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利用拴盘式摩擦试验机、扫描电镜EDX等技术,研究了Ce-TZP陶瓷及含有少量Al2O3的Ce-TZP陶瓷与Y-TZP对偶小球的对磨情况。实验表明,对陶瓷材料而言,材料的韧性对耐磨性有重要的影响。韧性高,耐磨性好,控制其摩擦磨损的机理是摩擦表面显著的塑性变形及塑性变形片的脱落,表现为沿晶和穿晶断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热压莫来石/Ce-TZP和莫来石/Ce-TZP/Al2O3复合材料。以ZTM为基质,使用不同的复合比例,加入Ce-TZP和Ce-TZP/Al2O3,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物相组成,以期得到一种较为稳定的高性能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四方相氧化锆多晶(TZP)陶瓷中的物相,提出了应用四方相氧化锆(T-ZrO2)双谱线峰强度比I(200)/I(002),计算TZP陶瓷中立方相氧化锆(C-ZrO2)含量的X-射线定量相分析方法.通过力学性能测试进一步验证了C-ZrO2的存在对TZP陶瓷断裂韧性K1c和抗折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MM200磨损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Fe-C-Cr-Mn等亚稳奥氏体基铸造合金的耐磨性、结果表明:在摩擦损过程中,表层亚稳奥氏体应力诱发大量的位错,层错和α马氏体相变,并且它们与奥氏体组织有很好的强韧性匹配。从亚表层到磨损表面方向的硬度逐渐增加,具有梯度分布特征,使材料耐磨性大大提高,优越于25C马氏体基白口铸铁。  相似文献   

5.
作者首次发现了Si3N4-MgO-CeO2系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玻璃相自动析晶这一独特现象.对于Si3N4-MgO-CeO2系陶瓷在1450℃,MgO-CeO2就会与Si3N4颗粒表面的SiO2反应形成硅酸盐液相,冷却后则成为玻璃相保留在烧结体中;当烧结温度高于1550℃时,作者发现,CeO2仍留在玻璃相中,但MgO会自动析晶出来,其结果是大大减少了烧结体中严重影响其高温性能的玻璃相的含量,对于提高烧结氮化硅陶瓷的高温性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热蚀刻技术是制备陶瓷材料SEM样品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对TZP系复相陶瓷和Al2O3-SiCnano纳米复相陶瓷折系统实验,总结了最佳热蚀条件。结果表明:适合的热蚀刻条件可以显示晶界和“内晶型”结构中晶内纳米相的分布,是一种方便实用的陶瓷材料SEM样品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复合稳定剂Y2O3和CeO2,制备出了综合性能优异的(Y,Ce)-TZP。性能测试和XRD分析表明:在Y2O3:CeO2=0.6:0.4mol附近,复合稳定的效果大于单一稳定剂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采油设备用三种磨擦副的耐磨性试验,分析并相互比较了试验结果,38CrMoAl表面氮化摩擦副的耐磨性相对较差,PSZ陶瓷复合面组成的摩擦副,陶瓷复合面面积比越大,耐磨性越好,但陶瓷用量多,加工费时,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9.
氮对灰铸铁初生奥氏体二次枝晶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向凝固方法研究了氮对Fe-C-Si和Fe-C-Si-Mn灰铸铁初生奥氏体二次枝晶组织的影响,结果指出,氮使Fe-C-Si-Mn灰铸铁初生奥氏体二次臂间减小,二次枝晶组织细化。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采油设备用三种磨擦副的耐磨性试验,分析并相互比较了试验结果.38CrMoAl表面氮化摩擦副的耐磨性相对较差,PSZ陶瓷复合面组成的摩擦副,陶瓷复合面面积比越大,耐磨性越好,但陶瓷用量多,加工费时,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11.
在20钢表面用激光束熔覆了TiC颗粒与Fe基自熔合金复合耐磨涂层。对涂层的组织、化学成分、硬度及耐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熔覆层主要由γ-Fe,α-Fe(马氏体)和TiC颗粒组成。为获得平整而无裂纹的表面复合涂层,随预涂覆层的TiC量的增加,所需激光能量密度提高,复合涂层的硬度及耐磨性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2.
