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应用一株"藏灵菇"(kefir粒)分离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以食品来源材料为培养基质,在适当条件制备了一种马克斯克鲁维纯培养生物发酵基料。应用该基料对人工肥胖模型大鼠进行了为期45天的抗脂肪沉着试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试验前平均体重为132.9克,试验后体重为242.5克,平均增重109.6克,体脂4.38克,体脂比为1.8%;模型对照组试验前平均体重为132.9克,试验后体重为256.9克,平均增重124.0克,体脂5.20克,体脂比为2.0%;试验1组试验前体重为133.89克,试验后体重240.9克,平均增重106.8克,体脂3.37克,体脂比为1.4%;试验2组试验前体重为133.40克,试验后体重为243.0克,平均增重109.1克,体脂3.82克,体脂比为1.6%;试验3组试验前体重为133.6克,试验后体重为250.9克,平均增重117.3克,体脂4.2克,体脂比为1.7%。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结构的影响.选用525只体重接近、健康的1日龄Arbor Acre肉鸡,公、母各半,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7个重复,每重复15羽,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10~(10),3.75×10~(10),1.875×10~(11)和3.75×10~(11 )CFU/kg的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875×10~(11 )CFU/kg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能显著提高1~21日龄、22~42日龄、1~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22~42日龄、1~42日龄肉鸡的耗料增重比(P0.05),添加3.75×10~(11 )CFU/kg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能显著提高22~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875×10~(11 )CFU/kg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能显著提高22日龄肉鸡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22日龄肉鸡血清中总胆固醇、尿酸(UA)和43日龄肉鸡血清中UA含量(P0.05),添加3.75×10~(11)CFU/kg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能显著提高22日龄肉鸡血清中TP、ALB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875×10~(11 )CFU/kg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提高了22日龄肉鸡血清中SOD活性(P0.05);(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能显著提高43日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P0.05),其中添加1.875×10~(11 )CFU/kg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能显著提高22日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回肠绒毛高度、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P0.05),显著提高43日龄肉鸡的空肠绒毛高度、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P0.05),添加3.75×10~(11 )CFU/kg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能显著提高22日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回肠绒毛高度(P0.05),显著提高43日龄肉鸡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P0.05).综上所述,添加活性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能显著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肉鸡肠道结构,其中添加水平为1.875×10~(11 )CFU/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位于酵母科克鲁维属,具有高分泌能力、高生长速率、多底物利用以及耐高温等特点,具有工业应用前景.因此,建立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基因工程改造技术十分重要.本文以马克斯克鲁维酵母URA3基因缺陷菌株为出发菌株,依据同源重组原理,选用KmURA3作为可循环使用的筛选标签基因,建立了一种针对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无残留多基因敲除技术,以满足其遗传工程改造的需求.本研究利用这种技术成功构建了Kmhis3Δ、Kmura3Δhis3Δ、Kmura3Δade2Δ、Kmura3Δhis3Δade2Δ、Kmhis3Δade2Δ等5株营养缺陷型菌株,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以及工业应用研究提供了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4.
信号肽对木聚糖酶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中分泌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是一种新型的非常规酵母,具有生长快、分泌能力强、安全性高等优势.在酵母表达系统中,分泌信号肽不仅介导了外源蛋白沿着正确途径分泌到胞外,也在蛋白质翻译后加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别研究了酿酒酵母α-Factor信号肽和克鲁维酵母菊粉酶信号肽对耐热木聚糖酶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影响.工程菌摇瓶发酵72h后,在含有菊粉酶信号肽和α-Factor信号肽的工程菌株的发酵上清中,木聚糖酶酶活分别为318.91U/mL和117.90U/mL,表明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表达木聚糖酶时,菊粉酶信号肽介导的蛋白分泌表达效果优于α-Factor信号肽.重组表达木聚糖酶最适反应条件是pH5.5和65℃,在75℃处理1h后,该酶的剩余酶活保留73%以上.在5L发酵罐中,重组菌高密度发酵72h,木聚糖酶酶活高达157 757U/mL,结果表明,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表达系统在工业酶领域中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一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株的分离鉴定与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离培养,从一株来自民间的“藏灵菇”(kefir粒)中成功分离出一株生长好、耐热、遗传稳定的酵母菌株;通过形态特性观察、DNA序列分析、生化特性试验对其作出了菌种鉴定,证明其为一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在实验室特定的培养基、pH、温度条件下,应用常规技术对该菌进行了培养生长周期的观察,描述了其不同生长周期的形态。  相似文献   

