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外光固化抗静电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紫外光固化涂料技术与抗静电技术相结合,研制了一种由光敏树脂、光敏交联剂、光引发剂、抗静电剂等组成的紫外光固化抗静电涂料,探讨了光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与紫外光固化性能的关系,并对抗静电剂种类和添加量与涂膜抗静电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紫外光固化抗静电涂料固化速度快,附着力强。涂膜抗静电性能优良,具有耐擦洗性。  相似文献   

2.
着重研究了用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高分子化合物型抗静电剂对绦纶中长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后的抗静电效果,并对不同浓度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效果进行了比较,同时还进行了部分抗静电剂的耐水洗试验。所选4种抗静电剂均有抗静电效果,其中高分子化合物型抗静电剂抗静电效果和耐水洗性均好。  相似文献   

3.
用3种不同厂家的上浆剂对碳纤维表面进行上浆,测试和比较了3种上浆剂对碳纤维宏观形貌、光泽度、扩散性、毛丝量、硬挺度等表观性能的影响,并对碳纤维与环氧树脂的接触角和界面剪切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同样上浆条件处理下,松本上浆剂处理后碳纤维的集束性强,纤维间抱合力大,与环氧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为75.59 MPa;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浆剂处理后碳纤维的性能已经接近于松本上浆剂,甚至在某些方面上超过松本上浆剂,其与环氧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高达77.54 MPa.  相似文献   

4.
抗静电剂CMM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文中叙述了抗静电剂的合成和性能测试,实验表明,抗静电剂CMM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和耐洗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绢纺生产用抗静电剂的配方进行了研究,研制出SS1及SS2绢纺抗静电剂。应用表明,采用此类抗静电剂,不但降低了生产中的静电,而且提高了梳折;在圆梳系统中提高了3.23%,在精梳系统中提高了3.1%;同时精绵的长度和强力也有所增加,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作者采用国产添加型抗静电剂,研究了抗静电聚丙烯的最佳配方和流变性能、纺丝与拉伸工艺,制得纤维的力学性质和电性质。研究结果表明:1.添加0.5%的抗静电剂,所纺制的抗静电等规聚丙烯纤维的表面电阻可降到10~7—10~8Ω,耐水洗性好;少量的抗静电剂的添加对其力学性质没有明显的影响;2.抗静电的等规聚丙烯熔体的流动特性比等规聚丙烯好,其粘流活化能也比等规聚丙烯低;3.抗静电聚丙烯纤维的纺丝和拉伸的温度都要比聚丙烯纤维低约5—10℃。  相似文献   

