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氢能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催化剂使硼氢化钠(NaBH4)水解产氢是一种安全、高效和实用性强的化学产氢技术。以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的Ru/Ni-foam(Ru/NF)作为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催化剂,研究了不同的反应温度、不同的硼氢化钠浓度、不同的反应pH以及催化剂稳定性4种因素对该催化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用电镀方法得到的Ru/NF催化剂在10%(质量分数)NaOH、15% NaBH4、室温条件下,可以达到1894 mL/(min·g)的产氢速率,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用一种高对位选择性的定向氯化催化剂-毛沸石,代替以往的FeCl3,AlCl3,SbCl3,SnCl4等氯化催化剂来制备对二氯苯(PDCB),并比较了温度、催化剂用量、助剂量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废橡胶催化裂解生产原料油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压为了节约能源,提高原料油的使用价值,探讨对废橡胶再生的处理方法,采用常压、减压、催化剂方法对废旧轮胎橡胶进行热裂解研究,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催化剂对废旧轮胎橡胶进行热裂解的影响及催化剂配比(C一定)、催化剂配比(B一定)、催化剂配比(A一定)和不同热解方法的影响,实验得到在常压条件下,加入优化配比的催化剂在废橡胶催化裂解生产原料油工艺中可以得到最短的反应时间,最低的反应温度,及合理的混合油与炭黑。研究结果对废橡胶再利用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参数的确定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书是由帝国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催化科学丛书》的第5卷。在利用化学反应进行生产时,由于存在活化能,常常需要解决化学反应速度的提高问题。催化剂的作用是提高反应速度和控制反应方向最有效的办法。催化剂是一种加速化学反应而在其过程中自身不被消耗掉的物质,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许多种类的物质可用来作催化剂,包括金属、金属氧化物、有机金属络合物、酶等。  相似文献   

5.
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备海螵蛸负载二氧化锰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对苋菜红、次甲基蓝和酸性湖蓝A三种染料的催化超声降解性能,并从催化剂中MnO2负载量及染料的化学结构两方面分析了降解性能的差异,探讨超声降解的机理,同时研究了三种染料超声降解过程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用高锰酸钾氧化法制备的催化剂催化超声降解能力最强,苋菜红及次甲基蓝染料降解过程满足准一级方程,酸性湖蓝A染料降解过程满足准二级方程。用扫描电镜(SEM)、Mapping图、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及X射线衍射(XRD)对海螵蛸负载二氧化锰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软模版法合成聚苯胺前躯体,通过改变过渡金属制备出PANI-FeCo-C、PANI-Fe-C、PANI-Co-C和PANI-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阴极非贵金属催化剂。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4种催化剂中,PANI-Fe-C的催化活性最好,其氧还原反应起始电位达到0.87V。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XRD)、拉曼(Raman)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可知,PANI-Fe-C催化剂中含有较多晶格畸变的碳和石墨型的氮,这些特性是其具有优越氧还原催化性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3-hydroxy-N-(pyrrolidin-2-ylmethyl)-2-naphthamide(化合物Ⅰ)是最近合成的一种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能催化麦克尔非对称加成反应,且具有高产率、高度立体专一性、反应条件易实现等优点.目前普遍认为:在催化过程中该催化剂萘环上的OH和NH与反应物形成氢键.为了研究该过程,合成了tert-butyl2-((3-hydroxy-2-naphthamido)methyl)pyrrolidine-1-carboxytate(化合物II),应用一系列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NMR)技术对化合物Ⅱ进行了^1H、^13C NMR信号归属.为进一步用NMR实验方法研究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氢键作用机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为类似化合物的NMR信号归属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3-甲基吲哚作为一种重要的氮杂环化合物在工业、农业及医药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以苯胺和1,2-丙二醇为反应原料,研究了La2 O3助剂对Ag/SiO2催化剂气相合成3-甲基吲哚的促进作用,采用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向Ag/SiO2催化剂加入适量的L a2 O 3助剂能明显提高银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度、显著减少催化剂的强酸中心数,从而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选择性.在 Ag/SiO2-La2 O3催化剂上,当 La2 O3含量为0.03 mmol/g时,3-甲基吲哚收率达到45%.  相似文献   

9.
选取水中常见的酚类物质(如邻硝基酚、邻氨基酚和邻苯二酚)作为研究对象,在以TiO2(锐钛矿型)为催化剂、高压汞灯照射下研究其在水溶液中的降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酚类物质较易发生光催化降解。邻硝基酚、邻氨基酚和邻苯二酚的降解可近似看作一级反应,其半衰期分别为32.4,22.4,13.9min,并从反应机理上给予了解释。水中邻硝基酚的紫外吸光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测定结果说明该物质在水中矿化较完全。  相似文献   

