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按照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核苷酸序列,针对CP基因及其上游基因间隔区全长约0.8kb的区段设计合成两个特异性引物,以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分离株(PLRV-Ch)的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再经PCR扩增合成cDNA,将CDNA克隆于pUC19质粒.限制性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克隆的PLRV-Ch外壳蛋白(CP)基因及其上游基因间隔区的全长CDNA共824个核苷酸,与国外报道的4个PLRV分离株的核苷梳序列相比具有高度同源性.PLRV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与其上游基因间隔区相比保守性更强.  相似文献   

2.
根据绵羊毛囊角蛋白关联蛋白(KAP6-1)基因已知DNA序列设计合成了两个特异性引物,以绵羊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1042bp的特异性片段,连接到pMD19T载体中获得该片段克隆.经过快速提质粒法筛选、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表明该克隆包含所需的目的片段.DNA测序结果也证明该克隆片段与原基因5'端调控区序列相比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研究结果为今后制备转基因克隆动物,在毛囊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绒毛生长调控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半套式PCR技术在植物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PCR方法在分离克隆已知序列的基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要求目的基因片段与引物间的同源性几乎是100%,一旦引物序列与目的基因间存在有差异,便往往会导致扩增的特异性不强,扩增效率不高,给克隆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常规PCR基础上,若所分离的基因在不同植物间存在保守序列,依据这一序列再合成一对引物,进行半套式PCR则能大大提高扩增的特异性及扩增效率.对于较长的基因片段而言还能同时完成亚克隆.本文依据南瓜GPAT(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cDNA序列及比较拟南芥菜、豌豆间在该基因内的保守区段序列合成相应引物来分离克隆黑子南瓜及西瓜GPAT基因的cDNA片段为例来说明半套式PCR技术在植物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大部分叶绿体蛋白质都是由核基因组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分子量较大的前体蛋白,转运至叶绿体实施其功能.TOC33/TOC34是叶绿体上发现的一个外膜蛋白转运器构件蛋白,它与TOC159、TOC75和TOC64相互作用,构成了叶绿体外被膜上的一个蛋白转运器.目前已从豌豆(Pisumsa tizrurn)、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玉米(Zea mays)、小立碗藓(Physcomitrella patens)、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和油菜(Brassica napus)克隆到TOC33或TOC34的cDNA或DNA的编码区.与其功能研究相比,Toc33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较少,该基因5’端调控区域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均未见报道.为此,在本实验室已经克隆到甘蓝型油菜Toc33基因编码区的基础上,采用单引物PCR方法进行染色体步移,克隆出Toc33基因的启动子,为进一步研究Toc33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副溶血弧菌野生型菌株BB22 FlaI基因cDNA序列,通过合理的引物设计、链延伸反应、PCR反应以及分子克隆等技术,成功地合成出编码极鞭毛蛋白的FlaI基因全长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质粒上.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显示FlaI基因得到了正确的合成和克隆.  相似文献   

6.
人工合成CRL(褶皱假丝酵母脂肪酶)基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本文克隆了BIV92044毒株的RT段(位于pol基因2254nt~2497nt,编码病毒反转录酶)和env段(位于env基因6060nt~6683nt,编码外膜精蛋白gp100)序列,并对这两段克隆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BIV92044的上述两段与BIVR29的差异很小,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和96%.  相似文献   

