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川产藏药材红毛五加不同药用部位和不同产地茎皮中总皂苷的含量. 方法: 采用超声法提取红毛五加总皂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548 nm波长处测定总皂苷的量. 结果: 齐墩果酸在11.8496~82.947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 平均回收率98.82 %, RSD为1.42 %(n=9);用此条件测得四川不同产地红毛五加茎皮中均含有总皂苷, 其中以四川阿坝州大板村和四川阿坝州金川县产的红毛五加茎皮总皂苷含量较高(12.12 %、10.04 %);不同药用部位中根、茎皮、叶、茎刺和去皮后的茎分别为12.90 %、12.13 %、7.71%、0.84 %和1.88 %.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可用于红毛五加药材质量的检测手段之一;有关红毛五加根和叶的开发利用报道少见, 从总皂苷成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考虑, 建议根和叶可以入药.  相似文献   

2.
考察红毛五加不同采收期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分别测定红毛五加中总皂苷的含量.平均回收率98.82%,RSD为1.42%(n=9)、样品测定结果表明红毛五加药材果期(9月)总皂苷含量较低,其苗期(3—4月)的含量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从总皂苷的角度考虑,建议四川产红毛五加药材不在果期(9月)采收、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川产藏药材红毛五加不同采收期中多糖的含量.方法:回流法提取红毛五加多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490nm波长处测定水溶性糖的含量.结果:川产藏药材红毛五加从苗期——果期的多糖含量呈增加趋势.结论:从成分多糖的角度考虑,川产藏药材红毛五加以果期采收为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川产藏药材红毛五加不同采收期中多糖的含量.方法:回流法提取红毛五加多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490nm波长处测定水溶性糖的含量.结果:川产藏药材红毛五加从苗期——果期的多糖含量呈增加趋势.结论:从成分多糖的角度考虑,川产藏药材红毛五加以果期采收为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红毛五加总皂苷纯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毛五加总皂苷含量.结果:D14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红毛五加总皂苷的吸附量最大,所以选择D140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红毛五加总皂苷.结论: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与纯化,红毛五加总皂苷洗脱率为94.02%.该法可较好地纯化红毛五加总皂苷.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法分析藏药材红毛五加与濒危药材刺五加亲缘相似性.方法采用石油醚、氯仿、95%乙醇、水四种溶剂分别提取红毛五加和刺五加两种药材不同极性部位成分,并采集两种药材各个部位相叠加指纹性特征图谱.结果两种药材的石油醚提取物相似度最高为100.0%,氯仿提取物的相似度稍低为54.8‰95%乙醇提取物相似度稍高为66.7%,而水提取物相似度最低为11.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采用四种提取物综合分析,所得结果专属性强,准确性高.两种药材所含的挥发油或芳香烃等低极性成分相似性最高,就该类成分可以替代药用;两种药材在皂苷类成分、多糖类等成分的相似性较低,就该类成分建议红毛五加药材不替代刺五加药材入药.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总皂苷的含量为工艺筛选指标、超声提取方法为提取方法对红毛五加茎皮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红毛五加茎皮中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为30min,料液比为1∶10,乙醇浓度为80%,提取1次为最佳.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7,(11):1768-1772
对不同产地的丝瓜叶及茎水煎煮提取,D 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石油醚、正丁醇萃取,得总皂苷.将总皂苷用硅胶H多次柱色谱分离,得单个皂苷.结果表明,平顶山产丝瓜叶总皂苷产率最高,濮阳产丝瓜茎总皂苷产率最高;从丝瓜茎叶中分离提取得化合物L-1和L-2,为人参皂苷Rg 1和人参皂苷Re.  相似文献   

9.
