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峡库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分析--以重庆市忠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以忠县为例,对三峡库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分析.利用PSR框架,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其权重,构建加权平均评价模型,测算出忠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其中忠州镇、乌杨镇和复兴镇等11个乡镇耕地集约度较高,石子乡、金声乡和兴峰乡等17个乡镇耕地集约水平较低.其研究结果表明:忠县耕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较低,有效土壤层厚度、坡度等自然条件对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较大,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耕地投入较少,集约利用水平发展空间较大.最后提出了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加强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耕地集约利用空间结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大农业投入,走现代农业道路和建立耕地保护监管体系等.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治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整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三峡库区土地整治的区域特点,本文从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内涵入手,从资源、经济、社会、生态四个方面构建并筛选了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二步法,在基于农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和聚类分析筛选指标.最后以开县大德乡的土地整治为样区进行实际应用,评价结果显示符合项目区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热带台地地区的海南省屯昌县南吕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 探讨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技术。首先, 利用ArcGIS 和FRAGSTAS 软件, 计算项目区景观尺度和斑块尺度的景观格局指数, 分析项目区的景观格局情况; 然后, 采用农用地分等因素组合的方法, 分析项目区耕地利用的限制性, 以项目区农用地分等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 分析评价单元的分等因素组合类型以及不同组合类型对农用地质量的限制强度, 以此明确评价单元整治的难易程度和整治重点; 最后, 在对项目区进行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项目区的规划设计, 包括空间布局和生态设计两部分, 空间布局主要是确定整治项目区土地利用格局, 包括确定各类用地的空间位置和数量比例关系以及各种地类及整治工程的位置, 生态设计是对项目区内的用地类型和整治工程进行生态化设计, 包括对田块、道路、沟渠等提出适合热带台地地区气候和地貌特点的生态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热带台地地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系数是耕地分等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参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耕地分等调查评价要求对土地利用系数进行更新。为了探索省级尺度土地利用系数更新技术方法,以期为全国开展耕地分等调查评价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以河北省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和分县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法更新测算全省土地利用系数,划定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应用更新测算的土地利用系数重新评价全省耕地质量等别,分析土地利用系数更新前后的等别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更新后的土地利用系数空间分布更合理,等别评价结果总体符合区域耕地质量本底特性,但评价结果与耕地等别内涵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耕地分等体系的完善有待进一步完善改进。  相似文献   

5.
准确地识别土地整治改良因素和科学地测算耕地质量潜力对耕地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我国现有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分析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对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套服务于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算方法;并通过准确识别土地整治改良因素,确定提升方案,测算了重庆市綦江区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结果显示:1)研究区现状国家利用等指数区间为648.02~1 659.33,整治后国家利用等指数区间为761.81~1 783.04,耕地质量平均可提高0.79个利用等;2)得到的现状耕地利用等指数与折算为基准作物的实际产量的相关性(R2=0.895 0)大于农用地分等成果(R2=0.797 4);3)高潜力分等单元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水源较为充足的丘陵地带,整治重点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低潜力分等单元主要分布在陡坡中山地带和有石灰岩分布的喀斯特丘陵区,整治重点为防止水土流失与保护生态环境.本研究提供的潜力测算方法适应了差别化土地整治需求,保证了测算结果的真实性和潜力实现的可行性,可为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耕地质量潜力测算提供参考.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耕地质量提升的核心因子有所差异,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应有侧重点.  相似文献   