高密度磁记录用Co—Sn替代钡铁氧体微粉的结构与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玻璃陶瓷法制备的BaFe12.2x(Co-Sn)xO19的Co-Sn替代钡铁氧体微粉的磁性作了介绍,研究了微粉粒子的晶化过程:微粉的磁性对粒子形态、结构及Co-Sn替代量x的依赖关系;微粉矫顽力与温度的依赖性;测量并讨论了粒子表面自旋对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Cr、Ti对Fe-Si-Al合金耐磨性和磁性能的影响日立制作所中央研究所为了开发耐磨性和磁性能都优良的Fe-Si-AI合金,探索了对提高硬度和耐蚀性有效果的添加元素,选择对增加硬度有效果的Ti和对提高耐蚀性有效果的Cr作为添加元素。还探讨了相对湿度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冲击磨损实验机,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观察与分析了Ni-P(Ce)及Ni-Cu-P(Ce)镀层在冲击磨损过程中的磨损现象。其中Ni-P镀层的冲击磨损过程主要表现为镀层的加工硬化、片状剥落与粘着磨损。加入稀土Ce后,增加了镀层的硬度、改变了其结构,减缓了镀层加工硬化程度,并推迟了粘着磨损的发生。而Ni-Cu-P镀层的冲击磨损除了塑性变形,疲劳片状剥落外,与Ni-P(Ce)镀层不同的是还有点蚀剥落。加入稀土Ce后,改善了镀层的结构,明显提高了镀层的抗冲击磨损性能,但没有改变镀层的冲击磨损机制。实验表明,Ni-Cu-P(Ce)镀层抗冲击磨损性能远远高于Ni-P(Ce)镀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热压烧结SiC晶须(SiCw)增强Y-TZP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增韧机理。结果表明,在SiC晶须分散均匀的情况下,晶须含量达15vol%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当SiCw含量为10vol%时,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1036.9±15.1MPa和14.01±0.16MPa·m(1/2)。晶须引起的裂纹偏转、晶须拔出和由ZrO2相变引起的孪晶是该复合材料的主要增韧方式。  相似文献   

16.
用单离子模型晶场理论计算了Sm2Fe17-xGaxCy化合物的磁晶各向异性场随温度和Ga、C含量的变化关系,讨论了不同晶位的Ga原子和间隙位C原子对磁晶各向异性的贡献。从而解释了Ga原子对Sm2Fe17-xGax和Sm2Fe17-xGaxCy化合物磁晶各向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干摩擦条件下,在M-200磨损试验机上对金刚石弥散增强TZP陶瓷的摩擦和磨损性能进行了观察。摩擦试验表明,金刚石含量愈高,摩擦系数愈低,并且愈稳定。磨损试验还表明,金刚石微粉的添加可显著降低该陶瓷的磨损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痕形貌特征。该陶瓷的磨损是以塑尾切削和微区脆性剥离断裂机制为主。并认为硬度和断裂韧性对改善该陶瓷材料的耐磨性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气体激波管中,利用激波对非晶的直接作用,在微秒量级时间内,成功地将FeBSI,FeMoBSi及FeCuNbBSi等非晶合金转变成为纳米晶,主晶化相晶粒平均尺寸在20-60nm范围,晶化相分数〉95%和常规退火晶化比较,激波晶化在晶化相,晶化动力学和晶化机理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对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工艺制备的Al-Si-Fe-Mn合金与Al-17Si-0.5Mn和Al-7Si-1.3Fe-0.5Mg铸态合金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并对几种合金摩擦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快凝Al-Si-Fe-Mn合金比其它铸态合金的耐磨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电沉积Fe—Ni—MoS2复合镀层及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Fe-Ni-MoS2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及其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依靠传统的电镀工艺,悬浮在酸性电解液中的MoS2微粒能与Fe,Ni共沉积形成Fe-Ni-MoS2自润滑复合镀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复合镀层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与45^#淬火钢和球墨铸铁等材料相比,Fe-Ni-MoS2自润滑复合镀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减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