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的包装材料对香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文章考察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聚甲基丙烯(PMP)和聚偏二氯乙烯(PVDC)4种保鲜膜对香菇的抗氧化能力。以多酚氧化酶(PPO)、总抗氧化能力(T-AOC)、抗坏血酸(AsA)、总多酚、总黄酮的含量为测定指标,分析了不同保鲜膜下香菇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保鲜时间的延长,PPO和T-AOC活性和总黄酮含量整体上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AsA和总多酚的含量呈现下降趋。在保鲜的25 d,LDPE处理组的PPO比对照组降低了42.75%。T-AOC比对照提高了30%以上。LDPE和PMP处理组的总多酚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0.50%和31.37%。在整个保鲜阶段,不同保鲜膜的抗坏血酸和总黄酮含量相对于对照有一定提高,但差异不显著。研究为香菇的保鲜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的制样方法对一次性无纺布产品甲醛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依据GB/T2912.1-2912.2-1998《纺织品甲醛的测定》中方法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为412 inn。结果:不同的制样方法,测定甲醛含量有不同的结果。结论:纺织品中甲醛含量测定应当更加明确制样方法,以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水萃取法检测大豆纤维的甲醛含量,探讨不同萃取时间与大豆纤维萃取甲醛含量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豆纤维中游离甲醛完全萃取需要约2小时。  相似文献   

4.
富硒香菇的深层培养及其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在含有不同浓度无机硒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香菇菌丝体,探讨其耐硒和富硒特性,结果表明,香菇有一定的耐硒能力和很强的富硒能力,深层培养获得的富硒香菇菌丝体其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多糖含量受添加硒的影响不大,而谷胱甘肽含量随硒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5.
氧化淀粉胶液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很多 ,通过对比现有不同产品体系中游离甲醛的测定方法 ,提出了氧化淀粉胶液中游离甲醛的测定方法 ,为淀粉类材料及液体制剂中的游离甲醛的测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芜湖市主要食用菌中亚硝酸盐、硝酸盐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芜湖市市场几种常见食用菌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食用菌中的含量因种类不同而不同,硝酸盐为蘑菇>金针菇>香菇>草菇>平菇,亚硝酸为草菇>蘑菇>香菇>金针菇>平菇。研究发现用洗洁精清洗可有效减少食用菌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食用菌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符合蔬菜食用安全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对拉萨地区三户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进行为期数月的监测,三户不同类型新装修室内空气中均检出甲醛。拉萨地区新装修室内空气中甲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波动较小,通过分析,是由于拉萨地处高原,空气干燥温度偏低,抑制了甲醛早期大量挥发。因此没有出现甲醛含量急剧下降趋势,而是缓慢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三户住宅室内甲醛均逐渐降低,但由于早期材料内的甲醛不能及时挥发到空气中,致使材料中甲醛残留扩散慢,从而达标时间可能延长。  相似文献   

8.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定及固形物溶出率为评价指标对香菇菌汤煮制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煮制后香菇及汤液中非挥发性特征风味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煮制温度为120℃、煮制时间为45min、香菇质量浓度为0.050g/mL时,香菇菌汤感官评价及固形物溶出率较好。在煮制过程中,香菇中风味物质逐渐向汤液中转移,使得汤液中可溶性糖醇、有机酸、呈味核苷酸等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显著高于煮制后香菇中含量。除此之外,在煮制后汤液中,特征性风味氨基酸含量也显著高于煮制后香菇中含量。但是,与新鲜香菇相比风味氨基酸在煮制后汤液及香菇中绝大多数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纺织品中甲醛含量测定随着不同整理如免烫整理、有荧光整理、拒水整理等因素,对其吸光度的影响规律;另外还对织物中甲醛的含量计算方法做了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对改进甲醛检测方法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香菇中二氧化硫的快速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蒸馏方法提取香菇中的二氧化硫,用四氯汞钠溶液吸收蒸馏出的游离二氧化硫,使形成的络合物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呈紫红色的显色反应,在550nm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是一种快速、准确测定香菇中二氧化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黄花菜和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测定了黄花菜和香菇、木耳、银耳等3种食用菌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Vc)和纤维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食材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可溶性总糖含量以黄花菜最高,依次为黄花菜〉香菇〉银耳〉木耳;可溶性蛋白质、Vc和纤维素含量均以香菇最高,分别依次为香菇〉木耳〉银耳〉黄花菜、香菇〉银耳〉黄花菜〉木耳、香菇〉黄花菜〉银耳〉木耳。研究结果说明,香菇和黄花菜的营养成分含量与木耳、银耳相比具有较大优势,4种食材的综合营养价值依次为香菇〉黄花菜〉银耳〉木耳。  相似文献   

