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地衣是山低等植物中的藻类与菌类中的真菌共生而成的一群特殊的植物.由于耐寒耐旱对生活中的养分要求不高,在养纷贫瘠,环境恶劣的高山寒漠,平原,戈壁和沙漠中地衣都能生长,因而广泛地分布和生长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本文应用多元分析中的主分量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分布在天山森林生态系统中树生地衣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对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相似性和均匀度等群落参数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应用陷阱法对西湖山区5种典型森林群落类型中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土壤节肢动物6 891个,隶属于24个类群.不同林型间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存在显著差异.落叶阔叶林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最高,毛竹林最低.不同林型间土壤节肢动物群落Srensen相似性系数变化不大,Morisita-Horn相似性系数变化较大.腐食性类群占个体总数的35.15%.研究结果表明:鞘翅目、膜翅目、弹尾目和啮虫目是西湖山区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中的优势类群;落叶阔叶林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最复杂,毛竹林中的最简单;Srensen和Morisita-Horn相似性分析说明不同林型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影响不大,但对类群的相对数量影响较大;腐食性类群为研究区的主要功能类群.  相似文献   

3.
该文选择五台山4个海拔梯度(2 200 m、2 250 m、2 300 m、2 350 m)的林线森林斑块为样地,对其林下的草本层和表层土壤(0~10 cm)进行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研究,运用指数、单因素方差分析、PERMANOVA分析、PCoA排序以及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秩相关进行分析.主要结果有:(i)在林线森林斑块内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在样地间差异不显著,但草本群落差异性显著受海拔梯度的影响.海拔2 350 m和2 300 m的2个样地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最小且群落相似性最小,海拔2 300~2 350 m引起了草本群落较大的变化.而海拔2 250 m和2 200 m的2个样地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最大,且群落相似性中等.推测海拔2 200~2 250 m的变化引起了物种地位的变化;(ii)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表层土壤pH值、全氮、全磷和全硫在不同海拔的林线森林斑块内呈显著变化,秩和检验结果表明有机碳在海拔梯度间变化不显著,全氮、全硫和有机碳的变化随海拔升高而增大;(iii)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秩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全氮、全硫、全磷和有机碳呈显著负相关,全氮、全硫、全磷和有机碳之间大多数呈显著正相关,这些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的相关性不显著.研究发现:在林线森林斑块内草本群落的海拔间变异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显著,受海拔影响显著但变化趋势波动性较大,这可能与放牧和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有关,需设置更严格的控制实验来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菏泽牡丹国土壤动物群落组成、数量分布、结构、相似性等方面进行了首次生态定量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蜱螨(螨类)亚纲和弹尾(跳虫)目是菏泽牡丹园土壤动物的主要优势类群。群落结构中多样性指数较低,平均不足最大多样性指数的1/2。两种相似系数(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百分比相似性系数)的聚类结果差异明显,优势类群的数量对聚类结果影响很大,影响群落数量分布的因素均可影响聚类结果。  相似文献   

5.
2013-2015年,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大针茅草原,季节轮牧区、按月轮牧区、连续放牧区和过牧区4种不同放牧方式及禁牧区(对照区)下啮齿动物进行了专门调查,对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啮齿动物群落相似性和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放牧使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放牧增加了啮齿动物数量,使优势种出现了差异.连续放牧区和过牧区优势种为草原黄鼠;按月轮牧、季节轮牧和禁牧区优势种为黑线仓鼠.2.不同的放牧方式导致了啮齿动物群落相似性不同。按月轮牧与季节轮牧相似性指数最大,连续放牧与过牧相似性指数最大;禁牧与过牧相似性指数最大.3.连续放牧和过牧增加了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按月轮牧和季节轮牧降低了群落多样性.本研究认为,季节轮牧能够控制啮齿动物个体数量的同时可以降低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物种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新疆北部的石河子、伊犁果子沟、额敏、阿勒泰等7个地区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生存群落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样地间的物种多样性和相似性指数,并采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分析了天山北部拟南芥生存群落的生态位适宜度及其限制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科、属、种结构较简单。天山中部4个样地均为草本群落,优势种相似,与其它3地不同。伊犁果子沟地区物种多样性最高,额敏地区其次,阿勒泰样地较低;总体上天山中部4个样地的物种多样性均不高,而其群落间物种相似性较高。