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非牛顿流体在化工、食品、石油及生物工程等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人们在非牛顿流体流变特性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对于剪切流动过程中质能传递特性的研究仍然欠缺,多年来一直照搬牛顿流体情况来处理。事实上,在剪切流动中其热、质通过流体微团来输运,非牛顿流体的流变机制不同必然要影响到其质能传递特性的不同。作者基于多年非牛顿流体复杂流动与传热、传质的研究工作,提出非牛顿流体热质输运遵循流变协同机制,应该基于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来构建其热质输运本构关系模型。该文以上随体导数Maxwell粘弹性非牛顿流体模型为例,考虑到Maxwell流体的松弛特性,引入Cattaneo-Christov热通量公式,原创性提出基于粘弹性流体流变协同的传热本构方程模型,并推导出基于该本构模型下的粘弹性流体边界层耦合流动与传热问题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引入适当相似变换及利用同伦分析方法求解得到了问题的近似解,并讨论了相关参数对于流动与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观察新鲜鲩鱼胆汁灌胃对狗、大鼠、小鼠的肺、肝、肾功能及形志学改变的影响,新鲜鲩鱼胆汁可引起 PaO_2明显降低、PaCO_2、BUN 及 SGPT 明显升高,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肺水肿、灶性肺炎、肝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浊肿、坏死.实验结果表明:新鲜鲩鱼胆汁可引起急性肺、肝、肾功能衰竭.与临床 MOF 表现相符,即复制出 MOF 动物模型.本实验模型在国内外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粘弹性胶束压裂液的流变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粘弹性胶束清洁压裂液(VES-60)的流变动力学,首次建立了粘弹性胶束的流变动力学模型和方程,并用于描述粘弹性胶束压裂液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流变动力学模型能够确切描述粘弹性胶束的形成过程,模型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良好,模型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合理。  相似文献   

4.
一种软岩流变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描述工程软岩的复杂流变特性,提出了2种非线性元件——蠕变体(CYJ体)和裂隙塑性体(L体).并将它们和描述衰减蠕变特性的开尔文体(K体)、描述瞬弹性的虎克体(H体)及圣文南体(S体)相结合,得到了一种新的复合流变力学模型,并推导了其流变本构方程;讨论了该复合模型在恒应力条件下的蠕变特性及恒加载速率下的流变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能描述软岩在低应力时的弹性和粘弹性(稳定蠕变),而且能描述软岩在较高应力时的弹性、塑性、粘弹性和粘塑性(不稳定蠕变).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泥岩粘弹性本构方程及套管受力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大庆油田“中342-检21井”泥岩岩心,对其进行浸水实验,用伯格模型来描述其流变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泥岩粘弹性本构方程.依据线性粘弹性问题的对应原理和套管外挤力弹性解,得到套管外挤力粘弹性问题的解.对岩样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确定了泥岩流变特征参数,计算出随时间变化的泥岩层套管外挤力.计算结果揭示了大庆油田套管蠕变挤毁机理,还可看出泥岩的水化程度只改变蠕变速度,使套管所受外挤力变化速率加快,并不改变最终外挤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数目是确定分期、判断预后和决定辅助治疗的重要指标.结直肠癌血行转移多见于肝脏,yeatman报告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例的胆囊胆汁CEA值升高.作者14例标本采用淋巴结显示技术检查淋巴结,共得淋巴结579板,平均41.36士17.14枚.6例发生26枚转移淋巴结.同时其中5例术中抽取胆囊胆汁测定CEA值,三例高于血清正常值(15ng/ml),其中一例术后作CT发现肝内可疑转移灶,术后19月作B超发现肝内转移.作者认为采用淋巴结显示技术,全数、逐个、连续切片检查淋巴结可以增加阳性淋巴结的检出率,从而提高分期;测定结直肠癌病例的胆囊胆汁CEA可以早期发现亚临床的肝转移灶;初步观察,有可能淋巴结转移数目与肝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7.
根据Q2黄土的流变特征,其粘弹性特性可采用五元件广义的Kelvin模型来描述,其线性粘塑性特性可用与一滑块并联的Maxwell模型来描述,而非线性粘塑性特性,可通过损伤与塑性应变的耦合作用来反映。在考虑黄土瞬时损伤、蠕变损伤及黄土粘弹塑性组合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应变等效原理,建立了蠕变损伤流变本构模型,并通过拟牛顿法确定了相应的模型参数。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黄土的加速蠕变过程,具参数少、适用性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堰体结构材料主要成分是风化砂和石碴料,通过采样和实验分别得到了这两种材料的力学特性和基本性质,总结了其变形规律.在实验成果和实测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围堰填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提出了三参量堰体材料流变本构模型,该模型既可以描述材料的蠕变过程行为,又能描述材料应力松弛特性,符合大多数材料的粘弹性力学特性,能够很好的分析研究围堰堰体结构的应力应变.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热粘弹性本构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弛特征开展了试验研究,并应用热流变简单材料的时温等效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参数拟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描述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温度应力松弛特性的热粘弹性本构模型,并通过对TSRST沥青混合料温度收缩应力试验的模拟,对该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猪胆汁为材料,采用正交实验、单因素优选实验,对影响胆红素钙化的诸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选用最佳条件和因素,可以使胆汁中胆红素钙化的百分率达97.4%,这为工业化生产胆红素,提高产率,充分利用胆汁资源,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胆囊收缩特点及胆汁属性提出了收缩胆囊内胆汁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SIMPLER算法计算了活体胆囊收缩时胆汁流动的速度分布及压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胆囊收缩时,囊内出口附近区域存在明显的S型旋涡区域,该区域的存在有可能是形成胆囊结石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对22例B超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经手术证实为肝内钙化灶的病例进行了分析。误诊原因:(1)缺乏区别肝内强回声灶的经验;(2)未注意肝内强回声灶与胆管的关系;(3)未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和经皮肝胆管造影。认为,仔细进行检查是减少误诊和提高诊断精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在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该研究证明,在天然牛黄及胆汁中,均存在埃希氏大肠杆菌;在产牛黄的同一个胆囊里,可有数株埃希氏大肠杆菌同时存在,在正常牛活体胆汁中,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总检出率为45.9%,并发现在一个胆囊里,数株埃希氏大肠杆菌转化结合胆红素为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异很大。在产天然牛黄的胆囊里均存在转化率高的埃希氏大肠杆菌,但在正常牛胆囊里的埃希氏大肠杆菌的转化率则较低。因此,植黄用的菌种,应选用天然牛黄及其胆汁中分离的转化率高的埃希氏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4.
