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倒春寒后不同措施对不同类型冬小麦冻害减灾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冬小麦遭受晚霜冻害,选择遭受严重霜冻的大穗型冬小麦淄麦12号进行刈割对比试验,同时在冬小麦遭受倒春寒冻害地块以临麦2号为材料进行追施肥、水、化控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刈割后基部腋芽再次萌发虽可形成一定产量,但与对照相比,单株性状变差,产量明显降低。因此,霜冻后不应刈割,应积极采取科学的补救措施,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而受冻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并浇水和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天达2116减灾效果较好,比未采取任何减灾措施穗数增加63×104hm2,穗粒数增加3.4粒,千料重增加2.5g,增产1536.0 kg/hm2,增产幅度达38.7%。  相似文献   

2.
根据冀东平原地理位置,冬小麦生长的生态条件,进行了冬小麦起高产育种的研究,建立了以主攻少蘖、大穗、大粒,兼顾抗病、早熟、抗旱、冬性的育种目标。经过多年选育工作,选育出了大穗、大粒、抗病、抗倒的超高型优良品系,为冀东平原冬小麦超高产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位山灌区冬小麦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冬小麦关键生育期不同灌水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指标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通过影响穗数及穗粒数影响冬小麦最终产量,灌溉量通过影响籽粒质量影响冬小麦最终产量;水肥互作效应下,灌溉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比施肥量更明显;连续3 ...  相似文献   

4.
抗旱丰产冬小麦新品种育种实践表明,在半干时半湿润易旱生态环境条件下,选育抗上产新品种的途径是:在较高群体基础上,通过提高千粒重,增加穗粒重;  相似文献   

5.
两用核不育杂交稻,W6154S×DF0,W615S×特三矮开花前和开花后6-7天追施氮,钾肥,明显提高生育后期叶片含氮量,叶绿素含量,绿叶面积,^14C-同化产物从剑叶的输出率(%)及分配到稻穗的量增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加,穗粒性状改善,稻谷产量提高。但不同组合杂交稻上述性状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详细分析了2011~2012年度冬小麦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重点探讨了影响冬小麦生长发育、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有利气象条件,评价了气象因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指导农业生产趋利避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建华 《甘肃科技》2008,24(6):148-149
用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液在冬小麦不同发育阶段进行了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沼液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和防病防虫效果.与清水对照相比,喷施沼液后,冬小麦成熟期提前了8天,株高增高了8.5cm,穗长增加1.02cm,穗粒数增加3粒,千粒重增加4.20g,穗数增多1.50万/hm2,增产460.35 kg/hm2,增产率8.86%;喷施沼液后,锈病发病率下降4.8个百分点,白粉病发病率下降2.3个百分点,蚜虫虫口密度减少15.55个/m2,红蜘蛛虫口密度减少11.30个/m2.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光照条件的改变对冬小麦生长形态的影响。设置4种遮荫处理,分别达到光照强度的81.3%(L81.3)、57.9%(L57.9)、43.6%(L43.6)和27.8%(L27.8),无遮荫处理作常规对照记为CK。结果表明,对冬小麦从拔节期至成熟期长期遮荫,可造成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小,冬小麦各生育期延长的情况逐渐加剧,株高在拔节期至抽穗期逐渐减小,叶面积和叶面积峰值逐渐增加,以及穗长线性减小。不同遮荫处理对最终株高没有形成较为明显的规律性。叶面积随着冬小麦生长时间的变化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不同遮荫条件下,叶面积的峰值发生偏移,且峰值相对增加值和光强消减值之间的关系用指数函数拟合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遮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叶面积的增加,同时延缓了叶面积变黄和衰老。用Logistic函数拟合株高、Gauss函数拟合叶面积和线性拟合穗长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L81.3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形态影响较小,用拟合函数可以进行不同光照条件下各指标的预测,并且对研究冬小麦生长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对产量和耗水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冬小麦不同播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在我区适宜的播量为17.5-21kg/亩。该播量范围,个体发育良好,群体结构合理,收获穗数适宜,产量因子协调,从而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剪叶试验探明了冬小麦主茎茎生各叶与穗部性状的关系。对茎生各叶分别进行不同程度剪除后,使穗长、总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均比对照降低,对其中穗粒重和千粒重降低最大,而不孕小穗数则明显增加。剪除主茎中部叶片(8/0—10/0)不仅影响穗粒数,而且影响粒重,剪除上部叶片(11/0和旗叶)除严重影响穗重外,也影响穗粒数。剪除旗叶对穗部性状影响最大。剪叶对穗部性状的影响在品种间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1.
麦田追施氮肥后移技术就是将追肥时间由早春移到拔节期追施。该技术可有效促进小麦分孽成穗和增加穗粒数,也可有效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的含量,达到产量和质量双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氮钾肥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氮钾肥配合施用的试验观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50kg/hm^2纯氮肥、225~300kg/hm^2纯钾肥,马铃薯的增产效果最好,其中450kg/hm^2纯氮肥、225kg/hm^2纯钾肥的施肥组合为增产最佳组合。进一步试验表明,在较高氮肥水平下,增施钾肥可有效增加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13.
以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为对象,从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方面,比较研究了超秧龄移栽条件下,增施氮、钾肥对连作晚稻甬优9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甬优9号作连作晚稻适宜移栽秧龄为35 d左右,最晚不宜超过40 d.在35 d秧龄移栽时产量最高,可达8910 kg.hm-2,且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甬优9号在施纯氮(N):210.0 kg.hm-2、钾肥(K2O5):112.5 kg.hm-2时,已能满足生长需求.超秧龄条件下增施氮、钾肥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但每穗实粒数下降,产量仍表现为减产.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2个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小偃22号和小偃6号)对花后不同营养器官干物质的累积与转运、收获指数及籽粒灌浆过程中茎、叶、颖壳、籽粒的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茎、叶干物质的积累量,从开花期到成熟期一直呈下降的趋势;穗干物质的积累量,在开花期和灌浆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呈升高的趋势;灌浆期到成熟期无明显趋势。开花期,不同干物质转运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为"茎叶穗";冬小麦不同器官转移的干物质对子粒的贡献叶片最大,其次是茎,穗部最小;施氮处理下,收获指数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在籽粒灌浆过程中,全氮含量在茎、叶、籽粒中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颖壳中的全氮含量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冬小麦不同器官全氮含量为茎颖壳叶籽粒,施氮量在150 kg/hm2处理下,冬小麦各器官全氮含量保持较高水平。试验中选用的2个基因型冬小麦品种,小偃22号干物质的积累量、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小偃6号;施氮处理下,小偃22号不同器官的干物质转运量、干物质转运率和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都显著高于小偃6号。小偃22号具有较高的氮素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沈阳地区冬小麦的田间存活率、生育期、主茎春生叶龄等几个指标与冬小麦幼穗分化规律的关系.结论表明:田间存活率在品种间差别不显著,播期间显著.不同处理对全生育期及各个生育时期有很大的影响.叶龄可以作为反映幼穗分化阶段的辅助指标.各处理都没有观察到冬前生长锥伸长.返青后开始穗分,成穗分化历时一个半月左右.二棱期至小花分化期间隔日数长短决定能否分化更多的小穗数.  相似文献   