天山中部4个样地与伊犁果子沟、额敏、阿勒泰3样地间的物种相似性均较差,但后3个样地间的物种相似性稍大。拟南芥生存群落的生态位适宜度较高,均在0.885以上,仅沙湾与独山子、伊犁果子沟之间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了拟南芥生存群落在天山北部较好的适应性。分析发现土壤养分(速效磷、速效钾)及土壤电导率是影响天山北部拟南芥种群分布、数量及重要性差异的主要小环境限制因子,但最终要受到水分因子的制约,降水、地理位置等大环境因素以及群落内物种相互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拟南芥的分布与其生存群落的优势种,尤其与如新疆绢蒿的多年生草本依赖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管涔山林区地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涔山林区地衣调查的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地衣14科,25属,34种(包括变种),其中11属24种为山西省新记录.林区的地衣群落有树皮、树枝生地衣群落、藓丛生地衣群落、石面生地衣群落、朽木生地衣群落和草地生地衣群落,其中树皮、树枝生地衣群落为主要类型.本区地衣的地理成分具有明显的温带性,与热带、东亚成分有一定的联系,特有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泰山地区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发现,螨类是该地区的主要优势类群,占动物总数量的76.30%;另一优势类群--跳虫仅占13.63%.土壤动物的季节消长与土壤温度呈负相关,土壤动物的数量与土壤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土壤动物具有表聚性,但不同生境、不同季节有很大变化.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较低,平均不足最大多样性指数的1/3.两种百分比相似系数(相似性系数和百分比相似性系数)的聚类结果差异明显,优势类群的数量对聚类的结果影响很大,影响群落数量分布的因素均可影响聚类结果.  相似文献   

9.
宁夏中部干旱区甘草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宁夏干旱区甘草群落的多样性,为野生甘草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优势度指数综合分析甘草群落多样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①甘草群落可划分为11个群丛,群丛间种群个体数量具有明显不均匀性,进而导致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群丛间的变化;②生境异质性引起甘草群落多样性出现复杂的变化;人为无序采挖是造成甘草群落物种多样性减少最直接的原因,而放牧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作用不一,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结论 在干旱荒漠生境条件下.有效控制人为的滥采乱挖是恢复和维持甘草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东岗区污染土壤中的原生动物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娜  宁应之  马正学  李昌 《甘肃科技》2007,23(4):9-10,94
2002年3月至2006年8月,研究了兰州市东岗地区污染土壤中原生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比较了不同地区土壤原生动物的群落相似性。结果表明,东岗区废气浮尘污染对土壤原生动物群落有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中急需解决的配额分配问题,在对国内外现有4种配额分配方法进行利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配额分配方法———产值法和利税法。与传统配额分配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利税法最符合笔者中提出的绩效公平性原则和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其次是产值法;但由于国家没有分行业利税能耗数据,因此建议太原市配额分配方法采用产值法。研究成果对推动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在太原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全国其他城市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晋中市榆次区1991年~2000年SO2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近10年(1991年~2000年)大气中SO2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所得数据用方差分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季SO2污染最轻,没有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82)》日均浓度二级标准;春季和秋季污染情况比较接近,均超过夏季,但没有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冬季SO2污染最为严重,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均浓度二级标准(0.15mg/m^3)的2倍~4倍.此外,对造成榆次区SO2污染严重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采用A ffym etrix的基因芯片(RAE 230A)研究了SO2短期(56 m g/m3,6 h/day,for 7 days)及长期(14 m g/m3,1 h/day,for 30 days)吸入后对大鼠肺基因表达谱改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相应的对照组相比,SO2短期吸入后表达上调的基因有31个,其中包括18个已知基因和13个新基因,而表达下调的基因有30个,其中包括19个已知基因和11个新基因;SO2长期吸入后表达上调的基因有173个,其中包括79个已知基因和94个新基因,而表达下调的基因有85个,其中包括46个已知基因和39个新基因.由此结论:1)高剂量短期吸入与低剂量长期吸入SO2在体内的作用机理不同;2)短期吸入SO2的大鼠肺基因表达谱与其对照组相比,氧化磷酸化相关的一些基因发生了变化,这表明高剂量短期吸入SO2可能导致线粒体功能的恶化;3)长期吸入SO2的大鼠肺基因表达谱与其对照组相比,表达有差异的基因涉及到脂肪酸代谢、免疫、炎症、氧化应激、原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和细胞外基质等,表明低剂量长期吸入SO2在体内的机理要更为复杂.