8.
人18周胎儿脑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脑基因的特异性表达对人脑的发育,分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这些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构建了一个人18周胎儿脑CDNA文库,抽提总mRNA后,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合成cDNA,分有分离柱除去小片段后克隆到λgt10载体中,转染宿主菌C600jfl后文库包装效率为4.6×10^6pfu/μg,cDNA平均郫在于1.2kbp已知序列设计引物,从cDNA文库中扩增出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生长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9.
利用RT—PCR的方法克隆了蒺藜状苜蓿尿卟啉原Ⅲ甲基转移酶基因MtSUMT1,(GenBank登录号:EF520735),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发现该基因的完整阅读框共1086bp,推测其编码361个氨基酸,由核苷酸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蛋白与UPM1(Arabidopsis thaliana)、ZmSUMT1(Zea mays)的一致性分别高达70%和63%.对其编码的蛋白序列进行了结构域和功能预测.用半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组织,发现该基因是普遍表达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人骨髓单核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4(hCD1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hCD14基因5'端和3'端的两个引物.以人血中提取的基因组总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特异性扩增该基因1245加的编码序列.扩增产物经Xbal、KpnⅠ双酶切后,克隆到pUC18质粒XbaI-KpnI位点间,随后转化大肠杆菌JM109.用PCR方法筛选出重组菌落.经酶切和序列分析方法检测后,证明获得了含hCD14基因的重组克隆pHCD14.巳测出的插入片段5'端部分中包含着人CD14基因488bp的序列,与巳报道的相应DNA序列相比具有99%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1.
肥胖基因(ob gene)是近年来刚被克隆的新基因,该基因的表达产物瘦蛋白(Leptin)具有调节体重、影响动物生长和繁殖率等一系列生物学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一种主要由活化单核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的多效性细胞因子,时TNF-α基因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动物抗病育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克隆及测序分析了牦牛上述两个基因的部分片段。结果表明:ob基因大小为1773bp,TNF-α基因为1160bp,通过genebank中的blastn比较分析牦牛ob基因和TNF—α基因与普通牛种的相应基因同源性都高达98%。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已报道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potatofeatherymottlevirus,SPFM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我们从国内甘薯品种徐薯-18上分离到的SPFMV的RNA为模板,经过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经PCR扩增、限制性酶切后克隆于pUC19的Hind 和SacI位点,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限制性酶切分析、PCR鉴定以及序列分析证实获得了SPFMV中国分离株外壳蛋白基因的全长克隆.  相似文献   

13.
根据特异性切割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分离株 ( PLRV-Ch)复制酶基因负链 RNA的锤头状核酶 ,设计、合成了编码与其相应的突变核酶的 c DNA,并克隆到质粒 p GEM-4 Z中 ,经序列分析及体外转录表明得到完整的突变核酶基因重组质粒 ,从而为突变核酶的转基因及进一步研究核酶在转基因马铃薯中表达引起的抗性及机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hBLyS (humanBlymphocytestimulator)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 ,用RT_PCR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扩增出 85 8bp的hBLyS基因 ,并将其插入到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 pGEX_4T_1中 ,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GEX_4T_1/hBLyS。把此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 1,经用IPTG诱导 ,表达出了GST_hBLyS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已知的人和鼠o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运用RT-PCR技术首次从蒙古鮊脂肪组织的RNA中扩增获得ob基因片段,并经序列分析证实为ob基因编码区438 bp的序列.不同物种同源性比较表明ob基因序列具有很高的保守性:蒙古鮊与人、猪和鼠的ob基因核苷酸编码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2.9%、84.0%和99.1%;蒙古鮊ob基因编码的蛋白leptin氨基酸序列与人、猪和鼠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0.8%、78.8%和95.9%.用RT-PCR技术分析组织ob基因的表达特异性,结果表明:ob基因在脂肪和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最大,在心脏、脾脏、肌肉、脑、卵巢中的表达量次之,在肾脏中仅微量表达,而在精巢和肠道组织中则不表达.  相似文献   

17.
在对胰岛素样人参多肽进行了氨基酸顺序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设计了该肽的基因并以化学法将基因分四段进行合成,合成好的片段经分离纯化后连接得小肽的完整基因,以P^UC9作为克隆载体,用BamHI和SalI将其双酶切后与合成的小肽基因相连接得到重组质粒,作者以此重组质粒转化JM101菌株并以含氨苄青霉素和Xgal、IPTG的平板进行了筛选得到了白色的重组子菌落。此后作者通过原位杂交、Southern印迹杂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串联合成犬瘟热病毒N蛋白抗原表位基因,并构建其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N蛋白的抗原表位,串联合成这些抗原表位。利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Hta。结果获得了包含犬瘟热病毒N蛋白抗原表位的基因,并成功构建pFastBac-N合成表达载体。结论该实验为犬瘟热病毒N蛋白抗原表位基因在杆状病毒内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番木瓜环斑病毒复制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RT-PCR技术从PRV-AL中分离到复制酶(RP)基因,将基因克隆进载体pUC18,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了基因序列,表明其全长为1602bp,与国内外报道的HA5-1、YK和Sm的RP基因相比,同源性分别达82.80%,95.07%和91.8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扩增和克隆日本血吸虫卵壳蛋白编码基因(SjESG),以研究其作为候选疫苗分子和药物靶点的可能性.方法:合成引物,以日本血吸虫雌、雄虫cDNA第一链为模板,RT-PCR扩增日本血吸虫卵壳蛋白编码基因,与带有硫氧还蛋白(Trx)基因的高效原核表达质粒pET32a(+)定向重组,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分析和PCR鉴定.结果:从雌虫cDNA中扩增出624bp SjESG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SiESG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和PCR均获得624bp的DNA片段.结论:成功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ipET32a(+)-SjES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