6.
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通过选择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典型土地整理项目,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补充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补充耕地普遍属于"良好"等级,但不同坡度级之间耕地质量有明显差异,土地质量随坡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探讨耕地质量定级方法,满足当前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成效分析等现实需求,本研究充分借鉴已有耕地质量定级相关成果,从基础地力和利用效率2个维度构建了耕地质量定级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用于县域范围内耕地质量定级的限制系数法.以河北省平山县为例,用该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并同因素法、修正法定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平山县东部平原耕地质量级别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中等级别耕地面积占比较大;2)该方法相比因素法凸显了利用效率对耕地质量的限制作用;3)该方法相比修正法更有利于提高定级工作的时效性和精确性.本研究能够为当前耕地质量定级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慧荣  陈英  魏丽慧 《甘肃科技》2014,30(18):52-54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开展土地整治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采用综合因子评价法,对榆中县高崖镇拟列土地整治项目区进行了适宜性评价.项目区3个评价单元分别处于适宜、较适宜和临界适宜范围内,从适宜性讲项目区可进行整治,须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土地保育措施,增强地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武汉市土地资源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土地资源安全概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构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权重,应用物元分析法对武汉市土地资源安全状况进行评价.首先选择土地质量、社会经济等指标因子构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建立经典域和节域矩阵;最后计算指标的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获得评价结果.结果表明,2002年至2009年间,武汉市土地资源安全整体上处于转化上升阶段,安全状况有较高提升,但经济密度、耕地压力指数、农药和化肥使用强度及路网密度始终是武汉市土地安全水平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耕地政策的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治国理政方略,在土地需求日益扩大的今天,土地整治发挥着巨大作用。滩涂是中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滩涂地对缓解我国人地矛盾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滩涂地特点分析,构建滩涂地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滩涂地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为滩涂地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的重要物质资源.在对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背景、大型研究计划和研究重点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预测、解释和和优化决策模型,比较了这些模型在应用上的优点与局限性,指出了针对中国特有的社会制度、自然条件、经济高速发展与土地匮乏等问题开展土地利用区域模型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本文回顾了这个全球性热点领域所进行的研究,着重综述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动态信息的获取、动力机制、区域问题以及环境效应几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简要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未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本文回顾了这个全球性热点领域所进行的研究,着重综述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动态信息的获取、动力机制、区域问题以及环境效应几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简要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未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土和总体规划是土地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一项行动目标,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规则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应以能否保持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为评价标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是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据此制定出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相适应的系列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土地整治规划中有关土地权属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常德市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中出现的权属问题进行探讨,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通过区位定位,切实解决规划区的权属问题;完善农村土地权属的法律制度;形成协商解决、政府解决、法院解决的多元土地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6.
借鉴使用土地利用类型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和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以都江堰市中心城区2005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2005年数据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009年数据为土体利用规划数据),对都江堰市中心城区土地覆被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都江堰市中心城区农用地、园林地、建设用地以及其他土地的覆被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杨仕勇  王永伟 《科技信息》2010,(29):365-366
着眼于土地管理服务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战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重心必须尽快实现从重审批到重监管的转变。供地率是供地情况、用地需求的真实反映,是土地供应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供地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供地率的几点看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土地发展权概念引自国外,在我国其法律性质尚存较大争议,有公权力说、经济权力说和私权力说。民法学界普遍将其定性为私权利,且应当区别于地上权,属于狭义空间权。农村宅基地发展权基于我国现有的农村土地权利体系,应当确立为独立的土地发展权,该理论有利于解决征地补偿中农民集体和农民利益的分配问题,还可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片是一个为利于土地经营管理而组建的地域单元,也是村内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单元.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通过对它的合理划分,有利于村内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各类规划的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协调各类用地矛盾,有效落实各类用地控制指标,科学布局各业用地,为实现村域土地利用的科学分区,落实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推进土地的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土地利用片的划分还为土地管理者或土地经营者在实现村内土地承包、转包、租赁、流转或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等方面造就了有利的条件.土地利用片是一个能有效实现村域土地组织利用、生产经营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三者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管理单元.  相似文献   

20.
地租曾经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认为不应该实行地租制,而实行土地的无偿无限期使用,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和产权混乱的现象.社会主义地租依然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社会主义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不存在阶级对抗关系和剥削关系,后者则存在阶级对抗关系和剥削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