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芳醛、丙二腈和4-氨基-2,6-二羟基嘧啶为原料,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80℃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7-氨基-6-氰基-5-芳基吡啶并[2,3-d]嘧啶-2,4(1H,3H)-二酮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产物的结构.和其它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产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和环境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芳亚甲基丙二腈和硝基甲烷在KF-Al2O3的作用下发生双Michael加成,继而发生环化反应生成2-氨基-1,3,3-三氰基-5-硝基-4,6-二芳基环己烯,该反应的研究为此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芳醛、丙二腈和N-芳甲基-5,5-二甲基环己-2-烯酮为原料,在冰醋酸溶剂中合成了一系列N-芳甲基-2-氨基-3-氰基-1,4,5,6,7,8-六氢喹啉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后处理方便等优点.所有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表征确证.  相似文献   

4.
以5,5-二苯基乙内酰脲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一步法合成重要的化工原料3-羧甲基-5,5-二苯基海因.通过考察碱的种类、5,5-二苯基乙内酰脲用量和回流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确定较佳工艺条件为:5,5-二苯基乙内酰脲与氯乙酸钠摩尔比为1:1.1,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回流反应3h,可得到产率为68%的高纯度3-羧甲基-5,5-二苯基海因.产品结构经IR、1HNMR.13CNMR及MS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在无溶剂条件下,采用丙酸乙醇铵催化芳醛、4-羟基喹啉-2-酮和丙二腈三组分缩合,一锅法合成了2-氨基-3-氰基-1,4,5,6-四氢吡喃并[3,2-c]喹啉-5-酮衍生物.结果表明:此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收率高,不需使用溶剂,催化剂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2-羟基-4-甲氧基-3′-氨基二苯甲酮与其烷基化物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间苯二甲醚(1)与间硝基苯甲酰氯(2)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反应得到2-羟基-4-甲氧基-3′-硝基二苯甲酮(3).以CH2C12为溶剂,40℃,回流反应3h,n(AlCl3):n(间苯二甲醚):n(间硝基苯甲酰氯)=3:1.1:1时,产品的收率为71.8%.化合物3用5%Pd/C催化氢化得到对应的氨基物4,收率为90.2%.最后,用对甲基苯磺酸酯做烷基化试剂,又得到化合物4的单烷基化产物(91.4%)与双烷基化产物(88.9%).利用IR、^1HNMR及MS等手段对合成的最终产物及一些关键中间体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7.
发展了一种无催化剂下的芳醛或靛红与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丙二腈的三组分"一锅"反应合成系列2-氨基-3-氰基-5-氧代-5,6,7,8-四氢色烯的方法.该方法以乙醇为溶剂,室温下三组分"一锅"反应即可以得到良好以上产率的目标化合物,并利用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等对合成的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方法具有实验条件温和、实验操作及产物后处理简单、产率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对超声作用下,三价锰参与的1,1-二苯乙烯以及取代1,1-二苯乙烯和2,4-戊二酮反应合成3-甲基-4-乙酰基-6,6-二苯基-1,2-二嗯烷-3-醇及其衍生物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并与常规搅拌方法进行比较,证明超声波对三价锰诱发的自由基加成一环化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使反应时间缩短了10h以上.同时探讨了超声在催化反应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苯酚、环氧氯丙烷为原料,KOH为催化剂,肼解后合成了1-氨基-3-苯氧基-2-丙醇.产物经熔点测定、紫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证,产率为81%.  相似文献   

10.
报道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MAB)为催化剂,芳亚甲基丙二腈与1-萘酚为原料于水中发生加成、环化反应生成2-氨基-3-氰基-4-芳基苯并[h]吡喃.产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产率高、环境友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慈姑雌花蜜腺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石蜡切片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慈姑雌花蜜腺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慈姑雌花蜜腺不很发达,无明显的成形蜜腺,仅存在腺细胞及分泌道,腺细胞位于最外(最下)轮雌蕊基部的花托表面,由腺细胞构成腺表皮,属于花托蜜腺.它仅有一层分泌表皮(腺表皮)而未分化出特殊的产蜜组织,又属于非结构蜜腺.腺表皮由一层近方形的大型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质浓厚,细胞核大,内含丰富多糖类物质.根据其蜜腺的位置及结构,可以推测其蜜腺可能是由花的雄蕊退化而成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已报道过的重氮氨基类试剂分类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这类试剂的合成及纯化方法;列举了几个应用广泛的试剂和一些新试剂的典型分光光度分析的应用实例。初步讨论了络合物的组成、结构,以及取代基对试剂灵敏度的影响。提出了值得重视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怀地黄不同品种根部特征和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怀地黄6个栽培品种为材料,初步探讨了怀地黄不同品种的根部性状和品质性状.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测量了怀地黄6个主流栽培品种的块根外观性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并测量不同品种块根的解剖结构,微量元素和梓醇含量的测定分别用荧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怀地黄不同品种梓醇含量、单株块根鲜重和块根中木质部的面积都有明显差异,梓醇含量和块根中木质部的比例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用新鲜杨桃饲喂家兔,收集尿液化验,发现7只动物中5只发生血尿。红细胞最早见于饲喂杨桃后38h采集的尿液中。于第5天将全部动物处死,取肾脏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酶标检查,发现肾小球有炎症反应,基底膜损伤,肉眼血尿动物病变比镜下血尿和无血尿者严重。  相似文献   

