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梧州水上居民作为广西古老的汉族族群,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但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无论在生活、劳动、风俗习惯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上居民族群虽然处于式微的境地,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都市化的脚步日益加快,梧州水上居民在潮流和传统中努力地调整自己,以适应这个社会。  相似文献   

2.
富川县“梧州人”是汉族的一个族群,其语言属桂北平话系统。文章以富川县木榔村为例,描述了“梧州人”的婚姻、丧葬、民居等风俗,并通过收集到的一些族谱初步探讨了“梧州人”的族源。  相似文献   

3.
试图探讨如何可能在当地族群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并协调发展 ,一方面既可肯定高原族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肯定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谨慎的有节制的开发 ,可持续地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唐末五代 ,福建漳、泉两州形成小割据局面 ,两州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民间社会经过互动、整合 ,在语言、习俗、社会心理诸方面渐趋一致 ,福佬族群因而形成 ;宋代以降 ,福佬族群渐次向潮汕地区移植 ,并先后于宋、元、明三朝形成移民高潮 ,成为潮汕居民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5.
贺州八步镇厦良村的鸬鹚人是一个特殊的水上族群,过去他们以养鸬鹚捕鱼为生,形成了许多特殊的风俗,近20 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 其生活和生产均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6.
大理茈碧各村的白族有着按年龄层次不同的社会性别结社;打歌、赛龙舟、游泳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构成社会性别结社的主要活动之一;白族传统体育活动增强了族群团结和族群认同,也进一步丰富了社会性别结社的内容、促进了社会性别结社的健康发展。白族传统体育活动与社会性别结社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建设稳定、和谐的白族农村社区,是加快社会整合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有许多关于刘三妹的传说,优美动人而又独具地方特色。将这些刘三妹的传说进行"集合性"的阐释,可反映出富川"梧州人"自觉的族群认同意识、隐性的龙母崇拜、"刘三姐式"歌仙情结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乔健教授可以说是国内人类学者中田野经验最丰富、调查接触族群文化种类最多的一位。他的研究主要包括台湾南岛民族研究、大陆少数民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国传统底边社会研究、拿瓦侯传统与美亚文化关联探讨等五大领域,其文化视野之辽阔,对社会文化与族群的理解与阐释之深远与透彻,最受同行友辈钦敬,也对后学者富有启发。  相似文献   

9.
古代滇国境内生活着许多民族,既有属于百越族群的居民,也有濮人、焚人等族。至于滇国主体民族的族属,史学界意见分歧非常大,有的主张属于氐羌族群,有的主张为濮人,有的主张属百越族群。具体到某一类主张中,又有不同的看法,如主张属氐羌族群的学者中,有的主张滇国主体民族为焚人,而有的则主张为叟人。本文结合各种史籍所反映的两汉时期云南民族构成演变态势,在细考各种观点及其主要依据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滇国主体民族属氐羌族群说的依据经不起推敲,属濮人说的依据不充分,而属百越族群说的依据充分而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0.
仪式在延续社会传统、整合族群心意状态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而这些作用通常会借艺术与审美的手段来加以强化。正因如此,当仪式活动随族群延续而作为一种传统固定下来之后,交融在仪式中的审美活动也因此获得某种“惯例”意味,而这似乎可以看成某种客观存在的审美尺度。它和现实的功利活动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存在所谓的“原生态文化”,而只存在着各种传统文化,它们所代表的是那些还未受到现代文明急剧冲击而变迁的文化的面貌。要抢救、整理出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资料,应由专业人士来从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目标。而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动中,应注意与可持续发展结合,以达成在低成本的状态下,既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又使该族群有所发展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族群意识·认同·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大量翔实资料为依据,就人文学界有关族群意识特性实质的新近学术观点进行了讨论,指出族群特性应涵盖文化现象、心理认同和社会组织等层面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加拿大曾存在相当严重的反犹主义,其主要表现为移民准入歧视、社会歧视和隔离以及时而发生的暴烈性攻击。大危机影响下的加拿大社会普遍存在对犹太人的反感和排斥,其中英裔加拿大人主要受到英国反犹主义的影响,而法裔社会的反犹主义则被天主教会神圣化和法裔民族主义合法化而盛行。加拿大犹太族群的隔闭性也加剧了其他族群因传统成见所导致的排斥和敌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新站油田流体非均质性分布规律及成因,利用新站油田228个油砂提提物的族组成特征,饱和烃气相色谱,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等多种资料,选用不同参数,利用传统的关系图件法,并首次尝试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来划分原油族,在总结族群划分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族群的分布规律,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葡萄花渍组油砂可区分为三种类型,而黑帝庙组油砂有两种不同类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族群分布规律的对比分析发现造成两油组几种族群的主要在摁是受到构造和岩性因素的控制,此外次生改造作用也影响族群分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印度在建国和立宪过程中,刻意回避了族群问题,但印度少数族群与后进社会阶层交集关系,使其有关少数族群的优惠待遇政策,更多体现为解决社会公平和机会平等的扶持后进社会阶层的公共政策。这些公共政策通过在公共职位、就业、入学等领域的席位保留、比例配额等优惠扶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包括大多数少数族群的社会后进阶层的发展,但用社会阶层取代族群的"去民族化"与配额制的宪制设计,造成了现实实施中无法越野的制度困境。  相似文献   

16.
族群与边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给族群概念作了界定后,对族群的边界、族群认同、族群互动,以及族群的互相依赖,认同变化的因素,文化边界的维持,文化联系和变迁,族群关系调整中的变异,族群和文化进化,族群和分层,少数民族、流民和边缘的组织化特点等有关族群的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明代温州知府何文渊是一位能臣、清官,但在温州民间传说中却被丑化为一个心胸狭隘、凶狠毒辣的封建官吏。历史与传说之间呈现出一道扑朔迷离的鸿沟。通过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关系,运用族群认同以及历史记忆等相关理论,解读何文渊传说,探讨历史与传说的关系。研究表明:何文渊传说是明清以降温州人族群认同的形象表述,是温州民众对当地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国传统社会里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的思想互动,使中国文化具有历史与民俗传统交融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白彝支系服饰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研究彝族社会历史与经济文化的“活态史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白彝这一族群独特的文化心态与审美意识。研究其民族服饰,对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进而开发民族商品与发展文化旅游,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贵州石门坎第一代的花苗知识分子 ,如何在 2 0世纪面对西方传教士、国民政府和当地的强势族群时 ,通过教育的途径 ,建构其族群身份 ,并从中为花苗族群获取更多政治、社会和文化上的资源和权力。从中反映出族群精英如何在历史中对个人和族群作出抉择的艰难历程 ,并指出族群身份的建构是一个不断进行协商和抗争、分化和整合、响应和调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历史上,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国家接壤的边境地区族群迁徙频繁,族群互动一直是边境民族社会生活行为的常态表达。各民族之间的社会互动交织着族群记忆、国家制度以及国家关系等多重因素,多样的互动关系构成了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