6.
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高度接触传染性和致死性疾病.疫苗预防接种是控制猪瘟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使用的弱毒疫苗均为1.1亚型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2.1亚型猪瘟病毒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流行毒株.本研究利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研究了2.1b型CSFV E2蛋白及其截短体mE2(690-916aa)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中的重组表达,发现去除E2蛋白跨膜区域可以显著提高E2蛋白表达水平,mE2的表达量在5L发酵罐中达1.25~2.5g/L.经分子筛纯化,mE2蛋白纯度达90%.纯化的mE2作为抗原蛋白,注射免疫小鼠28d后,可诱导小鼠产生抗CSFV的IgG特异性抗体,表明马克斯克鲁维酵母重组表达的mE2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湘西棘腹蛙人工饲养的初步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成蛙的日食量平均为体重的4.47%;幼蛙的日食量平均为体重的4.86%.成蛙和幼蛙的饵料系数平均为4.1±0.1;蝌蚪的饵料系数平均为3.66.40~50克体重的幼蛙,平均日增重为2%.使用多成分混合性饵料饲养蝌蚪,其体长和体重增长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应用一株从“藏灵菇”(kefir粒)中分离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kluyveromycesmarxlanus (E.C.hansen) van der walt]日,以选自天然食品来源的材料为培养基质,在适当的pH、温度环境下通过传统和现代工艺发酵,获得了一种富含多种营养和健康活性因子的发酵基料。卫生安全毒理学检验证明:该基料属无毒级。将这一基料通过一系列后续处理、调制勾兑,研制成了一种集营养、天然、健康于一体的有机发酵饮料。感官评定与志愿试食者认为:该饮料营养丰富、口味干爽,是一种良好的新型绿色有机饮品。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健步走锻炼对中老年人体重控制效果.研究选取100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韩国生产的体成分测试仪器,测试研究对象的各体成分指标.研究发现:实验后男性对照组体重、体脂、BMI高于健步走锻炼组(P0.05),男性对照组体脂含量高于健步走锻炼组(P0.01),女性对照组体重、体脂、BMI高于健步锻炼组(P0.05)女性对照组体脂含量高于锻炼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健步男性锻炼组实验前和锻炼后在体脂含量、体重、体脂、BMI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女性受试者锻炼前和锻炼后体重、体脂含量、BMI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健步走锻炼能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的体重,但对去脂体重和肌肉重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在浙江南麂岛利用低位坑道水泥池进行了真蛸养殖试验.结果表明:8口水泥池共放养真蛸1 200头,体重范围165.0-622.5 g,平均体重329.2 g,经过40 d养殖,体重范围325.0~1 095.0 g,平均体重达595.8 g,平均每头真蛸增重266.6 g,日均增重6.665 g,日均增重率达1.441%,养殖成活率72.50%,饵料系数为6.97,投入产出比为1:1.159.此外,还探讨了不同放养规格、密度及不同种类蛸巢对养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作为一种食品安全级酵母,具有生长快,生物量高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重组蛋白表达的宿主系统.启动子是供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调控着转录的起始过程,直接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本文通过易错PCR技术对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菊粉酶启动子Pinu进行两轮突变,以阿魏酸酯酶(Est1E)作为报告基因,经筛选、鉴定获得了5个可以显著提高外源蛋白表达量的突变型启动子Pm1D81、Pm1F138、Pm2Q89、Pm2M73、Pm2X47,报告蛋白Est1E的酶活性是启动子改造前的2.31,2.65,5.01,5.40,5.43倍.随后测试了启动子Pm2X47对外源蛋白甘露聚糖酶和赤霉烯酮降解酶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两种酶的表达量均有提高,分别是启动子改造前的3.57倍和4.13倍.上述结果提示,改造后的菊粉酶启动子在提高外源蛋白表达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作为新型候选表达元件,以提升马克斯克鲁维酵母重组表达外源蛋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重组牛生长激素油混悬制剂体外缓释效果的研究发现,油混悬制剂首日释放量为20.3%,且能持续释放至31 d.为验证其在体内的缓释效果,18只去垂体雄鼠分成5组,分别为4个不同剂量的牛生长激素油混悬制剂组和1个PBS对照组.试验的第1天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的每只大鼠分别皮下注射药物含量为4.2%的重组牛生长激素油混悬长效注射剂0.84,1.4,2.8 mg和4.2 mg,对照组皮下注射PBS溶液120μL/只.注射后大鼠每天上午称重1次,连续称重32 d并观察大鼠的增重.注射PBS的去垂体大鼠体重相对比较稳定,32 d累积增重5.87 g,增重6.9%.药物处理32 d后试验Ⅰ组增重为18.66%,试验Ⅱ组增重为18.97%,试验Ⅲ组增重为20.61%,试验Ⅳ组增重为27.38%.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累积增重的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与对照组累积增重的差异均极显著(P<0.01).另外,试验Ⅳ组和试验Ⅰ组累积增重差异性显著(P<0.05),注射31 d后试验组大鼠的体重仍有增加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此种油混悬注射剂在体内至少能缓释31 d,其有望发展成为新型长效制剂.  相似文献   

