转染组h MSCs细胞碱性磷酸酶含量明显高于未转染组、空载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7可促进h MSCs体外增殖和向成骨细胞分化,可能与促进细胞由G_1期进入S期、DNA合成增加、提升DNA合成的后期细胞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以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了三尖杉酯碱对小鼠L_(1210)白血病细胞的杀伤动力学。三尖杉酯碱20微克/只腹腔注入后3小时,部分腹水细胞出现明显的核损伤,如核碎裂成数个小核,而胞质的损伤则不明显。以3~H-TdR脉冲标记后0.5小时,腹腔注入三尖杉酯碱20微克/只,损伤的标记细胞在第5小时为26.1%,损伤的非标记细胞占11.9%,LI也随给药而逐时下降,到24小时由对照的28.9%下降到4.6%。给药后3—9小时MI明显下降。以~3H-TdR进行脉冲标记后,用秋水仙酰胺阻断,再给以三尖杉酯碱30微克/只,观察LMI(标记有丝分裂指数)的变化,发现药物强烈抑制S期细胞进入M期。药物杀伤结合秋水仙酰胺抑制实验证明,给药时正处于M期的细胞仍可继续完成分裂,而G_2期细胞进入M期明显受到抑制。但单纯给三尖杉酯碱的实验证明,给药后2及4小时前期细胞明显增加,而中期细胞明显减少,说明药物延长了分裂前期。连续16小时腹腔注射5微居里/只后,证明不标记的G_0期细胞占52.3%,此时注射三尖杉酯碱后5小时G_0期细胞的损伤达19.7%。在体内一体外条件下研究了药物对~3H-TdR及~3H-L-门冬酰胺掺入腹水细胞的影响,发现掺入明显受到抑制,特别是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尤为敏感,在给药后0.5小时即下降到7.3%,3小时最低为5.8%,24小时恢复正常,而对照动物始终波动于79.5%到88.1%之间。在体内条件下也同样抑制~3H-TdR的掺入,根据以上结果认为三尖杉酯碱系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杀伤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PKA和PKC对HeLa细胞G2 →M期和M→G1期进程的影响 ,用PKA和PKC抑制剂分别处理同步的G2 期和M期的HeLa细胞后 ,测定了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PKA ,PKC与CDC2激酶的活性 .结果表明 ,PKAⅢ型抑制剂在促进HeLa细胞G2 /M /G1进程的同时 ,刺激了PKC的活性 ,反之 ,PKC的抑制剂GF 10 92 0 3X在阻抑HeLa细胞G2 /M /G1进程的同时 ,激活了PKA的活性 ,与其相关的CDC2激酶活性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实验表明 ,PKA和PKC分别负调和正调HeLa细胞G2 /M/G1进程 ,两者表现出拮抗关系 .  相似文献   

9.
G_0期细胞在10%血清培养液刺激后向S期行进的早期出现微丝解聚的变化.细胞松弛素B(CB)0.5mg·L~_(-1)使微丝发生部分解聚能加强血清对DNA合成的刺激作用.但随着CB剂量的加大,微丝解聚的加强,便逐步增强对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发现用5,10mg·L~(-1)的CB短时间处理G_0期细胞可强烈刺激蛋白激酶C(PKC)活性,虽使微丝暂时完全解聚,但不影响向S期的过渡及DNA的合成.促癌剂TPA(12-tetradecanoyl phorbol-13-acetate)可刺激G_0期细胞PKC活性,并能促进血清对DNA合成的刺激作用,但小剂量CB和TPA促进DNA的合成均依赖于血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文摘与补白     
应用离心淘洗技术研究VP对PYM细胞毒性的影响何农高四川南充师范学院生物系华西药字杂志 1990,(1)5:15——18 应用最新细胞同步化方法——离心淘洗技术,同步分离体外培养小鼠红白血病细胞(MELC),研究钙拮抗剂异博定(Verapmil:VP)对国产抗癌药物平阳霉素(Pingy angmyein:Pym)细胞毒性的影响。无毒剂量的VP使PYM对未同步化的MELC细胞的毒性加强;同步化后,VP的加入使PYM对G_2M期细胞的毒性增强,而对G_1期和S期细胞的毒性无显改变。结果提示,VP与PYM的作用可能有相同的周期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微囊藻毒素MC-LR对Raji细胞中Epstein-Barr病毒早期抗原的诱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微囊藻毒素-LR对EB病毒早期抗原的诱导作用。采用免疫酶法激活Raji细胞中EB病毒早期抗原的表达。微囊藻毒素-LR可以诱导Raji细胞中EB病毒早期抗原的表达,当与丁酸、巴豆油、TPA等促癌物协同作用时,其表达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2.
检测雌二醇、二羟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MM231)细胞周期和增殖活性的影响,从而为研究其功能提供线索。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得到雌二醇作为雌激素类药物,一定浓度能够促使乳腺癌MM231细胞G2/M期阻滞,引发凋亡;而二羟异黄酮作为植物雌激素,一定浓度也能使MM231细胞G2/M期阻滞,并能抑制MM231细胞生长,促使其凋亡。说明二羟异黄酮和雌二醇作为竞争性抑制剂,都可以抑制乳腺癌MM231细胞的生长,为临床治疗乳腺癌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得到对连通图G1和阶数大于3的图G2,他们的字典积G1[G2]有非零4-流.特别当G2是二部图时,G1[G2]有非零3-流.通过一个完全不同的方法,也得到了如果G1有非零3-流且具有完美匹配或G2有非零3-流,那么G1[G2]有非零3-流.  相似文献   