15.
涉及骑车人的典型交通危险场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上海地区真实交通中的自然行驶工况进行视频采集、筛选和分类,得到152例涉及骑车人(自行车、摩托车、电动助力车)的危险工况.通过聚类分析和卡方检验得到了7类典型的危险场景.最后用PreScan软件对这7类危险场景进行虚拟建模,得到了涉及骑车人的典型危险工况场景库.  相似文献   

16.
沈阳城市庭院及道路绿化木本植物的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沈阳市庭院及道路绿化木本植物的应用和配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庭院主要应用的绿化木本植物有69种,但占优势的只是少数几个种,按数量多少排在前10位的树种占庭院木本植物总量的68%;针叶树应用比例相对较低,平均为13.29%,而阔叶乔木占总株数的40.7%,花灌木的应用比例差异较大.道路主要应用的木本植物50余种,其中针叶树6种、阔叶乔木28种、花灌木16种.按数量排在前10位的树种占调查道路木本植物个体总量的59.7%.从株数上看,针叶树平均仅占8.1%,阔叶乔木占61%,花灌木占30.9%.道路树木针阔比仅1∶11;乔灌比7∶3.道路绿化存在植物品种过于单一,乔灌比过大、针阔比偏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湿地鸟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1995-1999年对湖北省湿地鸟类资源进行了考察,共记录到鸟类190种,隶属于15目39科,对鸟类的区系组成,生态类群及其数量进行了研究,本省的繁殖鸟类89种(夏候鸟46种,留鸟43种),非本省繁殖鸟类101种(冬修鸟89种,旅鸟12种),本省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2种:一级9种,二级33种;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鸟类132种,并对湿地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鳖疖疮病的超微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电镜研究鳖疖疮病的超微结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肠上皮受损、微绒毛脱落变少;肝、肾、脾病变严重,其实质细胞肿胀变性乃至坏死、解体,胞质、胞器及核质减少至丧失,有粒白细胞及巨噬细胞增多、吞噬活动活跃;骨骼肌细胞肿胀、横纹模糊;细胞器的病变以线粒体与内质网的扩张变性、崩解为主要特征,血管充血、血窦内皮细胞肿大;部分血细胞变性、造血组织受损,肝、肾与肌肉中发现细菌感染,笔者还探讨了鳖疖疮病的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1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萃取荜茇果穗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进行分析.3种萃取纤维头共萃取出49个成分,鉴定出42个成分.使用DVB/CAR/PDMS萃取纤维头时共检测出36种成分,解析鉴定出占总成分99.834%的35种成分,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17.933%)、β-毕澄茄油烯(15.892%)、十五烷(8.285%)、β-芹子烯(6.673%)和β-反式罗勒烯(6.166%)等;使用CW/DVB萃取纤维头时共检出40种成分,解析鉴定出占总成分99.622%的36种成分,主要成分为β-毕澄茄油烯(26.241%)、β-石竹烯(19.650%)、十五烷(8.523%)、β-芹子烯(6.572%)和十三烷(5.037%)等;使用CAR/PPMS萃取纤维头时检出38种成分,解析出占总成分99.515%的35种成分,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17.858%)、β-毕澄茄油烯(17.804%)、十五烷(8.409%)、β-芹子烯(6.485%)和十三烷(5.940%)等.  相似文献   

20.
以2,2’-联吡啶取代物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两种新的具有不同配体的联吡啶钌光敏染料;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各光敏染料及其中间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两种光敏染料的光伏性能,结果表明两者性能良好:两者在可见光区分别存在最大吸收波长521nm和545nm,带隙计算值分别为1.87eV和1.58eV;将它们制成DSSCs器件,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AM1.5),其能量转换效率分别达到了10.21%和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