13.
作者统计与分析了福建省青少儿在校学生7082人的体脂与去脂体重,结果表明:体脂、去脂体重与年龄、性别、地区关系密切;女生初潮后的体脂和去脂体重均大于初潮前同一年龄的女生。  相似文献   

14.
采用乙醚注入法制备硝苯地平脂质体,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并用统计学方法考察磷脂量、脂药比和胆固醇磷脂比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二次回归模型最优处方制备的硝苯地平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86.54%;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合遗传算法最优处方制备的硝苯地平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97.25%;与二次回归模型相比,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更适于优化硝苯地平脂质体的制备.优化后得到最佳制备处方为:磷脂量612.4mg,脂药比为60.02,磷脂胆固醇比为6.401.  相似文献   

15.
建立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前体脂肪细胞的培养体系,体外重现草鱼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实验采用油红0染色法对脂肪细胞进行鉴定;采用倒置显微镜(NIKON)和CCD对细胞进行观察摄像;选用的健康草鱼体重为800~900 g;利用体外组织培养技术在温度为28℃,CO2浓度为5%,血清浓度为20%,pH值为7.0~7.2的条件下,以DMEM/F12培养基对来源于草鱼腹腔的脂肪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单层的原代培养细胞达到瓶底面积的70%~80%且汇合时.对细胞进行传代培养.研究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培养48 h后组织块周围有梭形细胞迁出;3 d后细胞数量增多,多为梭形和多边形;培养8 d后大部分细胞融合;细胞内脂滴可被亲脂的油红0着色,证明为脂肪细胞.对融合后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可传至第4代;传代第3 d可形成致密单层;第8 d胞质内含有大量脂滴.研究初步确立了较为适宜的草鱼前体脂肪细胞离体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经四年试验研究,利用二龄母鸡进行外源激素(HCG)处理结果,试验群较对照群可提高产蛋水平25.9-29.3%;同时蛋只枚重也有明显增加.蛋只增重范围0.7-3.3克;平均每枚增重为1.1克.投资与收益相比,为1∶6.0-1∶9.6  相似文献   

17.
建立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前体脂肪细胞的培养体系,体外重现草鱼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实验采用油红O染色法对脂肪细胞进行鉴定;采用倒置显微镜(NIKON)和CCD对细胞进行观察摄像;选用的健康草鱼体重为I800-900 g;利用体外组织培养技术在温度为28℃,CO2浓度为5%,血清浓度为20%,pH值为7.0 - 7.2的条件下,以DMEM/F12培养基对来源于草鱼腹腔的脂肪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单层的原代培养细胞达到瓶底面积的70%-80%且汇合时,对细胞进行传代培养。研究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培养48 h后组织块周围有梭形细胞迁出;3 d后细胞数量增多,多为梭形和多边形;培养8 d后大部分细胞融合;细胞内脂滴可被亲脂的油红O着色,证明为脂肪细胞。对融合后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可传至第4代;传代第3 d 可形成致密单层;第8 d胞质内含有大量脂滴。研究初步确立了较为适宜的草鱼前体脂肪细胞离体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小鼠饲粮添加甘肃棘豆的饲喂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 0只 NIH小鼠随机分为 4个剂量组和 1个对照组 ,进行了为期 90 d的甘肃棘豆亚慢性毒性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高剂量 (>4 5 g/kg体重 )甘肃棘豆添加组小鼠体增重 ,食物利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 .当添加剂量为 2 4 g/kg(饲粮中的比例为 10 % )时 ,小鼠临床反应、体增重、食物利用率及血液学指标WBC、RBC、Hb、GPT等未出现明显变化 ,说明此剂量为甘肃棘豆对小鼠的最大无作用剂量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用水蚯蚓(A)、鸡蛋黄(B)、自制料(C)等3种开口饵料对虹鳟进行生长试验,试验时间为15d,测定其体长、体重、成活率等指标,比较不同开口饵料对虹鳟生长、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开口饵料可影响虹鳟生长,但各饵料组间虹鳟仔鱼的全长生长差异不显著,体增重差异不显著;A组成活率最高达62.0%,B组成活率为51.5%,C组成活率为51.0%。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性运动对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瘦素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肥胖儿童40名,随机将其划分成急性运动组和对照组,急性运动组每天进行一次急性运动,对照组在实验期间不进行任何运动。结果:急性运动组实验后体重、BMI、腰臀比、臀围和实验前相比呈显著性降低(P<0.05),体脂率、体脂重、腰围和实验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后急性运动组体重、臀围和腰臀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MI、体脂率、体脂重、腰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急性运动组实验前后TC、LDL、HDL和LDL/HDL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运动组实验后TG与实验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实验后急性运动组LDL、HDL和LDL/HDL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急性运动组TC、TG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急性运动组实验后血清脂联素明显升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实验后急性运动组血清脂联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急性运动组瘦素实验后降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实验后急性运动组受试者瘦素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运动能够增加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降低其瘦素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