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孟子的思想产生于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制度更替的大背景下,在其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他从廉的价值取向、权力源泉到为官之德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深水区,新旧体制的转换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些不协调甚至无序的状态,腐败现象也随之滋生蔓延。在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今天,孟子的廉政思想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纵观<孟子>,洋洋洒洒,十万余言,除了其主体仁政--内圣外王思想之外,孟子的"时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甚至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时变"思想,是孟子进行游说、讲学、辩论等活动的主要方法,是孟子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曹魏中期,杜恕力倡儒学,坚持儒家德礼为本的政治思想,既反映了当时现实政治的需要,也说明传统的儒家政治思想的统治地位已经难以撼动。杜恕继承了先秦儒家思想的精华,摒弃了汉代儒家思想中的天人感应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值得肯定。在君臣关系和君民关系上,杜恕不片面强调君的绝对主导地位,对居于统治地位的君提出了种种行事准则,其核心就是要求君对臣民宽厚;在选举和司法等具体的政治问题上,也提出了一些重要原则。这些思想对于抑制君权的过度膨胀有一定积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民众。  相似文献   

4.
孟子思想可以用“法先王”“行仁政”“反霸道”“民为贵”“重义轻利”来概括,本文认为批判地继承孟子的政治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在文化环境建设、廉政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富民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民族新文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他在为政实践中所形成的诚信思想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和极其丰富的内容,是一份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对于贞观之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他的"诚信是国之大纲"的政治思想,演化成为贞观政治的一种指导思想。尤其在实际的施政措施中,他强调"令出必信",推动了贞观年间以信立法的政治文明建设;在君臣关系上,他强调"君臣互信",上下相信、和谐共治,促成了贞观政治清明的形成;他还强调"用人以信",任用诚信之士也是贞观之治产生的一种重要保证。魏征的诚信思想对于贞观之治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历史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九成《孟子传》被誉为其儒家思想最为醇厚的作品。考察了《孟子传》一书的流传及版本,并从君臣观入手,分析了张九成的解经特点。张九成倾十数年之力注释《孟子》,不拘于笺诂文句,而是采取"以意逆志""以时考之"的解经方法,意在探求孟子深意,并借孟子阐发理学思想。《孟子传》的注释独具特色,既有宋代理学家重于义理阐发的特点,又自觉地贯彻和强调自己的注释方法,并且时时回应着宋代以来学者对《孟子》的质疑。  相似文献   

7.
孟子修身思想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强调从先天善端出发不断推扩,他立论的重点在于后天修养。孟子反复倡导人们要在主观上自凭"心"力,反身内求,提出了一系列影响至今的修身命题。要求人们不断提高境界,实现仁义满身,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相似文献   

8.
《贞观政要》中记载了唐朝初年唐太宗君臣关于惠民问题的一些讨论。唐太宗君臣通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得出了"国以人为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结论,从而积极采取措施,关注民生问题,推行惠民之政。《贞观政要》中的惠民思想对于今天的启发意义在于:社会管理者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老百姓的利益;要居安思危,建立起惠民利民的长效机制;还要在帮助老百姓努力发展生产的同时,杜绝各种铺张浪费行为。  相似文献   

9.
纵观《孟子》,洋洋洒洒,十万余言,除了其主体仁政——内圣外王思想之外,孟子的“时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甚至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时变”思想,是孟子进行游说、讲学、辩论等活动的主要方法,是孟子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
<贞观政要>中记载了唐朝初年唐太宗君臣关于惠民问题的一些讨论.唐太宗君臣通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得出了"国以人为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结论,从而积极采取措施,关注民生问题,推行惠民之政.<贞观政要>中的惠民思想对于今天的启发意义在于:社会管理者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老百姓的利益;要居安思危,建立起惠民利民的长效机制;还要在帮助老百姓努力发展生产的同时,杜绝各种铺张浪费行为.  相似文献   

11.
孟子擅于用事例来论证观点,通过对他所讲述事例的解读,可以体会他的思想。"背法匿父"事例反映出孟子仁政思想的基本特点:为政者要正己正人、士人从道不从君、事亲原则至上等,同时也不难看出孟子"背法匿父"之弊端,即将事亲原则绝对化,有违于法律和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12.
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形成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孟子“仁政”思想体系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教育三个方面,贯穿着“民本”的主张,孟子将传统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封建制度所能容许的最高限度。  相似文献   

13.
孟子认为,人之为人,在于人具有先天的道德善端和道德意向,这是人类社会秩序得以形成及运行之基本依据;但是,人还具有“食、色”之类的生理本能。如果人只追求生理本能的满足,没有加强道德修养,必然导致社会的纷争,这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所在。因此,统治者必须实行“仁政”,以德施政,善待民众,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教育、感化民众,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民主宪政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深刻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民主宪政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宪政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方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邓小平的民主完政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社会契约理论对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影响,认为它在该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成为解释国家、政府起源的基本思想。其中,霍布斯"主权在君"与卢梭"主权在民"的契约政府理念形成鲜明对照。该文首先将二者契约政府理论的主要相同之处进行归纳,然后着力比较分析其重大分歧,及其在国家、政府权力的确立、巩固和完善等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洛学是北宋时期程颢、程颐创立的一个学派 ,经南宋朱熹集大成后作为封建社会后期官方的意识形态 ,统治中国思想界长达 80 0年之久。其学说有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一面 ,但也有限制皇权君势 ,反对君主专断自任的一面 ,并不完全是替封建专制辩护的  相似文献   

17.
在以“仁”为核心的先秦儒家思想中 ,文教德化意识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而其中的“德化”作用 ,又是他们尤其重视的。孔子认为“修文德”是统治者惟一的施政措施 ;孟子提出了“王道”主张 ,而其“王道”的核心内容依然是“以德行仁”、“以德服人” ;荀子的思想相对于孔孟颇有点离谱、叛逆 ,但他也是始终坚持着“君者 ,民之原也 ;原清则流清 ,原浊则流浊” ,“君者 ,仪也 ;民者 ,景也 ;仪正而景正。君者 ,盘也 ,民者 ,水也 ,盘圆而水圆”的德化思想。他们都试图通过“德化”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8.
廉政是政权稳固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廉政仅仅依靠人们自身道德修养是绝不能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改变现有的纪检监察体制,使纪检监察机构成为由中央直接垂直领导的机构。这不仅适合政权机构运行的规律,也是古今中外实践所证明的成功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构的效能,为我国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从党的建设历史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从现实看,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又是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高自身思想政治品德素养的内在需要。当前,在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重点抓好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纪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权力意识教育。通过经常性、制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20.
晚明大儒黄道周的《缁衣集传》,对儒家政治教化思想中工具与目的的关系有详细的论述。在黄道周看来,礼乐制度是使“民有孙心”的正确工具,政治刑赏须在礼乐制度下运行。而礼乐之所以能运行,背后需有美德教化作为支撑,因为君主的德行是众善所归,众善归于君子之德正是民有孙心的体现。黄道周认为这是民众的一种政治需求,即君主须具有德行才能获得民众的信任。“民有孙心”既是黄道周政教思想的教化目的,同时也是通往终极目的——达到易简之政的工具。易简的道理运用于政治运作中,就是达到上下易事易知、明朗通透,不需求助于烦难的政治手段,反映了黄道周在面临晚明时期君民上下隔绝的问题时所作出的思考与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