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色起义前后,在邓小平等人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不仅从组织上建党,建立了一支由少数民族优秀分子组成的党员队伍,而且注重从思想上建党,重视对党员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同时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并严格党纪,建立健全地方党部与支部生活。这一时期广西党建工作成绩卓著,为以后广西革命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说,是一门“人学”,探讨的角度很多.本文借鉴现代物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从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探索了人类生活的空间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观,以求得一种具有开放性、体悟性、创造性和人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左联"是为政治目的而成立的文学组织,其进行的文学活动完全服从于政治斗争.这种重政治斗争的特质,决定了其文艺理论与批评的非左即右的极象模式.革命或反革命、胜利或者死的双向极反,导致了其理论批评动辄上纲上线的基本态度.特殊的政治历史环境中"左联"有较大成就,但其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不同的政治历史环境仍延续"左联"模式,必然有害于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这是应该引起世人反思的.  相似文献   

4.
当代十七年文学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创作现象,之所以很早即被发现而又一直未能克服,主要原因是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创作技巧等艺术层面的问题,除了政治对文学的不恰当要求和控制这一根本原因外,深入到创作的主体能动性上分析,它与作家的文化现念、思维模式有更为深层次的因果关系.随着不断升级的左倾思潮对文学的控制,作家们在自我否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真诚感与自觉欲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由传统文化意识造成的知识分子心理调节功能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的建党思想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邓小平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在他领导百色起义时期,邓小平就为丰富毛泽东建党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一、注重从思想上建党,坚持“灌输”原则在毛泽东建党思想初步形成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解决了农民成份占多数、而且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分散的游击战争条件下为何建设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党的问题.邓小平在领导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期间.就把毛泽东关于思想建党的理论运用于民族边远地区和根据地的建党实践.形成了既不等同于党的“六大”的建党路线,又不完全等同于毛泽东、陈毅等红四军建党经验的新的建党模式.这在当时来说,是个独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指出:要“形成由校长负责,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德育工作体制。”德育校长由此应运而生。 顾名思义,德育校长是指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校长,即分管学校年级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德育,即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其内涵和实质就是把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立场和道德规范通过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一种活动。社会  相似文献   

7.
投递报纸、信件、电报是邮递员的日常工作.在其所辖地段内,一般每天需投送两次.一次是以投送报纸为主,由于数量大、订户地址固定,需遍历投递段的所有街道;另一次是以投递信件为主,需按投递信件多少和住户所属街道,有选择地走某条线路.这两种情况都要求选择较短的投递路线.前者是建立在Euler环游的理论基础上,已经解决,即“中国邮递员问题”.此法确定投递路线之后,一般则不再变动,每天都走此  相似文献   

8.
本文由政治的外在要求深入到作家创作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层面探讨一体化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原因.缘之于中国传统文化主宰脉系的儒家思想约束个体而崇拜圣道所形成的艺术思维特征,作为民族的文化心理积淀,在建国之初政治意识强化的时代特有环境下,归属到了服务政治的文学观念上,转化为一种极富时代特征的政治文学的价值观念.它所形成的作家众心归一的创作凝聚力,使主流文学从一开始就奠定了较为坚实的一体化发展基础.具体分析诗歌、戏剧、散文和小说创作还可以得知,传统文化精神对创作的一体化的自觉维护意识,还表现于思维模式的群体性特征上.它在作家的人生选择时直接与具体政治层面的功利意识连在一起,从不同向度上促进和强固着当代文学创作的一体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官兵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发生变化.作为一支负责灭火、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的特殊群体,消防部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要求、新挑战,如何带好队伍,做好新时期官兵的政治思想工作,是摆在政治指导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政治指导员在基层建设中如何做好表率上的模范,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工农兵文学具有不同于西方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学的情节策略,其故事情节不但直接表现政治思想,而且还以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政治斗争的艰难和复杂;以思想、政策推动情节的发展,体现革命思想和政策的威力;以"高潮"部分生动的生活场景,凸显革命的理想。这一情节策略,本质就是政治宣传的策略。在考虑情节策略时,作家们重视的是手段和方式,即情节的具体内容。这一策略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玮 《安徽科技》2014,(9):41-42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改革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项重要课题。一、煤炭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煤炭企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形势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12.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是关于"教育的应然状态"的价值判断.1929年12月,毛泽东在红四军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重要报告--<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奠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在红军一切工作中"第一"的地位;确立"从思想上建党"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倡导官兵平等和文明人道的思想教育方法等.<古田会议决议>形成了关于党和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应然状态"的科学认识,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工农群众运动的影响下,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韦拔群在东兰领导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为寻求解放而起来斗争的自觉性,并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为1929年邓小平等领导的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准备了条件。中共中央局1926年12月5日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发展到现在,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代,即思想革命时代、政治革命时代、社会革命时代。党在三个时代的基本路线,就是思想革命路线、政治革命路线和社会革命路线。相应于社会主义运动的三个革命时代和党的三个时代的基本路线,党就有三个时代的不同的建党路线,这就是思想革命时代的思想建党路线,政治革命时代的政治建党路线和社会革命时代的社会建党路线。  相似文献   

15.
(引论)实用主义的来历及其反动作用。批判实用主义是当前思想战线上的一个严重任务。哲学思想上的斗争是附极斗争的一种反映。阶级敌人破破我们革命事业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用唯心论的世界观来反对唯物论的世界观,用资产阶级的思想来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敌人企图用这种方法从思想上来迷惑、麻醉和腐蚀劳动人民,解除劳动人民的思想武装,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伟大建党精神基于新的革命理论,提出新的革命目标,创造新的革命伦理,催生新的革命精神,使中国革命文化从旧革命文化发展成为新革命文化.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革命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坚定文化自信、开展伟大斗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都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中国革命文化的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寓言”的概念,指解放后一九四九年至今在内的全部寓言作品。中国当代寓言的历史分期与文学史上的其他文学样式相同,即一九四九年至今,共三十余年。寓言这文学样式的命运也与中国的其他文学样式的命运相同,它的发展也同样受到我国历次政治运动和文艺斗争的影响,故我把它以文化大革命为界,划分为当代寓言的前期和后期。前期即一九四九年——一九六六年。“文革”十年是空白。后期即一九七六年至今,后期时间上没有什么要说明的。前期理论上的分期却与实际上的分期不大相符,  相似文献   

18.
方志敏在领导赣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不但非常重视在苏区人民和红军官兵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红军的战斗力,并且十分注意对白区群众的政治宣传工作和白军士兵运动,积累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丰富经验,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笔者试就方志敏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全面控制着延安文学的传播系统、传播模式,使其传播形态具有了历史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体现在控制文学传播的“四维控制模式”,即传者的均质同构、受众的标准化阅读与服务工农兵价值旨归、媒体的权力化组织与讯息即文体和内容的政治表达.延安文学出现这种四维控制模式的传播理念和实践,在当时的社会进程中是必然的,而且对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具有巨大的凝聚作用.文章认为文学传播往往需要依赖体制力量或系统化,传播的主体定位、内容及主旨等要素,在本质上是由社会需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五年是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特撰写此文以示纪念。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卓越思想家和伟大爱国者,也是开始放眼世界,力求了解西方,探求新知的先驱,他在鸦片战争期间倡导组建翻译班子,从事外文报纸和书刊的迻译工作,为中国近代翻译史揭开了光辉的一页。林则徐对西方知识的探求是同其领导的禁烟抗英斗争事业紧紧连在一起的,他组织译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