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鲨鱼鲨鱼软骨中有一种物质,能够抑制实体瘤中血管生长和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人们称之为抑制血管生长因子。科学研究表明,鲨鱼软骨能促进抗体产生,激活体内对免疫系统有重要功能的细胞,如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从而使鲨鱼几乎对所有病菌都具有抵抗力。蚂蚁蚂蚁体内有生成抗菌活性蛋白的腺体,具有持久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可抵御多种病菌,防止多种疾病;蚂蚁分泌的蚁酸,也有强大的杀菌作用。蜜蜂蜜蜂体内含有一种特殊物质———蜂胶,它对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蚊蝇当食物进入蚊子和苍蝇的体内时,很快就被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2.
蜂毒肽Melittin是一种具有高效抗细菌、真菌、肿瘤细胞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抗菌肽,然而其溶血活性限制了其发展为高效抗菌抗癌药物的应用.本文深入分析了Melittin对小鼠红细胞的作用机制,探讨影响Melittin溶血活性的细胞机制.结果表明,Melittin可以引起红细胞膜上形成空洞,抑制细胞内ATPase的活性.红细胞膜中糖蛋白或糖脂糖链中的唾液酸参与Melittin的相互作用,介导Melittin的溶血活性.质膜胆固醇也影响Melittin与红细胞膜相互作用,降低溶血活性.研究还发现,外源添加D-葡萄糖和D-蔗糖能显著抑制Melittin的溶血活性.研究结果为降低抗菌肽溶血性以及推动抗菌肽的药物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抗菌肽或抗微生物肽因具有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共同特性,近年来科学家又将这些肽类称为"天然抗生素",有望在将来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药物替代现有的化学类抗生素.海洋动物中蕴藏着世界上丰富的抗菌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应用海洋动物抗菌肽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简要总结了课题组近年来在我国海水养殖鱼类抗菌肽hepcidin和青蟹抗菌肽scygonadin的研究进展,从抗菌肽的蛋白分离、纯化、基因克隆、基因表达模式、基因工程表达以及抗菌肽合成与表达产品的抗菌活性等进行了简要细致的叙述,对深入探索海洋动物抗菌肽在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粪肠球菌是院内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革兰氏阳性致病菌,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粪肠球菌对市场上的多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抗性,死于粪肠球菌感染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和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小分子肽,具有广谱性、高效性、稳定性等特点,其独特的杀菌机理使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抗菌肽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抗菌药物.研究了含色氨酸系列抗菌肽对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粪肠球菌的抗菌活性及膜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含色氨酸系列抗菌肽对多药耐药粪肠球菌具有高杀菌活性,其作用靶点位于细胞膜上.通过增加多药耐药粪肠球菌外膜和内膜的通透性,并扰乱膜稳定性,使细胞内容物泄漏致细胞死亡.含色氨酸系列抗菌肽还能通过抑制多药耐药粪肠球菌群体感应系统中fsr各组分的表达,抑制毒性因子自溶素和明胶酶的活性,降低生物被膜组分胞外DNA的生成量,最终抑制生物被膜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植物抗菌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植物抗菌肽是一类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小分子多肽,它能被细菌,真菌或物理的,化学的刺激所诱导,有些抗菌肽甚至在植物体内能组成性的表达,从化学结构来看,植物抗菌肽要包括硫堇,植物防卫素,脂转移蛋白和橡胶素类等,它们抗菌能力强,有较好的耐热性,抗菌机理独特,在农业,医药及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作者总结了国内外植物抗菌肽研究进展,对其应用研究的基因工程等方面作了阐述,并对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6.
随着抗生素副作用的日益凸显,以及其被批准数量的逐年下降,研发功能相似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其他活性物质迫在眉睫。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性、热稳定性,作用机理独特,既能起到体内抗病菌感染、促进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还可作为抗病毒化疗剂和医疗器械的抗菌材料。系统综述了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及其在医药领域抑制抗耐药菌的产生、抗癌以及抗病毒感染的作用,阐明了抗菌肽存在的稳定性、溶血性及毒性等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今后可在以下方面对抗菌肽展开深入研究:1)结合体内抑菌机制进行研究,推动抗菌肽的开发应用;2)通过替换、修饰氨基酸残基,合成杂合肽,优化抗菌肽结构,提高其活性,降低毒副作用并预防耐药性的产生;3)利用抗菌肽传递系统或抗菌肽与绿色天然提取物联合作用,提高抗菌活性和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7.
生防细菌LM-3的鉴定及其抗菌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M-3是一株来自土壤的广谱拮抗细菌.经革兰氏染色、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等分析,LM-3菌株被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采用盐析法提取获得了该菌株的抗菌粗蛋白,抑菌活性测定表明抗菌蛋白对辣椒炭疽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抗菌蛋白对链霉蛋白酶E和胰蛋白酶不敏感,对蛋白酶K部分敏感;高温(120℃)处理20min后抗菌蛋白仍保留84.71%的活性;酸碱处理发现抗菌蛋白在pH 8.5时最为稳定,而在pH 2.5时80℃处理1h完全失活;25W紫外灯(2400lx)照射8h对其活性没有影响.发酵上清液经硫酸铵盐析、高温(100℃)处理和SDS-PAGE分析,该抗菌蛋白的分子量介于6kDa和14.2kDa之间.  相似文献   

