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可变模糊集的模糊聚类迭代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经典模糊聚类迭代模型中不考虑聚类指标权重的缺点,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给出了考虑模型参数指标权重变化的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当模型中优化准则参数α等于2,模型参数指标权重为等权重时,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为广泛采用的Bezdek模糊聚类ISODATA (iterative self organizing data)迭代模型(Bezdek参数β等于2),即ISODATA迭代模型是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的特例.水资源系统中应用的实例及计算结果表明聚类成果符合实际,模型具有收敛于全局极小点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直觉模糊熵的直觉模糊聚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Atanassov直觉模糊集合是对Zadeh模糊集合最有影响的一种扩充和发展,将模糊聚类扩展为直觉模糊聚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研究将模糊聚类扩展为直觉模糊聚类时,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最大的直觉模糊聚类,并推导了迭代求解的算法。典型实验表明,直觉模糊聚类的性能优于模糊聚类,提高了聚类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可变模糊聚类及模式识别统一理论与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可变模糊聚类及模式识别的统一理论与模型.统一模型的特点是可变模糊模式识别模型为可变模糊聚类模型的特例.给出了可变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4种参数组合:(1)α=1,p=1;(2)α=1,p=2;(3)α=2,p=1;(4)α=2,p=2.给出了c=2时模糊模式识别4种优选决策模型之间的关系.统一理论与模型可以提高模糊聚类、模式识别、优选决策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迭代聚类的水资源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给出一种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以及确定最佳聚类数的方法,采用交叉循环迭代的方法确定聚类中心,通过判断聚类准则函数获得最佳聚类数。最后将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应用到对我国 29 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分区的研究中,将水资源按照 4 个指标分为 5 个类别,结果表明,模糊循环迭代聚类模型得出的分区结果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5.
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合理性分析与应用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与指标等权重的著名的ISODATA模糊聚类迭代模型比较,论证了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的合理性与收敛性;同时指出ISODATA模糊聚类迭代模型是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一个特例.列举了水资源系统中的一个应用实例——年径流中长期预报,检验了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心脏病已成为全世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脏病的预测和早期诊断对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对心电图进行分析处理,以期给医生提供对心脏病进行预测和早期诊断的辅助手段.描述了系统中使用的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分析了病症与疾病的模糊关系和关联程度,并给出了实际应用的例子和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7.
语音识别中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参数聚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向华  朱杰  郭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38(12):2086-2088,2093
为减少语音识别中声学模型的参数量,提高参数训练的鲁棒性,基于声学决策树结构,提出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模型参数聚类,包括高斯聚类和方差共享.对大词汇量汉语连续语音识别的实验结果表明:高斯模糊聚类使高斯数减少25%时,识别率提高了0.15%.进一步做模糊方差共享,当方差减少到初始模型的24%,与同样参数量的未进行聚类的模型相比,误识率下降了3.01%,证明了模糊聚类分析在语音参数聚类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粗糙集的一种知识获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粗糙集理论与模糊集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粗糙集的知识获取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集理论对决策表中连续属性进行模糊化;通过定义模糊等价类得到模糊粗糙近似空间的上、下近似,从而获取决策规则.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循环迭代模糊聚类模型基础上导入半监督项,用已知数据的聚类成果对预报聚类过程进行训练,建立半监督循环迭代模糊聚类模型,确定待预报对象的级别特征值.根据监督权重及迭代模型,得到相对隶属度矩阵,从而得到预报对象的水文要素.最后以新疆伊犁雅马渡站的实测水文资料示例说明该模型在中长期水文预报中的应用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一般的多因子输入、单指标输出的预报控制系统,为复杂系统的预报和控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条值得探索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可变模糊决策理论及其在水库防洪调度决策中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建立可变模糊决策(优选)理论,提出以对立模糊集概念为基础的可变模糊决策模型与方法.其特点是模型及模型中的参数权向量可以变化以提高系统决策的可靠性.其次,根据水库调度决策中汛期各阶段目标重要性的不同,应用非结构性决策模糊集分析的二元比较法确定水库防洪调度目标的经验权重(主观权重).最后,将可变模糊决策模型与方法用于丰满水库洪水调度,实例表明,该方法科学实用,能够提高水库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决策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与收敛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作者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模糊模式识别交叉失代模型,并给出了其收敛性的严格数学证明,进一步丰富了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新体系,促进了它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Fuzzy Clustering with Novel Separable Criter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Fuzzy cluste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attern rec ognition, image processing, and data analysis. In fuzzy clustering, every point is assigned a membership to represent the degree of belonging to a certain class The fuzzy c-means (FCM) m…  相似文献   

13.
多目标模糊评价模型与评价等级计算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防止信息丢失,指出了多目标模糊评价应采用加权平均算子·探讨了采用余弦函数及三角形隶属函数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基于权广义距离平方和最小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基于模糊熵与权广义距离之和最小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评价结果模糊度的影响·属性识别理论模型是应用三角形隶属函数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综述了多目标模糊评价等级的确定方法,指出了属性识别理论的置信度准则与最大隶属原则一样可导致评价结果失真·提出了评价等级模糊特征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从而证明了多目标模糊评价的结果是一个等级区间而不是一个确定点·实例表明,依据评价等级模糊特征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所确定的评价等级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机械产品备件采购问题,阐明了备件采购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备件采购决策模型,构造了机械系统备件模糊关系矩阵,求解了零部件模糊决策集合并求出了最大隶属度,确定了备件采购的品种和数量.给出了GJW111型机械装备的备件采购决策实例,为机械装备备件采购工作提供科学决策.图2,参10.  相似文献   

15.
信息融合是现代空战综合电子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探讨解决综合电子系统中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优选理论的信息融合方法,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它优于传统的Bayes统计法、D-S证据推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和遗传算法的新聚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得到最佳聚类数和相应的每一类中的样本,文中首先介绍了一种新聚类方法,用该方法构造了一个既考虑类与类之间的分散程度、又考虑同一类紧凑程度的目标评价函数;再运用模糊c-均值算法(FCM)进行迭代,求得每一类的中心和隶属度值;然后运用遗传算法搜索全局极值点;最后运用该算法对我国全要素生产力进行了模糊分类.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对城市发展现代化水平做一个评判模型,基于被广泛认可的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的10个量化指标建立综合评判国素体系,建立三级评判,采用专家评议和求解模糊关系方程两种方案确定因素权重,划分评判标准集以给出隶属函数,得到评判矩阵,对4种模糊算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该模型客观地刻画了城市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模糊数学和模糊理论描述了比精确数学更为广泛的世界。在基于反馈的控制理论和技术应用领域中,许多控制对象和过程借助于模糊数学,可以将“模糊”和“精确”相互转换,使得系统内部是模糊的,而其输入和输出则是精确的,文中给出了恒温控制的模糊控制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决策树与模糊决策树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决策树与模糊决策树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模糊决策树是决策树在模糊环境下的一种推广 ,它作为一种知识表示形式更符合人类的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