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ZTC澄清剂对黄姜总皂苷提取液的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ZTC澄清剂对黄姜总皂苷提取液的澄清条件。实验通过ZTC澄清剂A,B的加入顺序、用量、温度、作用时间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澄清条件。得出黄姜总皂苷提取液的最佳澄清条件如下:ZTCl+1澄清剂的加入顺序是先加入ZTC组分B再加入ZTC组分A;澄清剂B和A的最佳用量为1.2g/L和0.6g/L;加入组分A或B后,在80℃下作用20min即可达到澄清除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和比较了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两种制备方法一低温法和添加扩链剂法,讨论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扩链剂用量和聚合转化率等因素对其聚合度的影响,并对所得弹性体进行了质量分析和流变性、机械性能测试对比.  相似文献   

3.
为了开发适用于船舶机舱含油污水处理用的吸附剂,研究了以酚醛树脂为碳源、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和以蔗糖为碳源、磷酸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的工艺。通过单因素优化法,对比了剂料比(氢氧化钾质量/酚醛树脂质量、磷酸质量/蔗糖质量)、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变化对制备试样乳化油动态吸附性能和静态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剂料比和活化温度分别取4∶1和2.5∶1、650℃和550℃时,经2 h活化,制备试样的比表面积和中孔容积比率分别为1402 m~2/g和1005 m~2/g、76.4%和64.7%,对乳化油的最大吸附量约71.1 mg/g和57.6 mg/g。由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更适用于船舶机舱含油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胡芦巴甾体总皂苷水提取液的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薯蓣皂苷元的提取率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从脱多糖、脱脂胡芦巴豆粉中提取甾体皂苷的工艺条件,并且筛选了ZTC澄清剂对胡芦巴甾体皂苷水提取液的澄清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水提取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固液比以及提取时间;最佳水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10,在70℃下提取3次,每次120min。得出胡芦巴种子水提取液的澄清条件如下:ZTC1 1澄清剂的加入次序是先加B组分再加入A组分:澄清剂B和A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0g/L和0.5g/L;加入组分A或B后在80℃下作用30min即可达到澄清目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法(CCD),对蔗渣半纤维素的纤维素溶剂的木质纤维素组分分离(CSLF法)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确定磷酸质量分数、磷酸蔗渣液固比和水浴温度是影响蔗渣半纤维素提取的3个关键因素.以半纤维素提取率为响应目标,采用CCD和响应面分析法(RSM),确定CSLF法半纤维素的最佳提取工艺:磷酸质量分数为83%,磷酸蔗渣液固比为8.95 mL·g-1和水浴温度为48.94 ℃.结果表明:蔗渣半纤维素提取率可达到75.29%,比优化前提高9%.  相似文献   

6.
以红树莓和蓝莓为原料进行酒精发酵,研究四种澄清剂壳聚糖、皂土、硅藻土及明胶、冷冻澄清及自然澄清对复合果酒透光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澄清剂澄清效果优于冷冻及自然澄清效果.并对壳聚糖和皂土复合澄清剂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其工艺条件为:复合澄清剂配比9:5,澄清温度47℃,澄清时间57 min,在此条件下果酒平均透光率为92.36%.  相似文献   

7.
磷酸的α—pH曲线及其在糖汁清净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稀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基本规律,研究糖汁清净中辅助澄清剂磷酸的作用机理,作出磷酸的电离度—pH值曲线。据此经实验确认亚硫酸法清净条件下磷酸钙盐沉淀的主要成分是CaHPO_4,而不是Ca_3(PO_4)_2;并用该曲线验证了文献中的Ca(OH)_2-H_3PO_4滴定曲线。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改进单纯形优化法应用于 Cr(Ⅲ)—鲁米诺—H_2O_2流动注射式化学发光体系,并就实验最佳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给出了四种影响因素一泵速、Luminol 浓度、H_2O_2浓度及溶液 PH 值的最佳工作区域,同时对其因素效应进行了分析评价。实验证明单纯形优化法比正交试验法及固定因素法具有显著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影响亚硫酸法糖厂白砂糖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色素。通过对产品色素来源及其份量的分析可知,糖浆的质量以及结晶、分蜜的工艺管理对产品质量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据此,研究并提出了提高亚硫酸法糖厂白砂糖质量的技术措施,包括:加强蔗汁、糖浆的澄清脱色;强化煮炼工序的管理等。实践证明,这些技术措施实用可行,并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一定的温度和氮气保护的条件下,以浓磷酸为催化剂,水为引发剂引发己内酰胺减压开环聚合合成聚己内酰胺(PA6).探讨了温度、时间和浓磷酸的量对己内酰胺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气保护下,反应温度240℃,反应时间3.5 h,己内酰胺和浓磷酸质量比为100∶2时,己内酰胺转化率可高达92.0%,粘均分子量为6.9×104...  相似文献   