10.
实现低铂(Pt)载量高催化活性碳载铂(Pt/C)催化剂的制备,是达到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实验研究了乙二醇溶液(EG)、甲醛溶液(HCHO)以及碱液(NaOH溶液)三者用量比例和后续热处理对水热法制备Pt/C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极化曲线(LSV)和循环伏安曲线(CV)表征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以及计算了Pt的电化学活性面积(ECA).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热重分析(TG)对催化剂进行物化性能表征.实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HCHO占比可有效提升催化剂电催化性能,当V(EG)∶V(HCHO)∶V(NaOH)溶液体积比为1∶2∶1时,所制备的Pt/C催化剂经过250℃的后续热处理后,电催化性能最优.以该方法制备的低载量Pt/C催化剂的ECA大于高载量的商业Pt/C催化剂的ECA.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常规催化剂体积大、活性低、反应时间(t)长、粘度及残余量大等缺点,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催化剂-三乙基烯丙基氯化胺,以用于SL(StereoLithography)法光固化树脂专用齐聚物的制备,因为新的催化剂带有不饱和双键,所以在紫外光固化时可参与聚合,残余量少,并且其催化活性高,可在较低温度(80-90℃)及较短时间(2h)内完成反应,因此降低了体系的粘度。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异丁醛、乙酰胺和合成气(CO/H2)在一定比例的催化剂及配体的共同作用下合成N-乙酰基缬氨酸.着重于选择适当的催化剂、配体以及反应条件,以提高N-乙酰基缬氨酸的产率.实验结果表明对醛的酰胺羰基化反应,作为羰基化催化剂的前驱体,简单的CoCl2盐具有比CO2(CO)8更高的催化活性;用色质联用工具鉴定出一种重要的反应中间物:N-乙酰异丁烯肢和一种相关的副产物N-乙酰异丁胺,这对于阐明催化反应机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Yb(OTF),催化剂对2,4-二氨基甲苯(TDA)与碳酸二甲酯甲氧羰基化反应合成2,4-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TDC)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Yb(OTF),催化活性的影响。在该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温度453K,反应时间5h时TDA转化率可达100%,TDC的产率达到23、6%,同时考察了Yb(OTF)3催化剂的寿命,经4次重复使用催化剂基本不失活。Ln(OTF)3(Ln=La,Nd,Yb)催化活性的比较表明催化剂Lewis酸性的强弱与TDC的产率成正比。  相似文献   

14.
蜂窝状筛网催化剂上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蜂窝状筛网催化剂应用于以NH3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的反应中。蜂窝状筛网催化剂的高开孔结构,使其较粉末催化剂具有较低的压力降,较蜂窝状堇青石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传质系数。对峰窝状筛网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考察,同时与粉末催化剂、蜂窝状堇青石催化剂的活性加以对比,并进行了反应动力学行为的分析。结果表明:蜂窝状筛网催化剂在低温下(T<493K),反应主要受化学动力学控制,传质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温下(T>513K),反应受传质控制,此时蜂窝状筛网催化剂(传质系数的平均值为8.13s^-1)较蜂窝状堇青石催化剂(传质系数的平均值为5.14s^-1)具有更高的传质系数。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水中半纤维素气化制氢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碱性化合物KaCO3、Ca(OH)2以及Ru/C为催化剂,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对半纤维素在超临界水中的气化制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都有较好的催化作用,其中Ru/C的效果最佳,当加入0.8g时,每千克半纤维素可生成14.365m01 H2,约为不加入催化剂时的3.8倍,为单独加入K2CO3、Ca(OH)2时的1.6和1.9倍,气化率和氢转化率也有很大提高,分别达到77%和126%.同时,催化剂混合使用要比单独一种催化剂的效果好.温度的提高可明显提高H2产量,同时降低CH4产量.此外,停留时间对气化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20min时气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标题化合物8-一种新的手性催化剂,通过丙二酸酯法及酶解拆分合成(s)-3-(2-氯苯基)丙氨酸甲酯,进一步与溴苯发生格氏反应而成。  相似文献   

17.
软硬酸碱理论的一些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软硬酸碱原理(HSAB原理),解释了物质的溶解度、化合物的稳定性等问题,并通过对傅—克烷基化反应中催化剂的选择,季铵盐萃取分离钒和铬等的讨论,阐述了软硬酸碱原理在催化化学和萃取化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膜的选择透性,自制了原电池电解槽,用离子交换树脂膜电渗析法回收甲醇废催化剂中的有用物质。结果表明从100g废催化剂中,可回收电解铜30.59g(纯度达99%以上)、结晶硫酸锌77.94g、重铬酸钾结晶28.69g、硫酸亚铁晶体86.88g。该法既不消耗电能,又能利用工厂的废旧铁皮作电极。  相似文献   

19.
用催化动力学分析法同时测定多种组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种催化剂催化同一指示反应时,如果其反应的表观机理不同,则可由一次实验同时测定这几种催化剂,文中以锇和碘的两元体系例,以Ce(Ⅵ)氧化As(Ⅲ)作为指示反应,研究了这两种组分的同时测定方法,用光度法测量Ce(Ⅵ)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然后用Savitzky-Golay方法求出其反应速率,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级数可用线性回归法求出,并用两元线性因归计算锇和碘的浓度。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3种新颖具有轴手性多氢键多活性中心的双硫脲催化剂(1a~1c),并将其应用于催化PictetSpengler反应合成β-咔啉类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25℃)下,甲苯为溶剂,催化剂1c的用量为x=20%,Pictet-Spengler环化反应取得较高的收率(82%)和较高的对映选择(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