12.
在酸性介质中,基于甲醛对溴酸钾氧化铬蓝黑R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建立了测定微量甲醛的动力学催化光度法.用该方法对某织物和某实验室废水中甲醛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乙酰丙酮法比较,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丙烯酸酯在炭黑表面接枝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炭黑表面大量存在的芳香族稠环化学物为基础,以缩合反应引进羟甲基,并利用羟甲基和铈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引发反应探讨丙烯酸酯单体在炭黑表面的接枝聚合反应,同时考察了接枝炭黑粒子在水介质中的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14.
12种食用菌凝集素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2种食用菌提取液经磷酸缓冲液抽提,硫酸铵沉淀而获得.用不同类型的细胞检测其凝集活性,结果表明:有10种食用菌提取液能凝集2种或2种以上的供试细胞,表现出凝集活性.但不同菌种凝集素的凝集能力、凝集活性及热稳定性有很大的差异,抑制凝集活性的糖的种类也有所不同,这可能与它们的组分及化学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是一类品种多、营养全、味道美、富含多种活性物质的大型可食用真菌。近10年来,我国食用菌育种和工厂化栽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带动食用菌产量逐年攀升,但目前我国食用菌存在鲜食消费模式为主、加工产业链弱、加工率低、加工产品少、市场附加值低等产业问题,导致大量食用菌鲜品滞销而影响整个产业稳定。这些突出的问题造成食用菌产品在国内销售和国外出口时利润非常低,严重阻碍了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围绕目前我国食用菌加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食用菌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食用菌加工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产业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阳离子木素胺的制备及乳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造纸黑液中提取的木质素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使木质素胺化改性合成阳离子木素胺;用元素分析仪测定样品的含氮量;用一种全新的测定方法——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试验测定木质素的改性率,测定结果直观、稳定、可靠,且与含氮量的测定一致,通过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设计安排试验,研究了木素的改性程度与三乙撑四胺量(置)、甲醛量(五)和温度(置)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寻求得到影响舍氮量和改性率的主要因素和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改性率的主要因素是甲醛用量和温度;改性效果最好的样品,改性率可达90%以上,且表面活性明显增强,复配后可作优良的沥青乳化剂.  相似文献   

17.
报导了石河子市工业废水中原生动物23属27种,淡水藻类7属8种,分析了不同性质工业废水的优势种类、分布及其丰度,确定了各采样点废水的污染级别,制定了该市废水原生动物和蘑菇湖藻类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不同品级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脑部雌激素相关受体pvERRmR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pvERRmRNA在不同品级的蕈形体、附叶、视叶、中脑、食道下神经节和球状细胞中都有表达.蚁后蕈形体和球状细胞中pvERRmRNA的阳性表达最为明显;工蚁中脑pvERR mRNA的阳性反应强度明显高于蚁后和雄蚁;pvERR mRNA在雄蚁视叶中有较强的表达.pvERR mRNA在不同品级的拟黑多刺蚁脑部的表达差异可能与它们各自在蚁群中的功能和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期间对天津市25户新装修住宅不同功能房间的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8个点位进行了为期1年的跟踪监测.结果显示,所调查的新装修住宅在刚装修竣工后,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检出率为100%,超标率68%,最大超标倍数为2.3倍.不同功能房间的甲醛质量浓度均值为卧室>书房>客厅.在不同季节,室内甲醛质量浓度均值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并建立了甲醛质量浓度随时间衰减的非线性模型,对室内甲醛的污染控制和浓度预测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气敏传感器检测了2个等级香菇样品的挥发性气味,并对所采集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正确判别率均为100%.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气敏传感器阵列和适当的模式识别对香菇的品质进行检测,可为人工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