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智能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多路温度采集与检测,利用仪用放大器AD620进行信号放大,采用LM331型电压-频率转换器进行电量转换,采用89S52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及存储并用Visual Basic 6.0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最后给出了智能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在梅江小区综合办公楼生态能源示范系统的应用数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高速同步数据采集,设计了了一种基于TMS320F2812 DSP芯片与AD转换芯片ADS8364构成的并行高速、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包括硬件接口电路的设计,控制参数的设置以及部分关键的控制代码和实现AD采样的程序流程等.调试证明,本系统是一种新颖、采集精度高并且易于实现、配置灵活的数据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3.
在对靶场光电仪器进行外场数据分析时,需要对仪器接收到的多种数据信号进行采集,为提高采集过程中数字控制系统A/D转换效率,并简化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了基于FPGA控制AD7890芯片A/D转换和转换数据串行输出方案。介绍了串行多通道A/D转换器AD7890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在Xilinx公司的ISE 10.1软件开发平台下程序设计和仿真图,并进行了基于FPGA器件Virtex-4处理器硬件开发平台下的实验。实验表明,FPGA的控制是成功的,AD7890输出的二进制值010000000000和001001100111与加入到输入端的模拟电压5V和3V完全一致,充分发挥了12位AD7890的高精度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ISA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ISA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该系统采用异步启动4块ADS7810模数转换器的方法来相对缩短AD转换时间,从而在ISA总线上实现了频率2,6MHz的高速采集速率.用便于移植的虚拟设备驱动程序(VxD)读取采集数据,并由Windows应用程序显示和处理,实验表明,该系统的性能指标满足高压脉冲电场食品杀菌装置的电压采集要求.  相似文献   

5.
数据采集系统是模拟域与数字域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近年来传感器技术飞速发展,由此带来的是人们对数据采集系统的重视与深入研究。该文着重介绍了基于ARM2103核心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电路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信号产生模块,频率电压转换模块,AD采集模块,LCD显示模块组成,实现了至少4路信号的传输。通过测试与调试,整个系统通电后开始工作,无需人为操作,实时显示4路通道的实时电压数据,精确到0.001 V,实现了4路信号的传输。  相似文献   

6.
7.
以电阻点焊质量在线监控为目的,对点焊过程中的重要信号参数进行采集和预处理,研制基于ADμC812为核心的高速、高精度、多通道的点焊信号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利用集成化的USB接口、RS232串口模块,可在线调试参数特性,满足与上位机的高速通信,能够完成对电阻点焊机的输入电压和电流、输出电压和电流、电极位移等信号的高速采集及预处理.  相似文献   

8.
在特种设备的控制和检测中,经常要对设备中连续时间变换运行参数进行实时采集。针对传统数据采集系统在采集精度与采集速率方面存在精度差,采集速率低,不能很好的采集高频信号、反映特种设备高速运行部件的准确信息,制约了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问题。本文利用STM32与FPGA芯片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和FPGA架构的高速采集系统,本系统采用高精度、大动态范围的AD9238芯片为核心进行AD转换保证了采样精度,通过FPGA的并行结构特性保证了采样速度,STM32进行逻辑控制与后级系统输出.阐述了系统整体结构,对关键硬件模块进行了设计,分析了关键数据流量处理过程,包括FPGA数据读取控制,FSMC总线数据传输,STM32数据传输控制等,最终对采集系统进行测试,测试表明本采集系统具备高采集精度与采集速率,能够很好的应用于特种设备的控制和检测中高频信号的采集.  相似文献   