14.
多复变函数在广义多圆柱区域上的黎曼边值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考察了二元复变函数的 Riemann 边值问题(边界条件 F~(++)=G_1F~(+-)+G_2F~(-+)+G_3F~(--)+f).利用二元复函数柯西型积分的索霍茨基公式,给出了当 G_i(i=1,2,3)是相应区域内不为零的二元解析函数时解的表达式;考察了 G_j=z_1~(k_(1j))z_2~(k_(2j))(k_(ij),i=1,2;j=1,2,3,是整数)时的可解情况,并将G_j 的是前一种情况时的结果推广到了方程组:W_(2_j)=gi(i=1,2)的解类.  相似文献   

15.
通过MTT方法可知敬钊缨毛蛛蛛毒对BEL 7402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5),时效和量效关系良好.IC50为18mg/L.敬钊缨毛蛛蛛毒可以抑制BEL 7402细胞DNA的合成.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经过蛛毒作用的BEL 7402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WesternBlot方法进一步检测到蛛毒作用BEL 7402细胞72h后,C myc蛋白表达减弱.实验结果表明,敬钊缨毛蛛蛛毒可以抑制人肝癌细胞BEL 7402的增殖和DNA的合成,其药理作用机理可能除了诱导凋亡外主要是使BEL 7402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 myc表达减弱,导致细胞周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分析了肝切除不同恢复时期cyclin D1 和PCNA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两者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呈显著正相关(r=0.619**,P<0.01),提示cyclin D1 和PCNA在肝再生中细胞周期的 G1/S期转换和S 期DNA合成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种游仆虫无性生殖周期中大核及其DNA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光学显微镜、显微光度计和定量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一种游仆虫无性生殖周期中大核及其 DNA 含量的变化特征,获得如下结果:(1)游仆虫细胞周期分成 G_1期、S 期和 D 期,各个时期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时间速率分别为36%、59%和5%。(2)游仆虫细胞周期中,G_1期大核迅速增大,但此时大核无 DNA 合成现象,DNA 分布密度随大核增大而降低;S 期大核前期增大,此后变小,大核 DNA 含量连续增加,大核 DNA 分布密度也随着增高。8期结束后,大核 DNA 含量相当于 G_1大核的两倍;D期大核又显著增大,DNA 分布密度稍高于 G_1期大核的水平。(3)由游仆虫孚尔根反应大核的形态,大核 DNA 三维吸收图像和显微光度术定量分析数据表明,游仆虫大核 DNA 含量的变化仅发生在 S 期,S 期大核中 DNA 合成与大核改组带相联系。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光学显微镜、显微光度计和定量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一种游仆虫无性生殖周期中大核及其DNA含量的变化特征,获得如下结果:(1)游仆虫细胞周期分成G_1期、S期和D期,各个时期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时间速率分别为36%、59%和5%。(2)游仆虫细胞周期中,G_1期大核迅速增大,但此时大核无DNA合成现象,DNA分布密度随大核增大而降低;S期大核前期增大,此后变小,大核DNA含量连续增加,大核DNA分布密度也随着增高。S期结束后,大核DNA含量相当于G_1大核的两倍;D期大核又显著增大,DNA分布密度稍高于G_1期大核的水平。(3)由游仆虫孚尔根反应大核的形态,大核DNA三维吸收图像和显微光度术定量分析数据表明,游仆虫大核DNA含量的变化仅发生在S期,S期大核中DNA合成与大核改组带相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