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杰舜教授主编的《族群与族群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一书汇集了当下人类学研究者对族群研究的相关成果,该书按照特稿、族群概念、族群理论、族群认同、族群关系、族群文化等几个板块进行归整,是中国学界有关族群研究的最新诠释。  相似文献   

2.
明代温州知府何文渊是一位能臣、清官,但在温州民间传说中却被丑化为一个心胸狭隘、凶狠毒辣的封建官吏。历史与传说之间呈现出一道扑朔迷离的鸿沟。通过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关系,运用族群认同以及历史记忆等相关理论,解读何文渊传说,探讨历史与传说的关系。研究表明:何文渊传说是明清以降温州人族群认同的形象表述,是温州民众对当地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国传统社会里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的思想互动,使中国文化具有历史与民俗传统交融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族群以及族群文化研究,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也是近年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在关于族群概念、族群文化、族群认同以及族群关系的诸多讲座与争鸣当中,族群与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似乎较少为讨论诸家所关注。村落共同体的实证研究与区域文化  相似文献   

4.
冯瑜、赵卫东、李红春著《"地方性"的尝试:云南回族特殊族群民族认同、族群关系及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是第一本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云南回族特殊族群的书籍。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从历史到今天都是一个人群与文化  相似文献   

5.
闽南文化区域概念的习惯性使用,招致异地同质文化族群的质疑.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本质一致,但河洛文化超越地域局限,能够为异地同质文化族群普遍接受和认同.河洛文化内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底,外连闽南区域海洋文化之特色,尤在起始根脉上显现文化的本质性,有利于两岸同胞原始文化之认同.故以河洛文化兼容闽南文化的主导研究方向,将具较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2005年7月,台湾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前任所长乔健教授荣誉退休。东华大学为感谢乔先生的重要贡献,并祝贺他70大寿,专门举办了“族群与社会学术研讨会”,两岸人类学与少数民族研究的专家、学者云集一堂,为研讨会提供了诸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本刊承蒙乔先生数十年来的关照和扶持,特在“族群人类学”主打栏目中,推出李亦园的《乔健:族群与社会研究的先驱》,回顾了乔先生作为国内族群与社会文化研究的先驱和领航者所走过的学术历程和所作出的主要贡献;吴天泰、姜明义的《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的时代意义:东华大学族群所的文化实践》,对…  相似文献   

7.
台 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王明珂博士长期致力于中国西北、西南边疆民族史研究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 997)这部专著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成果之一。该书是主要探讨古代羌人和现代羌族的专著 ,也是作者的成名之作。本书由六部分组成 :序论、边缘与内涵、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华夏族群边缘的维持与变迁 ,以及结语“资源环境、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者在第一部分中探讨了近 30年来社会人类学界对族群现象的理论探讨 ,并…  相似文献   

8.
白彝支系服饰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研究彝族社会历史与经济文化的“活态史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白彝这一族群独特的文化心态与审美意识。研究其民族服饰,对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进而开发民族商品与发展文化旅游,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孔孟桑梓之邦的山东来到岭南商业都会广州,孙九霞博士选择了人类学研究作为实现其人文理想的最佳方式。早在1994年,孙博士师从著名人类学家、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周大鸣教授,攻读文化人类学硕士学位,开始了她的人类学研究之旅。经过数年的磨砺,孙博士以敏锐的洞察力,拓展了人类学研究的新领域——族群与族群关系。她的“族群”概念的提出,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而“论粤澳族群关系”(2000)、“澳门族群与族群文化研究”(2000)、“珠江三角洲外来企业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2001)、“外来人口对粤文化的吸纳与整合”(2001)、“澳门土生葡人…  相似文献   

10.
对与族群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相关的族群的概念、族群认同、族群关系、族群与区域文化和民族政策等五个研究专题进行讨论,认为族群研究的魅力来自于其以人为本的学术关怀。而今后的族群研究,还要加强应用实践性。  相似文献   