9.
数据采集系统芯片ADμC(Microconverter )将模数转换器A/D、数模转换器D/A与单片机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大大简化了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本文介绍了美国ADI公司ADμC824的原理、功能和应用,采用ADμC824设计并实现了高精度的A/D转换采集板,有效分辨率达到稳定18位.阐述了在系统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探讨了提高A/D转换精度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和需要注意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AD651/652是美国ANALOG DEVICE/IOS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能的同步电压频率转换器(SVFC)或A/D转换器。它具有高分辨率、高稳定性和最佳转换时间等特点,本介绍了AD651/652的主要特性、工作原理、应用接口实例以及实际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TMS320VC5410的双路声信号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T I公司定点DSP处理器TM S320VC 5410和A/D转换芯片TLC 320AD 50C的双路声信号数据采集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讨论了TM S320VC 5410最小系统以及TM S320VC 5410和两片TLC 320AD 50C硬件接口电路设计,简要介绍了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法.系统能够满足对声信号数据采集实时性和灵活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夏天  腾飞  潘盛会 《应用科技》2006,33(10):38-41
在惯导系统中加速度计用来测量载体的比力,经计算得到载体的运动加速度是主要的测量参数,精度要求较高,对其精确测量是准确掌握导航信息的基本依据.因此,需要高采样精度的高速数据采样系统,针对这种需要,设计了基于AD976和PC104的采样模块,并给出了相应的A/D采样模块的软、硬件实现,电路设计简捷,调试方便,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解决浅层地震勘探信号采集的时间同步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浅层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并完善基于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检波装置, 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MCU: Micro Controller Unit), 采用低功耗、 高分辨率的16位Σ-Δ型模数转换芯片AD7705实现数据采集, 选用nRF24L01组建无线网络, 给出电源模块和稳压电路以实现准确灵活供电。通过确定数据采集系统不同传输距离的实际时间差值, 利用地震仪进行时间补偿, 从而实现数据采集同步。测试结果表明: 系统在测试期间功耗为2 500 mW, 无线传输最远距离为94 m, 延迟时间最短为1.87×10-6 s。解决了勘探环境恶劣时的复杂布线和同步问题, 实现了浅层地震勘探的低功耗、便携式的同步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基于AD7865的高速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原理和GAL(通用阵列逻辑)程序设计。在描述AD7865特性的基础上,完成了数据采集系统模拟量输入通道设计和数字部分接口电路设计。通过对GAL编程控制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实现了计算机数字控制齿轮测量中高速高精度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从对电源信号频率实时测量的应用需求出发,介绍了一种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率算法及其改进方法.为了快速对信号进行采集和运算,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DSP硬核和新型AD转换芯片构成的数据采集计算系统,该系统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将多个功能模块连接在一起,完成了对A/D转换芯片及双口RAM等模块的控制;给出了系统硬件原理框图和算法流程图,并结合系统的设计方案对其中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阐述;仿真表明了该算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具有简单、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示功图既是研究和判断内燃机工作状态、基本性能参数计算及放热规律分析的重要依据,又是反映燃烧过程数学模型精确程度的评价标准。基于Labwindows/CVI软件开发了示功图软件,使用高速多通道采集卡、压电式气缸压力传感器、放大器和角编码器,利用虚拟仪器的方法实现示功图的采集。完成了采集界面的设计、采集中的AD转换、多通道数据的高速采集和处理并最终实现波形的显示。经程序测试可以实现包括汽缸压力和角编码器信号等多通道的采集、示功图的显示功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PC总线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岚  王建  张立勋 《应用科技》2005,32(11):30-33
在工程应用中实时数据采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采用中断是提高数据采集速度的最佳方式。介绍了一种基于PC总线的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利用AD1674转换芯片可实现对4通道信号的同步采样,分辨率达12位。讨论了PC机中的8259中断、外部定时器和A/D转换,以及该系统的接口程序的C语言实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对旋式风机性能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对旋式风机性能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提出了脉动压力测速原理和性能参数换算方法,采用电流法测算电机效率.该系统包含数据采集系统硬件,基于WindowsXP环境,采用VisualBasic6.0开发的高效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应用实例表明,该系统工作可靠,操作简便,测试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个集MCU系统、传感器应用及信号采集与处理于一身的电子综合设计课题。讨论了基于ADμC 812的生理参数测试仪设计方案,重点讨论了系统的设计、元器件的选择及其软件的设计。给出了系统的原理框图以及系统软件流程图。实践证明,该系统既可满足电子综合设计集中实践教学的需要,亦适用于工程实际应用,并具有较好的研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