以暹罗鳄(Crocodylus siamensis)胆汁为材料,应用细胞培养、细胞计数、Hoechst33258染色、流式细胞仪等技术研究暹罗鳄胆汁提取物对人胆管癌MZ-ChA-1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胆汁提取物可明显诱导人胆管癌MZ-ChA-1细胞的凋亡,经1.75 mg/mL暹罗鳄胆汁提取物诱导处理24 h后,人胆管癌MZ-ChA-1细胞的增殖活动受到显著的抑制,细胞生长抑制率达86.71%;光镜观察结果显示,暹罗鳄胆汁提取物处理细胞后,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固缩;细胞核经Hoechst33258染色出现浓染致密的固缩形态和颗粒状荧光;细胞周期检测出现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暹罗鳄胆汁提取物对人胆管癌MZ-ChA-1细胞凋亡的诱导具有显著作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凋亡机制提供重要基础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活体胆囊中胆汁的瞬态流场。采用了CT(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等技术获得运动的边界条件。采用了罚函数公式系统和移动三角形单元获得了轴对称胆汁流动的流场。计算结果表明,垂直于中轴的截面上存在着明显的胆汁回流,回流与出流共同形成了收缩胆囊内的轴对称涡流,这与以前的预料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6.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直读光谱仪测定正常家兔肝胆汁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发现兔肝胆汁中含有23种元素,其中14种元素浓度高于检出下限,大多为金属元素,亦有少量非金属元素。这结果与黑色胆石成分基本一致。在刺激兔耳肝胆穴后,观察到肝胆汁中一些必需金属元素如铜、铁、镁等的含量都有所下降,尤以钠浓度下降明显。以上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耳压法预防结石症产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性胆道梗阻及胆肠内引流实验观察梗阻后门脉压力逐渐增加,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周围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渐增,小叶中央静脉变窄、肝窦阻塞,早期行胆肠内引流可减轻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18.
红腹锦鸡肝脏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用组织学方法对3只红腹锦鸡(Chroysolophus pictus)的肝脏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结果如下:红腹锦鸡的肝脏由许多肝小叶组成;中央静脉位于其纵轴中央,围绕中央静脉,两层肝细胞组成的肝细胞索(肝板)不连续的呈放射状排列,肝血窦呈辐射网状排列;肝血窦的窦壁由一层内皮细胞和枯否氏细胞组成,内皮细胞不连续,枯否氏细胞常见于肝血窦,有几个突起;肝细胞索的两层肝细胞之间见有胆小管,另外,对红腹锦鸡的肝脏与其它动物的肝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实验性草鱼胆中毒肾脏和肝脏损害的病理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实验性草鱼胆中毒的肝脏和肾脏病理变化,并探索药物治疗。方法:将大白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均胃饲鱼胆汁,48h后取肾脏和肝脏行病理检查。结果:草鱼胆中毒肾脏损害之病理表现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小球充血,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药物组和模型组的病理表现无明显差异。结论:草鱼胆中毒肾脏损害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球无明显异常;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药物康复新对其病理表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41只家兔在麻醉状态下胆流速度均匀,平均3.4毫升/公斤/时。对其中35只兔的膈下迷走神经施以电刺激,7只无反应,28只胆流有不同程度抑制。在这28只中,当膈下腹、背两侧迷走神经分别受到刺激时,都出现反应的有9只(32%);仅对刺激腹侧神经有反应的15只(53.6%);仅对刺激背侧神经有反应的4只(14.3%)。本工作揭示:支配家兔胆管活动的迷走神经并非仅仅是膈下腹侧支,而背侧支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关于家兔胆汁分泌的研究曾有一些报道~[1.2.3];梅懋华等~[1]将家兔膈下双侧迷走神置于一个电极下,使两者同时受到刺激,绝大多数动物的胆汁流出速度发生变化.并证明这一效应的作用环节在于神经的兴奋引起胆管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阻碍了胆汁流出,而不是改变肝的分泌或胆囊活动.根据现有知识,家兔膈下腹侧迷走神经形成胃前神经丛,后者再发出纤维分布到肝~[4];至于膈下背侧迷走神经是否有纤维分布到肝和胆管,以及对胆汁流出是否产生影响,均未见报道,我们在实验中,注意到,若单独对家兔膈下腹侧或前侧迷走神经分别施以电刺激,各侧神经对胆汁排出能否产生影响,这在不同个体并不一致.于是导出了这样的问题;家兔膈下背侧迷走神经,是否也能借缩胆管机制影响胆汁的排出速度?如果能够,那么这两侧神经表现此种作用的场合各占多大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