本研究证明,在基因组中存在一些基因,它们的表达对环境污染物很敏感,可被称为环境表达不稳定基因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将CaCl2水溶液与混有结晶控制剂H2SO4的NH4HCO3水溶液进行撞击反应,制得了疏松均匀的多孔性球形超细碳酸钙粉体.在撞击反应体系中CaCl2浓度为1 mol/L,NH4HCO3浓度为2 mol/L,H2SO4浓度为0.4 mmol/L.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碳酸钙为内部结构疏松的球形颗粒.对多孔性球形碳酸钙的生成机理进行探讨的结果表明,在碳酸钙制备过程中,采用撞击反应以减少反应物接触时间、反应过程中CO2逸出形成爆破力以及适当浓度的结晶控制剂硫酸,对制得的碳酸钙颗粒形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将磷酸钠缓冲溶液吸收SO2的工艺工业化,对该过程建立了非平衡级模型,并对模拟烟气中SO2的吸收过程进行了模拟.利用溶液电离平衡理论结合离子活度系数的修正,对磷酸钠溶液吸收模拟烟气中的SO2气液平衡进行预测,获得非平衡级模型中的界面气液平衡常数.对直径为30mm,填料高度为0.6m的吸收塔中不同条件下磷酸钠缓冲溶液吸收模拟烟气中的SO2过程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模拟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模型可以为工艺设计及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黑箱模式计算了新密市大气中SO2的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现状大气中的SO2尚有较大的环境容量,因此,现状点源排放的SO2不需要削减,也不必将新密市划为SO2控制区,空气中SO2的剩余容量对今后的工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地煤炭中的硫含量很低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连续两年的环境监测数据也验证了黑箱模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7.
O2/CO2气氛下燃煤过程中SO2排放特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沉降炉对O2/CO2气氛和空气气氛下煤粉燃烧过程中SO2排放特性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随燃料/氧化学当量比的增加,烟气中SO2浓度升高,单位煤生成SO2的量随燃料/氧化学当量比的增加而减少.在实验条件下,不加石灰石时,气氛和温度对SO2的生成无明显影响,SO2的生成量只与煤中含硫量以及煤的种类有关.当煤中加入石灰石后,O2/CO2气氛下SO2的排放量远小于空气气氛下,这主要是因为石灰石在O2/CO2气氛下取得的脱硫效率大大高于空气气氛下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8.
SO_2诱导拟南芥保卫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拟南芥叶片下表皮为材料,研究了SO_2体内衍生物-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混合液(3:1,mmol·L~(-1)/mmol·L~(-1))对气孔保卫细胞的致死效应.结果表明,浓度1.0~5.0 mmol·L~(-1)的SO_2衍生物处理表皮3 h可引起保卫细胞死亡,死细胞出现核固缩、核断裂、凋亡小体等典型的核凋亡特征,且胁迫组细胞内活性氧和钙离子水平升高.蛋白酶抑制剂Z-Asp-CH_2-DCB和TLCK能减少SO_2衍生物诱导的细胞凋亡;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AsA),及Ca~(2+)螯合剂乙二醇双四乙酸(EGTA)和Ca~(2+)通道抑制剂LaCl_3均可使SO_2衍生物诱发的细胞死亡率降低.0.1 mmol·L~(-1)的AsA或EGTA能降低胁迫组胞内的活性氧和Ca~(2+)水平,与死亡率降低相伴发生.以上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SO_2可诱导拟南芥保卫细胞凋亡,胁迫可能通过诱导活性氧产生、胞外钙内流,造成胞内Ca~(2+)浓度升高,引发细胞程序性死亡.  相似文献   

19.
The reduction of SO_2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t a platinum microelectrode was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CV) in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Bmim]PF_6). We speculated that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reduction may form a macromolecular complex, and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SO_2, the larger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complex.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SO_2, the greater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SO_2 in [Bmim]PF6. There is a good quadratic fun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duction peak current and SO_2 concentrations in the range from 2% to 100%, which promises a kind of ionic liquid electrolyte for the detection of SO_2 gas with a wide range of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20.
FeSO4溶液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2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烟气脱硫新工艺.实验在无其他催化剂条件下进行,FeSO4为脱硫吸收液.脱硫过程中加入铁屑以实现高脱硫率和回收硫的目的.对比实验发现加入铁屑可显著提高SO2脱除效率.连续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脱硫率与吸收液pH的变化同步.吸收液中总铁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问的变化及初始FeSO4物质的量浓度对脱硫率和吸收液pH的影响显示,在保持较高脱硫率的同时,制取高浓度FeSO4溶液是可行的.并调查了吸收温度、液气比、空塔气速和SO2入口质量浓度对脱硫率和吸收液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