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文章以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为手性试剂,研究了血管扩张型降压药盐酸尼卡地平、尼莫地平和尼群地平手性对映体拆分方法.采用区带毛细管电泳模式,以高磺化环糊精(HS-CD)为手性识别试剂,考察了手性试剂的类型、浓度及缓冲溶液pH值等对分离度的影响,确定了拆分尼卡地平、尼莫地平和尼群地平手性对映体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盐酸尼卡地平在HS-γ-CD手性选择剂存在下对映体获得基线分离,尼莫地平和尼群地平分别在HS-β-CD和HS-α-CD手性选择剂存在下对映体获得部分分离,并对其分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研究山莨菪碱的手性分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山莨菪碱的手性分离.方法以β-环糊精及羧甲基-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影响手性分离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拆分山莨菪碱对映异构体的最佳分离体系.结论羧甲基-环糊精可使山莨菪碱的4种对映异构体达到基线分离,与山莨菪碱结构相似的东莨菪碱和阿托品未达到手性分离.  相似文献   

3.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在20℃温度下,选择含不同浓度高磺化-β环糊精(HS-β—CD)磷酸盐缓冲溶液(磷酸盐浓度50mmol/L,pH2.50),分别试验了HS-β-CD与伯胺、仲胺和叔胺三种胺类手性药物萘乙胺、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和扑尔敏的分离情况,采用双倒数法求解结合常数,结果表明HS-β—CD与叔胺类药物扑尔敏的结合常数最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羧甲基-β-CD(CM-β-CD)为手性添加剂,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对氢化安息香和联萘酚磷酸酯的消旋体进行了拆分研究.实验考察了CM-β-CD的浓度、背景电解质的p H值、分离电压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0 mmol/L Tris-磷酸为缓冲液,CM-β-CD的浓度在5-30 mg/m L,p H值7.5-10.0之间,电压在10-30 k V之间,温度在25℃时,氢化安息香和联萘酚磷酸酯均能获得基线分离.该方法简便、快速、分离范围宽,可用于氢化安息香和联萘酚磷酸酯的手性分离.  相似文献   

5.
采用β-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使用微乳电动毛细管色谱方法在12 min内成功进行氰戊菊酯对映异构体的手性拆分.对拆分的电泳条件,如缓冲溶液的组成、浓度、pH、微乳的组成及浓度、环糊精浓度等进行了讨论及优化.结果表明,在分离电压为20 kV,选用57 cm(有效长度50 cm)×75μm内径的石英毛细管,β-环糊精的浓度为30 mmol/L,缓冲溶液pH=6.5(5 mmol/L磷酸二氢钠 10 mmol/L硼砂溶液),以40 mmol/L SDS 30 mmol/L正庚烷 300 mmol/L正丁醇为微乳,在25℃分离,可使氰戊菊酯的4个对映体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手性药物氧氟沙星和N-异丁基-1-苯基氨基乙醇光学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拆分,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下,采用2,6-二甲基-β-五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通过考究手性选择剂浓度和背影电解质溶液PH对对映体表观工差的影响优化了分离条件,使氧氟沙星和N-异丁基-1-苯基氨基乙醇对映体成功达到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7.
毛细管电泳中使用二元环糊精体系拆分CBI-氨基酸对映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中,以β-环糊精(β-CD)和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组成的二元体系作为手性选择剂,对两种相对较难手性拆分的萘-2,3-二甲醛氨基酸衍生物(CBI-DL-Ser,CBI-DL-Glu)进行对映体分离.结果表明,该二元环糊精体系在拆分CBI-DL-Ser和CBI-DL-Glu时具有协同效应,在实验选定的条件下,两者均能达到完全手性拆分。  相似文献   

8.
用双[-6-氧-(3-脱氧柠檬酸单酯-4)]-β-环糊精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以有机弱酸的形式和三乙胺组成缓冲体系,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中实现了头孢氨苄对映体的手性拆分.结合碳18硅胶键合(ODS-BP)柱为固定相,该缓冲液与不同比例乙腈混合形成流动相,考察了流动相配比、pH值、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浓度等因素对头孢氨苄2对对映体手性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8.8,流速0.6 mL/min,检测波长310 nm,添加剂浓度为5.0 mmol/L缓冲液的最佳条件下,可实现头孢氨苄4个对映异构体色谱峰的基线分离,最佳条件下4峰中相邻两峰分离度Rs分别为3.41、5.34和8.93.  相似文献   