16.
地膜栽培小麦冬前地温变化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小麦地膜覆盖播种有明显的增温保墒作用,经试验有利于小麦冬前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增加冬前分蘖,提高越冬性,同时可适当推迟播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盆栽实验研究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处理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的变化.结果显示,添加金针虫显著增加了冬小麦根际土壤线虫的总属丰富度、总土壤线虫的丰富度以及食细菌类和食真菌类线虫的丰富度,原因主要是金针虫添加提高了冬小麦根际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冬小麦苗和根中的类黄酮含量.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添加金针虫可以改变冬小麦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的组成.冗余分析(RDA)证实冬小麦苗和根中的类黄酮含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解释土壤线虫群落变异的35.80%、16.40%和12.52%.上述结果表明,金针虫添加通过间接作用影响冬小麦根际土壤线虫群落,即通过增加冬小麦苗和根中的类黄酮含量对根际土壤线虫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GS冀麦26号、冀麦36GS冀麦38号和GS石4185是我院”八五“以来培育的几个高产、稳产、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小麦新品种,亦是冀中南不同时期的当家品种。本文以GS冀麦38号为例,回顾了冬小麦育种的总体思路、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分析了其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麦区超高产育种的三种途径和模式,即多穗型、中穗型和重德型,依据本生态区气候条件和现推广品种的产量的构成特点,认为采用多穗型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层切法研究了在雌穗生长锥伸长期,雌穗小花分化期两个时期叶面喷200μg.g^-1,400μg.g^-1,600μg.g^-1三种浓度的化控Ⅱ号对地膜玉米地上部群体结构的影响,认为雌穗生长锥伸长期叶面喷施400μg.g^-1浓度的化控Ⅱ号可增加玉米光合面积,增加叶重,提高粒叶比,增加果穗产量。  相似文献   

20.
对冬小麦施用奥普尔液肥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奥普尔(OPAL) 能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增加分蘖和干物质积累。返青期施用奥普尔可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灌浆期施用奥普尔可促进小麦籽粒灌浆,提高穗粒数,增加穗粒重。不同奥普尔施用方法均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2-85% ~17 .29 % 。奥普尔在播前土施待返青期和灌浆期喷施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每公倾增产833 .0 kg,增收784 .5 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