8.
Crustins是一类较早发现并广泛分布在甲壳动物中且富含半胱氨酸的阳离子抗菌肽,能够参与抗菌免疫应答.从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中克隆获得一个Crustin基因新变体,命名为SpCrus1a,其cDNA序列全长744bp,开放阅读框编码113个氨基酸,成熟肽分子质量10.03ku,理论等电点8.30.表达分析结果发现其转录本主要存在于鳃、卵巢、上皮组织中,经脂多糖刺激后SpCrus1a表达会上调.体外合成SpCrus1a的第29~47位氨基酸(SpCrus1a29-47)进行抗菌活性实验,发现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而对被测的革兰氏阴性菌抗菌活性较弱或无抗菌活性.浓度24μmol/L的合成肽SpCrus1a29-47能够在5min内杀死大多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在120min内杀死全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合成肽SpCrus1a29-47可造成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结构崎岖不平,高浓度SpCrus1a29-47会引起细菌大量死亡.上述结果表明SpCrus1a是抗菌肽Crustin的新变体.  相似文献   

9.
几种离体动物细胞抗菌肽的诱导及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选取几种离体培养的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和肿瘤细胞,用热灭活的大肠杆菌DH5a诱导细胞产生抗菌肽,诱导的上清液经三氯乙酸沉淀提取诱导蛋白,采取抑菌圈法测定其抗菌活性.对从不同种细胞中诱导产生的抗菌肽的抗菌活性进行比较,发现581、SF-9、Vero、293、PK-15和IBRS-2细胞均能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其中Vero细胞产生的抗菌肽活性最强.经Tricine—SDS—PAGE、银染后发现,各种细胞产生的抗菌肽分子量为7000左右.  相似文献   

10.
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土壤分离到一株能产生杀菌活性物质的菌株ZY105,其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抗菌谱较广.其中对烟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85%以上,通过稳定性的研究,无论是在连续传代过程中,还是不同温度条件保存下,培养特征和抑菌活性基本没有变化.发酵液中抗菌物质对热及酸、碱也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
蛙皮抗菌肽在低温肉制品中防腐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蛙皮抗菌肽在低温火腿肠制品中的防腐作用进行研究,并比较了抗菌肽、山梨酸钾、乳酸链球菌素以及相关复合防腐剂的防腐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肽添加量与低温火腿肠制品保质期呈正相关;抗菌肽对低温肉制品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低于山梨酸钾.  相似文献   

12.
对液体培养及固体培养条件下泾阳链霉菌的抗菌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种放线菌对多种微生物类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且不同的发酵条件下表现出的抗菌活性不一致,液体发酵条件下只对10种指示菌中的细菌和酵母菌有抗性,而固体培养条件下则只对其中的2种霉菌有效.两种农作物病原菌棉花枯萎病菌和青枯病菌也可被泾阳链霉菌有效地抑制.  相似文献   

13.
富脯氨酸抗菌肽(proline-rich antimicrobial peptides, PrAMPs)是最早分离自动物的线性多肽,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且细胞毒性较低,在天然免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对抗多种耐药病原体的理想药物.富脯氨酸抗菌肽主要有3种来源:昆虫、哺乳动物和植物,其中,绝大多数PrAMPs来自前两种动物,只有少部分来自植物.这些PrAMPs的最大特点就是都富含脯氨酸,对革兰氏阴性菌和少部分革兰氏阳性菌、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PrAMPs的作用机制不同于其他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的膜破坏作用模式,其是通过进入细菌细胞质后与其内部靶点(DnaK蛋白)结合的模式对DnaK的生物学功能进行抑制,从而最终导致细菌死亡.这一作用机制对于抗菌新药的开发很有意义.除了抗菌作用外,PrAMPs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其在抑制炎症反应、刺激血管生成以及对NF-κB信号的影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些发现表明PrAMPs在伤口修复、炎症、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诱导血管生成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类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天然多肽,因其不易导致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医药界开发新型抗菌制剂的主要选择,识别出更多的抗菌肽并预测其抗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标签直推学习的抗菌肽及其抗菌功能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K-spaced氨基酸对组成方法提取多肽特征,采用多标签学习框架和加权近邻图构建直推预测模型,通过对有标签训练样本和无标签待测样本的共同学习来提升预测性能.该方法不仅能够识别多肽是否为抗菌肽,还能同时预测出抗菌肽所具有的单种或多种抗菌功能,且适用于对多效抗菌肽和普通抗菌肽的预测.数值实验表明,与已有的iAMP-2L预测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全局预测精度和多标签预测性能上均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5.
抗菌肽是一种阳离子、两亲性的膜活性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改变膜渗透性,且对宿主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较小的特点.近年来研究表明,抗菌肽最基本的作用方式是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因此抗菌肽膜作用机制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研究抗菌肽与细菌细胞膜的相互作用,根据细胞膜磷脂成分的差异,以脂质体模拟细胞膜的模型,逐步成为抗菌肽结构与功能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对脂质体模型在抗菌肽结构、功能以及膜作用方式等研究中的作用、意义和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抗菌肽是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小分子多肽,是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近年来多种鱼类抗菌肽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抗菌肽是具有抗菌活性的一类短肽,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研究表明,除了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外,抗菌肽还具有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虫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基于对抗菌肽的分类与特性、结构与活性、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综述了抗菌肽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抗菌肽是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小分子蛋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广谱抗菌且对动物无毒副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传统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文章就抗菌肽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抗菌机理以及在动物营养学中的应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Hepcidin是一种肝脏分泌的富含半胱氨酸的新型抗菌多肽,具有抗细菌和真菌等抗菌肽的特性.近几年的研究证实,Hepcidin在机体铁代谢平衡的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因而被人们称为铁调节激素.Hepcidin自肝细胞中合成之后分泌至血液,将体内铁调节的信号传至十二指肠细胞、巨噬细胞、脑细胞、心肌细胞等,通过影响铁转运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而调节机体铁的吸收、储存和转运.  相似文献   

20.
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中的小分子活性肽,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广谱抗菌、抗菌机理独特等优点.不仅对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及一些活性细胞具有杀伤活性,还具有抗感染、免疫调节、信号转导等生物学功能.此文概述了抗菌肤的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