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提出了耦合势这一新概念,定义了耦合势数H(τ)的形式,它能很好地确定扩展相位的分布.用相同Rssler耦合振子作为模型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一理论对其他不同系统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进的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方法研究了库仑场对抛物量子线中弱耦合极化子性质的影响.计算了抛物量子线中弱耦合束缚极化子的基态能量、振动频率和声子平均数.讨论了这些量对库仑束缚势和约束强度的依赖关系.数值结果表明:量子线中弱耦合极化子的基态能量随库仑束缚势的增加而减少,随约束强度的增加而增大;振动频率随库仑束缚势的增加而增加,随约束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声子平均数随着约束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库仑束缚势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利用具有三个位势的2×2矩阵谱问题的规范变换,给一个广义耦合无色散方程构造了一种新的N重达布变换.作为达布变换的应用,获得了该广义耦合无色散方程的N-孤子解.  相似文献   

4.
针对Navier-Stokes(N-S)方程,根据Helmholtz速度分解,将流场速度分解为势流部分和非势流部分,剥离势流部分后得到黏势流耦合的变形N-S方程.变形N-S方程求解的是非势流部分速度分量,其在远场的影响较弱,故较传统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求解N-S方程计算区域小,计算效率较高.以圆柱绕流为例,势流部分速度分量采用解析解,并在OpenFOAM平台内实现了变形N-S方程的黏势流耦合计算.对不同雷诺数下圆柱绕流进行了计算模拟,并将耦合方法计算获得的流场中的速度、压力,与文献中的试验及传统CFD等计算的结果进行仔细比较和分析,相关结果吻合良好.研究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层流和湍流模型的计算模拟,为改善黏流计算效率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利用推广的带矢量场的手征SUM夸克模型,计算了核子最低负宇称激发态JP=1/2-,3/2-的能量,分析了各种自旋-轨道耦合势对能量劈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矢量介子场耦合可以改进计算结果,但是能级的次序和实验还是相反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其他的自旋-轨道耦合势,可以给出该激发态正确的能级次序.  相似文献   