11.
吉祥装饰拙中藏巧,朴中显美。中国传统吉祥装饰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畏惧与崇拜,对生命的信仰,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国传统吉祥装饰隐喻着世世代代为协调个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间关系时所采取的独特的文化思维方式。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符号的资源极其丰富。它是中华文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典籍"。中国几千年传统吉祥图案及纹样经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为现代设计艺术做出了全新的贡献,吉祥装饰作为中华民族艺术之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必将以其独特的民族性走向世界,成为世界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2.
东华大学族群所本于文化知识的实践行动,于1995年创所之初即规划“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计划”。透过“原住民自助文化研习营”的活动和地方文史工作者的文化采集,以及借着观摩活动与鼓励自行研究,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有了初步的成果。1998年族群所创立了在职专班,提供地方教师与相关人员取得正式硕士学位的机会。由于课程的完整安排与独立的论文写作,原住民相关研究得以在地方开展。2001年成立之民族文化学系更透过一半名额保障原住民学生的措施,吸引了更多的原住民学子加入自助文化研究的行列。东华大学族群所十年来的努力过程,期许着人类学与原住民研究之间有更好的互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台语支民族有共同的历史来源,是中国、东南亚有影响的一个族群,但是由于缺少文献记载,其早期历史十分不明晰,语言比较分析成了重构这个族群早期历史的重要手段。壮族、傣族是台语支族群两个重要的民族,通过词汇比较发现,壮、傣民族分化前就创造了发达的稻作文明,在稻田和水利建设技术、水稻育秧栽培技术、稻米加工利用技术以及由此衍生发展的畜牧、建筑村落以及节庆信仰等领域已与现代传统农村相差无几,可以说壮、傣民族分化前已经具有比较发达的以稻作文化为特征的农业社会文明。比较分析壮、傣民族早期共同稻作文化形态对进一步认识台语支诸民族历史文化源流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族群与族群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族群和族群性的概念多种多样。族群与民族均来源于西方,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分的。在对族群的研究中,族群认同被视为一个主要的内容,族群认同总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要素表现出来,文化是维持族群边界的基础。关于族群关系的讨论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同化理论、文化多元理论、生物学的理论、人文生态理论、权力和分层理论及整合的族群关系理论等。  相似文献   

15.
苏芸 《科技信息》2009,(4):189-189
吉祥装饰拙中藏巧,朴中显美。中国传统吉祥装饰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畏惧与崇拜,对生命的信仰,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国传统吉祥装饰隐喻着世世代代为协调个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间关系时所采取的独特的文化思维方式。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符号的资源极其丰富。它是中华文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典籍”。中国几千年传统吉祥图案及纹样经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为现代设计艺术做出了全新的贡献,吉祥装饰作为中华民族艺术之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必将以其独特的民族性走向世界,成为世莽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6.
当代人类学主张文化平等,重视文化多样性,关注非主流文化,厚待地方性知识,凡此种种,对中国美学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念。文章围绕会议主题"表述‘中国文化':多元族群和多元视角",结合学界现状,分别从"多民族视野:从中心到周边"、"小传统视野:从精英到民间"、"形而下视野:从文字到器物"三方面切入,对中国美学研究的视野拓展问题再作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朱清时院士认为,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一些精粹内容将要复兴,这是大势所趋.因为科学发展到今天,作为对"还原论"方法的补充,还需要从整体上研究复杂性事物的方法.而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又在这一方面做得最成功,积累最多的经验.中国传统科学文化最精粹的内容之一,就是从整体上研究世界、研究人类、研究事物的.离开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你要想从整体上去研究复杂性事物是非常之难的.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前一直都没有掌握这种方法,而中国早就掌握了,到现在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经验.西方文化要从头去创立这种方法很难,不是说几十年、几百年就能突破的.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只要总结得好,去芜存精,把确实迷信、愚昧的东西去掉,保留它的精髓,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再加上学习西方文化,中国的科学文化一定会复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回顾作者乡村都市化、农民工、族群与族群关系、人类学的应用等几个主要研究领域,介绍了人类学如何切入中国社会的研究经验,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商讨。  相似文献   

19.
明清以来,中国传统的家族宗法制度及儒家的文化观念体系,对于泉州陈埭丁氏回族自我的族群建构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丁氏回族通过吸收传统的风水知识和观念,并积极参与祖墓风水的投资、维护,从而强化了丁氏回族的家族共同体观念和内部的向心意识.在文明的演进过程中,风水作为一种“华夏化”的文明符号,有效地推动了泉州的回汉的文化交融,促进了“和而不同”的中华文明体系之“跨族群”的共同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聚焦讨论2018年足球世界杯赛,探讨“男子汉”的精神与特质从哪里来的问题,研究人格与亲情、各种形态的族群认同等体育精神动力之所在。以国别与族群文化之比较,阐明足球发展的选择将顶层赛事紧紧连接,青训—学校体育的链环是最具成效的。而足球等体育项目中“男子汉”精神与特质的当代培养基础,主要在于学校体育活动的他律与自律需要不失时机地优先发展,因为对于青少年成长与励志而言不可或缺的“成丁礼”地点,就在于他们所在的学校体育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