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对人力资本产权与激励机制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专业技术人才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和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的现状,构建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黄正需 《科技资讯》2007,(22):240-241
人力资本只有在产权清晰的前提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本文在分析人力资本产权在国有企业中的涵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在国企中存在根本矛盾和解决构想.  相似文献   

3.
试论人力资本财务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突出人力资本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在承认人力资本产权地位的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本要求对财务管理进行创新,进而从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等方面提出并分析建立在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平等产权基础上的新型财务管理,同时简要分析了成功运用人力资本财务理论的公司实例。  相似文献   

4.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一种作为特殊的异质型人力资本,在企业的要素中最具有能动性。在评述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形态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以剩余索取权来激励企业经营者。股票期权是通过资本市场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进行定价的科学机制,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有效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运用一般逻辑分析方法论证人力资本潜能的充分发挥与制度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阐明人力资本产权特征是使用权与人力资本承载者个人天然不可分割而内在具有完备产权,这是构建人力资本积累制度框架的约束前提,认为在人力资本积累制度环境营造的主要方面是内部组织结构安排和外部社会规则完善,强调指出在中国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积累制度是必然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人力资本以及其产权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人力资本产权归其承载者所有的特性,接着对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产权激励的相应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人才流动趋势的大潮中,广西高校教师的流动也日益频繁。文章分析了广西高校教师流动的现状,简单探究了流动原因,并试图通过对人力资本产权和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界及定分析,构建有效的广西高校教师合理流动管理机制:尊重选择,自由流动,在评估人力资本价值的基础上契约化使用;拓展教师人力资本流动方式,促进教师人力资本共生共享;完善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制度约束辅以道德约束,有效规避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制度约束辅以道德约束,有效规避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的分析及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升 《广东科技》2007,(1):109-110
本文从资本概念入手,分析、论述人力资本的主要特质,如生物性、异质性、专有性和产权特性等,揭示人力资本的属性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配置、使用、开发人力资本的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民收入(NI)的分析,把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作为反映人力资本产权与非人力资本产权的基础。根据全国省份间的时间截面数据,对人力资本产权及非人力资本产权和表现经济绩效的人均GDP及GDP增长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阐释了现实数量关系所反映的内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的主要贡献因素。但现有文献关于人力资本的界定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导致人力资本理论的延伸产生泛化和模糊的倾向,使与人力资本相关的一些理论拓展产生了障碍。目前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内涵及其关系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由于两者概念含混、层次模糊,中外学者对于究竟是人力资本包含智力资本还是智力资本包含人力资本缺乏一致意见,致使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缺乏共同语言。以资本的产权归属作为逻辑主线,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应界定为大概念,即广义的人力资本包含智力资本与其他衍生资本,从而为人力资本理论的拓展研究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1.
从企业的产权特征及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入手。提出人力资本特别是企业家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固定思维的模式下国有体制的弊端,提出了企业所有权的最优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12.
对朱熹工夫论思想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1.简要梳理朱熹格物论形成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指出朱熹在建构其工夫理论时,对“二程”的工夫论述有取有舍,凸显出朱熹工夫论思想的独特立场;2.考察朱熹“格物致知是《大学》第一义”这一重要论述,分析其在何种理论企图之下,再三强调格物在《大学》工夫程序中的首要地位;3.分析伊川“察之于身”的格物论及其与朱熹“反身穷理”之命题的理论关联,在此,朱熹已意识到居敬与穷理应当是一种“互相发”的关系;4.朱熹所言“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不是两事”之说乃是其工夫论思想的终极之论,此论意味着格物与诚意既可两立又不可分离,但这种不可分离又不具有浑然合一性。朱熹若能坚持格物致知至诚意正心乃同属“明明德之事”的立场,则格物诚意不是两事的观点始能真正落实,由此可以建构起一套义理自足的儒学工夫论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3.
从孙中山“发达资本”与“节制资本”的矛盾观点出发.一方面探讨了孙中山先生要求“发达资本”的愿望;另一方面阐明了孙中山先生有关“节制资本”的主张.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孙中山先生对资本问题的看法,以及这一问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许氏翻译理论虽在学界见仁见智,但却毫无疑问地已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鉴赏解读许氏翻译理论的基础上,以许渊冲先生“三美”“三化”“去粗存精”及再创论和优化论等翻译理论为指导,对其《江城子·记梦》的英译本进行鉴赏和辨析。与此同时,结合诗词翻译的特殊性,就其“粗”与“精”的判断标准是否具有普适性、有时难免为了追求押韵而因韵害意及过度“深化”的问题,即对翻译的技术处理的细节问题进行辨析,并提出改良译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较小、质量较差,且存在着地域分布不均衡、产业分布不均衡、溢出效应比较明显等特点。改善农村人力资本现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增加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调节人力资本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的分配,增强城市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建立完整的人力资本产权,完善农村市场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耕地要素的高度稀缺和非农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不强。造成耕地要素相对稀缺的原因除了人多地少的现实原因外,还包括由耕地产权残缺导致耕地流转交易成本过高,以至于耕地大量撂荒的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回转误差运动的本质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平动说”和“瞬心说”关于回转轴线的定义和它们各自的力学基础,指出“平动说”源于理论力学中随基点平动分析法,而“瞬心说”是以速度瞬心法为基础的,从理论上推导了静心与回转轴线的平均线、瞬心与瞬心线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瞬心位置和静心位置的分析,证明了两种学说从本质上是有一致点的  相似文献   

18.
五行学说之成立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五行学说成立的标志是五行与阴阳思想相融合,亦即成功解决“五行”与“四时”相配的问题。数十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条进路:王梦鸥发掘的“四时”五分以配“五行”虽然理论上精致,不过难以付诸实践,终归湮灭;庞朴抉发的“尚土说”影响较大,可惜完全基于对史料的误解;只有徐复观之说在逻辑与文献两方面都较为合理,且两者配合无间,是以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