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相宁 《甘肃科技》2014,(12):119-121
通过对宁波毛家坪水厂石灰投加系统的技术改造,有效地提高了石灰的投加效率,改善了运行管理环境,为同类水厂起到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袁衡星  苏波  杨先利 《科技资讯》2009,(30):130-130
大河东水库是一座以城市供水为主的小(一)型水库,根据存在问题,在分析研究现有工艺、处理水质的基础上,通过常规处理和投加氧化氯工艺的试验研究,提出了水厂的处理工艺改进方案。即有针对性地添加静态管式混合器、改善加碱流程及增加加矾设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工程概况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南洲水厂是广州市两个特大型水厂之一,设计供水规模为100万米3/日。其氯气投加室工艺采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净水厂投氯系统工程设计,总投资432万元(不包括土建),其中投加设备投资377万元,首层建筑面积645米2,二层建筑面积108米2。该系统工程的特点是:具有完善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生产安全,通过建立自动投加系统,确保水质并降低了单位药耗。为了达到最优的设计效果,在工艺设计上构思了新的工艺布局,引进国外具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投氯设备系统,配置了2套具有国内专利技术的漏氯吸收装置。建筑构…  相似文献   

4.
王渊  刘贝  赵向阳 《广东科技》2014,(6):159-160
针对佛山市高明区杨梅水厂水库水原水pH值偏低,且常规水处理工艺出厂水pH值偏低这一现象,采用投加石灰的方式调节pH值。通过烧杯试验和生产实践,对熟石灰的投加点和投加量对出厂水pH值的影响进行对比,探讨合理科学的投加方式。  相似文献   

5.
魏肖克 《甘肃科技》2000,16(2):19-19
稳定水质 ,降低药耗是城市供水技术发展的规划。混凝剂投加自动化是当前提高水厂管理水平 ,确保供水水质 ,降低药耗量从而降低制水成本最为现实而重要的措施。1自动投药控制方式目前加药自动化除了搅拌试验(烧杯试验)确定加注率之外 ,主要分为前馈控制、后馈控制和中馈控制三种类型。从控制原理上区分有两种 ,一种为投药系统加药量开环控制方式 ;另一种为投药系统加药量多参数的闭环控制方式。1.1投药系统加药量开环控制方式水厂根据多年运行资料 ,汇总、整理、分析得出进水流量或浊度为自变量加注率的数学公式 ,或将总结出的生产参数…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南洲水厂是广州市两个特大型水厂之一,设计供水规模为100万米^3/日。其氯气投加室工艺采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净水厂投氯系统工程设计,总投资432万元(不包括土建),其中投加设备投资377万元,首层建筑面积645米^2,二层建筑面积108米^2。  相似文献   

7.
王菊  潘孝楼 《科技资讯》2009,(34):115-115,117
源水的季节性水质恶化(溶解性锰和铁含量高)对水厂的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通过采取投加高锰酸钾的措施可保证水厂的安全运行,出水水质能达到国家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相似文献   

8.
面临震后成都市沙河段微污染原水的水质情况,提供切实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并为给水厂的粉末活性炭应急投加提供依据,通过烧杯试验确定了适宜的活性炭投加量和投炭点。结果表明,投加点在流程上越靠前越有利于活性炭吸附作用的充分发挥;活性炭与混凝剂的竞争吸附现象并不明显。活性炭的投量需根据不同水质情况通过试验确定,针对成都沙河段的原水水质,试验所确定的活性炭最佳投加量为10~15mg/L。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对微污染水源中的CODMn、浊度和色度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投加粉末活性炭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色度,是解决水厂短期及突发性水质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二次供水的蓄水池容易受到摇蚊幼虫的污染,而给水厂使用液氯及双氧水杀灭摇蚊幼虫的方法在二次供水中受制于投加浓度,难以有效运用。通过试验发现可在蓄水池利用电击处理的方法及在用户终端增加100目滤网的Y型过滤器来杀灭和隔除摇蚊幼虫。  相似文献   