9.
以羧甲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对5种苯乙胺类药物进行手性拆分.通过考察影响拆分的因素,如手性选择剂的种类、浓度,缓冲溶液的pH值,分离电压和柱温,确定最佳拆分条件.在所采取的拆分条件下,对5种药物进行了成功的拆分,通过优化条件,达到了高效快速的目的,并且对苯乙胺类药物的手性拆分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以羧甲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二甲基-β-环糊精作为手性添加剂对氯霉素前体和甲砜霉素前体对映体进行了分离。并研究了手性选择剂的类型和浓度、背景电解质的酸度、背景电解质的类型、操作电压和温度等因素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分离结果表明,不仅为此类药物提供了简便、快速的分离分析方法,而且还获得了比以往报道更高的分离度。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双相(O/W)识别体系对苯基琥珀酸对映体的萃取拆分过程进行动力学研究,对苯基琥珀对映体的萃取反应为一级反应;水相和有机相中使用的萃取剂分别为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以及L-酒石酸异丁酯(L-IBTA);考察搅拌速度、两相接触面积、水相中苯基琥珀酸对映体浓度、水相及有机相中萃取剂浓度、水相中pH对萃取初始速率的影响。在5℃时,双相识别体系萃取分离苯基琥珀酸的S-、R-型对映体的萃取速率常数分别为32.95×10 5m6.mol 2.s 1和16.18×10 5m6.mol 2.s 1。建立了双相识别体系萃取拆分苯基琥珀酸对映体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以双-[-6-氧-(-2-间羧基苯磺酰基-丁二酸-1,4-单酯-4-)-]-β-环糊精(β-CD-B2)为手性添加剂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中分离布洛芬,考察了缓冲溶液硼砂的浓度、pH值,手性添加剂β-CD-B2的浓度,分离电压对布洛芬手性异构体分离的影响.结果8min内实现了对映体的基线分离,最佳分离条件下分离度Rs为4.26.布洛芬对映体分离的前峰线性范围为0.0538~0.942g/L,后峰线性范围为0.178~0.942g/L.在分离布洛芬的最佳条件下,可同时分离布比卡因和布洛芬2种手性药物的混合溶液.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拆分喹禾灵对映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Sino-Chiral AD)手性柱上,对喹禾灵外消旋体进行拆分,考察流动相正己烷中,不同的醇类添加剂、醇类添加剂浓度及温度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当流动相为V正己烷∶V乙醇(95∶5)、流速为0.5mL·min-1、25℃时喹禾灵在Sino-Chiral AD柱上获得完全分离,分离度Rs达2.17.  相似文献   

14.
以双[-6-氧-(-3-间硝基苯磺酰基-丁二酸-1,4单酯)-4-]-β-环糊精键合全多孔硅胶基质为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以正相和反相模式对药物扑尔敏进行手性分离.考察了流动相中配比、pH值对分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相模式最佳条件下分离度Rs=1.37;反相模式最佳条件下分离度Rs=10.58,扑尔敏浓度为0.000~1.367mg/mL,前后峰峰高与浓度均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均为0.9985.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为0.9998.通过精密度试验考察,以峰高为响应信号,相对标准偏差RSD(n=12)为2.90%-3.77%;以峰面积为响应信号RSD(n=12)为1.05%-3.15%.加标浓度与样品浓度相当时,以峰高为响应信号,回收率94.69%~106.93%.研究表明,采取反相分离模式,易实现扑尔敏两异构体的分离.  相似文献   

15.
以2-(11H-苯[a]咔唑)乙基氯甲酸酯(BCEC—Cl)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对氨基酸进行衍生,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磷酸(Tris—H3PO4)溶液作为缓冲溶液,β-环糊精(β—CD)为手性拆分试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模式考察并优化了氨基酸对映体的分离条件.结果实现了15种氨基酸对映体的拆分,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配体交换色谱手性固定相的发展、制备及其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讨论了洗速、进样量、中心金属离子及其浓度、流动相pH值、柱温、有机改性剂等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阐述了对手性识别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研究脱氧胆酸钠和溴化四丁铵的混合态表面活性剂涂层烷基键合硅胶 ( ODS)固定相的制备和它在手性对映体分离中的应用 .利用表面活性剂胶束在水系洗脱液中会形成具有疏水内腔的螺旋状结构和分布均匀的静电作用点 ,使不同空间结构的消旋混合物产生色谱保留差别 .实验表明 ,以水为洗脱液在涂敷离子胶束相上对氨基酸对映体的拆分模式 ,具有不改变生物样品存在环境、无污染、低成本等优点 ,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绿色、简便、实用的分离体系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三苯甲酯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对映体的拆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微晶纤维素和苯甲酰氯的超声反应合成了纤维素三苯甲酯 ( CTB) ,并将其涂敷于硅胶上 ,用作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在正相条件下 ,用此手性固定相对一系列外消旋缩水甘油芳香基醚类化合物进行了拆分 ,并对拆分机理进行了探讨。考察了流动相中添加不同的醇对缩水甘油间甲基苯基醚对映体拆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