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学科竞赛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学科竞赛与毕业设计的融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实践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2.
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对培养能够直接服务于行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工厂实际生产知识引入教学、产学研合作一体化、科技竞赛、生产实习、仿真实习进行了理论教学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学生接受了全面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熟悉,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案例,使得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上课没有积极性,实际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提高.为此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并结合学科竞赛设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教学案例与实训项目,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实际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创建实践教学体系,并进行了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通过基础实践教育,专业实践教育,综合与创新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际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学科竞赛是培养在校大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有着常规教学不可及的特殊创新教育功能。而对于大多数地方高校,能够参加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介绍了沈阳工业大学"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大赛"的组织、实施过程。通过构建学科竞赛的长效机制,扩大学生参与面,引导学生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效果表明,学生的兴趣与自信心、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系统概念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竞赛的开展也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全方位改革。  相似文献   

6.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与学校定位,构建了重基础、宽口径、专业有特色、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瞄准专业发展前沿,结合地方特色,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采用"平台+模块"的教学模式,将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培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行学科竞赛机制、专业导师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等政策和措施,在创新教育与工程实践中,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础实训与学科竞赛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往的研究大部分将基础实训与学科竞赛分割开来进行研究,本文在总结归纳了基础实训与学科竞赛的地位、问题、现状以及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学科竞赛纳入基础实训体系中以及建立基础实训与学科竞赛培训基地,构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的一体化整合模式,以期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新工科与工程认证的理念下软件人才培养的新需要,培育行业认可的高质量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积极探索《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提出结合双创教育与学科竞赛的软件工程教学改革新模式.该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双创教育与学科竞赛的内容,同时贯穿思政教育,拓展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从高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提升了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对软件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高校单独设置《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所存在的关联性不强,实践内容与工程实际需要相差较远,学生对机械综合设计缺乏系统了解与掌握等问题,在分析机械类学科竞赛内涵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科竞赛促进机械综合课程设计的改革思路,力求实现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上的相互连贯以及教学组织上的纵向贯通,让学生全面体会机械系统设计中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4阶段,使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以探究知识和探索实验技能的方式进行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性和工程实践能力。在数字电路与系统实验的研究性教学中,通过理论引领实践,同时将FPGA技术引入数字电路与系统实验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为学科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研究性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数字电路与系统实验教学中通过FPGA技术引领研究性实践教学,探索和实施研究性教学在实验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交通工程学》是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和交通事故防治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本文从交通工程学科的性质、特点及研究内容入手,讨论《交通工程学课程设计》教学的必要性、实用性、特点、内容与要求,旨在通过课程设计这一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光电子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及课程的特点,提出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构建光电子学教学体系的思路,并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手段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与实践,CDIO工程教育模式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体现了工程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特征。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克服基础课程难点的同时,锻炼了个人的综合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校工科人才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在简要分析了目前高校工科学生学科竞赛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学、赛、产"互动的工科人才培养理念,重点探讨了基于"学、赛、产"互动工科人才培养的对策:一是将学科竞赛与工科人才培养计划融合,通过"学、赛、产"互动的学科竞赛内涵体系构建,使学科竞赛对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二是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使学科竞赛与行业(企业)工程实际紧密联系,实现"赛产"互动;三是以学科竞赛为主线,改革专业理论课程和整合实践教学内容,提高现行教学环节及内容的工程实践性;四是按照"学赛融合","赛产结合","学、赛、产"互动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新理念,从组织、制度和经费三方面形成科学的学科竞赛组织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依据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际情况,对近化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实践。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实践教学理念,以学科竞赛为载体,通过改革实验课程、完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强基础、提技能、敢创新"多层次实验训练平台等手段,初步建立"分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竞赛成绩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工科对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分析传统实践教学体系以及面临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新工科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从学科基本技能、专业技术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4个层次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从教学目的、教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4个方面进行教学实施。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探索,着力提高了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重要平台,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载体之一,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以学科竞赛为导向,促进实践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科竞赛为契机,将学科竞赛与实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科竞赛与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促进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根据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和定位,体现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针对机械动力学课程教学进行优化。主讲教师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精讲精练,增加工程应用实例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机械动力学理论、方法,解决工程振动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综合大作业训练,横向拓展学生机械动力学学科的视野;利用计算机及分析软件,对工程实例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为以后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首先对以往教学改革的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以往的教学改革主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缺乏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提出了"实训+竞赛"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应用能力,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训包括基础实训和综合实训,基础实训通过合理的基本题目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运用,综合实训的内容涉及到多门课程的知识,通过理论知识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竞赛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和组织能力等。最后介绍了"实训+竞赛"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郭燕  赵海峰 《科技资讯》2013,(32):171-17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职教育中面向诸多工科专业开设的技术基础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适应新形式下高职教育的实践、创新的特点,对原有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体系优化,改革,着重将课程教学与创新设计,大学生创新训练有机整合,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在教学和实践中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