7.
以氯磷酸二乙酯,丙烯酸羟乙酯合成了阻燃单体(FR);以丙烯酰氯,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合成了抗静电单体(AS);以FR/AS/MMA为共聚合单体,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阻燃抗静电剂,并与聚丙烯(PP)复合制备了含AMF162的PP复合材料.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法(TG)、氧指数测定、电阻率测定以及抗冲击强度测定等对PP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探讨了阻燃抗静电剂的用量对PP复合材料热稳定性、阻燃和抗静电性能以及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抗静电剂的含量为20%时,PP复合材料的氧指数(LOI)达到20.8%;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到达1012级,比改性前下降了4个数量级,阻燃抗静电剂的加入明显改善了PP材料的阻燃抗静电性能;阻燃抗静电剂的添加量不超过15%时可提高PP材料的冲击强度,添加量为20%时PP材料的冲击强度有所下降,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以阴离子和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组成复合抗静电体系,用玻璃纤维为增强剂,研制成具有良好抗静电和机械性能优良的尼龙66;介绍了抗静电复合体系及玻璃纤维含量对抗静电增强尼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于消除涤纶纤维静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分析了可用于涤纶纤维的抗静电剂 ,详细阐述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抗静电原理 ,并讨论通过几种添加成分以改善季胺盐类抗静电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三种共混体系的选配、抗静电剂含量和共混方式对涤纶纤维可纺性、抗静电性及耐水洗性的影响中,发现涤纶(PET)—聚乙二醇(PE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硬脂酸盐(Stearate)四元共混体系,因复合抗静电剂的协同效应,使其抗静电性和耐久性好。该体系在40℃的皂水中连续洗涤20次,体积比电阻达10~8~10~9Ω·cm,且可纺性和拉伸性能均佳。本文还探讨了抗静电剂含量对涤纶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高分子材料静电的危害,有机抗静电剂的分类和作用机理,阐述了抗静电剂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及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2.
ABS阻燃抗静电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抗静电剂、阻燃剂和协同剂复合改性ABS ,研制一种抗静电阻燃材料 ,并对各自作用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选用优化配方的阻燃抗静电ABS复合体系具有良好的阻燃和抗静电性能 ,并基本保持了ABS的耐冲击和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13.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磨性碳纤维用乳液上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剂与去离子水,主剂与去离子水质量比为(30∶70)~(50∶50),所述的主剂由以下组成:芳香族聚酯多元醇55~75 wt%,双酚F环氧树脂10~30 wt%,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1~15 wt%,抗氧化剂0.5~1.5 wt%,流平剂0.5~1.5 wt%。采用该发明的碳纤维用乳液上浆剂上浆后的碳纤维耐磨性高,可降低织造过程中产生的起毛和断丝,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该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碳纤维用乳液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选用YG321型纤维比电阻试验仪以及Y151型纤维摩擦系数测定仪测试了施加抗静电剂后,阻燃纤维摩擦、静电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阻燃纤维经非离子抗静电剂处理后,阻燃纤维与金属辊、橡胶辊的静摩擦系数均下降;经阳离子型抗静电剂处理后,只有腈氯纶纤维与橡胶辊的静摩擦系数下降,其他阻燃纤维的静摩擦系数都有所增加,阻燃纤维与金属辊、橡胶辊的动摩擦系数有增加有减少;阻燃纤维的质量比电阻经非离子抗静电剂处理之后均下降,经阳离子型抗静电剂处理之后,除了维纶和国产芳纶的质量比电阻变化不大外,其他阻燃纤维的质量比电阻均下降.非离子抗静电剂对阻燃纤维的摩擦和静电作用优于阳离子型.  相似文献   

15.
抗静电剂及其在纺织染整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杰  孟庆霞  郝波 《应用科技》2000,27(3):23-24,13
概述了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种类,性能及其在纺纱,织造,染整加工中的应用,并指出使用抗静电剂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尼龙6溴、氮、锑三元阻燃体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抗静电体系及经过表面处理的导电炭黑抗静电体系,并考察了阻燃、抗静电剂间的相互作用,确立了尼龙6的双抗体系。并制得阻燃性能达到MT113-90标准、表面电阻小于3×108Ω的尼龙6材料。  相似文献   

17.
陈恺  王磊 《山东科学》1993,6(1):14-18
用添加憎水荆——溶剂聚合——转相乳化的方法制备了喷水织机纤维上浆剂,对其防水性及碱水可溶性进行了测试和讨论,认为用这种方法制备上浆剂从配方上和工艺上都较易实现耐水性和水溶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由脂肪酸和二甲胺基乙醇进行酯化,再以卤化物季铵化的方法,合成了十二种文题化合物。测定了它们用于腈纶纤维、涤纶纤维及涤纶平绒织物的抗静电效果,讨论了影响抗静电效果的因素。发现月桂酸及棕榈酸的二甲胺基乙醇酯与氯甲烷形成的季铵盐,具有卓越的抗静电性,超过了常用的抗静电剂SN。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糊化阳离子淀粉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其浆液性能和浆纱质量的测试,证明该浆料性能优良,具有高浓低粘、抗静电的特性.在细特纯棉、涤棉纱上浆中,不仅取代PVA的量大幅度增加,而且浆纱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尝试用Ar等离子体技术与紫外光照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无光引发剂的条件下、在PMMA表面接枝丙烯酰胺(AAm),以改善材料表面的抗静电性能。探讨了等离子体预处理时间、放电功率、气体压强、AAm单体浓度和紫外照射时间对材料表面电阻率的影响。通过ATR-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研究了PMMA接枝AAm前后表面性能和表面形貌的变化。抗静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接枝丙烯酰胺可以使PMMA材料的抗静电性能显著增强,表面电阻率下降了3~5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