不同季节与产地香椿黄酮及皂苷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酮与皂苷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了不同季节、不同产地和同一产地不同部位香椿黄酮与皂苷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香椿黄酮与皂苷含量以11月份采集的样品含量最高,分别可达到叶片干重的4.57%和2.25%,不同产地香椿黄酮与皂苷含量有明显差异,北方和中原地区黄酮与皂甘含量均大于南方的江苏、上海地区采集的样品。同一产地香椿植株不同部位的黄酮与皂苷含量也有显著差别,其中根、皮中黄酮含量较高,树根中黄酮含量为2.27%,树皮中黄酮含量为3.27%,叶柄黄酮含量低,只有0.92%。皂苷含量以根部较高,达到1.47%,而叶柄皂苷含量只有0.40%。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不同栽培年限对走马胎(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生长、生物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拟为走马胎药材应用和采收提供科学依据。以1-5年生走马胎植株为试验材料,用全株挖掘的方法测算其生物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有效成分。结果表明:走马胎株高、基茎及各器官的生物量随栽培年限延长呈显著(P<0.05)增加趋势,生物量增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根、茎、叶;根、茎生物量增速最快出现在第4年,最慢在第5年。栽培年限可显著影响走马胎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比(P<0.05),其中根比重为0.30-0.51,普遍高于茎、叶,且最大值出现在第4年。走马胎有效成分含量总体呈现根>叶>茎的趋势;3年生植株各器官的总皂苷含量最高,1年生茎、叶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2年和4年生根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综上,走马胎最佳药用部分为根系,栽培3-4年采收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合比较、评价不同产地半夏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电位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硫酸-蒽酮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对不同产地半夏药材中的总有机酸、氨基酸、多糖和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产地的半夏药材中总有机酸、氨基酸、多糖和生物碱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半夏药材的质量受产地影响较大,经聚类分析可将39份来源不同的半夏药材分为Ⅲ类,第Ⅰ类产地主要为云南、贵州地区,这类药材中总有机酸、氨基酸、多糖和生物碱的含量普遍偏低,综合质量较差;第Ⅱ类产地为甘肃,质量居中;第Ⅲ类产地为四川,这类药材中各主要成分的含量较高,综合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地建立四川阿坝州产红景天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红景天药材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了阿坝州产红景天18批样品.色谱条件Krosmasil C18柱(250mm×4.6 mm,5μm ),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结果建立了HPLC共有模式指纹图谱,并对药材相似度进行了评价.结论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能简便、科学地控制四川阿坝州产红景天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羊草种群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干物质和营养元素在植株不同部位的配置研究,结果表明:羊草种群在干物质方面的配置为:根>茎=叶>果实;C元素在单草植株的各个部位均匀分配,N元素的配置表现为:叶>果>根=茎;P元素的配置表现为:果>叶>根=茎,粗灰分表现为:根=叶>果>茎.营养元素的配置在克氏针茅、大针茅、羊草三个群系类型之间,无论是什么部位都无显著差异,而这三个群系类型都与贝加尔针茅类型有显著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茎和叶中.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产地云黄连不同部位中盐酸小檗碱、药根碱和巴马汀3种生物碱积累量差异,旨在寻找云黄连优质产区及为非药用部位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在云黄连采收期,分别采集泸水、贡山、福贡、腾冲4县共10个地区的云黄连居群,测定云黄连根茎、须根和叶片3个部位的生物量,采用HPLC法测定样品不同部位中盐酸小檗碱、药根碱和巴马汀的含量.结果显示,云黄连不同部位3种生物碱含量大小依次为根茎>叶>须根.云黄连根茎中3种生物碱在不同产地间差异显著,其中贡山县后山、贡山县丙中洛神山、贡山县普拉底乡3个地区所产云黄连生物碱含量、生物量、生物积累量较高.其中贡山县普拉底乡积累量最高,其盐酸小檗碱、药根碱和巴马汀单株平均积累量分别为46.899,2.76,1.708 mg.结论:在云黄连种植生产过程中,在考察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同时,还应考虑其生物量.综合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生物量、3种生物碱含量及其积累量等因素,确定贡山县后山、贡山县丙中洛神山、贡山县普拉底乡为云黄连优质产区.