6.
用密度矩阵重整化群方法(DMRG)研究了自旋轨道耦合与谐振外势同时存在时的一维光晶格的排斥费米原子气体的基态性质。研究发现,在一维光晶格中的占据数小于半填充情况下,当只考虑谐振外势时,系统的排斥相互作用超过某一临界值时,系统存在费米超流。当同时考虑谐振外势和自旋轨道耦合时,发现当系统处于金属态时,自旋轨道耦合增强了金属性;当系统处于Mott绝缘态时,自旋轨道耦合减弱了绝缘性且存在超流性。最后分析了在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系统的填充数对配对的影响,谐振外势强度的变化与自旋轨道耦合对束缚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原子掺杂是目前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杂质原子的存在,一方面改变了体系的自旋-轨道耦合强度,另一方面引入了杂质势.从这两方面出发,基于扩展的Su-Schrieffer-Heeger模型,研究了有机聚合物中掺杂原子的存在对单重态激子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掺杂原子可以有效地提高单重态激子产率.主要原因源于掺杂原子所诱导的较大自旋-轨道耦合强度,而非杂质势的引入.澄清了利用原子掺杂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的机理,并为相关实验的材料选取和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利用记忆函数方法研究了抛物量子点中的光电导,并导出了光电导的解析表达式.以典型的GaAs/Ga1-xAlxAs抛物量子点为例作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弱耦合区域,随着抛物势频率的增加,光电导会随之增强,而在强耦合区域,光电导会随之减弱;在弱耦合区域,随着抛物势频率的增加,光电导峰会向左漂移,而且抛物势频率越大,光电导曲线越不对称;考虑了激子效应后的光电导比未考虑激子效应的光电导大了1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一种对船桨干扰问题的黏势流耦合求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黏性流计算流体力学(CFD)及势流理论,建立了一种黏流雷诺平均方程/面元法耦合迭代求解方法,对船桨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自由面的船体绕流场模拟应用CFD黏流方法,螺旋桨水动力载荷计算采用势流面元法.在黏性流场模拟中得到桨盘面处的总速度分布,减去螺旋桨诱导速度得到实效伴流速度并作为势流计算速度进口条件,螺旋桨效应以体积力的形式在黏性流场中体现.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对比结果表明,黏势流耦合迭代求解方法能较好地预报船桨干扰问题,且较全域船桨离散化网格CFD求解船桨干扰的方法,计算量大为减少.该方法充分融合了黏势流方法的优点,既能计及黏性效应又能发挥势流快速准确的优势,能够拓展应用于船体及螺旋桨性能预报及设计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具有椭球边界最子棒经过坐标变换成球形边界的哈密顿量.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的方法研究了在非均匀抛物限制势下量子棒中弱耦合杂质束缚极化子的性质.导出了量子棒中弱耦合杂质束缚极化子的振动频率随库仑束缚势和椭球的纵横比的变化关系以及声子平均数随电子-声子耦合强度和椭球的纵横比的变化关系.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振动频率随库仑束缚势的增加而增加,当e'>1时,振动频率随椭球的纵横比的增加而增加.e'<1时,随着椭球的纵横比的减少,振动频率增大.当e'=1时,振动频率取极小值.声子平均数随电子-声子耦合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椭球的纵横比的减少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反质子与原子核的散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反质子在入射能量低于200MeV 时与原子核的弹性和非弹性散射现象.多次散射的特点很显著.反质子的光学势要求是强吸收型.极化度 P(θ)的实验要求这个光学势应拓广包含自旋轨道耦合项.扭曲波冲量近似理论在描述非弹性过程获得良好的效果.但若要求包含对反常核态的激发,则扭曲波应来自含自旋轨道耦合势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 Frenkel-Kontorova 模型和基于双质量双弹簧模型的等效耦合振子模型求解了探针与基底间几种不同耦合类型的能量耗散动力学问题. 发现了纳米尺度下能量耗散失稳现象, 并通过平均耗散功率和粒子相对于质心的位移分析了正弦势和多阱周期性基底势两种情况下的能量耗散特性. 计算结果与最近采用摩擦力显微镜观察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二维非极性晶体中通过形变势与声学声子强、弱耦合激子的性质,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简单的么正变换,得到了强、弱耦合情形的非极性晶体中表面激子的有效哈密顿量、激子的自陷能和电子—空穴通过形变势与声子作用诱生的作用势表示为电子(空穴)一声子耦合参量α_1(α_2)的降幂级数,其首项为α_1(α_2)的一次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坐标变换把量子棒的哈密顿量由椭球边界变为球形边界.采用线性组合算符方法,研究了量子棒中弱耦合杂质极化子的基态能量与椭球纵横比、量子棒的横向和纵向有效受限长度、库仑束缚势和电子-声子耦合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基态能量随有效受限长度的减少而迅速增大.表现出量子棒珍奇的量子尺寸限制效应.基态能量随库仑束缚势、纵横比和耦合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5.
济阳坳陷不同沉积相砂体"相—势"耦合控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阳坳陷不同沉积相砂体的“相”、“势”统计表明:物性与流体势具有一定耦合关系.“相-势”耦合控藏主要体现在对油气聚集特征与油气充满度的影响.砂体的沉积相类型不同,油气聚集特征与油气充满度亦不同.砂体的“相势”耦合控藏临界条件呈幂指数关系.不同类型沉积体系具有不一样的幂指数关系.“相-势”耦合关系受异常压力、断层、砂体连通性等因素的影响.“相-势”耦合定量模型揭示了储层有效接纳油气的临界条件,进一步丰富了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量子点中三个方向存在不同的抛物限制势,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方法研究了各向异性抛物势对量子点中强耦合极化子的振动频率和基态结合能的影响.导出了振动频率和基态结合能随电子-声子耦合强度和量子点中的有效受限长度的变化关系.数值结果表明:振动频率和基态结合能是电子-声子耦合强度的增函数.它们随三个不同的有效受限长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少.表现出量子点在三个不同方向的新奇的量子尺寸限制效应.  相似文献   

17.
采用Frenkel-Kontorova模型和基于双质量双弹簧模型的等效耦合振子模型求解了探针与基底间几种不同耦合类型的能量耗散动力学问题.发现了纳米尺度下能量耗散失稳现象,并通过平均耗散功率和粒子相对于质心的位移分析了正弦势和多阱周期性基底势两种情况下的能量耗散特性.计算结果与最近采用摩擦力显微镜观察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新环状势的Klein-Gordon方程束缚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lein-Gordon方程可以描述自旋为零或整数相对论运动粒子.强耦合条件下,环状非中心势是一类重要的势函数,Klein-Gordon方程可描述非中心势这类系统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使用CFP展开技术,在绝热近似下计算了(TS)=(01)和(10)道的等效核力势.采用通用夸克单胶子交换势和新的参数后,能比较明显地加强核力的短程排斥,再唯象地迭加一个夸克中程势kr~me~((-r~2)/(d~2))后,导出了较强的中程吸引核力.计算了NN与△△的道耦合,耦合几率较小.  相似文献   

20.
中子星中超子的出现以及超子的比例对中子星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核子相互作用模型如何影响中子星中的超子是一个重要物理问题.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出发,选取不同核子耦合参数,计算了中子星中超子的数密度,发现不同类核子耦合参数对中子星中超子出现和中子星向超子星转变的转变密度有不同影响,而且核子相互作用的σ介子势和ω介子势影响显著,而ρ介子势影响较小.这些结果对大质量中子星性质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