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探讨湘西喀斯特山区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耕地减少的根本原因,根据土地变更统计资料,对湘西喀斯特山区耕地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保护基本农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维持耕地数量与质量是保护耕地资源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陕西省耕地资源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耕地质量不高、土地肥力低下,耕地面积减少等是制约本省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本省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白旭红 《甘肃科技》2009,25(21):163-164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耕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所以,基本农田的保护在我国显得极为重要。论述了当前宁夏自治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耕地数量多、耕地质量差异大、土地开发难度大,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耕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穆绪峰 《科技信息》2012,(25):402-402
土地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而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的地位与作用更显得特别重要。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率低等现实问题日益显著,建设用地的扩张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加强耕地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临汾市山区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的综合分析,指出了山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用养失调、农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提高耕地质量、发展绿色食品、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环渤海地区“耕地趋减,粮产趋升”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土地资源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 ,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来自各方面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 ,土地资源 ,尤其是耕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质量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耕地资源正在向其他利用方式转变 ,耕地总面积持续减少 ,质量不断下降[1]。耕地的这些变化进一步激化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长期存在的矛盾。一方面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 ,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加快 ,城乡居民居住建设用地大规模扩张 ,不可避免地占用大量宝贵的耕地资源。同时 ,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结构调整也使大量耕地变为林地…  相似文献   

7.
在摸清宁夏耕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宁夏耕地可持续利用的两大障碍因素--有形减量、隐型减量,提出了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速环境治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等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修水县耕地和基本农田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规划修编中修水县耕地和基本农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修水县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措施,在减少显性和隐性耕地资源浪费的同时,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改善耕地生态环境、建立基本农田档案等措施加强对修水县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与质量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结构制约着土地利用效益。在分析六安市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土地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增加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利用效益的调整目标,针对人增耕地减、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等突出问题,提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调整后,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明显增加,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耕地保护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切实有效地保护好耕地,是国人关注的问题,也是政府关心的问题。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耕地保护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从我国人多地少和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等客观国情考虑,耕地保护形势不客乐观。因此,在对土地概念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土地立体开发的新思路,并从大资源观出发提出了积极寻求替代资源、扩大资源利用范围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区域农用地转用的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7 2004年农用地数量和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直辖以来重庆市农地转用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差异,并进一步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农地转用的三大驱动因子:经济发展驱动力、农业科技进步驱动力、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驱动力.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区域农用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云阳县境内坡耕地土壤的调查与分析,阐述了坡耕地土壤资源的特点,探讨了坡耕地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退化原因,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研究荒漠化逆转地区耕层土壤有机碳时空动态特征.研究表明近20年来耕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密度和储量分别增加了0.510g/kg,0.161kg/m^2,10.78Gg.这表明自然植被恢复、人工种草、退耕还草等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措施能显著提高荒漠化地区土壤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土壤退化的概念,总结了土壤退化的种类、原因和土壤(地)退化的后果;分析了我国土壤(地)资源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及土壤退化的状况,指出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中山西高原被侵蚀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它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灾旱灾频繁,而且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出发,探讨了我国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水土流失对耕地资源、旱涝灾害、水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介绍了水土保持的一些有效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On the basis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EF) model,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in the Upper Min River Basin ecosystem. The result shows that with 2. 038 2hm^2 per capita ecological capacity (0.422 2hm^2 higher than per capita EF), and 165 825hm^2 ecology surplus, the ecosystem in Upper Min River is generally secure at present. But the arable land is overweighed and omens an ecosecurity crisis. Meanwhile, problems such as low forest coverage rate, severe loss of water and soil, enlargement of aridvalley area, frequent occurrenc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degradation of pastures have been major threats to the eco-security of this regi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 of ten thousand-yuan (RMB) GDP shows that th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is extensive, and there will be a rapid increase tendency of EF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present eco-security, the ways of use natural resources must be improved in the Upper Min River Basin.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由于CO_2等气体增加,引起未来气候环境变迁,从而导致全球性缺水;有限的耕地与人口增长的矛盾日益尖锐;土地沙漠化,土地资源受污染,森林被毁以及各种自然灾害和人类破坏活动等,将给人类未来生活环境带来严重后果。对这些关系到人类生活的重大问题,应从现在开始采取有效的对策,以便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8.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主要手段,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以湖南省宁远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宁远县建设用地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宁远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农业发展经过了高产农业阶段和绿色农业阶段,目前已经逐步进入功能农业阶段。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在资源与环境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我们首先介绍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产生背景和现状,简要总结了其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功能农业方面的进展和成果:(1)发现大批优质特色富硒土地资源,积极服务乡村振兴;(2)查明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绿色、无污染耕地,服务生态农业发展;(3)估算主要农耕区土壤碳库变化,服务全球气候变化决策。同时阐述了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对策。在向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前行迈进的重要历史时刻,做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和功能农业工作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设占用耕地,后备资源补充的模式是被占用耕地得到补偿的一种有效方式,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二分类因变量的多元化分析方法对此模式在宁波市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模拟了建设用地、耕地和后备资源时空演变的关系,预测了2011年以及未来10a即2021年建设占用耕地和后备资源补充耕地的趋势,发现2021年以后建设用地扩展在南部多丘陵地区有增多的趋势,占用耕地数量相对减少,但后备资源到2021年已无地可补,最后通过分析预测结果,提出了参考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