非药用部位中3种生物碱的积累量较大,应收集后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达到云黄连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探究毛菊苣不同生长期不同药用部位活性成分秦皮乙素的含量,为确定其最合适的采收季节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5、6、7、8月采集毛菊苣根、茎、叶等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皮乙素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_(18)(4.6 mm×250 mm,4μm);柱温为25℃;流动相为甲醇-0.2%甲酸(15∶8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45 nm.研究结果表明,毛菊苣根、茎、叶等不同部位秦皮乙素含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0),其中茎中含量均较高,其次是根和叶;不同生长期毛菊苣根、茎和叶中秦皮乙素的含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7),其中6月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6.188、24.149和10.455μg·g~(-1)),含量符合以下规律:5月8月7月6月.毛菊苣不同药用部位不同生长期秦皮乙素含量随着生长发育进程而发生变化.考虑毛菊苣全草入药时以秦皮乙素含量为指标的话,以6~7月枝叶茂盛时采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及不同部位叶下珠药材柯里拉京含量测定进行比较.分析采用Hypersil ODS2(250 mm×4.60 mm,5 u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二元系统梯度洗脱,柱温25℃,流量0.8 m L/min,检测波长280 nm.柯里拉京在0.458~4.580 mg/g(r=0.995 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5)为97.98%.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叶下珠药材柯里拉京的含量有较大差异,广东中山的含量最高达4.224 mg/g;不同采收期叶下珠药材柯里拉京含量在10月5日达到最高,随后下降,建议叶下珠药材的采收期为每年的10月上旬;不同部位叶下珠药材柯里拉京含量差异较大,根含量很低,建议叶下珠药材只采收地上部分.本实验建立HPLC法测定叶下珠药材柯里拉京含量,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为叶下珠药材质量评价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索式抽提法、超声波法等4种方法分别提取鱼腥草不同部位(根、茎、叶及全草)的黄酮,结果表明:索式提取法为鱼腥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鱼腥草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全草、茎、根.  相似文献   

18.
葛中重金属元素铅和镉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硫腙比色法分别对不同产地葛的根、茎、叶中铅、镉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葛之间根、茎、叶中铅、镉的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葛的根、茎、叶中铅、镉的质量分数呈递减分布,其中铅在根、茎、叶中的质量分数分别是0.564mg/kg、0.383mg/kg、0.212mg/kg;镉在根、茎、叶中的质量分数分别是0.135mg/kg、0.104mg/kg、0.055mg/kg.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和总木脂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甲和总木质素含量:结果:各地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均大于药典规定的0.4%,质量均合格,其中以黑龙江省所产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为最高,总木脂素含量以吉林省所产五味子为最高。结论:比色法测定总木脂素含量系本研究的实验结果,HPLC法测定五味子醇甲含量符合药典规定,说明道地药材五味子原产地为东北地区,故习称“北五味子”.  相似文献   

20.
高渐飞  周玮  杨艳 《广西科学》2022,29(6):1151-1159
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为传统中药材,为深入了解木脂素类和萜类成分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和积累状况,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其叶、茎、根中的代谢物,基于结构配置解析木脂素和萜类的多样性和丰度。结果显示:在黑老虎植株中共鉴定出39个木脂素类化合物,根(32个,特有13个)>茎和叶(同为24个),3个部位含17个相同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同时,鉴定出41个萜类成分,根(39个)>茎和叶(同为36个),3个部位含34个相同的萜类化合物。黑老虎根部木脂素类化合物丰度(114.62×106)远高于叶(23.37×106)和茎(25.96×106),萜类化合物丰度为根(74.16×106)>叶(37.06×106)>茎(17.36×106),根部与叶、茎相同及特有的木脂素和萜类化合物丰度均较高。日本南五味子木脂素G、乙酰表戈米辛R、Kadcoccilactone F等在黑老虎根中高度富集,在叶、茎、根中都鉴定出Kadcoccilactone Q-R、Kadcoccilactone M等三萜类化合物,表明黑老虎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