11.
湿法磷酸制作饲料级磷酸氢钙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二段中和法生产饲料级磷酸氢钙 ,虽操作简便 ,但不足之处是磷酸中的P2 O5只有 40 %~ 6 0 %能够转化为产品 ,因此生产成本高。所研究的“复合沉淀脱氟法”,脱氟性能稳定 ,可使磷酸中的 P2 O5转化率提高到 80 %~ 96 % ,生产成本降低 2 0 % ,该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2.
以己内酰胺为原料,无机酸为催化剂,水为开环引发剂,己二酸为稳定剂,合成了聚己内酰胺(PA6).探讨了不同聚合条件对尼龙-6聚合转化率的影响,及不同聚合条件对尼龙-6的软化温度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产率测算、软化温度测试和红外表征.研究表明,在反应温度240℃、反应时间3.5 h、己内酰胺和浓磷酸质量比为100:2、己内酰胺和己二酸质量比为100:3的聚合条件下,己内酰胺转化率可高达92.0%,所合成的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6.9×104 g/mol.  相似文献   

13.
发酵耦合酶解高效制备右旋糖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改进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iodes 31208)发酵蔗糖制备右旋糖酐的工艺,实现灵活控制分子量及高效制备右旋糖酐的目标。【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蔗糖浓度对蔗糖转化的影响,确定蔗糖流加工艺的各个参数,以及右旋糖酐酶添加耦合蔗糖流加的工艺条件。【结果】通过调控右旋糖酐酶添加工艺,可灵活控制右旋糖酐的分子量,无需再经酸水解及乙醇分级沉淀就可以得到不同分子量的右旋糖酐,节省无水乙醇的用量;且确定的最佳蔗糖流加工艺参数:初始蔗糖浓度为130 g/L,流加速度为12 g·L-1·h-1,起始流加时间为16 h。与蔗糖单批发酵结果相比,该工艺可使蔗糖转化效率提高约75%,特定分子量(5000~7500 Da)右旋糖酐浓度可达108 g/L,相应提高2.3倍,收率稳定在32%左右。【结论】该方法具有发酵易调控、高效和成本低的优点,对大规模生产右旋糖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一般的“四合一”处理工艺的废液排放污染环境,常温下除油效果差等原因,因此,研制常温“四合一”磷化新工艺有着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性.从理论上探讨了常温磷化工艺的设计,其关键是PH值的控制,选择性的加入促进剂和成膜助剂等.以磷酸、复合磷酸盐为基本原料,用不污染环境的促进剂,除油剂、钝化剂及成膜助剂成功地研制开发了一种效果较好的常温“四合一”磷化液.同时从理论上对磷化成膜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磷酸与钢铁表面作用,致使磷化液系统内磷酸盐、磷酸氢盐达到饱和状态,发生电化学反应,使得金属离子沉积于钢铁表面形成磷化膜.常温“四合一”磷化液的主要创新在于克服了单一OP乳化剂作为“四合一”磷化液除油剂的传统工艺的缺点,消除了传统工艺中铬酸盐对环境的污染,使用方便,改善了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15.
湿法磷酸化学法脱氟的脱氟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湿法磷酸脱氟过程中,应尽力提高氟的回收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在化学法脱氟的过程中,宜采用碱金属盐作脱氟剂。实验结果表明,钾盐的脱氟效果优于钠盐;在内盐脱氟剂中,氯化钠的脱氟效果较好,且各种钠盐在湿法磷酸脱氟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对磷氟比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湿法磷酸的脱硫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湿法磷酸脱硫时脱硫剂量及其配比、反应湿度、反应时间等对脱硫率的影响,拟合出反应结束时和存放后硫酸根脱除率的回归方程,经显著性检验表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拟合程度很好,可用于相应硫酸根脱除率的预测与控制。在诸因素中脱硫剂量最重要,影响最大,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脱硫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柠檬酸与正丁醇反应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体系,采用基团贡献法和其他计算方法进行热力学的相关估算与分析.在275~450 K范围内,研究反应焓变、熵变、Gibbs自由能变化量、化学平衡常数、柠檬酸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反应物摩尔比对柠檬酸转化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分水情况下,在366~450 K范围内,Gibbs自由能变化量小于0,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明该反应是可行的,升温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升高温度或者增大反应物的醇酸摩尔比,可提高柠檬酸的转化率,且与实测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8.
高含量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解加成法 ,通过加入适量磷酸、己二酸, 合成了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其双环戊二烯质量分数(w)可达到27.5%。合成实验结果表明, 加入适量磷酸, 可使树脂色浅、透明, 而不影响树脂的其它性能; 己二酸的加入能有效改善树脂的脆性。考察了双环戊二烯、己二酸加入量对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性能的影响, 并与通用191# 树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孤岛油田部分油层污染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混合堵塞 ,开发出一种 HA- PA热酸深部解堵剂 ,它由 HA热化学处理剂和 PA缓速酸组成 .HA热化学处理剂是以亚硝酸盐和铵盐为基础的反应体系 ,反应后能放出大量的热能和气体 .PA酸主要由磷酸 +氟化铵组成 ,它的溶蚀率高 ,缓速性能好 ,对设备管线腐蚀小 ,能有效解除地层深部堵塞 .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表明 ,HA热化学处理剂和 PA酸配合使用可有效解除地层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堵塞 ,对地层伤害小 ,解堵增注效果好 .还介绍了该剂的配方原理、配方筛选及其性能评价和现场应用效果 .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阴离子有机硅乳液的制备方法;对由D4、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交联剂和水组成的阴离子乳液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温度、乳化剂和交联剂等对聚合的影响.结果发现,以D4单体为原料、DBSA(与D4单体质量之比为10%)为乳化剂,在反应后期(即D4转化率为80%时)滴加交联剂所得乳液体系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