11.
水泥—石灰土水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上海地区雨季时间长,降雨量大,地下水位高等特点,选用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处治路基,采用不同含水量以及不同失水-吸水干湿循环次数模拟地下水变位和地表降水对路基性能的影响,并以此研究水泥-石灰土的水稳性,结果表明,水泥-石灰土早期强度高,全于施工压实,饱和状态下的强度和模量可以充分满足路面设计的要求,水稳性良好,对于上海地区的高地下水位条件和雨季工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黄土中极易发生毛细水上升的现象,毛细水的上升作用会影响黄土的含水率、强度和土体的结构,造成土体稳定性下降,弱化黄土地基。石灰和水泥作为常用的改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黄土改良。试验研究了黄土以及石灰、水泥不同配比下的改性黄土在毛细水上升作用50 d过程中的含水率变化,推算出毛细水在黄土和改性黄土中上升高度和速率,以及50 d后密度、干密度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评估了3%石灰改性土、5%石灰改性土和3%水泥改性土改善黄土中毛细水上升作用的可行性;并对三者的改性作用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改性土都可以有效地减缓毛细水上升高度和速度(从黄土的160 cm最低降低到60 cm左右),提高强度(水泥土50 d后土水接触面处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86 MPa,为同高度处黄土强度值的3倍)和密度。试验最后得出,石灰能够有效降低土体内的含水率,且随着含量的增加,吸水作用越明显,而水泥对于土体内部结构的改性作用更大,提升土体强度和遇水稳定性,阻碍毛细水上升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谢军  崔健  江治强  杨洲 《河南科学》2014,(6):1052-1056
针对高液限土含水率高、水稳定性差等特点,采用生石灰和水泥两种材料进行改良处理,通过一系列的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下改良土的物理性质、CBR值、水稳性以及干湿循环强度特性.结果表明,高液限土掺水泥改良后CBR值随掺量线性增长,而生石灰在掺量超过4%后CBR值变化平缓;掺量对高液限改良土的水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生石灰和水泥的掺量分别低于4%和6%时水稳定性较差.综合考虑CBR值、水稳定性以及干湿循环无侧限抗压强度特征等因素,掺4%生石灰或7%水泥改良后,高液限土可用作高速公路的路基填料.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海门地区典型的滨海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室内承载比(CBR)试验,以及水稳定性试验,研究了水泥和石灰两种改良剂对该类滨海盐渍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泥添加量12%~14%或石灰添加量10%~14%时,改良土的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二级公路底基层指标; 石灰改良土最佳石灰掺入量为12%; 水泥对CBR的提升和对盐渍土膨胀的抑制作用比石灰更显著; 两种改良剂添加量为6%~14%时,改良土水稳定系数在65%~80%之间; 施工中需采取隔断、排水等措施降低水对盐渍土路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南友公路沿线灰白色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石灰改性的CBR试验、直剪试验、三轴剪切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了其强度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室内试验研究表明,掺灰剂量、密实度和含水量对改良土的CBR值影响较大,掺灰率对直剪试验结果影响规律不明显,三轴剪切试验的C和φ随掺灰率增加而增大,部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因为掺灰较少和养护龄期较短而崩解,养护初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龄期成线性增长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用聚砜(PS)和聚氯乙烯(PVC)超过滤膜对灰矸脱毛废水进行超滤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超过滤技术对灰矸脱毛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纤维与TG固化剂对水泥石灰土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基层性能,选用聚丙烯纤维、TG土壤固化剂改良水泥石灰土。根据水泥和石灰含量、聚丙烯纤维掺量、TG固化剂剂量对水泥石灰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水泥和石灰含量均为4%,聚丙烯纤维和TG固化剂掺量分别取0.2%、0.02%。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纤维与固化剂对水泥石灰土劈裂强度、收缩性、水稳定性及冻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聚丙烯纤维与TG固化剂复合固化的水泥石灰土强度及稳定性提高效果最显著,优于高石灰掺量的水泥石灰土。  相似文献   

18.
东江水处理中加碱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试和生产性试验,研究了东江水处理过程中在过滤前投加石灰或过滤后投加NaOH、Na2CO3调节出厂水pH值的效果.结果表明:由于滤料表面生物膜与氨氮的硝化作用产酸,过滤前投石灰不能有效提高pH值.在清水池末端投加NaOH约4mg/L或Na2CO3约9mg/L,可以将出厂水pH值调节至7.5.投加NaOH的成本比投加Na2CO3低.  相似文献   

19.
利用稻壳与水泥复合制备稻壳砂浆,并就稻壳经自来水和饱和石灰水浸泡两种预处理工艺对稻壳砂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未采取任何预处理措施的稻壳相比,经过两种预处理工艺处理的稻壳所制备的砂浆其力学性能明显提高,且饱和石灰水浸泡法预处理的效果优于自来水浸泡法;饱和石灰水浸泡法预处理后的稻壳制备的稻壳砂浆其水化热峰值最高,3d放热量最大.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预处理前后稻壳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发现预处理后稻壳表面半纤维素吸收峰减弱,脂肪族吸收峰消失.  相似文献   

20.
在考察明胶生产工艺、废水水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改进的磷酸氢钙清洁回收工艺。在浸灰工段后设一沉淀池,沉淀分离石灰沉渣,将上层饱和的氢氧化钙浸灰废液送至浸酸工序,处理浸酸废液,调液外排,造成了难于治理的明胶生产废水高碱、高钙、高悬浮有机物污染。实验证明,该改进工艺能消耗大量的浸灰废液,有效降低明胶生产废水的高碱特性,对悬浮COD的去除效果与使用普通净水剂效果相当,且对磷钙复合肥的收率无重大影响,所排废液不再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钙污染也得到一定控制,与原废水相比生化处理难度大大降低,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